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狭长隧道中冷气溶胶的运动过程模拟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福燕 刘天军 +2 位作者 刘娟 文传军 陈鑫宏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4-127,共4页
为研究大型火灾的远程扑救问题,以1.7 m×1.8 m×180.0 m的混凝土结构为隧道实体模型,分别研究5、40μm的冷气溶胶灭火剂在无火源释放后的运动过程,研究其弥漫特性与淹没效果。磷酸二氢铵的质量流速为3.5 kg/s,空气的速度为3 m/... 为研究大型火灾的远程扑救问题,以1.7 m×1.8 m×180.0 m的混凝土结构为隧道实体模型,分别研究5、40μm的冷气溶胶灭火剂在无火源释放后的运动过程,研究其弥漫特性与淹没效果。磷酸二氢铵的质量流速为3.5 kg/s,空气的速度为3 m/s。运用Gambit建模,以ANSYS 15.0开展数值模拟研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冷气溶胶灭火剂的颗粒粒径影响隧道内不同位置处的微粒浓度;灭火剂粒径越小,其在狭长隧道前端的浓度越低,而在隧道后端的浓度越高;模拟时灭火剂的平均粒径越小,其浓度误差越低,并且模拟能检测到更低数量级的微粒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气溶胶灭火剂 狭长隧道 浓度分布 数值模拟 运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型热气溶胶灭火剂成分选择及其配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福燕 刘天军 +1 位作者 刘娟 陈鑫宏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9-173,共5页
以锶盐为主氧化剂的第三代热气溶胶灭火剂——S型热气溶胶灭火剂,由于具有灭火效率高且抗腐蚀性强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通讯基站、电力工业和航天器货舱等领域的火灾扑救。简述了热气溶胶灭火剂的灭火机理,并综述了热气溶胶灭火剂主要成... 以锶盐为主氧化剂的第三代热气溶胶灭火剂——S型热气溶胶灭火剂,由于具有灭火效率高且抗腐蚀性强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通讯基站、电力工业和航天器货舱等领域的火灾扑救。简述了热气溶胶灭火剂的灭火机理,并综述了热气溶胶灭火剂主要成分的选择,包括氧化剂、还原剂、黏合剂和添加剂的选择;总结了国内外S型热气溶胶灭火剂配方的研究进展,分析了S型热气溶胶灭火剂配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S型热气溶胶灭火剂配方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指出在高温问题、腐蚀问题和灭火效率问题三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将是今后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型热气溶胶 灭火剂 成分选择 配方 锶盐 冷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改性硅油的合成工艺优化及其对PAN原丝预氧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福杰 刘福燕 陈鑫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117,共5页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单体)和3-缩水甘油丙基甲基硅烷(偶联剂)为原料,以1,3-双(3-缩水甘油氧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为封端剂,以四甲基氢氧化铵为催化剂,通过本体聚合法合成环氧改性硅油。通过单因素方法确定了环氧改性硅油的最佳...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单体)和3-缩水甘油丙基甲基硅烷(偶联剂)为原料,以1,3-双(3-缩水甘油氧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为封端剂,以四甲基氢氧化铵为催化剂,通过本体聚合法合成环氧改性硅油。通过单因素方法确定了环氧改性硅油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单体与偶联剂的摩尔比2∶3、催化剂用量0.1%(wt,质量分数,下同)、封端剂用量0.5%、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4h,所得产物的环氧值为0.2529mol/100g,黏度为375mPa·s。FT-IR谱图中,910cm^(-1)和3047cm^(-1)处吸收峰归属于产物中的环氧基团;热重分析表明,该环氧改性硅油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当环氧改性硅油乳液的附着量为1%时,可显著抑制聚丙烯腈(PAN)原丝预氧化过程中出现的粘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改性硅油 聚丙烯腈 预氧化 本体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