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互联网+背景下协同共享教研文化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8
- 1
-
-
作者
朱春晓
-
机构
江苏省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50-53,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教学研究第十二期课题“互联网+背景下开展区域协同教学研究的实践与探索”(2017JK12-ZA17)的部分成果。
-
文摘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互联网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助力,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打造协同共享的教研文化,实现"互联网+教研"的战略布局,已经成为教研工作者深入思考的课题.本文以"互联网+教研"为战略切入点,以教育学、社会学、场域学等理论为指导,重点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协同共享教研文化的机制构成与构建路径,希望能够为当今教研的创新转型提供重要依据.
-
关键词
互联网+
协同共享
教研文化
构建路径
-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要跨越的“三重门”
被引量:16
- 2
-
-
作者
张翰
肖雪
-
机构
江苏省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江苏省镇江市官塘中学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6-58,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教研室第十二期立项课题"提升区域政治教师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设计能力的实践研究"(2017JK12-L243)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2017版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教学提示"中的议题(简称"课标议题")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但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称之为议题,课标议题是指向学科大观念的,具有统领性、迁移性,是须要深入持久理解的基本问题或核心问题。理解了课标议题就为议题式教学找到了入口,但一般不宜直接以上位的课标议题开展教学,需要寻找合适的下位课堂教学议题来驱动教学。课堂教学议题的确立为议题式教学找到了抓手,但只有明确议题式教学的目的,采用恰当的实施策略,教学议题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议题式教学才能落实到位,学科核心素养才能落地生根。走过厘清概念、转化议题、明确目的这"三重门",议题式教学才能步入正轨。
-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
课标议题
课堂教学议题
议题式教学
-
分类号
G63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高中政治课大概念教学的实践探究
被引量:12
- 3
-
-
作者
张翰
-
机构
江苏省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65,共4页
-
文摘
以知识点为单位组织教学是高中政治课常见的教学方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它符合了高考注重知识点考查的要求。面对教学由学科知识立场向学科育人立场的转型,政治课知识点教学无法形成对知识的本质认知、难以提升高阶思维能力、不能促成价值观念认同的弊端日益显现。从知识点教学走向学科大概念教学是素养导向的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必然要求。而解读文本提炼学科大概念、紧扣大概念优选知识点内容、围绕大概念设计学习活动是实现这一转向的实践理路。
-
关键词
高中政治
知识点教学
学科大概念教学
-
分类号
G63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以学科大概念促进素养取向的思政学科深度学习
被引量:6
- 4
-
-
作者
张翰
-
机构
江苏省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28期71-73,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点资助课题“以逆向教学设计理论促进中学思政课核心素养落地的实践研究”(B-a/2020/02/62)的研究成果。
-
文摘
素养取向的深度学习不是指知识内容本身学得深和细,而是要以知识内容为载体学习其背后的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为促进素养取向的思政学科深度学习,必须从追求知识表层符号深度的旧知识观转向挖掘知识结构深度的新知识观。学科大概念作为核心观点,超越了知识内容本身,是知识符号、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的统一体,它成为新知识观的表征方式。从知识点中萃取学科大概念明确深度学习的内容,围绕学科大概念构建高位的深度学习目标,以逆向教学设计理念开展高位目标达成的深度学习设计,才能实现素养取向的思政学科深度学习。
-
关键词
思政学科
深度学习
知识观
学科大概念
逆向教学设计
-
分类号
G63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基于语用的会话类语篇阅读教学例析
被引量:2
- 5
-
-
作者
万红红
-
机构
江苏省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6-50,共5页
-
文摘
—、引言阅读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阅读板块,阅读板块的材料往往是基于单元话题的语篇。语篇,笼统地看有两大类,即独白类语篇和会话类语篇(陈新仁,2018)。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多为独白类语篇,会话类语篇较少。由于会话类的阅读材料在教材中的分量少,因此,会话类语篇的阅读教学研究相对也少。教师若抓不住会话类语篇的特点实施阅读教学,就可能忽略其模态形式,忽略其语言的日常交际功能,忽略其语言特点。
-
关键词
语篇阅读教学
日常交际
单元话题
初中英语教学
阅读材料
独白
例析
模态形式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小学英语会话类语篇的特征及解读
- 6
-
-
作者
万红红
-
机构
江苏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
出处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29期64-67,共4页
-
基金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课题“基于学生高阶思维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2019JK13-L344)的研究成果。
-
文摘
小学英语教材中会话类语篇较多,会话类语篇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别语篇的特征。教师抓住会话类语篇的特征进行文本解读,能够优化教学设计,既有利于学生掌握该模态语篇的特征,也有利于学生在把握文本结构的基础上阅读其内容、探究其主题意义。选取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两个会话类语篇,分别进行文本特征的分析和文本解读的阐述。
-
关键词
会话类语篇
文本解读
教学设计
-
分类号
G623.31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