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热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55
1
作者 姜竹 邹博杨 +11 位作者 丛琳 谢春萍 李传 谯耕 赵彦琦 聂彬剑 张童童 葛志伟 马鸿坤 金翼 李永亮 丁玉龙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746-2771,共26页
储热技术在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问题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储热技术的研究进展,分别从材料、装置、系统、政策干预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针对储热材料的性能提升,本文对构建复合型储热材料的配方研究、材料特... 储热技术在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问题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储热技术的研究进展,分别从材料、装置、系统、政策干预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针对储热材料的性能提升,本文对构建复合型储热材料的配方研究、材料特性的微观模拟研究,及其相关的制备技术进行了总结。此外,随着高温熔融盐储热材料在光热发电系统中的广泛应用,本文对其产生的高温腐蚀行为与腐蚀防护技术进行了概述。储热装置方面,本文重点介绍了板式、填充床式和管壳式储热单元的强化传热方法。储热系统与应用方面,本文对基于相变储热和热管理、热化学储热、液态空气储能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概述。最后,储热技术的发展离不开适当的政策干预,因此本文对不同国家针对储热技术制定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热储热 相变储热 热化学储热 液态空气储能 政策与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锅炉常用材料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4
2
作者 翁立奎 宋鹏飞 +5 位作者 贾亦轩 陈飞 张悦 董福宇 薛海龙 德先龙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21,共4页
结合当前火电锅炉发展现状,对火电站过热器、再热器和一系列蒸汽管道常用的几种耐热钢进行介绍。国内已经实现了马氏体耐热钢、奥氏体耐热钢和部分新型耐热钢种的国产化,其中部分钢材已实现出口,但对一些超临界锅炉所需的新型耐热钢管... 结合当前火电锅炉发展现状,对火电站过热器、再热器和一系列蒸汽管道常用的几种耐热钢进行介绍。国内已经实现了马氏体耐热钢、奥氏体耐热钢和部分新型耐热钢种的国产化,其中部分钢材已实现出口,但对一些超临界锅炉所需的新型耐热钢管研究需要尽快推进。当前国内与国际耐热钢行业发展还有一定差距,还需加大投入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锅炉 耐热钢 应用现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基硫酸镁热化学吸附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叶龙 苗琪 +3 位作者 宋鹏飞 谈玲华 金翼 丁玉龙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50,共9页
本工作以凹凸棒土、硅藻土和膨胀蛭石三种矿物材料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矿物基硫酸镁热化学吸附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积与孔结构测试表征了矿物载体与矿物基硫酸镁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并基... 本工作以凹凸棒土、硅藻土和膨胀蛭石三种矿物材料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矿物基硫酸镁热化学吸附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积与孔结构测试表征了矿物载体与矿物基硫酸镁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并基于热失重(TG)、动态水蒸气吸附(DVS)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对复合材料的吸附/脱附动力学性能和储热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硅藻土的圆盘形微观结构有利于复合材料获得更快的脱附/吸附反应速率和更高的储热能力,其脱附反应热可达557.1 kJ/kg。此外,环境温度25℃、相对湿度85%为矿物基硫酸镁复合材料的最佳吸附反应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矿物基 热化学储热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变蓄冷技术的冷链集装箱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童山虎 聂彬剑 +3 位作者 李子潇 金翼 丁玉龙 胡宏利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1期211-216,共6页
针对传统机械式冷藏集装箱能耗高、污染大、内部温湿度波动大的问题,本文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相变蓄冷的冷链集装箱技术,并研制和应用了一款40英尺蓄冷式保温集装箱。通过在蓄冷箱内安装10块蓄冷板,并利用蓄冷板内相变材料固-液相变时的... 针对传统机械式冷藏集装箱能耗高、污染大、内部温湿度波动大的问题,本文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相变蓄冷的冷链集装箱技术,并研制和应用了一款40英尺蓄冷式保温集装箱。通过在蓄冷箱内安装10块蓄冷板,并利用蓄冷板内相变材料固-液相变时的吸热特性,实现为蓄冷箱内降温保冷的目的。通过独立的充冷装备,研究了蓄冷箱的充冷情况。在动态运输条件下,通过对箱内温度和湿度的测量和分析,得出蓄冷箱保冷时长及期间温湿度变化规律。研究发现,蓄冷箱的充冷时长为6小时,保冷时间长,内部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相比传统机械式冷藏集装箱,运行能耗成本可节约61.9%,投资回报周期为0.58年。较高的相对湿度和较长的保冷时间,加之能耗成本方面的优势,体现了蓄冷箱在冷链,特别是针对果蔬等常温保鲜货物的冷链运输方面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蓄冷 冷链 集装箱 释冷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热相变储能系统的动态储热性能评价
5
作者 贾亦轩 姜金玉 +4 位作者 张叶龙 宋鹏飞 徐桂芝 张高群 金翼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670-3677,共8页
本工作以Na_(2)CO_(3)-K_(2)CO_(3)/MgO为储热介质,采用模块化集成思路建立了加热功率100 kW的电热相变储能系统。采用物理方法制备复合储热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SEM)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表征测试手段分析了复合储热材料的... 本工作以Na_(2)CO_(3)-K_(2)CO_(3)/MgO为储热介质,采用模块化集成思路建立了加热功率100 kW的电热相变储能系统。采用物理方法制备复合储热材料,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SEM)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表征测试手段分析了复合储热材料的组分分布与储热特性。基于储热和放热过程的时间-温度测试曲线引入储热/放热进度函数,并通过研究系统不同位置储热模块的进度函数曲线变化趋势,阐明了系统的动态储热/放热过程。研究发现,储热过程中热风热量的传递是从储热模块中心向顶部聚集,再逐渐向四周扩散;而放热过程中冷风吸热是沿风道方向从前部模块的中心,依次向前部模块、中部模块与后部模块的表面进行。中部与后部储热模块内的热量从中心向底部、侧部和顶部等表面区域传递后向四周扩散。对基于复合相变材料和镁铁氧化物的储热系统的进度函数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以复合相变材料作为储热介质时系统具有更快的储热和放热进程。系统的供热水温度设定为70~80℃,复合相变储热系统的稳定供热时间为1100 min,比镁铁氧化物储热系统提高了37.5%。本项工作有助于推动相变储热技术在供热系统中的应用,为研究电热相变储能系统中的动态换热过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相变储热 电加热 动态储热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