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地市级农科所绿色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实践——以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 |
范金平
焦隽
陈刚
蒋文林
施建德
杨艳霞
吴宏亚
|
《现代农业科技》
|
2021 |
1
|
|
2
|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 |
焦隽
杨艳霞
林玮
何榕
盖玉芳
陈秀兰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5 |
9
|
|
3
|
基层农科院所服务区域农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 |
陈以博
苏佳颖
詹存钰
陈伟民
戴正元
|
《湖南农业科学》
|
2016 |
1
|
|
4
|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研究与示范 |
张家宏
何榕
王桂良
朱凌宇
叶浩
王守红
寇祥明
徐荣
韩光明
毕建花
|
《农学学报》
|
2018 |
7
|
|
5
|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新型生态农业模式研究 |
白和盛
张家宏
王守红
|
《安徽农学通报》
|
2006 |
6
|
|
6
|
江苏里下河地区鸭鱼共养模式研究 |
杨建春
陆建飞
张家宏
白和盛
寇祥明
韩光明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3 |
1
|
|
7
|
江苏里下河地区“一稻两虾”共作模式生产技术规程 |
朱凌宇
张家宏
寇祥明
王守红
韩光明
李锦霞
陆佩玲
陈京都
|
《湖北农业科学》
|
2017 |
12
|
|
8
|
江苏里下河地区“四水”生态种养绿色生产技术 |
张家宏
朱凌宇
王守红
寇祥明
王桂良
徐荣
韩光明
毕建花
叶浩
|
《湖北农业科学》
|
2018 |
6
|
|
9
|
不同慈姑资源在江苏里下河地区种植性状比较 |
张永吉
张甜
李爱民
苏芃
张永泰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0
|
江苏里下河地区稻田生态种养创新模式及关键技术 |
张家宏
王桂良
黄维勤
朱凌宇
寇祥明
王守红
韩光明
徐荣
|
《湖南农业科学》
|
2017 |
23
|
|
11
|
江苏里下河地区设施蔬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
张春梅
白和盛
苏建坤
朱锦磊
陆玉荣
吕敏
|
《现代农业科技》
|
2012 |
8
|
|
12
|
江苏里下河地区种田大户经营现状与思考 |
杨建春
谢云峰
尹康
张林巧
|
《湖南农业科学》
|
2017 |
0 |
|
13
|
江苏里下河地区绍兴鸭的养殖现状及改进措施 |
杨建春
张家宏
陆建飞
|
《现代农业科技》
|
2013 |
0 |
|
14
|
江苏里下河地区1稻2鸭共作模式生产技术 |
吴俊
朱凌宇
张家宏
寇祥明
王守红
韩光明
王桂良
徐荣
毕建花
|
《浙江农业科学》
|
2017 |
2
|
|
15
|
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发展对策——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
陆学文
顾军
何守才
谭长容
孙晓丽
冯玲秀
黄凌云
夏秋
宋雯雯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3 |
21
|
|
16
|
花菖蒲在里下河地区的适应性栽培与繁殖 |
孙叶
包建忠
刘春贵
李风童
马辉
张甜
陈秀兰
|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7
|
里下河地区水生蔬菜+克氏原螯虾共(轮)作关键技术及效益分析 |
张家宏
寇祥明
韩光明
朱凌宇
王桂良
王守红
徐荣
陆佩玲
毕建花
唐鹤军
陈京都
|
《湖北农业科学》
|
2017 |
11
|
|
18
|
小米椒生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张善文
孙永元
张永吉
戴敏
缪宏
张燕军
高吉成
|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9
|
里下河地区“宁杂1818”一穴双株栽培技术规程 |
李锦霞
李爱民
张洁夫
李祥
陈书健
|
《上海农业科技》
|
2016 |
0 |
|
20
|
里下河小麦小区播种机功能创新研究 |
刘业宇
寿露露
李东升
高致富
臧淑江
王君婵
吴旭江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17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