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治疗及并发症预防 被引量:25
1
作者 周胜利 王宗盛 +1 位作者 张根山 张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370-372,共3页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并发症预防 介入治疗 hemangioma 肝脏良性肿瘤 肝动脉插管栓塞术 明胶海绵颗粒 超选择性插管 liver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加权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贺小平 苗重昌 +1 位作者 王德华 卞光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305-3307,共3页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价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中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并首次接受化疗的患者,其中伴有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38例,在治疗前1周内、治疗1周期和治疗2周期3个时间点进行MRI-DWI扫描,并...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价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中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经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并首次接受化疗的患者,其中伴有纵隔或肺门淋巴结肿大38例,在治疗前1周内、治疗1周期和治疗2周期3个时间点进行MRI-DWI扫描,并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根据治疗3个月后肿块最大径改变将病例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化疗前、后有效组和无效组ADC值变化率的差异;化疗前后3次ADC值的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两组化疗后ADC值的变化率与肿瘤缩小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结果:肺癌肿块ADC值低于肺门及纵隔淋巴结ADC值,治疗后肿块和淋巴结ADC值上升,两者对化疗的反应无明显差异;治疗1周期后肿块及淋巴结有效组和无效组的ADC值变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肺癌肿块和纵隔肺门淋巴结的ADC变化监测化疗疗效的敏感性分别为90.9%、77.8%,特异性分别为63.4%、66.7%;化疗前后ADC值增大率与肿瘤缩小率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DWI在评价肺癌疗效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ADC值的变化可监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早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在影像科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周胜利 鲍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微机 X线诊断 信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