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车联网体系结构及感知层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59
1
作者 王群 钱焕延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9,共9页
车联网被认为是物联网中最能够率先突破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目前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物联网(IoT)、智能交通系统(ITS)及信息网络已有研究成果,提出并描述了车联网(IoV)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并对当前的标准化研究现状进行了介... 车联网被认为是物联网中最能够率先突破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目前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基于物联网(IoT)、智能交通系统(ITS)及信息网络已有研究成果,提出并描述了车联网(IoV)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并对当前的标准化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了车联网的架构、通信模式、主要功能、应用领域及技术难点,并以IEEE 802.11p标准和IEEE 1609协议栈为参考,对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层和网络层的关键技术、主要协议和通信标准进行了综合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车载自组网 专用短距离通信 IEEE802 11p标准 IEEE1609协议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指纹图谱结合系统聚类分析法在海洛因同一认定中的应用初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蔡锡兰 吴国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41-2444,共4页
文章利用傅里叶变换(FTIR)红外光谱法首次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处理,对不同途径缴获的海洛因指纹图谱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聚类分析技术可对不同途径缴获的海洛因进行了鉴别,该法简便、快速、准确,为海洛因同一认定提供了一... 文章利用傅里叶变换(FTIR)红外光谱法首次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处理,对不同途径缴获的海洛因指纹图谱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聚类分析技术可对不同途径缴获的海洛因进行了鉴别,该法简便、快速、准确,为海洛因同一认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 同一认定 系统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FS系统存储介质上文件操作痕迹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黄步根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81-283,共3页
计算机用户通过文件系统存取数据,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如增加、删除、修改)会在存储介质上留下痕迹,这些痕迹与文件系统有关。NTFS文件系统以簇为单位分配和回收外存空间,通过主文件表来进行管理。文章从计算机取证角度探讨NTFS文件系... 计算机用户通过文件系统存取数据,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如增加、删除、修改)会在存储介质上留下痕迹,这些痕迹与文件系统有关。NTFS文件系统以簇为单位分配和回收外存空间,通过主文件表来进行管理。文章从计算机取证角度探讨NTFS文件系统下访问文件(夹)的方法,研究NTFS文件系统下文件和文件夹的操作痕迹,并与FAT文件系统中的痕迹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恢复 计算机取证 痕迹 NTFS F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体系结构研究及模拟实验平台的组建 被引量:25
4
作者 王群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8-181,共4页
结合技术发展和应用趋势,梳理了物联网的概念,提出了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物联网与泛在网络和传感网之间的区别。以EPC物联网为主,详细分析了网络体系结构、各组成模块的功能及系统的工作原理,最后,以Accada原型平台为基础,... 结合技术发展和应用趋势,梳理了物联网的概念,提出了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物联网与泛在网络和传感网之间的区别。以EPC物联网为主,详细分析了网络体系结构、各组成模块的功能及系统的工作原理,最后,以Accada原型平台为基础,介绍了EPC物联网模拟实验系统的组建方法。研究成果对探讨物联网技术及实验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射频识别(RFID) 产品电子代码(EPC) 模拟实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FS文件系统中的视频数据恢复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步根 刘建军 张晓南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5-276,共2页
在NTFS文件系统中,视频监控文件在形成过程中被分割成大量非常小的块进行存储,通过多个索引表形成整个文件,删除该文件后,主索引表被丢弃,但扩展属性中的索引表还存在。针对该问题,提出根据文件的扩展属性恢复数据的方法,通过整合大量... 在NTFS文件系统中,视频监控文件在形成过程中被分割成大量非常小的块进行存储,通过多个索引表形成整个文件,删除该文件后,主索引表被丢弃,但扩展属性中的索引表还存在。针对该问题,提出根据文件的扩展属性恢复数据的方法,通过整合大量分散存储的碎片,能够恢复被删除的视频文件的大部分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恢复 视频监控 NTFS文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T系统文件操作痕迹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步根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33-235,共3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文件存储基于文件目录,文件操作(如文件的增加、删除、修改、文件内容的编辑)会在存储介质上留下操作痕迹,这些痕迹可以用于在文件编辑后恢复先前的数据、恢复删除的文件、追寻文件的变迁过程、提取有关证据,对于数... 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文件存储基于文件目录,文件操作(如文件的增加、删除、修改、文件内容的编辑)会在存储介质上留下操作痕迹,这些痕迹可以用于在文件编辑后恢复先前的数据、恢复删除的文件、追寻文件的变迁过程、提取有关证据,对于数据恢复、案件侦查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恢复 计算机取证 电子证据 痕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ZigBee技术的森林防火监测系统 被引量:5
7
作者 周光发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24,28,共4页
研究了以GIS为核心的技术对林区地理信息进行准确定位并计算最佳扑火路径,通过SHT11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并结合ZigBee技术利用CC2530模块对林区环境进行远程监控,建立了森林防火监测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面向空间实体及其关系的数据组织、... 研究了以GIS为核心的技术对林区地理信息进行准确定位并计算最佳扑火路径,通过SHT11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并结合ZigBee技术利用CC2530模块对林区环境进行远程监控,建立了森林防火监测系统。通过该系统实现面向空间实体及其关系的数据组织、高效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与索引,及三维实体建模和分析,实现为林区提供全天候无人值守的监控服务。该系统结构精简,易于扩展,有效地减少了线缆连接,同时通过串口通信实现管理人员对林区的远程可视化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ZIGBEE 森林防火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仓库存储无线报警系统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光发 徐大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77-280,共4页
传统的仓库监控设施需要很多数据和沿仓库分布的电源线,应用复杂的布线操作,使得系统复杂和昂贵;另外,市面上的仓库防盗器大多报警信号单一,不能识别系统,报警信号没有无线传输,远距离不能控制。针对上述缺点,提出了基于STM32单片机及NR... 传统的仓库监控设施需要很多数据和沿仓库分布的电源线,应用复杂的布线操作,使得系统复杂和昂贵;另外,市面上的仓库防盗器大多报警信号单一,不能识别系统,报警信号没有无线传输,远距离不能控制。针对上述缺点,提出了基于STM32单片机及NRF905无线射频传输技术的仓库报警系统,通过红外和超声波传感器网络实现了仓库环境参数的实时采集和无线发送接收。该系统结构精简,有效减少了线缆连接,延长执行器件的寿命,同时具有应用灵活、易于扩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机 无线射频 超声波 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SM的温室监控系统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光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6期13173-13175,共3页
分析目前常见的监控系统的缺点,通过引入GSM模块,设计基于GSM的温室监控系统,实现了温室监控系统的无线传输,优化监控系统的运行流程,设计整个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最后通过系统的运行与多次测试,验证了系统架构的合理性、可靠性及实时性。
关键词 监控 GSM 视频数据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的农业专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光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1137-11138,11256,共3页
主要研究如何设计农业专家系统体系结构,重点分析了在设计基于B/S架构的农业专家系统时,如何采用对象池技术,减少系统开销,提高系统的健壮性与扩展性,从而提高农业专家系统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 农业专家 COM+ 对象池 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身份认证技术的系统数据安全保障方案探讨
11
作者 李馥娟 《信息网络安全》 2009年第6期35-37,49,共4页
身份认证是实现授权访问的基础,授权访问机制保障了应用系统访问的安全性,单点登录是为解决传统认证方式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项技术。本文介绍了统一身份认证中单点登录技术的概念和应用特点,提出了针对系统数据的安全问题,通过对Mic... 身份认证是实现授权访问的基础,授权访问机制保障了应用系统访问的安全性,单点登录是为解决传统认证方式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项技术。本文介绍了统一身份认证中单点登录技术的概念和应用特点,提出了针对系统数据的安全问题,通过对Microsoft.Net Passport和Liberty两个单点登录标准的分析,提供了相应的保障方案和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安全 身份认证 单点登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树的中文词语相似度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36
12
作者 张亮 尹存燕 陈家骏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30,共8页
词语相似度的分析与计算是自然语言处理关键技术之一,对句法分析、机器翻译、信息检索等能提供很好的帮助。基于语义资源Hownet的中文词语相似度计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对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刘群提出的计算方... 词语相似度的分析与计算是自然语言处理关键技术之一,对句法分析、机器翻译、信息检索等能提供很好的帮助。基于语义资源Hownet的中文词语相似度计算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对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刘群提出的计算方法的改进和完善。该文充分分析和利用新版Hownet(2007)的概念架构和语义多维表达形式,从概念的主类义原、主类义原框架以及概念特性描述三个方面综合分析词语相似度,并在计算中区分语义特征相似度和句法特征相似度。实验结果理想,与人的直观判断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树 词语相似度 《知网》2007 语义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次酸3位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军 胡小丽 +2 位作者 文伟河 杨雷雷 朱玉亮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73-877,共5页
以甘草次酸(1)为原料,将其11位羰基还原、30位羧基酯化得11-脱氧甘草次酸-30-乙酯(3)。再以四氢呋喃为溶剂,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为偶合剂,选用Fmoc保护氨基酸对11-脱氧甘草次酸-30-乙酯的3位羟基进... 以甘草次酸(1)为原料,将其11位羰基还原、30位羧基酯化得11-脱氧甘草次酸-30-乙酯(3)。再以四氢呋喃为溶剂,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4-二甲基氨基吡啶(DMAP)为偶合剂,选用Fmoc保护氨基酸对11-脱氧甘草次酸-30-乙酯的3位羟基进行酯化,得到11-脱氧甘草次酸-30-乙酯-3位氨基酸酯衍生物(4a~4d)。化合物4a~4d在V(CHCl2)∶V(Et2NH)=1∶1溶液中脱去Fmoc保护基得到最终产物(5a~5d),产率80%~87%。化合物5a~5d用1H NMR、EI-MS进行了表征。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5a~5d对在高浓度二甲基甲酰胺下生长的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次酸 Fmoc保护氨基酸 还原 酯化 脱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车联网的身份识别与定位方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群 钱焕延 赵钢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3期131-134,共4页
身份信息识别和定位是车联网中的关键技术,也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提出了基于射频识别(RFID)的车辆身份信息识别方法,并以EPC-64Ⅲ方案为例,介绍了一种用于标识车辆身份信息的编码结构。在对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法、航位推算(DR)... 身份信息识别和定位是车联网中的关键技术,也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提出了基于射频识别(RFID)的车辆身份信息识别方法,并以EPC-64Ⅲ方案为例,介绍了一种用于标识车辆身份信息的编码结构。在对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法、航位推算(DR)定位法和基站无线定位法进行算法实现和精度分析的基础上,指出GPS定位法在车联网中的应用优势。设计了RFID与GPS相结合的车辆身份信息识别和定位方案,经实验测试,其初步达到了车联网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身份识别 车辆定位 全球定位系统 航位推算 射频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联网的技术路线及属性形成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群 钱焕延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6-93,共8页
区别于传统强调人与人连接的互联网,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技术扩展和应用延伸。本文阐述了物联网融合传感器网络、EPC系统和泛在网络的泛在多元信息获取方式,利用电信网、互联网以及广电网等通信网络和各类接入网络实现泛在数据传送,为社会... 区别于传统强调人与人连接的互联网,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技术扩展和应用延伸。本文阐述了物联网融合传感器网络、EPC系统和泛在网络的泛在多元信息获取方式,利用电信网、互联网以及广电网等通信网络和各类接入网络实现泛在数据传送,为社会不同行业的应用需求提供泛在服务能力。指出物联网的技术路线是在现有互联网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和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形成的一个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人与物交叉融合的信息服务基础平台;物联网的根本属性是泛在化,即泛在网络,具体体现在泛在互联、泛在技术支持和泛在应用整合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传感器网络 EPC系统 交叉融合 泛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S和PBST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军 刘素侠 +1 位作者 姜岷 韦萍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60,共3页
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GPC检测显示聚合物分子量为8×104,通过1HNMR图谱分析了聚合物的序列分布,发现PBT比例(XPBT)为33mol%时聚合物嵌段性最强。DSC/TG... 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T)。GPC检测显示聚合物分子量为8×104,通过1HNMR图谱分析了聚合物的序列分布,发现PBT比例(XPBT)为33mol%时聚合物嵌段性最强。DSC/TG曲线上可以观察到随着XPBT增加玻璃化温度(Tg)升高、熔点(Tm)先降低后上升,热分解温度由367.74℃上升到372.95℃。力学性能检测显示硬段的加入改善了PBS的耐热性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缩聚 序列分布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机技术在复杂网络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7
作者 李馥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9-83,共5页
介绍虚拟机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尤其通过对CPU的虚拟化、内存的虚拟化和I/O的虚拟化等技术细节的描述,分析虚拟机中关键技术VMM(virtual machine monitor)的工作原理和分类特点,并简要总结VMware虚拟机的实现技术和应用特... 介绍虚拟机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尤其通过对CPU的虚拟化、内存的虚拟化和I/O的虚拟化等技术细节的描述,分析虚拟机中关键技术VMM(virtual machine monitor)的工作原理和分类特点,并简要总结VMware虚拟机的实现技术和应用特点。在此基础上,以VMware Workstation6.0虚拟机软件为基础,设计具有2个节点的Windows Server2003集群的实验,并详细讨论了实验的实现过程和方法。该研究对经费有限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利用虚拟机技术组建网络实验平台,完成复杂网络实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机 虚拟机监视 VMWARE 网络实验 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聚谷氨酸乙酯与γ-聚谷氨酸苄酯的生物降解性能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军 邵丽琴 徐虹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2-26,共5页
为了了解生物可降解聚合物γ-聚谷氨酸(γ-PGA)乙酯与γ-聚谷氨酸苄酯的生物降解性能,采用枯草杆菌NX-2(Bacillus subtili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土埋法对γ-PGA乙酯和γ-PGA苄酯的降解性能进行研究,用扫描电镜观察降解结果.... 为了了解生物可降解聚合物γ-聚谷氨酸(γ-PGA)乙酯与γ-聚谷氨酸苄酯的生物降解性能,采用枯草杆菌NX-2(Bacillus subtili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土埋法对γ-PGA乙酯和γ-PGA苄酯的降解性能进行研究,用扫描电镜观察降解结果.结果表明:枯草杆菌对γ-PGA乙酯和γ-PGA苄酯的降解作用优于黑曲霉;相对厚度较大的薄膜,在枯草杆菌NX-2中缓慢降解;在黑曲霉中,γ-PGA乙酯的降解速率相对较慢,薄膜的形态没有发生变化;γ-PGA苄酯的降解性能优于γ-PGA乙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聚谷氨酸 γ-聚谷氨酸乙酯 γ-聚谷氨酸苄酯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联网定位方法与机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群 钱焕延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3,18,共6页
车联网(IoV)作为一种应用于道路交通环境的特殊的移动自组织网络,被认为是物联网中最有可能率先突破应用的一个重要分支。如何实时准确地获取车辆自身的位置信息,是车联网技术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提出了车联网定位方法与机制,介绍了... 车联网(IoV)作为一种应用于道路交通环境的特殊的移动自组织网络,被认为是物联网中最有可能率先突破应用的一个重要分支。如何实时准确地获取车辆自身的位置信息,是车联网技术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提出了车联网定位方法与机制,介绍了无线自组织网络定位技术的基础理论,对比分析了适合车联网中车辆定位的理论与算法,指出了车联网定位技术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定位方法 定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丙胺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军 王虹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1-544,共4页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苯丙胺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由于两者的相互反应,导致BSA的荧光有显著猝灭,且证明这一猝灭过程为静态猝灭,其结合点数(n)约为2。根据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相关热力学参数间的相互关系,结...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苯丙胺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由于两者的相互反应,导致BSA的荧光有显著猝灭,且证明这一猝灭过程为静态猝灭,其结合点数(n)约为2。根据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相关热力学参数间的相互关系,结合苯丙胺和BSA相互作用的焓变(ΔH)和熵变(ΔS)均大于0,可推断两者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是疏水作用力。从同步荧光光谱可知:由于两者之间的反应,BSA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其分子中的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特征峰均产生紫移现象,氨基酸残基的亲水性减弱,疏水性增强,并推测苯丙胺与BSA的结合点位于色氨酸残基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胺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法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