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种养结合循环模式的家庭农场效益评价——以江苏西来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韩大勇 王步忠 +3 位作者 费利民 吴红 缪国辰 裴森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2期24-26,90,共4页
为探明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循环模式的物流特征、调控特征及复合价值,以及该模式能否在苏中地区推广使用,应用物质流、价值流以及系统分析法对该循环模式的投入、产出和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西来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家庭农场循环... 为探明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循环模式的物流特征、调控特征及复合价值,以及该模式能否在苏中地区推广使用,应用物质流、价值流以及系统分析法对该循环模式的投入、产出和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西来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家庭农场循环模式是一个以养羊养殖业为主、秸秆还田为辅的循环模式,该模式实现了“粮-羊-果园”的高效结合。该系统的复合价值高达823.18万元,其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占复合价值的比重分别为66.52%、31.64%、1.82%。因此,该模式适合在苏中地区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养结合 家庭农场 生态循环模式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素形成调控机理及乌骨绵羊黑色素沉积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海霞 朱爱文 +2 位作者 王步忠 耿昕之 郑安康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588-4596,共9页
黑色素(melanin)产生于黑色素细胞,是由酚类或吲哚类物质氧化聚合而成的不易溶于水的聚合体,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和动植物机体,具有消除自由基、抗氧化、抑制病毒感染、激活免疫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生理功能。酪氨酸在酪氨酸... 黑色素(melanin)产生于黑色素细胞,是由酚类或吲哚类物质氧化聚合而成的不易溶于水的聚合体,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和动植物机体,具有消除自由基、抗氧化、抑制病毒感染、激活免疫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生理功能。酪氨酸在酪氨酸酶作用下生成多巴,多巴经过系列复杂的生物学反应形成黑色素。现有研究发现,多种信号通路(α-MSH/MC1R/cAMP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及相关调控因子(MITF、MC1R、TYR等)参与了黑色素的形成过程。一般认为,哺乳动物黑色素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肤和毛囊组织,而乌骨绵羊的内脏组织也能存在大量黑色素细胞,其形成机制尚不明确。乌骨绵羊的乌质性状是重要的经济性状,与其营养和药用价值密切相关,受机体组织黑色素沉积程度的影响。文章简述了黑色素的理化性质、生物功能及其合成路径,回顾了近年来发现的调控动物机体黑色素合成的信号通路及其作用机理,总结了影响乌骨绵羊黑色素沉积和分布规律相关候选功能基因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深入研究黑色素沉积调控机理及候选功能基因应用于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骨绵羊 黑色素 信号通路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湖杂交羊GnRHR与INHA基因多态性及其互作效应对产羔数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海霞 韩大勇 +3 位作者 朱爱文 闫伟 王步忠 蔡子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80-788,共9页
试验旨在探究GnRHR和INHA基因遗传变异及其互作效应对绵羊产羔数的影响。参考GenBank发布的绵羊GnRHR基因(登录号:AH004943)和牛INHA基因(登录号:U16237)的DNA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GnRHR和INHA基因在乌湖羊、湖羊、乌骨绵... 试验旨在探究GnRHR和INHA基因遗传变异及其互作效应对绵羊产羔数的影响。参考GenBank发布的绵羊GnRHR基因(登录号:AH004943)和牛INHA基因(登录号:U16237)的DNA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GnRHR和INHA基因在乌湖羊、湖羊、乌骨绵羊中的遗传多态性,分析多态位点与产羔数的相关性,以及GnRHR和INHA基因间互作效应。结果显示,乌湖羊和湖羊群体GnRHR和INHA基因均存在多态位点,分别检测到GG、GC、CC和AA、AB、BB基因型,乌骨绵羊因样本较少,未发现多态位点。测序发现,GnRHR基因编码区198 bp处发生G→C突变,导致甘氨酸变为精氨酸,为错义突变;INHA基因877 bp处发生T→C突变,为同义突变(仍为天冬氨酸)。遗传学分析显示,GG和AA为优势基因型,G和A为优势等位基因;χ2适合性检验显示,试验羊群体GnRHR和INHA基因型分布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分析GnRHR与INHA基因互作效应发现,基因互作效应在乌湖羊和湖羊群体差异显著(P<0.05),ABCC互作基因型互作效应最大,AAGG互作基因型互作效应最小。乌湖羊ABCC互作基因型的平均产羔数比AAGG互作基因型多1.68只,湖羊ABCC互作基因型产羔数比AAGG互作基因型多1.32只,ABCC互作基因型比AB和CC基因型的产羔数都高,表明互作效应与羊产羔数呈正相关。本研究认为,INHA基因T877C位点与GnRHR基因G198C位点互作基因型与绵羊产羔数紧密关联,对试验羊群体产羔数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湖羊 GnRHR基因 INHA基因 PCR-SSCP 产羔性状 互作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绵羊呼吸道微生物群落的研究
4
作者 刘海霞 韩大勇 +5 位作者 闫伟 朱爱文 周明夏 王步忠 吴昊 耿昕之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31-34,共4页
试验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4例呼吸道症状发病绵羊(试验组)和4例健康绵羊(对照组)的鼻拭子样本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不同样品间微生物菌群结构功能差异。结果发现,试验组物种注释上,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占主导地位;... 试验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4例呼吸道症状发病绵羊(试验组)和4例健康绵羊(对照组)的鼻拭子样本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不同样品间微生物菌群结构功能差异。结果发现,试验组物种注释上,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占主导地位;功能注释上,信号传导、氨基酸代谢所含基因数量最多;抗性基因注释上,葡萄球菌和埃希氏杆菌属耐药基因分布最广存在于8个样品中,耐药基因novA、antibiotic、msbA、Mycobacterium、macB广泛存在于除了样品D1以外的其他样品中。发病绵羊呼吸道微生物菌群结构较为复杂,呼吸道菌群结构变化对绵羊机体发病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宏基因组 病原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