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纯碱和二氧化碳反应结晶过程研究
1
作者
张梦寒
杜威
+2 位作者
徐泉
曹军
唐娜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5-63,共9页
为解决氨碱法煅烧工段中的粉碱和二氧化碳过剩问题,并探究纯碱和二氧化碳反应结晶过程的机理,以纯碱和二氧化碳为研究对象,探究Na_(2)CO_(3)溶液的浓度、CO_(2)的流量和反应结晶温度对反应和结晶过程的影响规律,采用拉曼光谱仪在线监测N...
为解决氨碱法煅烧工段中的粉碱和二氧化碳过剩问题,并探究纯碱和二氧化碳反应结晶过程的机理,以纯碱和二氧化碳为研究对象,探究Na_(2)CO_(3)溶液的浓度、CO_(2)的流量和反应结晶温度对反应和结晶过程的影响规律,采用拉曼光谱仪在线监测Na_(2)CO_(3)和NaHCO_(3)特征峰强度随反应结晶时间的变化趋势,通过标准曲线回归并结合相图分析,确定了反应体系点的变化路径、反应速率、成核速率和结晶速率。纯碱和二氧化碳的反应结晶分为3个阶段:纯碱和二氧化碳的反应阶段、碳酸氢钠的成核阶段和生长阶段,Na_(2)CO_(3)和CO_(2)的最大反应速率为0.450 mol/(kg·min),NaHCO_(3)的结晶(包括成核和生长过程)速率为0.083 mol/(kg·min),NaHCO_(3)反应结晶的3个阶段中反应速率最大、结晶速率最小,说明碳酸氢钠的结晶是该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随CO_(2)流量和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成核速率和结晶速率均增大。随碱液浓度的增加,纯碱与二氧化碳反应速率及NaHCO_(3)的结晶速率均降低,而NaHCO_(3)的成核速率随之提高,体系点的变化路径发生较大变化,最终分别进入NaHCO_(3)的单一固相结晶区、NaHCO_(3)和倍半碳酸钠的共析区,以及NaHCO_(3)、倍半碳酸钠和一水碳酸钠的共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碱
NaHCO_(3)
反应结晶速率
原位拉曼
相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晚三叠世早期物源组成——来自碎屑锆石U-Pb年龄的指示
被引量:
2
2
作者
雷琳琳
赵红格
+5 位作者
邵晓州
徐智
郭惠
李亚男
付星辉
李蒙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58-1271,共14页
利用碎屑锆石LA-ICP-MS U-Pb测年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部贺兰山炭井沟、插旗沟和中部磁窑堡3个地区晚三叠世早期的物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部分碎屑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具有环带结构,大部分锆石Th/U值大于0.4,极少部分小于0...
利用碎屑锆石LA-ICP-MS U-Pb测年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部贺兰山炭井沟、插旗沟和中部磁窑堡3个地区晚三叠世早期的物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部分碎屑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具有环带结构,大部分锆石Th/U值大于0.4,极少部分小于0.1,表明锆石来源以岩浆为主,变质为次。3个地区锆石年龄分布均有三组年龄峰值:古元古代早期—新太古代(2204.3~2610.1 Ma)、古元古代(1667~2171.8 Ma)和晚古生代(245.1~322.6 Ma),这3组年龄分别与新太古代末华北克拉通化的基本完成、古元古代晚期华北克拉通三大陆块(阴山陆块、鄂尔多斯陆块和东部陆块)之间的相互碰撞拼合以及晚古生代古亚洲洋向华北板块俯冲而形成的构造岩浆事件相对应。结合锆石年龄对比和岩相古地理分析得知,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晚三叠世早期物源来自北部和西北部地区,主要为古元古代孔兹岩带和阿拉善地块的变质岩和岩浆岩,其次为华北板块西部基底的岩浆岩和阿拉善地块海西期的岩浆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三叠世
碎屑锆石U-Pb定年
沉积物源
孔兹岩带
阿拉善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纯碱和二氧化碳反应结晶过程研究
1
作者
张梦寒
杜威
徐泉
曹军
唐娜
机构
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江苏苏盐井神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5-63,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2904005)。
文摘
为解决氨碱法煅烧工段中的粉碱和二氧化碳过剩问题,并探究纯碱和二氧化碳反应结晶过程的机理,以纯碱和二氧化碳为研究对象,探究Na_(2)CO_(3)溶液的浓度、CO_(2)的流量和反应结晶温度对反应和结晶过程的影响规律,采用拉曼光谱仪在线监测Na_(2)CO_(3)和NaHCO_(3)特征峰强度随反应结晶时间的变化趋势,通过标准曲线回归并结合相图分析,确定了反应体系点的变化路径、反应速率、成核速率和结晶速率。纯碱和二氧化碳的反应结晶分为3个阶段:纯碱和二氧化碳的反应阶段、碳酸氢钠的成核阶段和生长阶段,Na_(2)CO_(3)和CO_(2)的最大反应速率为0.450 mol/(kg·min),NaHCO_(3)的结晶(包括成核和生长过程)速率为0.083 mol/(kg·min),NaHCO_(3)反应结晶的3个阶段中反应速率最大、结晶速率最小,说明碳酸氢钠的结晶是该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随CO_(2)流量和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成核速率和结晶速率均增大。随碱液浓度的增加,纯碱与二氧化碳反应速率及NaHCO_(3)的结晶速率均降低,而NaHCO_(3)的成核速率随之提高,体系点的变化路径发生较大变化,最终分别进入NaHCO_(3)的单一固相结晶区、NaHCO_(3)和倍半碳酸钠的共析区,以及NaHCO_(3)、倍半碳酸钠和一水碳酸钠的共析区。
关键词
纯碱
NaHCO_(3)
反应结晶速率
原位拉曼
相图分析
Keywords
sodium carbonate
baking soda
reaction crystallization rate
in situ Raman
process phase diagram analysis
分类号
TQ127.1 [化学工程—无机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晚三叠世早期物源组成——来自碎屑锆石U-Pb年龄的指示
被引量:
2
2
作者
雷琳琳
赵红格
邵晓州
徐智
郭惠
李亚男
付星辉
李蒙
机构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江苏苏盐井神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58-1271,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30315,40902032)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项目(201210132)
+2 种基金
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盆地演化与能源矿产)项目
长庆油田5000万吨重大专项(2016E-0514)
长庆油田科技项目(技2019-77)。
文摘
利用碎屑锆石LA-ICP-MS U-Pb测年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部贺兰山炭井沟、插旗沟和中部磁窑堡3个地区晚三叠世早期的物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部分碎屑锆石阴极发光(CL)图像具有环带结构,大部分锆石Th/U值大于0.4,极少部分小于0.1,表明锆石来源以岩浆为主,变质为次。3个地区锆石年龄分布均有三组年龄峰值:古元古代早期—新太古代(2204.3~2610.1 Ma)、古元古代(1667~2171.8 Ma)和晚古生代(245.1~322.6 Ma),这3组年龄分别与新太古代末华北克拉通化的基本完成、古元古代晚期华北克拉通三大陆块(阴山陆块、鄂尔多斯陆块和东部陆块)之间的相互碰撞拼合以及晚古生代古亚洲洋向华北板块俯冲而形成的构造岩浆事件相对应。结合锆石年龄对比和岩相古地理分析得知,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晚三叠世早期物源来自北部和西北部地区,主要为古元古代孔兹岩带和阿拉善地块的变质岩和岩浆岩,其次为华北板块西部基底的岩浆岩和阿拉善地块海西期的岩浆岩。
关键词
晚三叠世
碎屑锆石U-Pb定年
沉积物源
孔兹岩带
阿拉善地块
Keywords
Upper Triassic
U-Pb ages of detrital zircons
sedimentary provenance
Khondalite belt
Alashan Block
分类号
P534.51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97.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纯碱和二氧化碳反应结晶过程研究
张梦寒
杜威
徐泉
曹军
唐娜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缘晚三叠世早期物源组成——来自碎屑锆石U-Pb年龄的指示
雷琳琳
赵红格
邵晓州
徐智
郭惠
李亚男
付星辉
李蒙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