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工程参数下聚甲醛纤维/聚乙烯醇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
1
作者 杨晓庆 魏发云 +2 位作者 阳知乾 王海楼 张伟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76,共7页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工程材料。为改善水泥材料的力学性能,采用不同规格聚甲醛(POM)纤维和聚乙烯醇(PVA)纤维对其进行增强增韧。研究不同工程参数下PVA纤维和POM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压性能。涉及的工程参数包括...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工程材料。为改善水泥材料的力学性能,采用不同规格聚甲醛(POM)纤维和聚乙烯醇(PVA)纤维对其进行增强增韧。研究不同工程参数下PVA纤维和POM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压性能。涉及的工程参数包括纤维长度、纤维直径、纤维质量分数以及纤维混杂方式等四个方面。结果表明:POM纤维和PVA纤维对水泥有明显的增强增韧效果,可分别将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提高28.69%和24.54%;优化出最佳纤维规格及纤维质量分数后,将两种纤维按照不同方式进行混配,制得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发现两类纤维混杂可进一步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和比吸收能量;混杂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抗压强度可较纯水泥增加52.43%,POM纤维和PVA纤维可以起到显著的协同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醛纤维 聚乙烯醇纤维 抗压强度 比吸收能量 工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芳纶纤维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乔艳静 阳知乾 +3 位作者 刘建忠 徐德根 李林 周华新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4-97,共4页
芳纶纤维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日益增加。在分析芳纶纤维热稳定性与耐碱性的基础上,以聚丙烯(PP)纤维及聚乙烯醇(PVA)纤维作为对比,分别考察了芳纶纤维对塑性开裂、砂浆强度及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芳纶的... 芳纶纤维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日益增加。在分析芳纶纤维热稳定性与耐碱性的基础上,以聚丙烯(PP)纤维及聚乙烯醇(PVA)纤维作为对比,分别考察了芳纶纤维对塑性开裂、砂浆强度及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芳纶的热稳定性能优异,但强碱性条件下的耐碱性有待改善;芳纶纤维具有比PP纤维更为良好的抗塑性开裂效果,同时芳纶在低水胶比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增强与增韧效果,且标准养护条件下效果更为显著;芳纶对高纤维掺量ECC的抗弯强度提升效果要显著优于PVA纤维,但挠度略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 水泥基复合材料 抗裂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控制材料对混凝土收缩及微观性能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左俊卿 房霆宸 +6 位作者 朱敏涛 陈逸群 徐晶 詹培敏 赵海涛 王育江 徐文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0,106,共7页
研究了减缩剂、膨胀剂等裂缝控制材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收缩性能的影响,并结合低场核磁共振、扫描电镜试验分析了裂缝控制材料对水泥的水化特性以及混凝土孔隙结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减缩剂和膨胀剂后,试样的干燥... 研究了减缩剂、膨胀剂等裂缝控制材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收缩性能的影响,并结合低场核磁共振、扫描电镜试验分析了裂缝控制材料对水泥的水化特性以及混凝土孔隙结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减缩剂和膨胀剂后,试样的干燥收缩率明显降低,膨胀剂的改善作用效果优于减缩剂。与基准组相比,减缩剂和膨胀剂试样90 d的干燥收缩分别降低了4.1%~10.3%和14%~21.7%。同时,减缩剂试样应变发展速率系数从80.48降低至54.59,而膨胀剂试样降低至41.69。微观测试结果表明:膨胀剂的加入加速了水泥早期水化进程,但后期的水化程度低于基准组。减缩剂和膨胀剂的掺入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混凝土基体的微观结构,增加了基体中有害孔的含量,但降低了混凝土中孔径<50 nm的孔隙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裂缝控制 外加剂 收缩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不同引气剂的S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沈斐 乔敏 +1 位作者 单广程 吴庆勇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57-3163,共7页
本文以4种不同结构的阴离子引气剂为模板剂来制备负载引气剂的SiO_(2)纳米颗粒,在硅源水解过程中引入(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并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吸引更多的阴离子引气剂,验证该制备方法对负载各类阴离子引气剂的可行性,同时探究引气... 本文以4种不同结构的阴离子引气剂为模板剂来制备负载引气剂的SiO_(2)纳米颗粒,在硅源水解过程中引入(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并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吸引更多的阴离子引气剂,验证该制备方法对负载各类阴离子引气剂的可行性,同时探究引气剂的结构对复合产物及其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负载引气剂的SiO_(2)复合材料均能在溶液中表现出缓释效果,在砂浆中提高气泡的稳定性,抑制2 h内含气量的损失,优化硬化试块的气孔参数。表面活性剂分子和胶束的空间体积显著影响着产物的粒径和表面活性剂的负载率,进而影响SiO_(2)复合材料在溶液中的释放量以及在砂浆中的稳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 引气剂 缓释 稳泡 气孔 水泥砂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硅氧烷基疏水改性混凝土的物化性能研究
5
作者 吕亚军 张康捷 +6 位作者 乔敏 项腾飞 党钧陶 董树林 侯泳辉 宋彩红 马肖峰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141,共10页
【目的】混凝土材料的多孔亲水特性易受水和腐蚀介质的影响,严重降低材料的耐久性。聚焦于混凝土疏水性相关的物化性能,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甲基硅氧烷基疏水粉对混凝土进行改性,旨在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方法】对不同水灰比下的甲基... 【目的】混凝土材料的多孔亲水特性易受水和腐蚀介质的影响,严重降低材料的耐久性。聚焦于混凝土疏水性相关的物化性能,采用了一种新型的甲基硅氧烷基疏水粉对混凝土进行改性,旨在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方法】对不同水灰比下的甲基硅氧烷基疏水混凝土样品进行力学性能、疏水性能、水化反应、热重、晶体结构和基团特性分析,研究这种疏水粉对混凝土物化性能的影响。【结果】疏水粉的掺入可使混凝土的疏水性能显著提高,0.2、0.3和0.4水灰比试样的最大疏水角分别达到156.5°、152.6°和152.9°,表现出超疏水性能;疏水粉的掺入使得砂浆试样的吸水率降低,0.2、0.3和0.4水灰比试样的吸水率最低值分别达到0.84%、0.86%和2.89%;具有疏水性能的0.2、0.3和0.4水灰比试样的抗压强度降低率为7.3%~22.7%;疏水粉会抑制水泥早期水化,促进最终水化程度的增加;疏水粉的掺入对晶体结构的影响不大,能够使混凝土的疏水基团增多。【结论】甲基硅氧烷基疏水粉的掺入明显增强了混凝土的疏水性能,提高了混凝土的水化程度,降低了疏水外加剂对混凝土的不利影响,提升了混凝土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硅氧烷基疏水粉 疏水混凝土 疏水性能 物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优化水泥基材料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严涵 冉千平 +3 位作者 舒鑫 于诚 杨勇 刘加平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45-652,共8页
近年来高铁、跨海大桥等大型工程建设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纳米科技与纳米材料是从微观角度提升水泥基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以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碳纳米管、石墨烯等为代表的纳米材料在水泥基材料性能优... 近年来高铁、跨海大桥等大型工程建设对水泥基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纳米科技与纳米材料是从微观角度提升水泥基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以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碳纳米管、石墨烯等为代表的纳米材料在水泥基材料性能优化方面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目前的研究进展表明,纳米材料可以从多方面提升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包括加速水化,提升早期强度;改善水化产物的组成与形貌,增加水泥基材料微结构密实度,提升力学性能与耐久性。就性能优化程度而言纳米材料在本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同时,分散性问题是目前纳米材料在水泥基材料中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提供成熟可商业化的分散性解决方案是纳米材料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目前对于用于水泥混凝土的纳米材料的结构设计与改性方面的研究也有可以继续深化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纳米材料 力学性能 耐久性 分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胶凝组成白色清水混凝土性能与外观质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周脉席 姜骞 于诚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5-209,共5页
白色清水混凝土材料组成明显有别于普通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更高,因此制备难度更大。试验研究了多种白色/浅色掺合料(石英粉、矿粉、钛白粉、石灰石粉)取代白色硅酸盐水泥制备砂浆试样的性能和外观质量,结果表明:石英粉和石灰石粉... 白色清水混凝土材料组成明显有别于普通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更高,因此制备难度更大。试验研究了多种白色/浅色掺合料(石英粉、矿粉、钛白粉、石灰石粉)取代白色硅酸盐水泥制备砂浆试样的性能和外观质量,结果表明:石英粉和石灰石粉能够有助于延缓砂浆拌合物流动性损失;4种掺合料均能够不同程度提升硬化砂浆的强度,其中矿粉的增强作用最明显。在外观质量方面,石英粉对白度和粗糙度的影响较小,钛白粉的增白作用最明显,石灰石粉在特定掺量下可以获得最小的粗糙度。在硬化砂浆气泡结构方面,钛白粉具有最佳的气泡细化作用;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微细气泡占比明显降低。综合性能、外观与成本,选择10%石英粉取代白水泥制备清水混凝土模型,外观质量可满足JGJ/T 169中“饰面清水混凝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清水混凝土 掺合料 白度 粗糙度 气泡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气型3DPCM气泡结构演变及力学性能
8
作者 余瑾瑶 于诚 +2 位作者 张亚梅 贾子健 李昀煊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90-798,共9页
通过引气剂改变3D打印成型水泥砂浆(3DPCM)气泡结构参数,研究3DPCM气泡结构演变规律,揭示气泡结构对3DPCM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DPCM因浆体黏性较高和无振捣工艺的影响,气泡可稳定存在于浆体中且较难排出;3DPCM的强度普... 通过引气剂改变3D打印成型水泥砂浆(3DPCM)气泡结构参数,研究3DPCM气泡结构演变规律,揭示气泡结构对3DPCM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DPCM因浆体黏性较高和无振捣工艺的影响,气泡可稳定存在于浆体中且较难排出;3DPCM的强度普遍低于浇筑成型砂浆,随着引气剂用量的增大强度各向异性更显著,强度变异系数增大;3DPCM孔隙率高于浇筑成型砂浆,受横向牵引和纵向挤压影响,气泡多呈不规则长条状,易聚集在打印界面处,导致界面出现滑移,加速试件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气泡结构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基水泥水化热调控材料的制备及作用机理 被引量:15
9
作者 吕志锋 于诚 +3 位作者 佘维娜 吴井志 王涛 冉千平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5-630,共6页
通过热解并酶解玉米淀粉,制备了一种水泥水化热调控材料(HHRM),并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HHRM为结晶度较高的多孔结构,当HHRM以固体粉末状态掺入时,可降低水泥水化放热速率峰值... 通过热解并酶解玉米淀粉,制备了一种水泥水化热调控材料(HHRM),并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HHRM为结晶度较高的多孔结构,当HHRM以固体粉末状态掺入时,可降低水泥水化放热速率峰值约55%,以溶解状态掺入时则仅仅延长了水泥水化诱导期.通过试验推测,HHRM是通过缓慢释放糖链到水泥颗粒上而起到了降低水泥水化放热速率峰值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热调控材料 玉米淀粉 中温α-淀粉酶 热解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减水剂在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蒙蒙 舒鑫 +2 位作者 韩方玉 刘建忠 杨勇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432-3438,共7页
聚羧酸减水剂(PCE)为改善碱激发矿渣(AAS)胶凝材料的分散性能和工作性能提供了新途径。本文综述了PCE的分子结构和溶解度对AAS浆体分散性能和工作性能的影响,以及PCE对AAS的作用机制。马来酸酐合成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聚羧酸减水剂(APEG ... 聚羧酸减水剂(PCE)为改善碱激发矿渣(AAS)胶凝材料的分散性能和工作性能提供了新途径。本文综述了PCE的分子结构和溶解度对AAS浆体分散性能和工作性能的影响,以及PCE对AAS的作用机制。马来酸酐合成的烯丙基聚氧乙烯醚聚羧酸减水剂(APEG PCE)结合钙离子能力比丙烯酸合成的APEG PCE强,分散性能更具有优势;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聚羧酸减水剂(HPEG PCE)酸醚比7,侧链长度7个环氧乙烷(EO)且具有更多的AAA(A=丙烯酸)和AAE(A=丙烯酸,E=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的分子结构序列,对提高AAS浆体的流动度和工作性能有利;PCE在AAS浆体中的溶解度和分散性能没有相关性。最后提出当前PCE在AAS胶凝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可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低碳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分子结构 碱激发矿渣 溶解度 分散性能 工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稠剂对新拌砂浆流变性能和气泡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贞 于诚 +4 位作者 姜骞 聂任王 余瑾瑶 倪陈新 张茜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98-203,共6页
通过研究不同增稠剂对砂浆流变参数及气泡参数的影响,并结合砂浆孔溶液性质的变化,揭示增稠剂对砂浆中气泡分布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增稠剂显著降低砂浆的流动度,并提高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砂浆的含气量同时受到砂浆塑性黏度和孔溶液... 通过研究不同增稠剂对砂浆流变参数及气泡参数的影响,并结合砂浆孔溶液性质的变化,揭示增稠剂对砂浆中气泡分布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增稠剂显著降低砂浆的流动度,并提高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砂浆的含气量同时受到砂浆塑性黏度和孔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其中砂浆塑性黏度与增稠剂溶液的黏度呈正相关性;当砂浆塑性黏度调整至接近数值时,具有较大表面张力的增稠剂使砂浆表现出更高的含气量;同一种增稠剂的掺量越大时,砂浆的塑性黏度越高,含气量也有所降低,而孔溶液表面张力较低的增稠剂使砂浆含气量变化幅度较小;气泡的聚并程度与砂浆塑性黏度整体呈线性负相关,采用增稠剂有利于阻碍气泡的聚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稠剂 气泡结构 流变参数 孔溶液 表面张力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醇胺对水泥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12
作者 刘春舵 刘凯 +3 位作者 宁朝阳 穆松 杨京 蔡景顺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41-3551,共11页
针对市售增强剂中改性醇胺组分作用机理不清晰的问题,本文探究了改性醇胺(CS_(M)、CS_(N)和CS_(O))对净浆凝结时间和强度的影响,并通过水化热、水泥石定量XRD、微观结构SEM测试,探究了改性醇胺对水泥水化过程、水化产物及浆体微观结构... 针对市售增强剂中改性醇胺组分作用机理不清晰的问题,本文探究了改性醇胺(CS_(M)、CS_(N)和CS_(O))对净浆凝结时间和强度的影响,并通过水化热、水泥石定量XRD、微观结构SEM测试,探究了改性醇胺对水泥水化过程、水化产物及浆体微观结构的影响,并与三异丙醇胺(TIPA)进行对比。结果表明:TIPA与改性醇胺均表现出缓凝的性质,其中CS_(O)缓凝性最强;在强度方面,TIPA改善了测试龄期内的净浆强度发展,CS_(M)改善了净浆7~28 d强度发展,改善效果优于TIPA,CS_(N)和CS_(O)对强度存在负面效果。在机理方面,CS_(M)的掺入提高了水泥矿物相水化程度,优化了水化速率,改善了水化产物微观结构,促使水化硅酸钙(C-S-H)、Ca(OH)_(2)和钙矾石相互交错,提升了浆体致密性;TIPA促进了铁铝酸四钙(C_(4)AF)的水化;CS_(N)和CS_(O)促进了硅酸三钙(C_(3)S)和C_(4)AF的水化,但矿物相快水化反应与致密微观结构未能实现协同。改性措施方面,使用TIPA进行分子量改性相比于氨基与羟基改性更有助于改善水泥水化进程、产物分布结构及促进水泥净浆强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醇胺 凝结时间 强度 水化程度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水混凝土的表面气孔缺陷形成与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骞 于诚 +3 位作者 张茜 周脉席 刘建忠 韩方玉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08,共8页
清水混凝土因直接采用现浇混凝土的自然质朴外观作为饰面,可实现建筑美学表达与低碳节能的完美融合,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混凝土表面气孔缺陷调控是制备清水混凝土的关键难题,究其根源,在于影响混凝土表面气孔的因素众多,且各因素间... 清水混凝土因直接采用现浇混凝土的自然质朴外观作为饰面,可实现建筑美学表达与低碳节能的完美融合,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混凝土表面气孔缺陷调控是制备清水混凝土的关键难题,究其根源,在于影响混凝土表面气孔的因素众多,且各因素间耦合作用,但气孔形成的本质尚不明晰。近年来,人们从混凝土材料与施工工艺等角度,尝试提出关于混凝土表面气孔的定量影响规律,以望指导清水混凝土的制备及施工。本文总结了混凝土表面气孔的形成与调控的研究进展(从气泡转变为表面气孔的全过程),梳理了其中的关键作用机制(气泡形成-粗化-迁移-黏附),介绍了混凝土表面气孔缺陷评价、拌合物气泡结构演化、振动时流变状态对气泡逃逸的作用以及模板/脱模剂对气孔形成的影响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总结了主要的结论与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混凝土表面气孔形成机理与调控方法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混凝土 表面气孔 气泡 振动 流变 模板 脱模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分析的混凝土绝热温升多元回归模型
14
作者 姚婷 李华 王育江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1-54,67,共5页
混凝土绝热温升对混凝土早期性能的发展影响较大,是大体积混凝土早期温控防裂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指标。针对近年来基于多个工程项目所测试的92组绝热温升试验数据,首先通过方差分析进行各参数影响程度分析,确定绝热温升主要影响参数。在... 混凝土绝热温升对混凝土早期性能的发展影响较大,是大体积混凝土早期温控防裂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指标。针对近年来基于多个工程项目所测试的92组绝热温升试验数据,首先通过方差分析进行各参数影响程度分析,确定绝热温升主要影响参数。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适用于C25~C60混凝土绝热温升多元回归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性较好,进一步对比分析回归模型和相关标准规范,结果表明回归模型结果与试验拟合程度更高,为快速便捷地预测混凝土的绝热温升提供了较为有效的方法,实用性较强,为初步制定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方案时绝热温升的选取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绝热温升 入模温度 回归分析 标准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侵蚀纤维混凝土损伤劣化及可靠性分析
15
作者 朱飞飞 乔宏霞 +1 位作者 付勇 王新科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44-1356,共13页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混凝土(BFRC)在西北盐渍土地区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设计模拟当地气候环境和盐渍土中SO2-4离子含量的硫酸盐加速侵蚀试验。对玄武岩纤维(BF)体积掺量为0.0%、0.1%、0.2%、0.3%的BFRC在硫酸盐侵蚀-干湿耦合作用下质量损... 为研究玄武岩纤维混凝土(BFRC)在西北盐渍土地区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设计模拟当地气候环境和盐渍土中SO2-4离子含量的硫酸盐加速侵蚀试验。对玄武岩纤维(BF)体积掺量为0.0%、0.1%、0.2%、0.3%的BFRC在硫酸盐侵蚀-干湿耦合作用下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规律和外观形貌进行研究,并通过Wiener随机过程以质量损伤度、相对动弹性模量损伤度作为评价指标,对BFRC进行硫酸盐侵蚀-干湿耦合作用下的可靠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BF的掺入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与未掺加BF的基准组比较,BF掺量0.1%、0.2%、0.3%的BFRC-1、BFRC-2、BFRC-3组质量损失率分别减少了6.48%、16.73%、23.58%,相对动弹性模量分别提高了10.48%、17.04%、21.14%。同时,在硫酸盐侵蚀-干湿耦合试验结束后BFRC-3仅表面孔隙变多变大,出现纵横交错的裂纹,四角和各边也仅有少量砂浆脱落现象,完整性较好,即BF掺量为0.3%的BFRC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最佳。此外,BFRC内部有膨胀性石膏和钙矾石产生,BF的掺入抑制和阻碍了裂缝的萌生和进一步扩展,改善了混凝土抗硫酸侵蚀性能。Wiener随机过程可以有效描述硫酸盐侵蚀下BFRC耐久性退化规律,与质量损伤度相比,相对动弹性模量损伤度作为评价指标更为敏感。BFRC在西北盐渍土地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BFRC可靠性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 硫酸盐侵蚀 干湿循环 Wiener随机过程 可靠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收缩开裂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杨朝帅 王育江 +1 位作者 杨睿 牛富生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0-256,262,共8页
针对混凝土收缩变形所引起的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开裂较为严重的问题,首先通过某依托工程二衬结构混凝土的温度、应变监测数据,分析了二次衬砌混凝土的温升、内外温差和各个方向的应变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因素耦合机制模型,基于... 针对混凝土收缩变形所引起的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开裂较为严重的问题,首先通过某依托工程二衬结构混凝土的温度、应变监测数据,分析了二次衬砌混凝土的温升、内外温差和各个方向的应变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多因素耦合机制模型,基于有限元软件详细评估了不同混凝土材料性能参数包括绝热温升、自收缩、入模温度以及环境参数对收缩开裂风险的量化影响,并基于开裂风险安全阈值提出裂缝控制技术指标。结果表明:二次衬砌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小,其混凝土材料收缩和温降收缩受到仰拱约束是导致早期环向裂缝的主要原因;二次衬砌混凝土收缩开裂风险随着混凝土绝热温升、自收缩以及浇筑温度的增大而增加。最后,为了有效控制二次衬砌混凝土的收缩裂缝,建议控制混凝土绝热温升值≤45℃、自收缩≤150μ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二次衬砌 混凝土收缩开裂 裂缝控制 混凝土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30洞渣机制砂喷射混凝土的制备及耐久性研究
17
作者 吴庆勇 赵爽 +3 位作者 王伟 乔敏 陈俊松 杜爽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4-169,共6页
随着天然砂资源的匮乏,大量洞渣机制砂被施作于隧道工程的衬砌混凝土中。喷射混凝土作为初期支护的核心材料,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衬砌结构整体的稳定性。为充分了解洞渣机制砂喷射混凝土的实际服役水平,试验研究不同细... 随着天然砂资源的匮乏,大量洞渣机制砂被施作于隧道工程的衬砌混凝土中。喷射混凝土作为初期支护的核心材料,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衬砌结构整体的稳定性。为充分了解洞渣机制砂喷射混凝土的实际服役水平,试验研究不同细骨料对C30喷射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方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工作性方面,洞渣机制砂混凝土流动性减弱,达到与天然砂混凝土同等状态所需减水剂更多;洞渣机制砂与水泥浆体界面的结合良好,且机制砂中的石粉填充了混凝土中的孔隙,提高了喷射混凝土的密实性,使得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合砂喷射混凝土力学指标比天然砂喷射混凝土提高了4%~12%,机制砂、混合砂喷射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抗碳化性能及抗硫酸盐侵蚀等耐久性均优于天然砂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渣机制砂 天然砂 喷射混凝土 力学性能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膨胀剂对长龄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卢存 李华 +1 位作者 徐文 王育江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4-529,共6页
在模拟实际工程变温条件下,对掺MgO膨胀剂混凝土的长期变形性能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跟踪监测,并表征了其在80℃高温养护下的变形性能.结果表明:在经历早期变温历程及后期常温养护条件下,MgO膨胀剂在混凝土中的补偿收缩性能随着MgO掺量的增... 在模拟实际工程变温条件下,对掺MgO膨胀剂混凝土的长期变形性能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跟踪监测,并表征了其在80℃高温养护下的变形性能.结果表明:在经历早期变温历程及后期常温养护条件下,MgO膨胀剂在混凝土中的补偿收缩性能随着MgO掺量的增加而增大,活性值高的MgO对混凝土的补偿收缩效能更为显著;当常温养护3.0 a时,掺MgO膨胀剂混凝土的变形基本稳定;在80℃高温密封养护条件下,3.5 a龄期以上的掺MgO膨胀剂混凝土相较基准混凝土未出现膨胀现象,甚至略有收缩;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混凝土中MgO颗粒与周围水泥浆体间的分界面呈现逐步融合的特征,MgO颗粒内部O、Mg原子比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膨胀剂 混凝土 长期膨胀变形 微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护条件对混凝土长期收缩变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汪洋 李华 +3 位作者 王育江 李世龙 张成君 赵岩生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24,31,共5页
研究了在不同养护条件下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长期收缩变形性能的影响,并将收缩变形测试结果与典型收缩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在前14 d密封养护随后进行干燥养护条件下,C60混凝土前14 d的自收缩最大,14 d后C60混凝土的干燥... 研究了在不同养护条件下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长期收缩变形性能的影响,并将收缩变形测试结果与典型收缩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在前14 d密封养护随后进行干燥养护条件下,C60混凝土前14 d的自收缩最大,14 d后C60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变形明显较小,并且与直接干燥养护的混凝土相比,混凝土的总收缩变形显著增大。在先密封养护至自收缩稳定后进行干燥养护条件下,自收缩稳定后混凝土仍会产生较明显的收缩变形,但与直接干燥养护的混凝土相比,混凝土的总收缩变形显著减小。当采用EN1992、fib MC2010、ACI 209—2R和B4几种收缩模型计算时,fib MC2010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结果拟合程度最好,EN1992模型和B4模型其次,最后是ACI 209—2R模型。但几种模型计算值与实测结果的总体吻合度均较好,可用于预测混凝土的长期变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收缩变形 养护条件 混凝土强度等级 收缩变形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浆体系用脂肪酸盐类触变剂的研制与性能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南箫 冉千平 乔敏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4-238,共5页
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皂化反应的原理,考察了溶剂用量、碱用量及油脂种类对水泥浆体触变性的影响,并且开发了适用于水泥浆体系的新型脂肪酸盐类触变剂,同时测试了触变水泥浆体的流变特性及不同时间段的扭矩.结果表明:掺入新型触变... 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皂化反应的原理,考察了溶剂用量、碱用量及油脂种类对水泥浆体触变性的影响,并且开发了适用于水泥浆体系的新型脂肪酸盐类触变剂,同时测试了触变水泥浆体的流变特性及不同时间段的扭矩.结果表明:掺入新型触变剂的水泥浆体具有良好的触变性,当浆体静置时,状态稳定;当以特殊剪切力搅拌浆体时,状态为流体状,流动度十分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浆体 脂肪酸盐 新型触变剂 触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