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船舶通信系统的AIS与雷达信息融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任云烨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X期136-138,共3页
我国目前阶段,雷达技术的应用范围相对广泛,特别是在海上监视领域中。其中,高频地波雷达能够实现超视距探测与跟踪,并实时监视区域内的动态目标,但却无法准确地提供目标身份信息。而AIS,即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应用,则能够对监视区域内部... 我国目前阶段,雷达技术的应用范围相对广泛,特别是在海上监视领域中。其中,高频地波雷达能够实现超视距探测与跟踪,并实时监视区域内的动态目标,但却无法准确地提供目标身份信息。而AIS,即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的应用,则能够对监视区域内部的目标信息进行详细地检测,在识别目标类型与身份方面获得了极大的便利。然而,AIS却无法提供非合作目标信息数据。由此可见,两者各有优缺点,在提供信息方面能够实现互补,所以,船舶通信系统的AIS与雷达信息融合技术的系统化研究十分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 AIS 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源地变化特征及与局地海表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杨亚新 邱新法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3-90,共8页
为提高热带气旋的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利用1950—2005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和表层水温(SST)资料,分析了西北太平洋TC生成位置分布的一般气候特征,季节、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局地SST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探讨了TC强度、路径与TC生成位置之... 为提高热带气旋的短期气候预测水平,利用1950—2005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和表层水温(SST)资料,分析了西北太平洋TC生成位置分布的一般气候特征,季节、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局地SST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探讨了TC强度、路径与TC生成位置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太平洋存在4个TC高频源地,分别是南海中北部偏东洋面、菲律宾以东附近洋面、关岛附近洋面和马绍尔群岛附近洋面,其中关岛附近洋面TC发生数最多,是TC发生的一个主要源地。TC生成位置分布存在显著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这种变化与局地SST存在密切的关系,局地SST升高,TC生成位置偏西、偏北,反之,则偏东、偏南。同时发现,TC生成位置西北边界与月平均SST的27.5℃等温线具有较好的匹配关系,绝大多数TC都发生在月平均SST≥27.5℃的海区。TC强度、路径与TC生成位置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TC生成位置偏东偏南,其发展强度相对较强,路径偏东偏南,可导致影响我国南部海区和日本东部沿海的TC个数增加;TC生成位置偏西偏北,其发展强度相对较弱,路径偏西北,可导致影响我国东部和北部沿海的TC个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生成位置 变化特征 海表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通信系统的嵌入式串口服务器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4
3
作者 任云烨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X期118-120,共3页
随着信息及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船舶装备各类传感器来采集分析数据。数据最终通过RS-232标准串口通信协议传输至数据中心,由于海上特殊的气候环境及带宽限制,船舶串口通信传输效率较低、误码率较高。本文对传统的stm32控制器为核心的串... 随着信息及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船舶装备各类传感器来采集分析数据。数据最终通过RS-232标准串口通信协议传输至数据中心,由于海上特殊的气候环境及带宽限制,船舶串口通信传输效率较低、误码率较高。本文对传统的stm32控制器为核心的串口通信协议栈进行优化,使软硬件能够更好协同进行数据转换及传输,有效提高了船舶通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口服务器 共享内存 DMA中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天然气动力船通航脆弱性遗传耦合仿真 被引量:3
4
作者 胡甚平 李文晶 +2 位作者 李伟 刘明明 赵睿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6-364,共9页
液化天然气动力船实施过程控制时存在安全脆弱性时序差异,本文采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对液化天然气动力船通航安全脆弱性进行遗传耦合风险分析。对液化天然气动力船通航过程进行安全脆弱性分析,得出灵敏性、暴露性和适应性影响因素,... 液化天然气动力船实施过程控制时存在安全脆弱性时序差异,本文采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对液化天然气动力船通航安全脆弱性进行遗传耦合风险分析。对液化天然气动力船通航过程进行安全脆弱性分析,得出灵敏性、暴露性和适应性影响因素,围绕船舶、燃料子系统以及外部环境系统等,提出基于系统控制思维的事故建模与安全控制方法。选择遗传算法,结合液化天然气动力船的系统组分以及外部环境进行基于系统理论事故模型和控制路径的因子耦合仿真,对液化天然气动力船通航时燃料供应脆弱性进行分析。在情景模拟下,分析船舶燃料供应过程中的脆弱性风险。仿真结果表明:液化天然气动力船通航过程中的安全涌现依赖遗传路径,需要全系统监测安全脆弱性,且需对供应系统和外部环境条件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动力船 系统思维的事故模型与安全控制 脆弱性 遗传算法 耦合作用 系统安全 海上交通风险 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天然气动力船航行过程风险动态仿真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伟 胡甚平 +2 位作者 陈伟炯 陶潇颖 田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57-1764,共8页
为研究复杂装备系统液化天然气(LNG)动力船的营运风险演变规律,受限水域船舶航行的过程风险,本文采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通过构建船舶系统、LNG燃料系统及燃料使用过程的系统理论事故建模与过程模型,从组件失效、外部环境干扰及组件... 为研究复杂装备系统液化天然气(LNG)动力船的营运风险演变规律,受限水域船舶航行的过程风险,本文采用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通过构建船舶系统、LNG燃料系统及燃料使用过程的系统理论事故建模与过程模型,从组件失效、外部环境干扰及组件交互3个维度分析LNG动力船航行系统的安全性。基于马尔可夫过程假设,采用马尔可夫链与云模型并构的方法,提出LNG动力船受限水域船舶航行的过程风险性态仿真模型。以LNG动力船从长江某锚地航行至指定泊位为例,结合复杂水域船舶航行的场景,对LNG动力船受限水域船舶航行的过程风险进行性态仿真。通过单一环境和真实环境下仿真结果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灵敏性。仿真结果表明:LNG动力船舶航行过程风险演化呈“浴盆曲线”规律,船舶航行初始和终末时段风险较高,且人因素和外部环境干扰是LNG动力船系统营运过程中风险形成的首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上交通 液化天然气动力船 系统理论过程分析方法 过程风险 马尔可夫链 云模型 性态仿真 系统理论事故建模与过程模型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