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课程理念下文本解读策略摭谈 被引量:2
1
作者 沈寿鸿 袁爱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课程理念 文本 解读策略 阅读教学 对话教学 中学 语文教学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意的消解与建构——新课程背景下诗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0
2
作者 袁爱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诗歌教学 新课程背景 诗意 消解 教学思路 文本解读 中学 语文教学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备课:高效阅读教学设计的必由之路——以《人琴俱亡》教学设计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袁爱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25,共3页
2008年我们刊发了程永超老师的《文言文教学:行于"文""言"之中》、周保华老师的《也谈"文言文教学:行于‘文’‘言’之中"》等文,阐释了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 2008年我们刊发了程永超老师的《文言文教学:行于"文""言"之中》、周保华老师的《也谈"文言文教学:行于‘文’‘言’之中"》等文,阐释了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处理好"文"与"言"的关系。本期我们刊发三篇文言文教学设计,在实践层面对文言文教学问题进行再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高效阅读 文言文教学 备课 教学问题 “言” “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课,怎样的教学内容适宜合作学习 被引量:1
4
作者 沈寿鸿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语文课 《中国石拱桥》 初二学生 适宜 课堂教学 说明方法 小组讨论 语文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人生:在沉思与言说之间——读《李海林讲语文》有感 被引量:1
5
作者 袁爱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3-64,共2页
初识“李海林”,是在十年前。那时我在扬州大学上研究生课程班,班上配发了一套自学用书,其中一本即为李海林的《言语教学论》,封底内衬印着“知识青年”李海林的黑白相片,他站在书籍林立的书橱前,眼镜片后的目光专注,一副沉思状... 初识“李海林”,是在十年前。那时我在扬州大学上研究生课程班,班上配发了一套自学用书,其中一本即为李海林的《言语教学论》,封底内衬印着“知识青年”李海林的黑白相片,他站在书籍林立的书橱前,眼镜片后的目光专注,一副沉思状。等拿到手头上的这本《李海林讲语文》,打开封面内页,作者简介告诉我,李海林已是知名学者,只是目光依旧那么专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海 语文 沉思 《言语教学论》 言说 人生 研究生课程班 扬州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看之道:基于剧本视角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一厘米》教学设计
6
作者 袁爱国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9-52,共4页
[设计思想] 毕淑敏的作品《一厘米》选人教材有两个版本:一为小说(语文版),一为剧本(苏教版)。本案例围绕苏教版九(下)第一单元剧本设计。笔者查阅了此课的诸多设计方案,大都从小说角度(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作品主题等... [设计思想] 毕淑敏的作品《一厘米》选人教材有两个版本:一为小说(语文版),一为剧本(苏教版)。本案例围绕苏教版九(下)第一单元剧本设计。笔者查阅了此课的诸多设计方案,大都从小说角度(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作品主题等)阅读此剧本,混淆了文体特点,戏剧感体验不足,剧本味体察不透。本设计力求从剧本的文体特征出发,让学生懂得观看剧本之道,获取剧本的演员感、舞台感、观众感、剧场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剧本 教学内容 观看 作品主题 设计思想 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教学设计
7
作者 袁爱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1-33,共3页
一、教材分析 《雪》是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中色彩极为明丽的篇章之一。文中景物描写细致生动,语言凝练形象极富诗意。文章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并在对比中体现出作者的倾向。但由于它是一篇散文诗,表现手法艺术性强,而... 一、教材分析 《雪》是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中色彩极为明丽的篇章之一。文中景物描写细致生动,语言凝练形象极富诗意。文章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并在对比中体现出作者的倾向。但由于它是一篇散文诗,表现手法艺术性强,而且作者的思想博大丰富,所以对初中生而言,能准确透彻地解读文本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 教学设计 散文诗集 景物描写 教材分析 《野草》 表现手法 解读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学习需“四问”
8
作者 沈寿鸿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48,共1页
“一问”什么时候,需要组织合作学习?一些教师为了促使学生广泛参与到教学中来,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从而使得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不值一论的问题充斥课堂,无法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
关键词 合作学习 独立思考 自主学习 教学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阅读的误区与对策
9
作者 沈寿鸿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60,共2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性。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时下的阅读课堂教学也确实呈现出气氛热闹活跃、对话多元深入、思维积极深刻的新景观,面对这样的个性化...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性。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时下的阅读课堂教学也确实呈现出气氛热闹活跃、对话多元深入、思维积极深刻的新景观,面对这样的个性化阅读,教师如果陶醉于学生回答的“精妙”,折中于学生解读的“创新”,迷失于学生体验的“多元”,无原则地迁就.无标准地盲目称赞,无主见地附和,只会适得其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阅读 尊重学生 误区 个性化行为 阅读过程 独特体验 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的读:让每一个孩子成为精灵——《都市精灵》教学设计
10
作者 袁爱国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1-53,共3页
【设计思想】 在阅读文本之前.读者与文本之间存在张力,而教师作为特殊的读者。拥有比较宽裕的阅读时间、丰富的阅读经验和较强的解读文本能力.课前可以发现张力并消除、减弱这种张力。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学生已有的阅读能力.结... 【设计思想】 在阅读文本之前.读者与文本之间存在张力,而教师作为特殊的读者。拥有比较宽裕的阅读时间、丰富的阅读经验和较强的解读文本能力.课前可以发现张力并消除、减弱这种张力。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学生已有的阅读能力.结合文本特征、编者意图.设计主问题(张力的显性标志),逐层深入,帮助学生发现并消除张力。本课通过“都市精灵”题旨的三度解读,不断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精灵》 教学设计 孩子 立体 阅读文本 解读文本 阅读能力 设计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白石给语文教师的启示——读《白石老人自述》有感
11
作者 袁爱国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9-130,共2页
几年前在旧书店以半价淘得一本《齐白石闲章精选》,置于案头,课间清闲的时候翻看数页,每一方印拓虽片言只语,却值得细细玩味。巧得很,前几日逛书店得到一本新书——《白石老人自述》,于是那一方方印章的背景故事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关键词 齐白石 语文教师 老人 旧书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力于对话的多向性
12
作者 袁爱国 《中学语文教学》 2007年第3期50-51,共2页
文本总是有很多的“空白”和未定性.任何解读者都不可能一目了然地把握到文本的全部内涵。王尚文先生指出.文本与读者间保持适度的张力,是阅读教学的审美价值之源。因此,阅读教学应彰显这种张力。致力于读者与文本对话的多向性,以... 文本总是有很多的“空白”和未定性.任何解读者都不可能一目了然地把握到文本的全部内涵。王尚文先生指出.文本与读者间保持适度的张力,是阅读教学的审美价值之源。因此,阅读教学应彰显这种张力。致力于读者与文本对话的多向性,以引领学生充分领略文本的意味与美。在人物传记《斜塔上的实验》(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的教学中,我的做法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对话 多向性 《斜塔上的实验》 阅读教学 审美价值 《语文》 人物传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写作:让学生的个性飞扬
13
作者 袁爱国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3年第02M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作文教学 网络写作 创造力 构思 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