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期聚焦:长江经济带湿地保护与绿色发展
1
作者 黄贤金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共1页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实现东、中、西联动发展的重要纽带,更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因此,构建长江经济带的“绿色生态廊道”,形成资源环境可承载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格局,是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要求。据此,本专栏围...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实现东、中、西联动发展的重要纽带,更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因此,构建长江经济带的“绿色生态廊道”,形成资源环境可承载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格局,是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要求。据此,本专栏围绕这一战略要求,并着重结合南京江北新区建设与发展,从湿地保护机制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湿地保护 绿色发展 聚焦 生态廊道 资源环境 新区建设 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排放峰值的长江经济带人口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徐晓晔 黄贤金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3-38,共6页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长江经济带实施大保护战略的科学依据。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以碳排放峰值作为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切入点,构建长江经济带能源消费碳排放量预测模型和碳排放峰值预测模型,根据现状、预测年以及碳峰值年份碳排放控制目...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长江经济带实施大保护战略的科学依据。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以碳排放峰值作为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切入点,构建长江经济带能源消费碳排放量预测模型和碳排放峰值预测模型,根据现状、预测年以及碳峰值年份碳排放控制目标测算长江经济带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规模,研究结果反映长江经济带能源消费由传统的以煤碳为主的结构不断向多元消费和利用结构转型,经济发展对传统能源结构的依赖程度在不断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碳排放峰值 人口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数据包络分析法的水运低碳竞争力动态评价模型 被引量:7
3
作者 陈静 张毅 +1 位作者 黄贤金 颜大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74-1277,1283,共5页
水运低碳发展的目标,一是促进水运业的有序发展,二是降低碳排放。因此核心科学问题是提高水运低碳竞争力。目前,国内外对水运低碳竞争力研究未有完善的理论与方法体系。鉴于此,从运输、排放和效率的视角入手,基于数据可获性、可比性、... 水运低碳发展的目标,一是促进水运业的有序发展,二是降低碳排放。因此核心科学问题是提高水运低碳竞争力。目前,国内外对水运低碳竞争力研究未有完善的理论与方法体系。鉴于此,从运输、排放和效率的视角入手,基于数据可获性、可比性、兼顾完备性与简明性、动态性等基本原则,构建水运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分别是运输生产能力、总量控制能力和效率提升能力。借鉴灰关联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建立水运低碳竞争力动态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以2007—2014年江苏省水运业为研究对象,对其低碳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水运低碳发展的钻石结构框架,其研究成果能为江苏省水运低碳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运低碳竞争力 动态评价 评价指标 灰关联分析法 数据包络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的环境与经济效应评估 被引量:14
4
作者 沈晓艳 黄贤金 钟太洋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7年第2期177-183,共7页
以EKC分解分析、C-D生产函数以及供给反应函数为理论框架,利用2000—2013年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在宏观视角上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分别进行环境和经济效应评估,从众多影响因素中分离出该技术应用的贡献率,从而为深化推... 以EKC分解分析、C-D生产函数以及供给反应函数为理论框架,利用2000—2013年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在宏观视角上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分别进行环境和经济效应评估,从众多影响因素中分离出该技术应用的贡献率,从而为深化推广该技术应用提供实证支撑。研究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全国总体的环境效应并不显著,但对粮食主产省具有显著贡献率。粮食主产省应用该技术后化肥施用强度降低13.5%,其中氮肥施用强度降低15.4%。同时,该技术也具有显著的经济效应,应用该技术后全国总体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7%,粮食主产省平均增长17.3%。评估结果验证该技术的实施效果,也反映出该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粮食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环境效应 经济效应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江北新区湿地保护与宜居新城建设 被引量:2
5
作者 杨达源 李升峰 黄贤金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5,共4页
南京江北新区湿地是南京长江段乃至长江下游区域重要的湿地空间。从其演变及其现状来看,南京江北新区自然环境条件具有3个主要特征:难以利用的下蜀土岗地、长期不安全的江滩与圩田以及20世纪近百年的洪水威胁。为了协调南京江北新区湿... 南京江北新区湿地是南京长江段乃至长江下游区域重要的湿地空间。从其演变及其现状来看,南京江北新区自然环境条件具有3个主要特征:难以利用的下蜀土岗地、长期不安全的江滩与圩田以及20世纪近百年的洪水威胁。为了协调南京江北新区湿地保护与宜居新城建设,本文提出如下3条建议:挖通岗前河,构筑南京江北新区通水廊道;完善湿地保护区生态功能规划,重建地带性植被;优化湿地生态管制空间,协调管控等级与湿地功能定位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江北新区 岗前河 湿地保护 宜居新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