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企业育种计划书的编制与执行——以江苏中南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缪炳良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1-406,共6页
以江苏中南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杂交水稻为例,讨论了种子企业育种计划书编制与执行的流程化管理。
关键词 企业育种 计划书 编制 执行 流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13年江苏省淮南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总结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凤 杭林 +1 位作者 林佩佩 华荣 《福建稻麦科技》 2013年第4期84-87,共4页
为了更好地加快新品种推广,筛选出适应江苏苏中地区推广的小麦新品种,江苏红旗种业有限公司承担了江苏省种子站组织的2012—2013年江苏省淮南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试验表明,生选6号、宁麦19等新品种表现尤为突出,适宜在苏中地区推广。
关键词 淮南小麦 新品种展示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17年江苏省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 被引量:3
3
作者 袁红 张显 +1 位作者 朱海鹏 吴计余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期33-35,共3页
2016—2017年度,江苏省种子管理站针对近年来新审定的17个小麦新品种进行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华麦6号产量最高,其他依次为宁麦23、苏麦8号、宁麦22等。
关键词 小麦 新品种展示 2016—2017年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13年江苏省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林佩佩 杭林 王凤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期60-61,共2页
2012—2013年开展江苏省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育期等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镇08178综合表现良好,产量最高,达7 158.0 kg/hm2,较扬麦11增产6.83%。
关键词 小麦 新品种 2012-2013年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淮南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总结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凤 朱海鹏 华荣 《福建稻麦科技》 2015年第3期92-94,共3页
2014—2015年,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了一年一季的江苏淮南小麦"江苏好品种"的展示工作,结果表明,宁麦19高产早熟,穗大粒大;苏麦8号稳产中熟,多穗多粒。并介绍了展示表现较好品种的产量及性状表现。
关键词 淮南小麦 新品种 展示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江苏省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林佩佩 袁红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60-60,62,共2页
2014年度开展江苏省水稻新品种生产试验,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育期等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宁9210综合表现良好。
关键词 水稻 新品种 生产试验 江苏省 2014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沿江稻区优质粳稻“武运粳24号”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贾东升 华荣 《上海农业科技》 2011年第1期29-30,共2页
为促进"武运粳24号"在江苏沿江稻区的全面推广,笔者介绍了"武运粳24号"的种植表现及生育特点,并总结了该品种的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武运粳24号 种植表现 生育特点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淮南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总结
8
作者 王凤 朱海鹏 +1 位作者 林佩佩 华荣 《福建稻麦科技》 2014年第4期85-88,共4页
2013—2014年江苏红旗种业有限公司承担了"江苏好品种"的展示工作。通过试验,从中筛选出宁麦19、苏麦8号等表现突出的小麦新品种,适宜在苏中地区推广。总结了表现较好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关键词 淮南小麦 新品种 展示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4年度江苏省淮南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研究
9
作者 汤顺英 王凤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8期49-49,51,共2页
为了筛选适合泰州市种植的小麦新品种,2013—2014年度进行江苏省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富F101综合表现较好。
关键词 小麦 新品种 生产试验 江苏省 2013-2014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淮南小麦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指标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衣政伟 林佩佩 +4 位作者 袁红 朱海鹏 吴计余 王显 华荣 《农学学报》 2021年第12期17-23,共7页
为选择适宜泰州地区栽培环境的产量高、适应性强、稳定性好的小麦品种,本文选取近年来通过国审或苏审在江苏地区种植的20个小麦品种进行同田对比试验,对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间农... 为选择适宜泰州地区栽培环境的产量高、适应性强、稳定性好的小麦品种,本文选取近年来通过国审或苏审在江苏地区种植的20个小麦品种进行同田对比试验,对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间农艺性状和实际产量差异显著,其产量变幅在5150~7350 kg/hm^(2)之间,平均值为6095 kg/hm^(2)。‘华麦8号’‘、宁麦22’和‘扬麦27’实际产量优势明显,其中‘华麦8号’实际产量较其他品种平均值超过1200 kg/hm^(2),‘华麦8号’和‘扬麦27’的容重均在800 g/L以上。根据田间综合表现,认为‘华麦8号’、‘宁麦22’和‘扬麦27’的丰产性较好,抗倒性、抗病性中等,生育期适中,经济性状突出,可以在泰州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该研究为筛选出适宜泰州地区推广的小麦品种资源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农艺性状 产量 产量构成因子 变异系数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江苏省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 被引量:4
11
作者 丁小燕 潘瑜 赵琴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7期39-41,共3页
2019年度,江苏省种子管理站针对近年来新审定的19个水稻新品种开展了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丰粳1606产量最高,其后依次为沪运粳4326、扬粳3491、扬辐粳9号、南粳52等。
关键词 水稻 新品种 性状 产量 江苏省 201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12年度江苏省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简报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正华 《福建稻麦科技》 2013年第1期81-83,共3页
对2011-2012年度江苏省小麦新品种生试结果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育期等农艺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宁05-551综合表现良好。
关键词 江苏省 小麦 新品种 生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种子产业的竞争优势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缪炳良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1-422,共2页
阐述了江苏种业立足于全国的三大竞争优势,即杂交稻品种研发优势、杂交稻制种基地优势和常规稻麦种子销售市场优势,提出了在当前全国种业兼并整合新形势下江苏种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江苏 种子产业 竞争优势 资源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旗”杂交稻种防杂保纯措施
14
作者 朱阳林 缪文华 汤顺英 《种子科技》 2007年第3期35-36,共2页
  江苏红旗种业有限公司于上世纪的80年代初开始杂交稻制种生产,制种面积900km2左右,常年生产杂交稻种子200万千克以上.公司根据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自觉引入ISO9000国际质量论证体系,编制了完备的<质量管理手册>和一整...   江苏红旗种业有限公司于上世纪的80年代初开始杂交稻制种生产,制种面积900km2左右,常年生产杂交稻种子200万千克以上.公司根据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自觉引入ISO9000国际质量论证体系,编制了完备的<质量管理手册>和一整套的质量管理程序,推行全员质量管理、全程质量管理和长效质量管理.1998年参加农业部种子质量认证试点,自2000年起"红旗"杂交稻种就一直获准使用农业部杂交稻种子质量认证标识.长期的专业化的杂交稻种子防杂保纯工作,形成了红旗种业所独特的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种 亲本材料 防杂保纯 杂交稻制种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里下河地区小麦枯白穗发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15
作者 朱阳林 缪文华 汤顺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0期124-124,126,共2页
分析里下河地区小麦枯白穗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病虫害、自然灾害、药害等,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推广抗病品种、实行农田植保机械化、防涝降渍、施用复合肥等防控措施。
关键词 小麦枯白穗 发生原因 控制措施 江苏里下河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粳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海鹏 袁红 王凤 《福建稻麦科技》 2015年第2期79-82,共4页
2014年江苏红旗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引进4个淮南迟播新品种及13个迟熟中粳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表明:武运粳24号、南粳49、扬育粳2号、宁粳5号、扬育粳3号等品种稳产性都很突出,生产潜力大。总结了表现较好品种的生育特性及种植表现。
关键词 粳稻 品种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食味水稻新品种泰香粳1402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常书琴 孙建荣 +2 位作者 王启琛 吴从阳 衣政伟 《北方水稻》 CAS 2024年第1期52-54,共3页
水稻新品种泰香粳1402为迟熟中粳稻早熟品种,母本为武运粳21号,父本为镇稻88/关东194。该品种分蘖力较强、株型紧凑、抗倒性强、食味品质优良,202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介绍了... 水稻新品种泰香粳1402为迟熟中粳稻早熟品种,母本为武运粳21号,父本为镇稻88/关东194。该品种分蘖力较强、株型紧凑、抗倒性强、食味品质优良,2021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省苏中及宁镇扬丘陵地区种植。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情况及特征特性,从播种、育秧、移栽、水浆管理、肥料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泰香粳1402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麦区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杨丹 姚金保 +3 位作者 杨学明 周淼平 马鸿翔 王亚松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1-246,共6页
为了解北方麦区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挖掘可供利用的优异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类型,为品质改良提供基础材料,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SDS-PAGE),分析了172份北方麦区部分小麦品种的HMW-GS组成,并对其与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之... 为了解北方麦区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挖掘可供利用的优异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类型,为品质改良提供基础材料,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SDS-PAGE),分析了172份北方麦区部分小麦品种的HMW-GS组成,并对其与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lu-A1、Glu-B1和Glu-D1分别具有3种、6种和3种不同的亚基类型。亚基1、7+9和5+10在各自位点上出现的频率最高,分别达到了54.07%、48.26%和49.42%。3个位点亚基对蛋白质含量的效应可分别表示为:1≥2*>Null,13+16≥14+15≥17+18≥7+8>7+9>6+8,5+10>2+12>4+12;对沉降值的作用可分别表示为:2*≥1>Null,14+15≥17+18>7+8≥13+16>7+9>6+8,5+10>2+12>4+12。亚基组成类型共有24种,在蛋白质含量水平上,亚基组成1/14+15/5+10、1/14+15/2+12、1/7+8/5+10、1/17+18/5+10和1/7+9/5+10相对较高;在沉降值水平上,亚基组成1/14+15/5+10、1/17+18/5+10、1/7+8/5+10、2*/7+9/5+10和1/14+15/2+12相对较高。综上所述,在24种亚基组成类型中没有发现明显优势的组合类型,优质亚基2*、17+18和14+15出现的频率较低。江苏省中筋和弱筋小麦品种选育,应结合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和亚基组成进行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蛋白质含量 沉降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密度和氮肥用量对‘浙油50’产量和含油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林宝刚 余华胜 +3 位作者 张尧锋 丁厚栋 黄银琪 张冬青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1-544,共4页
以甘蓝型油菜高含油量新品种‘浙油50’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播期、密度和氮肥用量对其产量、经济性状和含油量的影响,探索‘浙油50’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在供试条件下9月20日—10月10日播种期,随着播期推迟,平均产量、含油量... 以甘蓝型油菜高含油量新品种‘浙油50’为供试品种,研究不同播期、密度和氮肥用量对其产量、经济性状和含油量的影响,探索‘浙油50’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在供试条件下9月20日—10月10日播种期,随着播期推迟,平均产量、含油量及单株总角数、单株产量、一次分枝数和主花序结角密度均呈下降趋势,而千粒重不断增大;种植密度7.5万株.hm-2的平均产量、含油量和有效分枝位显著低于10.5万株.hm-2和13.5万株.hm-2的密度水平,单株角果数、单株产量和一次分枝数与之相反,而10.5万株.hm-2和13.5万株.hm-22个密度水平间以上性状除有效分枝位外无显著性差异。在氮肥用量150~450 kg.hm-2范围内,施用氮肥越多,产量极显著增高,一次分枝数越多,单株总角数越多,单株产量也越高,而每角粒数越少,含油量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油50 播期 密度 氮肥 产量 经济性状 含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高产小麦新品种宁麦19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被引量:7
20
作者 姚国才 马鸿翔 +4 位作者 张鹏 姚金保 杨学明 汤顺英 华荣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9-90,共2页
宁麦19(原编号宁05-551)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和江苏红旗种业有限公司从宁9144/扬麦158//扬麦158杂交组合中经多年合作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小麦新品种,具有早生快发、耐迟播、成熟期早等优良特性,丰产性较突出,稳产性较... 宁麦19(原编号宁05-551)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和江苏红旗种业有限公司从宁9144/扬麦158//扬麦158杂交组合中经多年合作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小麦新品种,具有早生快发、耐迟播、成熟期早等优良特性,丰产性较突出,稳产性较好,抗梭条花叶病毒病,中感-中抗赤霉病,中感纹枯病,感白粉病,适合在江苏淮南及江淮下游稻麦两熟制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麦19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