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二五”期间江苏建设服务型政府成效和对策探讨
1
作者 张圆 《改革与开放》 2013年第12期22-23,共2页
“十二五”以来,江苏省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实践,但政府职能转变取得较大成效的同时也仍存在制度建设思路不清、动力和创新不足、区域和部门发展不平衡、法治建设不够、公共服务标准缺少等问题。本文在梳理的基础上... “十二五”以来,江苏省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实践,但政府职能转变取得较大成效的同时也仍存在制度建设思路不清、动力和创新不足、区域和部门发展不平衡、法治建设不够、公共服务标准缺少等问题。本文在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江苏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对策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服务型政府 “十二五” 江苏省 政府职能转变 发展不平衡 制度建设 法治建设 服务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意识形态风险的审视与破解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启帆 刘雨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62,共7页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审视与破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意识形态风险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呈现出信息真伪的“灰色裂缝”、“技术霸权”的主导传播以及“技术应用”的外部张力的主要样态。究...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审视与破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意识形态风险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呈现出信息真伪的“灰色裂缝”、“技术霸权”的主导传播以及“技术应用”的外部张力的主要样态。究其诱因而言,主要通过“技术利维坦”“算法歧视”以及“资本僭越”产生。为破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意识形态风险,应当进行纠偏价值理性、瓦解“技术利维坦”支配,推进算法向善,脱离“算法歧视”误区,完善制度保障:,防范资本无序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意识形态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效果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
3
作者 胡婵 冯敬程 +3 位作者 东文艳 崔昕萌 施嘉仪 赵禹 《成才之路》 2024年第20期37-40,共4页
思政课程作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愈发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对策的步骤确定结构。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和整理,对大学... 思政课程作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愈发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对策的步骤确定结构。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和整理,对大学生思政课程及学习效果的内涵进行界定;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及采访的形式,对大学生思政课程学习效果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展开分析;再次,归纳调查数据,对影响大学生思政课程学习效果的因素展开深入分析;最后,针对影响大学生思政课程学习效果的四个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大学生思政课程的学习效果,从而更好地落实思政课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思想政治教育 学习效果 影响因素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河文化保护和培育的方法论探微——基于文化基因的视角 被引量:3
4
作者 沈振东 《安顺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15-119,共5页
根据运河文化基因和基因谱系,笔者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将运河的各种文化纳入有序的文化谱系之中,厘清了各种运河文化与运河的亲缘关系,同时也给出了运河文化与非运河文化之间的划界;第二,根据运河文化基因谱系的生成逻辑,提出了运河文化... 根据运河文化基因和基因谱系,笔者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将运河的各种文化纳入有序的文化谱系之中,厘清了各种运河文化与运河的亲缘关系,同时也给出了运河文化与非运河文化之间的划界;第二,根据运河文化基因谱系的生成逻辑,提出了运河文化的三种基本保护措施:运河文化基因保育、运河文化基因植入和运河文化基因嫁接,从而使运河文化的不断“繁殖”而丰富和发展运河文化,以文化的再生促进运河文化的保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河文化 文化基因 保护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鲁学术文化精神与特色
5
作者 杨卫华 韩立云 《管子学刊》 2018年第2期72-75,共4页
齐鲁学术文化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源头和主流。齐鲁学术文化的学术宗旨是内圣外王,其旨趣在于内以修养外以经世,把道德学问与建功立业相结合;其学术主题是儒学和经学,先秦时期齐鲁儒学成为显学,两汉经学极盛,经学宗师多出自齐鲁;其精... 齐鲁学术文化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源头和主流。齐鲁学术文化的学术宗旨是内圣外王,其旨趣在于内以修养外以经世,把道德学问与建功立业相结合;其学术主题是儒学和经学,先秦时期齐鲁儒学成为显学,两汉经学极盛,经学宗师多出自齐鲁;其精神内核是仁义道德,在它的主流儒学中,仁义道德或者说道义的精神价值始终居于首位;其学术风格是兼容传承,具有多元共存、兼容并蓄的风格,以及守护传统、继往开来的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鲁学术文化 内圣外王 儒学 经学 仁义道德 兼容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红色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当代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琴芬 《江苏教育》 2021年第58期8-13,共6页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先进文化,它发挥着重要的思想引领、价值导向和精神鼓舞作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正确分析理解红色文化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和当代价值,让人民群...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先进文化,它发挥着重要的思想引领、价值导向和精神鼓舞作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正确分析理解红色文化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和当代价值,让人民群众充分把握红色文化的精髓,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科学内涵 基本特征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及其对传统文化关于青年思想的发展与超越 被引量:1
7
作者 毛俊 《宜春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20-23,37,共5页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是中国共产党有关青年的总的认识与看法,包含青年的本质、青年的地位、青年的教育三个主要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青年的思想认识内容给予了它独特的思想土壤,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中国共产党坚持古为今用的重要原则,... 中国共产党青年观是中国共产党有关青年的总的认识与看法,包含青年的本质、青年的地位、青年的教育三个主要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青年的思想认识内容给予了它独特的思想土壤,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中国共产党坚持古为今用的重要原则,经过科学的扬弃并为我所用,否定传统文化对青年"人"的主体认识的缺失,追求实现青年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目标;改变传统文化消极的青年地位论,高度肯定与赞扬青年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吸收传统文化中有关德育的积极思想内容,重视并推进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了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日益发展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青年观 青年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浦口区美丽乡村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8
作者 冯琦 《南方农业》 2022年第7期199-201,205,共4页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近几年不断努力,用“绣花功夫、工匠精神”打造美丽乡村家园。以浦口区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为出发点,分析目前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对标找差,提出促进浦口区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化发展的对策:1)提升美...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近几年不断努力,用“绣花功夫、工匠精神”打造美丽乡村家园。以浦口区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为出发点,分析目前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对标找差,提出促进浦口区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化发展的对策:1)提升美丽乡村品牌,加强宣传报道力度,努力打造智慧旅游系统;2)充分利用江北新区发展契机,促进基础设施更加完善;3)启动全域科学规划,找准定位,创新运营模式,带动产业发展多元化;4)培育乡村文明,加强村容村貌常态化管理机制;5)重视“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充满文化元素的生态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振兴 问题 对策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在有机农业合作社发展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冯琦 陈乐瑶 《农村科学实验》 2019年第30期89-91,共3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而有机农业合作社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主要通过试验示范、教育培训、联合合作、统一服务管理和信息化手段等形式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其中以时代楷模赵亚夫...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而有机农业合作社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主要通过试验示范、教育培训、联合合作、统一服务管理和信息化手段等形式参与农业科技创新,其中以时代楷模赵亚夫同志创立的"戴庄模式"尤为突出.基于此,在对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戴庄模式"发展的过程、特点及其成效进行理论分析,并针对有机农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有机农业合作社 戴庄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