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桑树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效果与芽休眠状态关系探讨
- 1
-
-
作者
王好
王玲
王应敏
方林林
晁楠
张金梅
-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粮食作物基因资源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
江苏科技大学蚕业研究所/农业农村部蚕桑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桑蚕科学研究中心
-
出处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54-1662,共9页
-
基金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2024-ICS01)。
-
文摘
探究桑树种质资源休眠芽的不同休眠状态对其超低温保存存活率的影响,为明确休眠芽超低温保存适宜休眠状态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以2023年冬季12月8日、18日、28日和2024年1月7日4个时间节点的湖桑32号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其萌芽率、第一芽萌发时间、碳水化合物、渗透调节物质和内源激素等含量,统计经超低温保存后组培恢复培养的存活率。结果表明,结合萌芽率和第一芽萌发时间,湖桑32号存在内休眠-生态休眠转化和解除内休眠进入生态休眠2个休眠阶段,以及处于深休眠(12月8日)、中度休眠(12月18日、28日)和浅休眠(1月7日)3个休眠深度。桑树休眠芽经超低温保存-组培恢复培养后,样品存活率最高达90%。随着取样材料内休眠的解除,超低温保存后存活率降低,于浅休眠状态(1月7日)取样时最低。休眠芽进入内休眠后,可溶性糖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中度休眠(12月28日)达最大值,之后下降;淀粉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相反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脱落酸(ABA)、赤霉素(GA_(3))、生长素(IAA)和茉莉酸(JA)4种内源激素含量在深休眠状态(12月8日)下均显著高于其他状态。结果得到,12月份采集的处于深休眠和中度休眠状态的休眠芽是桑树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的理想材料。
-
关键词
桑树
种质资源
超低温保存
休眠芽
休眠状态
-
Keywords
mulberry
germplasm resources
cryopreservation
dormant buds
dormant states
-
分类号
S888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