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蓖麻蚕丝的结构及其残胶超声成膜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姜为青 樊理山 +2 位作者 张月华 周彬 赵磊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10,共5页
采用高温高压水处理方式对蓖麻蚕茧进行脱胶处理,研究分析蓖麻蚕丝的形态及微观结构。利用蚕丝上残留的丝胶,结合超声波空化振荡进行均匀成膜。选取工艺过程中高温高压脱胶温度、压力、时间,以及超声波成膜处理时间四个因素,选取脱胶后... 采用高温高压水处理方式对蓖麻蚕茧进行脱胶处理,研究分析蓖麻蚕丝的形态及微观结构。利用蚕丝上残留的丝胶,结合超声波空化振荡进行均匀成膜。选取工艺过程中高温高压脱胶温度、压力、时间,以及超声波成膜处理时间四个因素,选取脱胶后蓖麻蚕丝残胶率、静摩擦系数、纤维强度,以及蓖麻蚕丝膜透气率、断裂强力和厚度均匀度六个指标作为影响实验方案评价的因素,采用正交实验与灰色聚类结合的方式进行工艺优化,最终确定两种优化工艺:1)脱胶温度为120℃,脱胶压力为0.22 MPa,脱胶时间15 min,超声波成膜处理时间30 min;2)脱胶温度为140℃,脱胶压力为0.22 MPa,脱胶时间12 min,超声波成膜处理时间10 min。研究表明,蓖麻蚕丝膜可以为一些绿色保健类产品(如面膜、接触皮肤产品)提供一种适用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蚕丝 形态结构 残胶成膜 超声波 灰色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蛋白酶酶解家蚕蛹蛋白过程中的产物抑制效应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贾俊强 吴琼英 +1 位作者 桂仲争 颜辉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3-106,共4页
测定碱性蛋白酶(alcalase)酶解家蚕蛹蛋白过程中不同水解度产物对酶解反应的抑制率,并通过Lineweaver-Burk双倒数曲线作图和紫外光谱分析,初步探讨酶解产物对碱性蛋白酶酶解反应的抑制机制。检测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家蚕蛹蛋白的过... 测定碱性蛋白酶(alcalase)酶解家蚕蛹蛋白过程中不同水解度产物对酶解反应的抑制率,并通过Lineweaver-Burk双倒数曲线作图和紫外光谱分析,初步探讨酶解产物对碱性蛋白酶酶解反应的抑制机制。检测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家蚕蛹蛋白的过程中存在产物抑制作用:当酶解产物水解度<9.2%时,其对酶解反应的抑制率随着水解度的增大而增大;酶解产物水解度>9.2%时,对酶解反应的抑制率则保持稳定。利用超滤膜和葡聚糖凝胶G-50从酶解产物中分离出具有强抑制作用的组分2,当其在酶解反应体系中的质量浓度达到2.0 mg/mL时,对酶解反应的抑制率为18.6%,且对碱性蛋白酶酶解反应呈现混合抑制模式。初步推测,当酶解产物组分2与碱性蛋白酶作用后,使酶蛋白分子发生折叠,其结构改变,从而导致对家蚕蛹蛋白的酶解效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蛹蛋白 碱性蛋白酶 水解产物 抑制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参与家蚕氟化物耐受性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刚 王小强 +2 位作者 翁欣欣 钱荷英 徐安英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5-93,共9页
利用对氟化物高度敏感的家蚕品种733新和高度耐受性品种T6构建耐氟近等基因系,对回交15代的近等基因系群体从幼虫2龄眠起开始至4龄第3天连续添食200 mg/kg Na F溶液浸渍的桑叶,调查蚕体重要代谢酶类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 利用对氟化物高度敏感的家蚕品种733新和高度耐受性品种T6构建耐氟近等基因系,对回交15代的近等基因系群体从幼虫2龄眠起开始至4龄第3天连续添食200 mg/kg Na F溶液浸渍的桑叶,调查蚕体重要代谢酶类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基因表达和酶活性的变化。解剖获取4龄3 d幼虫中肠组织进行双向电泳分析的结果显示,近等基因系群体中耐氟个体中肠的GST表达量比敏感个体明显上调。进一步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ST基因在耐氟个体与敏感个体中肠、血淋巴、脂肪体和马氏管中的相对表达量,并对5龄1~6 d幼虫中肠、血淋巴中的GST酶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家蚕对氟化物的抵抗力可能与体内GST酶活力的强弱有关,由于受氟化物刺激的诱导,可能导致GST基因表达水平发生了变化。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家蚕耐氟机制提供了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耐氟近等基因系 双向电泳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蚕苏菊·明虎正反交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侯启瑞 陈涛 +2 位作者 吴萍 李桂芳 李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407-6408,共2页
[目的]研究苏菊、明虎桑蚕正反交生长规律。[方法]采用常规饲养法,调查苏菊×明虎和明虎×苏菊的体重和茧质。[结果]该品种正交生长速度快,茧质性状较优;全龄生长曲线和5龄生长曲线的拟合度在0.99以上。[结论]桑蚕龄期内不同时... [目的]研究苏菊、明虎桑蚕正反交生长规律。[方法]采用常规饲养法,调查苏菊×明虎和明虎×苏菊的体重和茧质。[结果]该品种正交生长速度快,茧质性状较优;全龄生长曲线和5龄生长曲线的拟合度在0.99以上。[结论]桑蚕龄期内不同时段生长速度不一,多项式曲线可用来拟合桑蚕的生长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菊 明虎 桑蚕 正反交 生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BmNPV后抗性品种和非抗性品种家蚕组织中2种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龙 张蕾 +4 位作者 张东阳 刘泽玉 徐安英 钱荷英 武国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抗性品种和非抗性品种家蚕接种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后体内羧酸酯酶(Car 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对抗性品种及其对照品种家蚕添食Bm NPV,测定并比较中肠和血液中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目的]探讨抗性品种和非抗性品种家蚕接种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后体内羧酸酯酶(Car 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对抗性品种及其对照品种家蚕添食Bm NPV,测定并比较中肠和血液中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变化。[结果]家蚕接种Bm NPV后,抗性品种的中肠中羧酸酯酶活性上升,而对照品种羧酸酯酶活性先升高,然后从第3天开始活性降低。抗性品种前2 d中肠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降低,而对照品种与之相反。家蚕接种Bm NPV后,抗性品种在第2天血液羧酸酯酶活性有所升高,此后基本保持不变,而非抗性品种在第3天羧酸酯酶活性升高后下降;抗性品种血液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升高,对照品种前2 d乙酰胆碱酯酶升高后降低。[结论]抗性品种在感染Bm NPV病毒后其中肠中羧酸酯酶活性高于未感染的抗性品种,表明抗性品种对感染病毒做出了有效应答和防御;而在感染病毒后抗性品种的中肠与血液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均变化相对较小。据此推测,抗性品种在感染病毒后仍保持了相对稳定的代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BMNPV 羧酸酯酶 乙酰胆碱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无滞育期多化性品种的高效益省力化保育技术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平江 钱荷英 +3 位作者 李木旺 张月华 宋红生 徐安英 《中国蚕业》 2014年第1期21-24,共4页
家蚕品种资源是遗传育种的重要原始材料,为了减少每年对多化性家蚕品种的保育代数,减少劳动强度与保育成本,探讨了滞育激素对多化性品种蚕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无滞育期多化性蚕品种的蚕蛹注射微量滞育激素(DH),可以使蚕蛾产下... 家蚕品种资源是遗传育种的重要原始材料,为了减少每年对多化性家蚕品种的保育代数,减少劳动强度与保育成本,探讨了滞育激素对多化性品种蚕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无滞育期多化性蚕品种的蚕蛹注射微量滞育激素(DH),可以使蚕蛾产下滞育卵,翌年解除滞育后,恢复无滞育期多化性状,且主要形态特征和经济性状都保持不变.滞育激素最佳注射时期为化蛹后24~ 86 h,蚕蛹注射DH的最佳剂量为2.0μg/个.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减少2~3个世代的人工饲料饲育,为无滞育期多化性蚕品种的保存提供了安全有效、省时省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品种 无滞育多化性 保育技术 滞育激素 微量注射 滞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塞俄比亚蚕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月华 Geleta Hailu Endale Hailu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0-55,共6页
埃塞俄比亚纺织业在其对外贸易中占有一定比重,丝绸面料和服装制成品消费增长迅速。由于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成本具有优势,养蚕业很适合在当地发展。栽桑、养蚕和丝绸成品加工等生产体系已经形成,蚕业发展具备一定的基础。制约当地蚕业发... 埃塞俄比亚纺织业在其对外贸易中占有一定比重,丝绸面料和服装制成品消费增长迅速。由于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成本具有优势,养蚕业很适合在当地发展。栽桑、养蚕和丝绸成品加工等生产体系已经形成,蚕业发展具备一定的基础。制约当地蚕业发展的因素有养蚕基础设施差,技术人才匮乏,茧丝绸加工能力滞后。埃塞俄比亚蚕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加大养蚕基础设施投入,建立完善的蚕茧收购和加工体系,大力开展蚕业技术培训。了解埃塞俄比亚蚕业发展的现状,分析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对稳定中国蚕业生产和丝绸加工业对外转型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塞俄比亚 蚕业 家蚕 蚕茧 丝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等昆虫贮存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侯成香 覃光星 郭锡杰 《中国蚕业》 2016年第4期1-5,共5页
介绍了家蚕等昆虫贮存蛋白的种类、结构和分子量,贮存蛋白在家蚕等不同昆虫体内的表达差异及调控研究进展;总结了家蚕等昆虫贮存蛋白所具有的作为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储存库、参与昆虫新表皮的形成、载体运输、抗逆免疫,以及参与卵的形成... 介绍了家蚕等昆虫贮存蛋白的种类、结构和分子量,贮存蛋白在家蚕等不同昆虫体内的表达差异及调控研究进展;总结了家蚕等昆虫贮存蛋白所具有的作为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储存库、参与昆虫新表皮的形成、载体运输、抗逆免疫,以及参与卵的形成和成虫蛋白的合成等功能;展望了家蚕等昆虫贮存蛋白今后的研究应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家蚕 贮存蛋白 脂肪体 血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蛋白常用分离技术与分析方法及其在家蚕金属蛋白研究中的应用
9
作者 武国华 张蕾 +1 位作者 张东阳 李龙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52-759,共8页
生物体中约1/3的蛋白质是以金属离子作为辅因子而实现其功能的。蛋白质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离子是锌和镁,其次是锰、铁、钙和镍等,这些金属离子对发挥蛋白质的催化、调节等功能以及保持蛋白质的特定结构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对金属蛋白的... 生物体中约1/3的蛋白质是以金属离子作为辅因子而实现其功能的。蛋白质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离子是锌和镁,其次是锰、铁、钙和镍等,这些金属离子对发挥蛋白质的催化、调节等功能以及保持蛋白质的特定结构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对金属蛋白的提取、分离和定量分析是深入研究生物体中金属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本文在归纳介绍及评述目前常用的金属蛋白分离、识别、结构分析技术与方法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现有家蚕金属蛋白研究中采用的分离技术与分析方法,希望对今后深入开展家蚕金属蛋白研究有借鉴意义和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蛋白 分离技术 检测方法 家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性家蚕血液中与BmNPV抗性相关铜化合物的分离方法研究
10
作者 李龙 孙慧 +3 位作者 刘泽玉 徐安英 钱荷英 武国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0期111-116,共6页
[目的]探究家蚕血淋巴中与BmNPV抗性相关铜化合物的分离方法。[方法]选取对BmNPV具有抗性的家蚕品种和非抗性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它们进行添食BmNPV病毒处理。提取家蚕的血淋巴,运用SEC-ICP-MS对2组样品中Cu化合物进行分离和检测。[结果]... [目的]探究家蚕血淋巴中与BmNPV抗性相关铜化合物的分离方法。[方法]选取对BmNPV具有抗性的家蚕品种和非抗性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它们进行添食BmNPV病毒处理。提取家蚕的血淋巴,运用SEC-ICP-MS对2组样品中Cu化合物进行分离和检测。[结果]筛选出优化的体积排阻色谱分离条件:Yarra TM SEC-2000分离柱,30 mmol/L Tris-醋酸为流动相(pH 7.4),流速0.5 mL/min。建立了分离与检测家蚕血液中Cu化合物的SEC-ICP-MS联用技术。BmNPV抗性和非抗性家蚕血液中Cu化合物主要的差异是位于7.6 min的组分。[结论]制备了葡聚糖G100凝胶柱分离并收集可能与BmNPV抗性相关的家蚕血液分离液,为家蚕金属蛋白的分离提供更简便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抗性 体积排阻色谱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对家蚕的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沈瑞 刘茹婷 +2 位作者 王学杨 沈中元 唐旭东 《中国蚕业》 2021年第2期58-65,共8页
农药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导致农药污染对蚕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了给蚕业生产上有效预防家蚕农药中毒提供较为系统、全面的技术参考,介绍了常用农药的种类(如有机磷类、有机氮类、菊酯类等)及其作用机制,各类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和... 农药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导致农药污染对蚕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了给蚕业生产上有效预防家蚕农药中毒提供较为系统、全面的技术参考,介绍了常用农药的种类(如有机磷类、有机氮类、菊酯类等)及其作用机制,各类农药对家蚕的毒性和残毒期以及导致家蚕中毒的典型症状等的研究进展,并对蚕业生产上如何加强家蚕农药中毒的预防工作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与建议及家蚕农药中毒的应急救治和处理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家蚕 作用机制 毒性 中毒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蚕品种“华康2号”的育成 被引量:67
12
作者 徐安英 林昌麒 +4 位作者 钱荷英 孙平江 张月华 刘明珠 李龙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5-282,共8页
以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侵染具有较强耐受力,且综合经济性状优良为家蚕新品种选育目标,选择我国蚕区推广量较大的家蚕品种秋丰和白玉作为受体,用BmNPV耐受性基因载体品种N作供体,采用杂交技术将耐病基因导入受体品种,再用受体品... 以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侵染具有较强耐受力,且综合经济性状优良为家蚕新品种选育目标,选择我国蚕区推广量较大的家蚕品种秋丰和白玉作为受体,用BmNPV耐受性基因载体品种N作供体,采用杂交技术将耐病基因导入受体品种,再用受体品种秋丰和白玉分别作回交亲本连续进行4次回交,纯合固定耐病基因,通过系统选育提高、稳定回交后代的综合经济性状,育成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具有较强耐受性的新品种秋丰N×白玉N(定名为华康2号)。BmNPV对新品种的LC50为2.033×109个/mL,是原系统秋丰×白玉LC50值的12 115倍,新品种的耐病力显著增强。新品种的发育经过及丝质、茧质等主要经济性状与原系统相仿,万头收茧量、万头产丝量分别提高5.5%和9.6%,解舒丝长增加60 m,洁净提高1.1分,达到实用化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品种 华康2号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病 耐病性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蛹源ACE抑制肽的稳定性和抑制ACE动力学 被引量:7
13
作者 贾俊强 吴琼英 +3 位作者 徐金玲 杜金娟 颜辉 桂仲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75-881,共7页
研究了温度、pH、干燥方式和体外肠道酶消化对蚕蛹源ACE抑制肽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Lineweaver-Burk双倒数曲线作图和紫外光谱初步探讨了蚕蛹源ACE抑制肽对ACE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蚕蛹源ACE抑制肽在高温、酸性和碱性条件下不稳定,易失... 研究了温度、pH、干燥方式和体外肠道酶消化对蚕蛹源ACE抑制肽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Lineweaver-Burk双倒数曲线作图和紫外光谱初步探讨了蚕蛹源ACE抑制肽对ACE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蚕蛹源ACE抑制肽在高温、酸性和碱性条件下不稳定,易失活;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对蚕蛹源ACE抑制肽的活性影响较小;蚕蛹源ACE抑制肽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α-胰凝乳蛋白酶具有较强的抗消化能力,经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α-胰凝乳蛋白酶共同消化后,蚕蛹源ACE抑制肽仍能保留初始活性的94.0%;蚕蛹源ACE抑制肽竞争性抑制ACE,其抑制常数(Ki)为0.06 mg/mL;ACE被蚕蛹源ACE抑制肽抑制后,ACE在240~280 nm附近的紫外吸光值明显增加,初步揭示了蚕蛹源ACE抑制肽抑制ACE活性时,ACE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蛹 ACE抑制肽 稳定性 抑制 ACE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超家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4
作者 赵丽芳 陶美林 潘国庆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32-540,共9页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是一类分子质量在40~50 kD的蛋白酶抑制剂。已知动物、植物、古细菌、细菌、病毒的基因组中都有serpin基因家族存在,Serpin被认为是参与免疫调节和其他生物学通路的重要因子。迄今为止,Serpin家族已发现了...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是一类分子质量在40~50 kD的蛋白酶抑制剂。已知动物、植物、古细菌、细菌、病毒的基因组中都有serpin基因家族存在,Serpin被认为是参与免疫调节和其他生物学通路的重要因子。迄今为止,Serpin家族已发现了1 500余个成员,分为抑制型和非抑制型两大类。其中,抑制型Serpin采用不可逆的自杀性机制抑制靶蛋白酶,而非抑制型Serpin的作用方式多样。Serpin独特的构象变化使其易于发生突变而导致蛋白质的错误折叠、无活性聚合物形成等,且已证实一些Serpin家族成员因构象改变和聚合导致的疾病。家蚕(Bombyx mori)和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基因组中都存在多拷贝的serpin基因。本文综述Serpin在不同物种中的分布,Serpin的结构、功能、作用机制、与其相关的疾病等,以及家蚕和家蚕微孢子虫的Serpin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结构 功能 作用机制 家蚕 家蚕微孢子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离子液体耦合预处理制备蚕蛹蛋白质ACE抑制肽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琼英 贾俊强 +2 位作者 杜金娟 颜辉 桂仲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3-640,共8页
为提高蚕蛹蛋白质酶解产物的ACE抑制活性,利用超声波-离子液体耦合法对蚕蛹蛋白质进行预处理。以酶解产物ACE抑制活性为指标,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分析法,研究超声波-离子液体耦合预处理蚕蛹蛋白质的工艺条件,并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 为提高蚕蛹蛋白质酶解产物的ACE抑制活性,利用超声波-离子液体耦合法对蚕蛹蛋白质进行预处理。以酶解产物ACE抑制活性为指标,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分析法,研究超声波-离子液体耦合预处理蚕蛹蛋白质的工艺条件,并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预处理前后蚕蛹蛋白质及其酶解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酶解产物ACE抑制活性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液料比、超声波功率、预处理时间。确定最佳预处理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7.2 mL/g,处理时间31.9 min,超声波功率406.8 W。在此优化条件下,蚕蛹蛋白质酶解产物的ACE抑制率为75.7%(IC50=0.071 mg/mL)。与未处理、超声波预处理的相比,超声波-离子液体耦合预处理在制备蚕蛹蛋白质ACE抑制肽上具有明显优势。超声波-离子液体耦合预处理后,蚕蛹蛋白质的分子质量无明显变化,但其酶解产物的分子质量(<1.43 ku)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蛹蛋白质 ACE抑制肽 超声波-离子液体耦合 预处理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鹿仔鹿配合日粮适宜蛋白质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欣 李光玉 +3 位作者 崔学哲 宁浩然 鲍坤 刘佰阳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5-61,共7页
为了探讨不同蛋白质水平配合日粮对梅花鹿仔鹿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4头10月龄梅花鹿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4种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配合日粮(平均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0.27%,14.26%,15.61%和18.60%),进行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测定... 为了探讨不同蛋白质水平配合日粮对梅花鹿仔鹿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4头10月龄梅花鹿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4种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配合日粮(平均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0.27%,14.26%,15.61%和18.60%),进行饲养试验和消化试验,测定并分析仔鹿干物质采食量、体重、营养物质采食量及表观消化率、蛋白质采食量及表观消化率、料重比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梅花鹿仔鹿配合日粮适宜蛋白质水平为14.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仔鹿 日粮 蛋白质 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分析不同家蚕品种对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的感染抵抗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萍 钱荷英 +4 位作者 徐安英 陈涛 侯启瑞 郭锡杰 李龙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9-294,共6页
根据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检测分析该病毒在蚕体内的增殖规律和筛选抵抗性强的家蚕品种资源。运用该方法检测分析BmCPV感染不... 根据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BmCPV)的多角体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应用于检测分析该病毒在蚕体内的增殖规律和筛选抵抗性强的家蚕品种资源。运用该方法检测分析BmCPV感染不同家蚕品种4龄起蚕后的动态增殖变化:大多数品种的幼虫感染BmCPV后24 h,中肠组织中的病毒已开始复制,感染后48~96 h病毒的增殖急速上升,至96 h达到高峰,感染后120 h病毒多角体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下降。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结果分析显示家蚕品种间对BmCPV的抵抗性差异很大,10个供试品种中,热带多化性品种7005及热带二化性品种P50的抵抗性最强,欧系一化性品种4008和4017的抵抗性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 感染增殖 荧光定量PCR 家蚕品种 抵抗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秋用家蚕品种9·芙×7·湘和洞·庭×碧·波在推广繁育中的主要经济性状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涛 李龙 +2 位作者 李桂芳 侯启瑞 吴大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89-494,共6页
夏秋用家蚕品种9·芙×7·湘、洞·庭×碧·波在我国蚕茧生产上大面积饲养已有10多年。近期调查2对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表明,与品种审定时相比,9.芙×7.湘的全茧量、茧层量、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一粒... 夏秋用家蚕品种9·芙×7·湘、洞·庭×碧·波在我国蚕茧生产上大面积饲养已有10多年。近期调查2对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表明,与品种审定时相比,9.芙×7.湘的全茧量、茧层量、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一粒茧丝量、茧丝长和茧丝纤度以及洞·庭×碧·波的全茧量、茧丝长、茧丝纤度等主要经济性状退化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同一品种来自不同繁育地的样本间,其性状成绩差异较大,9·芙×7·湘的万蚕茧层量、解舒率、茧丝纤度以及洞·庭×碧·波的全茧量、茧层量、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一粒茧丝量、茧丝长、解舒丝长等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超过10%。两对品种相比较,洞·庭×碧·波经过10年的繁育,除茧丝洁净外,其它各项经济性状仍优于9·芙×7·湘。建议各地原种繁育单位通过品种亲本(原种)的异地品系杂交或异地繁育继代的方法,取长补短,维持品种的优良经济性状。此外,9·芙×7·湘的原种繁育还应在选留茧丝品质优良蛾区的基础上,注重对产卵性状和饲养性状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品种 9·芙×7·湘 洞·庭×碧·波 种性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球孢白僵菌的家蚕免疫应答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侯成香 覃光星 +4 位作者 耿涛 高坤 潘中华 钱荷英 郭锡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24,共12页
【目的】筛选家蚕Bombyx mori应对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侵染的应答基因,以进一步研究家蚕抵御真菌侵染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新一代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感染白僵菌及未感染白僵菌的对照组家蚕进行了测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 【目的】筛选家蚕Bombyx mori应对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侵染的应答基因,以进一步研究家蚕抵御真菌侵染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新一代Solex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感染白僵菌及未感染白僵菌的对照组家蚕进行了测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结合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分类及涉及的信号通路等;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10个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通过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共获得37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表达上调基因236个,下调基因141个;KEGG通路分析表明,各通路中既有表达上调的基因,也有下调基因;12个上调基因、26个下调基因参与3个显著性富集的KEGG通路,即核糖体、氨酰tRNA生物合成和剪接体通路。定量PCR与测序结果显示,溶菌酶、热激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肽聚糖识别蛋白等与免疫应激相关的蛋白基因均呈现表达上调。【结论】本研究筛选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特别是上调表达的基因可能与家蚕应对白僵菌侵染的应答机制有关,其中与免疫应激相关的蛋白基因如溶菌酶、热激蛋白、谷胱甘肽S-转移酶、肽聚糖识别蛋白基因等可能直接参与了家蚕对白僵菌的免疫识别和防御,研究结果为从分子水平阐明家蚕抵御真菌侵染的防御机制和白僵菌对家蚕的致病机理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球孢白僵菌 免疫应答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份家蚕品种资源主要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钱荷英 刘明珠 徐安英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8-345,共8页
研究家蚕品种资源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家蚕新品种选育过程的优良亲本选配及性状改良。以60份家蚕品种资源的11项数量性状调查数据为原始数据,将各项性状的成绩分成10个等级,并分析各性状的分布频率,发现仅有全茧量在10个等级上... 研究家蚕品种资源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家蚕新品种选育过程的优良亲本选配及性状改良。以60份家蚕品种资源的11项数量性状调查数据为原始数据,将各项性状的成绩分成10个等级,并分析各性状的分布频率,发现仅有全茧量在10个等级上均有分布,而茧层量、一日孵化率、解舒率和单蛾产卵数量等4个性状在9个等级上有分布,其余6个性状仅在8个等级上有分布。而且这些性状绝大部分的分布频率主要集中在第6~7等级上,呈现出近似的正态分布。变异系数分析显示,在所有性状中幼虫生命率的变异系数最小,其次是良卵率、一日孵化率和全龄经过,死笼率的变异系数最大。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全龄经过的多样性指数最小,而良卵率、死笼率、幼虫生命率及对BmCPV抵抗性的多样性指数次之,一日孵化率、茧层量及全茧量的多样性指数较高,解舒率、单蛾产卵数量及茧层率的多样性指数最高,说明家蚕的这6个数量性状在供试60份品种资源所组成的群体中蕴藏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信息。使用R语言程序,用Manhattan算法计算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将60份家蚕品种资源分成4大类群,基本与家蚕品种的地理系统分类相一致,印证了用数量性状研究家蚕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品种资源 数量性状 表型观察值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