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9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CSPSO算法的机械臂运动时间最优轨迹规划
1
作者 许家伟 李磊 +3 位作者 汪建华 张雅君 覃杰伟 刘旭珍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6,83,共9页
目前,在船舶制造工业中,采用机械臂焊接作业已逐渐取代传统人工作业,为了提高机械臂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终端交叉和导向的扰动粒子群优化(Terminal Crossover and Steering-bas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TCSPSO)算... 目前,在船舶制造工业中,采用机械臂焊接作业已逐渐取代传统人工作业,为了提高机械臂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终端交叉和导向的扰动粒子群优化(Terminal Crossover and Steering-bas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TCSPSO)算法的机械臂运动时间最优轨迹规划方法。首先,构造5-7-5多项式插值函数,拟合机械臂关节空间中的运动轨迹,以机械臂运动时间最优为目标建立约束优化模型;然后,使用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将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为了避免结果陷入局部最优,采用TCSPSO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在MATLAB软件中进行仿真实验,得到了机械臂的最优运动时间和平滑的运动轨迹。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缩短机械臂的运动时间,保证了机械臂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轨迹规划 粒子群优化算法 多项式插值 增广拉格朗日乘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科技大学工业设计毕业作品——工业设计教学的中国元素应用
2
作者 谷燕 路勇 谷莉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I0004-I0004,共1页
在现代设计中,中国元素是一种风格化的造型符号,延续了中国优秀文化艺术精神的品质,具有高度的识别性。当前,中国传统文化正重新被世界瞩目,而中国元素也在设计应用的发展中不断与外来文化因素碰撞,最终融入世界,被人们所接纳,在现代产... 在现代设计中,中国元素是一种风格化的造型符号,延续了中国优秀文化艺术精神的品质,具有高度的识别性。当前,中国传统文化正重新被世界瞩目,而中国元素也在设计应用的发展中不断与外来文化因素碰撞,最终融入世界,被人们所接纳,在现代产品设计的应用中已经形成一种新的设计时尚。西方设计师不断向中国古老的历史文化元素寻求创新设计灵感,具有中国艺术风格造型的元素经常应用于世界高端文化创意产品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教学 现代产品设计 历史文化元素 毕业作品 造型符号 文化创意产品 江苏科技大学 中国优秀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科技大学油画作品选登
3
作者 谷燕 李立红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I0016-I0016,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罐车自主加注臂末端振动特性分析及振动抑制研究
4
作者 王巍 蒋为钰 +1 位作者 缪海鹏 袁明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38,共8页
针对油罐车自主加注臂在作业过程中末端存在振动,导致与加注口对接精度降低,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安装平衡缸来抑制末端振动的方法。基于MDH法建立油罐车自主加注臂的正运动学模型,采用解析法对机械臂进行逆向运动学求解,得到加... 针对油罐车自主加注臂在作业过程中末端存在振动,导致与加注口对接精度降低,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安装平衡缸来抑制末端振动的方法。基于MDH法建立油罐车自主加注臂的正运动学模型,采用解析法对机械臂进行逆向运动学求解,得到加注臂关节角度和末端对接装置位姿的映射关系。建立加注臂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设置仿真边界条件,通过对不同平衡缸安装位置参数组合的加注臂依次进行仿真,确定平衡缸的最佳安装位置。最后,在相同边界条件下,对未安装平衡缸、安装平衡缸以及刚体状态下的加注臂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未安装平衡缸的加注臂,安装平衡缸的加注臂在运动停止后的残余振动中,振动幅值最大减少了25.1 mm,在加注臂Z向上,振动幅值衰减最大达到了77.4%。以上数据表明,安装平衡缸能够有效降低加注臂的末端振动,提高对接过程的效率以及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加注臂 平衡缸 MDH法 运动学分析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冲击下聚脲涂履瓦楞夹芯板的动态响应仿真研究及优化
5
作者 刘艳 李立郑 何强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5-313,共9页
为了研究聚脲涂覆瓦楞夹芯板的抗冲击性能,运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夹芯板在圆柱体冲击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的涂履方式对夹芯板的最大挠度(Defl)、冲击载荷峰值(Peak)和变形模式的影响,对背侧涂覆(B型)结... 为了研究聚脲涂覆瓦楞夹芯板的抗冲击性能,运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夹芯板在圆柱体冲击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的涂履方式对夹芯板的最大挠度(Defl)、冲击载荷峰值(Peak)和变形模式的影响,对背侧涂覆(B型)结构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对聚脲的增强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聚脲的涂覆能够有效增强夹芯板的抗冲击性能,相比于无涂覆(O型)结构,Defl降低最多的是B型结构,下降7.17%,Peak降低最多的是冲击侧涂覆(A型)结构,下降了7.87%。优化后的夹芯板与未优化夹芯板相比,Defl减小了49%,同时发现增加聚脲的厚度可以提高夹芯板的抗冲击性能。最后观察到夹芯板抗冲击性能的改进主要归因于聚脲涂覆夹芯板中塑性弯矩和膜力的增强。该研究为提高全金属夹层结构的抗冲击性能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脲弹性体 瓦楞夹芯板 抗冲击性能 数值模拟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FS混合反射模型的侧扫声呐图像三维重建
6
作者 袁明新 张亮 +1 位作者 王以龙 刘维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7-195,共9页
基于明暗恢复形状(shape from shading,简称SFS)方法进行海底侧扫声呐图像三维重建时,会因为方法中反射模型与海底表面不相符而降低重建精度。为此文章在分析大陆架海底表面特点及侧扫声呐工作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FS混合反射模型... 基于明暗恢复形状(shape from shading,简称SFS)方法进行海底侧扫声呐图像三维重建时,会因为方法中反射模型与海底表面不相符而降低重建精度。为此文章在分析大陆架海底表面特点及侧扫声呐工作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FS混合反射模型的侧扫声呐图像海底地形重建方法。首先在保留Lambert漫反射模型的基础上引入Blinn-Phong镜面反射模型,并基于侧扫声呐图像粗糙度进行漫反射系数、镜面反射系数和镜面反射指数的自适应设计,从而形成适合复杂海底表面的混合反射模型;然后线性化处理辐射照度方程,并采用牛顿-拉夫逊方法来获得海底表面高程;最后根据海底点设计反演高程约束系数来约束表面高程,进而完成侧扫声呐图像的三维重建。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三维重建方法,文中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值VMAE平均降低了32.18%、相关系数值VCC平均提高了29.62%、信噪比值VSNR平均提升了27.23%,有效实现了侧扫声呐图像三维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扫声呐图像 明暗恢复形状方法 混合反射模型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柴油机气缸盖装配车间数字孪生监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冯炳玉 张春燕 +1 位作者 张胜文 白正清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7-216,共10页
针对装配车间数据源分散、装配信息不能及时感知、数据采集不精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车间数字孪生监控方法。首先,组合使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选取关键监控项目,并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搭建了信息传递网络;其次,提出一种粒子群PSO-SG(p... 针对装配车间数据源分散、装配信息不能及时感知、数据采集不精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车间数字孪生监控方法。首先,组合使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选取关键监控项目,并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架构搭建了信息传递网络;其次,提出一种粒子群PSO-SG(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avitzky-Golay)滤波数据处理方法,即利用粒子群算法优化SG滤波算法的参数,提高数据处理效果;然后,基于有限状态机理论构建了数字孪生监控平台,采用二维的数据可视化看板与三维虚拟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起装配车间的监控体系;最后,以某船用柴油机关键件自动化装配产线中的一个站位为例,验证了本研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信息采集模型 PSO-SG滤波 数字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定义的三维模型信息完备性检查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泉泉 方喜峰 +3 位作者 程德俊 张胜文 罗兰珍 孔俊龙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35-1043,共9页
针对三维模型信息标注不规范、结构差异难诊断、尺寸冗余缺失以及人工检测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整体的完备性检查方法。通过调用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应用程序接口(API)函数,对三维CAD软件的检查功能模块进行二次开发,完成对基于... 针对三维模型信息标注不规范、结构差异难诊断、尺寸冗余缺失以及人工检测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整体的完备性检查方法。通过调用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应用程序接口(API)函数,对三维CAD软件的检查功能模块进行二次开发,完成对基于模型定义(MBD)技术中三维模型信息的检查与纠正;通过二次开发CAD软件实现对MBD模型基本方向视图的自动捕获,再通过Python调用OpenCV库,将新捕获的视图与数据库中已有模型视图利用图像结构相似性(SSIM)指标进行对比,得到最相似模型视图图像,将两者通过图像减法运算对结构差异区域进行提取并高亮显示;最后对三维模型尺寸按照分类规则分类,通过深度优先搜索(DFS)算法结合尺寸冗余缺失检查规则,完成尺寸的完备性检查。以某厢舱汽车产品为对象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模型定义 完备性检查 二次开发 结构相似性指标 深度优先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EP-RTDETR小目标PCB表面缺陷检测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斌斌 张礼华 +1 位作者 刘军伟 董俊俊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9-148,共10页
针对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缺陷检测过程中,因包含丰富的小目标缺陷,易出现漏检、误检现象,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增强金字塔实时检测变换器(enhance pyramid real time detection transformer,EP-RTDETR)小目标PCB表面缺陷... 针对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缺陷检测过程中,因包含丰富的小目标缺陷,易出现漏检、误检现象,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增强金字塔实时检测变换器(enhance pyramid real time detection transformer,EP-RTDETR)小目标PCB表面缺陷检测算法。首先,使用CSPDarknet替代原始骨干网络,以增强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其次,设空间移动卷积门控线性单元(spatial moving point convolutional gated linear unit,SMPCGLU)模块改造C2f中的Bottleneck,增强了特征的门控调制能力和空间自适应性;再次,引入可学习位置编码,改进尺度交互机制,增强对不同位置信息的响应能力;然后,基于跨尺度特征融合模块(cross-scale feature-fusion module,CCFM)模块设计小目标增强金字塔结构(small object enhance pyramid,SOEP),增强的特征层和精细的特征融合使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定位和识别小目标;最后,设计MPDIoU(minimum point distance-based intersection over union)+NWD(normalized wasserstein distance)loss,在加快模型收敛速度的同时更加关注小目标缺陷,回归结果更加准确。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基准模型,准确率P提高了4.6%,召回率R提高了5.1%,平均精度均值mAP50提高了4.6%,参数量减少了16.38 M,浮点数减少了48.3,FPS提高了8.51 s,能够更好地进行小目标PCB表面缺陷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电路板 缺陷检测 金字塔结构 小目标 位置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听声信号熵特征的刀具磨损状态监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达 鲁钟文 +3 位作者 孙丽 杨磊 吴军 李国超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40,共6页
基于可听声信号的刀具磨损状态监测具备成本低、传感器安装便捷以及不干扰加工过程等优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然而,可听声信号包含大量环境噪声,致使监测精度欠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可听声信号熵特征的刀具磨损状态监测方法。首先,提... 基于可听声信号的刀具磨损状态监测具备成本低、传感器安装便捷以及不干扰加工过程等优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然而,可听声信号包含大量环境噪声,致使监测精度欠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可听声信号熵特征的刀具磨损状态监测方法。首先,提取加工过程中可听声信号的7种熵特征;其次,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出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PCC)绝对值大于0.9的香农熵、小波熵、排列熵和近似熵特征;最后,采用长短时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构建刀具磨损状态监测模型。试验结果显示,熵特征可抵御噪声干扰,且监测精度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0.004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特征 长短时记忆网络 刀具磨损状态监测 可听声信号 铣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和触摸屏的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77
11
作者 齐继阳 吴倩 何文灿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22,共4页
气动机械手是一个由机械、气动、电气、PLC和触摸屏等元件构成的复杂的机电一体化工业装备,机械动作复杂且具有严格的先后逻辑关系。该文基于PLC和触摸屏设计的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既保证了机械手各种动作之间的严格先后逻辑关系,也实... 气动机械手是一个由机械、气动、电气、PLC和触摸屏等元件构成的复杂的机电一体化工业装备,机械动作复杂且具有严格的先后逻辑关系。该文基于PLC和触摸屏设计的气动机械手控制系统,既保证了机械手各种动作之间的严格先后逻辑关系,也实现了操作过程的可视化和系统的安全性。机械手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动作顺畅、性能稳定、可靠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手 控制系统 PLC 触摸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卓越计划”的校企共赢型校外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被引量:19
12
作者 苏世杰 唐文献 +1 位作者 齐继阳 周宏根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2-225,共4页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一系列高质量、稳定可靠的校外工程实践基地是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和有效手段。在分析我国高校校外工程实践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相关院校和国外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企业需... 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一系列高质量、稳定可靠的校外工程实践基地是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和有效手段。在分析我国高校校外工程实践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相关院校和国外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探讨了校企共赢型校外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基地 卓越计划 校企共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驱动的机械加工工艺评价方法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金锋 赵鹏 +2 位作者 周宏根 刘晓军 冯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00-1610,共11页
在动态变化的加工条件下,机械加工工艺评价已成为智能制造模式下提高工艺可执行度和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提出了数字孪生数据驱动的机械加工工艺评价方法。以加工过程感知数据为研究对象,创建加工过程实时数据的... 在动态变化的加工条件下,机械加工工艺评价已成为智能制造模式下提高工艺可执行度和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提出了数字孪生数据驱动的机械加工工艺评价方法。以加工过程感知数据为研究对象,创建加工过程实时数据的表达模型和获取流程,为工艺评价孪生数据提供了数据源泉;创建了加工工艺评价孪生模型框架体系,提出加工过程感知数据与工艺设计数据的映射机制,实现了工艺评价孪生数据的创建;将孪生数据反馈到工艺设计系统,实现评价数据的流通性、实时性与有效性;提出了孪生数据驱动的工艺评价方法;并创建了孪生数据驱动的机械加工工艺动态评价模块。并以船用柴油机关重件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工艺评价 感知数据 映射机制 机械加工工艺 船用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ck的游船驾驶室人机工程改进设计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李明 彭博 +1 位作者 刘昊 包泓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2-127,共6页
为改善游船驾驶环境,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升游船驾驶体验,以人机仿真软件Jack为工具,建立了符合我国船员身体数据的虚拟人体模型和驾驶环境,通过模拟驾驶员的工作状态和操作行为,进行可视域、操作可达性和驾驶舒适性分析,对... 为改善游船驾驶环境,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提升游船驾驶体验,以人机仿真软件Jack为工具,建立了符合我国船员身体数据的虚拟人体模型和驾驶环境,通过模拟驾驶员的工作状态和操作行为,进行可视域、操作可达性和驾驶舒适性分析,对驾驶台仪表盘、罗经、方向舵和甚高频电话等显控部件的结构布局、驾驶座椅和脚踏等部件的人机尺寸提出改进建议。改进设计后有效提高了船员的视觉可视性、操作可达性和驾驶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工程 游船驾驶室 JACK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螺过滤离心机机械振动和动载荷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琪 杨彬 +3 位作者 刘琳 方海峰 刘汝波 黄伟彬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4-769,833,共8页
在卧式螺旋卸料过滤离心机工作时会因物料分布不均而产生偏心载荷。该力的大小、位置、矢量方向都随时间不断变化,且离心机整机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因此,要准确计算偏心载荷引起的瞬态响应是一个难点。在ANSYS中使用APDL语言进行整机... 在卧式螺旋卸料过滤离心机工作时会因物料分布不均而产生偏心载荷。该力的大小、位置、矢量方向都随时间不断变化,且离心机整机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因此,要准确计算偏心载荷引起的瞬态响应是一个难点。在ANSYS中使用APDL语言进行整机的参数化建模,运用COMBIN14单元模拟了轴承和减振器,对电机和机外壳等焊接件采用MASS21单元作等效处理;使用Newmark完全法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首次计算得到了主轴的振动曲线以及离心机对安装基础的动载荷特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瞬态动力学分析方法可以获得与加料试车实验方法相一致的主轴振动速度曲线和离心机对安装基础的动载荷的极大值。解决了机械振动与动载荷长期以来依赖经验估算的问题,缩短了新产品的设计周期,降低了新机试制、试车的风险,也为离心机工作可靠性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螺旋过滤离心机 机械振动 动载荷 ANSYS 有限元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氢气-空气预混层流燃烧特性的实验与数值研究
16
作者 陆皓炜 王筱蓉 +1 位作者 姜根柱 朱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26-3234,共9页
随着化石燃料的日渐枯竭,生物燃料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乙醇氢气混合燃料作为新一代可再生清洁燃料引起了广泛关注,开展乙醇氢气空气预混火焰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非常有必要。基于定容燃烧系统,在初始温度为400 K,氢气比例为20%,当量比为0.7... 随着化石燃料的日渐枯竭,生物燃料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乙醇氢气混合燃料作为新一代可再生清洁燃料引起了广泛关注,开展乙醇氢气空气预混火焰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非常有必要。基于定容燃烧系统,在初始温度为400 K,氢气比例为20%,当量比为0.7~1.4,初始压力为2×10^(5)、3×10^(5)、4×10^(5)Pa条件下研究乙醇/氢气/空气预混火焰的层流燃烧特性,根据Marinov的乙醇氧化反应机理以及实验数据对其层流燃烧速度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基于Chemkin-Pro软件对其进行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并进行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压力的增大会使得混合燃料的层流燃烧速度变慢。H基是乙醇消耗的主要途径,H、O、和OH自由基在乙醇提取H形成SC_(2)H_(4)OH、PC_(2)H_(4)OH的反应中起主导作用。R1:H+O_(2)■O+OH对层流燃烧速度表现出最积极的影响,活性自由基(H、O和OH)组成的活性自由基池的峰值摩尔分数在整个当量比范围内与乙醇的层流燃烧速度有很好的相关性且影响巨大,进一步探索这种相关性,发现其存在近似的线性关系,并拟合出层流燃烧速度随H+OH+CH_3和H+OH峰摩尔分数的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流燃烧特性 氢气 乙醇 数值模拟研究 化学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流板对船舶脱硫塔脱硫性能的数值影响
17
作者 张溟睿 姜根柱 +3 位作者 王筱蓉 危昊翔 朱源 金张良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9,共7页
以I型脱硫塔为研究对象,研究改变导流板结构特性对脱硫过程的影响,利用欧拉-拉格朗日方程的思想,将喷雾液滴设置为离散相,烟雾设置为连续相,创建气液两相流模型;使用ANSYS CFX程序对气液两相流场进行全面模拟,将除雾区域模拟为多孔介质... 以I型脱硫塔为研究对象,研究改变导流板结构特性对脱硫过程的影响,利用欧拉-拉格朗日方程的思想,将喷雾液滴设置为离散相,烟雾设置为连续相,创建气液两相流模型;使用ANSYS CFX程序对气液两相流场进行全面模拟,将除雾区域模拟为多孔介质区域,并考虑电网独立性,为模拟导流板数量和长度的结构特征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脱硫塔压降随导流板数量的增加而增大,而导流板数量的变化对烟气冷却效果没有明显影响;脱硫塔压降随导板长度的增加而略有增加,长度L=0.6L_(0)对烟气流场的优化有较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型脱硫塔 气液两相流 导流板 脱硫性能 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仿乌龟的气动软体四足机器人设计与实现
18
作者 吴雨昕 钟伟 +2 位作者 李露伟 邵将 顾小玉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7,共10页
为了应对气动仿生机器人在越障和爬行等步态控制方面的挑战,设计了一种仿红耳滑龟的四足气动软体爬行机器人。该机器人包含四个两段式气动网格结构的软体驱动器,用以模拟龟腿的结构和运动。基于有限元分析对该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和优化... 为了应对气动仿生机器人在越障和爬行等步态控制方面的挑战,设计了一种仿红耳滑龟的四足气动软体爬行机器人。该机器人包含四个两段式气动网格结构的软体驱动器,用以模拟龟腿的结构和运动。基于有限元分析对该结构参数进行了分析和优化;进行了不同时序控制下的单腿性能测试;测试了软体机器人在直行爬行、转弯和面对障碍物时的运动性能。结果表明,软体机器人具有卓越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能,直线爬行最大速度可达到50 mm/s,在刚性表面转弯可达到45(°)/s,可以跨越高度为25 mm的障碍物。其卓越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能使其在搜救、探测和检查等领域具有实际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软体机器人 气动网格驱动器 仿龟腿结构 障碍物跨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航行器不同机头母线特征的尾流分析
19
作者 张溟睿 姜根柱 +1 位作者 王筱蓉 危昊翔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36,共6页
水下航行器的机头对于冲击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影响,机头母线特征对尾流结构和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在雷诺数1.0×10^(5)≤Re≤1.3×10^(5)和淹深比h/D=1、2范围内,对2种不同的机头弧面半径与机身半径... 水下航行器的机头对于冲击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影响,机头母线特征对尾流结构和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在雷诺数1.0×10^(5)≤Re≤1.3×10^(5)和淹深比h/D=1、2范围内,对2种不同的机头弧面半径与机身半径之比λ进行实验研究,利用加速度计和高速摄像机对水下航行器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淹深比和机头设计对尾流特性和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在淹深比为1时,小比例机头尾流影响范围较小且流场更稳定。随着机体比例增加,尾流影响范围扩大,冲击载荷增加。当淹深比为2时,消除自由表面影响后,尾流流动特性受雷诺数影响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航行器 母线特征 淹深比 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纳米表面工程技术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增荣 童国权 +3 位作者 陈长军 郭华锋 周亮 徐家乐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4-770,共7页
表面工程技术、纳米技术和激光技术结合产生了激光纳米表面工程技术。总结了相关的各种主要实现方法。通过对大量现有文献的总结和分析研究可知,可以通过这些激光处理方式对材料表面进行自纳米化或者熔敷制备含纳米颗粒的涂层。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表面工程 激光纳米表面工程 激光辐照 激光重熔 激光熔覆 激光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