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纺法制备锂电池纳米纤维材料的结构及应用
1
作者 张荣良 孔祥伟 +1 位作者 伍凌 钟胜奎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0,共5页
近年来,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究在国际上相当活跃。介绍了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纳米纤维材料的结构,以及静电纺丝技术在制备氧化物、碳材料、聚阴离子材料、镍钴锰三元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和制备锂离子电池隔膜... 近年来,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究在国际上相当活跃。介绍了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纳米纤维材料的结构,以及静电纺丝技术在制备氧化物、碳材料、聚阴离子材料、镍钴锰三元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和制备锂离子电池隔膜中的应用。静电纺丝这一纳米技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对于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有着广阔的前景。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锂离子电池材料将更加成熟并取得更多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锂离子电池 电极材料 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水解-离子交换法制备TiO2负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郭颢 张荣良 +2 位作者 鲁琴瑶 曾加 李聪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29-1133,1139,共6页
使用Na盐和K盐通过常压水解-离子交换法合成了“海藻球”状锐钛矿型TiO2。材料表面包裹着超细的纳米TiO2晶须,交错形成三维、相互连接的纳米孔锐钛矿结构。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其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进行储锂电化学性... 使用Na盐和K盐通过常压水解-离子交换法合成了“海藻球”状锐钛矿型TiO2。材料表面包裹着超细的纳米TiO2晶须,交错形成三维、相互连接的纳米孔锐钛矿结构。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其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进行储锂电化学性能测试。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1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347 mAh·g-1和242 mAh·g-1,Na盐法制备的TiO2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在20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达168 mAh·g-1,且循环性能良好,循环20圈后仍然保持在153 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二氧化钛 水解-离子交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掺杂改性生物质活性炭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安 费驰 +3 位作者 周厚奇 谢雨希 陈春钰 居殿春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6,共5页
活性炭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能量密度低、比电容不足的缺点。介绍了双电层电容器和赝电容电容器的储能原理以及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工艺,综述了近年来表面掺杂N、S、O、P和金属氧化物改性生物质活性炭电极材料... 活性炭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能量密度低、比电容不足的缺点。介绍了双电层电容器和赝电容电容器的储能原理以及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工艺,综述了近年来表面掺杂N、S、O、P和金属氧化物改性生物质活性炭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改性 活性炭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氧膜反应器内NiO/MgO催化焦炉煤气重整反应途径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志彬 丁伟中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35-941,共7页
对透氧膜反应器内焦炉煤气(COG)重整反应模型进行分析.通过H2+N2、CH4+N2、CO+N2和H2+CH4+N2混合气在透氧膜反应器内重整反应,以及有无催化剂下重整反应和催化剂床层厚度重整反应实验,推测焦炉煤气重整反应模型:首先焦炉煤气中H2在催化... 对透氧膜反应器内焦炉煤气(COG)重整反应模型进行分析.通过H2+N2、CH4+N2、CO+N2和H2+CH4+N2混合气在透氧膜反应器内重整反应,以及有无催化剂下重整反应和催化剂床层厚度重整反应实验,推测焦炉煤气重整反应模型:首先焦炉煤气中H2在催化剂活性金属镍颗粒上吸附解离,解离后的氢向高活性位迁移"(三相界面")并与膜表面侧晶格氧(或O2-)反应生成H2O.同时CH4也可能在活性镍颗粒上裂解生成CH3*和H*,反应生成的H2O与膜表面催化剂上裂解的碳反应生成H2和CO.未反应完的H2O在催化剂床层内与剩余CH4反应生成H2和C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氧膜反应器 焦炉煤气 重整反应 反应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接还原熔分的赤泥综合利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何鹏 居殿春 +1 位作者 沈朋飞 靳红滨 《冶金能源》 2017年第4期57-60,共4页
以赤泥、煤粉为主要原料制成含碳球团,通过高温直接还原熔分工艺提取金属铁及其他有价金属,考察了配碳量、时间、温度对还原和熔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粉配加量为赤泥量的13.3%,球团金属化率可以达到62%,赤泥球团转底炉直接还原时间控制... 以赤泥、煤粉为主要原料制成含碳球团,通过高温直接还原熔分工艺提取金属铁及其他有价金属,考察了配碳量、时间、温度对还原和熔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粉配加量为赤泥量的13.3%,球团金属化率可以达到62%,赤泥球团转底炉直接还原时间控制在40~60min之间,直接还原温度为1200℃左右,赤泥含碳球团达到最佳的还原率,金属化率达到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 还原 熔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镁固溶体催化剂在混合导体透氧膜反应器中的应用
6
作者 杨志彬 丁伟中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4-539,共6页
考察了CoO/MgO固溶体催化剂在BaCo_(o.7)Fe_(o.2)Nb_(o.1)O3-δ(BCFNO)透氧膜反应器内,对焦炉煤气(coke oven gas,COG)中甲烷部分氧化重整(partial oxidation 0f methane,POM)的催化性能.首先,研究了CoO/MgO固溶体催化剂合成的工艺条件... 考察了CoO/MgO固溶体催化剂在BaCo_(o.7)Fe_(o.2)Nb_(o.1)O3-δ(BCFNO)透氧膜反应器内,对焦炉煤气(coke oven gas,COG)中甲烷部分氧化重整(partial oxidation 0f methane,POM)的催化性能.首先,研究了CoO/MgO固溶体催化剂合成的工艺条件;然后,考察了焦炉煤气流量和空气流量对重整性能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NiO/MgO固溶体、CoO/MgO固溶体催化剂和0.5%RuCoO/MgO催化剂的重整性能.实验结果表明,NiO/MgO固溶体催化剂的重整性能优于CoO/MgO固溶体催化剂.但经Ru贵金属修饰后,CoO/MgO固溶体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催化剂 透氧膜 焦炉煤气 甲烷部分氧化重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氧膜反应器内NiO/MgO催化甲烷重整反应的途径
7
作者 杨志彬 丁伟中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2-578,共7页
在透氧膜反应器内对比分析了不加催化剂和添加1g 9%Ni/γ-Al_2O_3催化剂的甲烷重整反应实验.结果表明,不加催化剂时甲烷相对较惰性;而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甲烷重整活性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但是催化剂易积碳.推测甲烷重整反应路径如下:甲烷... 在透氧膜反应器内对比分析了不加催化剂和添加1g 9%Ni/γ-Al_2O_3催化剂的甲烷重整反应实验.结果表明,不加催化剂时甲烷相对较惰性;而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甲烷重整活性得到了较大提高,但但是催化剂易积碳.推测甲烷重整反应路径如下:甲烷在催化剂活性组分上发生裂解,产生氢和碳;生成的氢与膜表面的氧反应生成H_2O,从而使得膜表面侧氧分压下降,透氧量增大.通过设计不同Ni含量NiO/MgO催化剂下的甲烷裂解和甲烷重整反应实验,验证了以上的反应机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氧膜反应器 甲烷 重整反应 反应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水预处理脱硫渣对Cu^(2+)离子的吸附性能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杨志彬 苏童 +4 位作者 茅沈栋 金海 毛瑞 麻晗 鲁雄刚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96,共6页
探索水资源铜污染的高效处理方法和廉价处理材料一直是学术界的前沿课题,铁水预处理脱硫渣(KR脱硫渣)具有晶粒粒径小、孔径小和比表面积大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用作废水处理的吸附剂。本文以江苏某钢铁企业铁水预处理脱硫渣为吸附剂,研... 探索水资源铜污染的高效处理方法和廉价处理材料一直是学术界的前沿课题,铁水预处理脱硫渣(KR脱硫渣)具有晶粒粒径小、孔径小和比表面积大等特点,近年来被广泛用作废水处理的吸附剂。本文以江苏某钢铁企业铁水预处理脱硫渣为吸附剂,研究其对Cu^(2+)离子的吸附性能,考察脱硫渣加入量、吸附时间、Cu^(2+)离子初始浓度和反应温度等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依据实验结果进行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脱硫渣对Cu^(2+)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含Cu^(2+)废水的较佳处理条件为脱硫渣投加量4 g/L、温度30℃左右、废水铜离子浓度20 mg/L、处理时间2 h,此条件下吸附率达到94.14%;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脱硫渣吸附Cu^(2+)离子的吸附曲线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即脱硫渣对Cu^(2+)的吸附速率受扩散的影响大,属于复杂吸附表面的吸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渣 含铜废水 吸附动力学 吸附等温模型 吸附性能 吸附速率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减水剂大单体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孙景 徐庆涛 +3 位作者 王静 马鹤方 赵晨旸 彭银仙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88-1792,共5页
本文聚羧酸减水剂大单体的合成研究,结果表明,PEG400与MAA官能团摩尔比1∶2.5、酯化反应温度95℃、反应5 h、p-TSA用量为2%、HQ用量1%,单酯化率高达98.6%;大单体合成的减水剂性能测试中,减水剂掺入量0.2%,测得初始净浆流动度为280 mm,60... 本文聚羧酸减水剂大单体的合成研究,结果表明,PEG400与MAA官能团摩尔比1∶2.5、酯化反应温度95℃、反应5 h、p-TSA用量为2%、HQ用量1%,单酯化率高达98.6%;大单体合成的减水剂性能测试中,减水剂掺入量0.2%,测得初始净浆流动度为280 mm,60 min后为220 mm,检测结果符合国标GB/T8077-2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甲基丙烯酸 大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Cl-urea-ZnO低共熔溶剂体系热稳定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居殿春 姚海威 +3 位作者 麻晗 毛瑞 高建军 严定鎏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93-1400,共8页
针对溶解温度制约氧化锌在氯化胆碱-尿素(ChCl-urea)中的溶解度及溶解速度,提出运用热重研究氧化锌质量浓度ρ(ZnO)、保温时间及温度对ChCl-urea-ZnO体系热稳定性的影响,并对热重最终残余物的物相及形貌进行分析。研究表明ChCl-urea-Zn... 针对溶解温度制约氧化锌在氯化胆碱-尿素(ChCl-urea)中的溶解度及溶解速度,提出运用热重研究氧化锌质量浓度ρ(ZnO)、保温时间及温度对ChCl-urea-ZnO体系热稳定性的影响,并对热重最终残余物的物相及形貌进行分析。研究表明ChCl-urea-ZnO体系随着ρ(ZnO)的增加,溶液的热重法(TG)及微分热重法(DTG)曲线向高温方向移动,表现出更好的短期热稳定性;当0 h<t<8 h时,ρ(ZnO)越高长期热稳定性越好;当8 h<t<16 h时,ρ(ZnO)越高长期热稳定性逐渐变差;当16 h<t<64 h时,ρ(ZnO)越高长期热稳定性越差,最终溶液的颜色随着ρ(ZnO)的增加由原来的无色逐渐变成黄色再到黑色,并且发生膨胀;热重最终残余物在400℃下为碱式氯化锌(ZnOHCl)和二水合氧氯化锌(Zn2OCl2•2H2O),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逐渐有ZnO形成,当焙烧温度为500℃时,热重最终残余物完全转化为Z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氧化锌 热稳定性 最终残余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坯结晶器数值模拟及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健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0-103,共4页
以某钢厂板坯连铸结晶器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商业软件建立了三维有限体积模型,研究了拉速、过热度和热流密度对结晶器流场及温度场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的浇铸工艺参数:拉速为1.8 m/min,过热度为18 K,热流密度为1300 k W... 以某钢厂板坯连铸结晶器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商业软件建立了三维有限体积模型,研究了拉速、过热度和热流密度对结晶器流场及温度场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的浇铸工艺参数:拉速为1.8 m/min,过热度为18 K,热流密度为1300 k W/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场 温度场 拉速 过热度 热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多金属结核分布与有价元素提取工艺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磊 居殿春 +1 位作者 周夏芝 徐玉松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9-656,共8页
深海多金属结核主要分布在CP区和CC区等不同海域,表层沉积物均以硅质粘土为主,CP区多金属结核丰度一般大于15 kg/m2,Cu+Co+Ni品位较低,一般小于1.8%;CC区区内丰度大于5 kg/m2的占45%,主要集中在本区的中部和南部,其对应的品位高于2.5%,... 深海多金属结核主要分布在CP区和CC区等不同海域,表层沉积物均以硅质粘土为主,CP区多金属结核丰度一般大于15 kg/m2,Cu+Co+Ni品位较低,一般小于1.8%;CC区区内丰度大于5 kg/m2的占45%,主要集中在本区的中部和南部,其对应的品位高于2.5%,基本呈纬向带状分布。外部结核层、内部结核层与核心层w(Fe2O3)、w(MnO)分别为9.4%~12.8%、39.7%~46.5%,不同结核层中钠水锰矿、钡镁锰矿、δ-Mn2等主要矿物的XRD衍射峰强度呈现一定差异。外部结核层较薄,内部结核层较厚表面布满规则裂纹,核心层至少具有一个形核核心。多金属结核中所含金属元素种类丰富、多矿物紧密混杂,难以提取其中的Mn、Fe、Cu、Co和Ni等有价金属元素。火法冶炼有熔炼法与直接还原法,其产品一般为富锰渣与合金,酸/碱法浸出可得到Mn、Fe、Cu、Co和Ni等的金属,其浸出率基本能达到85%以上,甚至可以达到95%以上。生物法可通过微生物浸出多金属结核的Mn、Fe、Cu、Co和Ni等元素。此外,熔炼-锈蚀法、电解法等处理多金属结核同样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多金属结核 分布规律 有价元素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共熔溶剂电解沉积制备金属锌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思语 张俊 +2 位作者 李凡 白妮 居殿春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6-85,共10页
低共熔溶剂作为一种新型溶剂,具有高导电性、电化学窗口宽、良好的溶解性等特点。其成本低廉,在室温下就可以进行金属的电解沉积,且得到的金属质量好,在作为氧化物的电解沉积溶剂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概括了近年来用于氧化锌电解沉... 低共熔溶剂作为一种新型溶剂,具有高导电性、电化学窗口宽、良好的溶解性等特点。其成本低廉,在室温下就可以进行金属的电解沉积,且得到的金属质量好,在作为氧化物的电解沉积溶剂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概括了近年来用于氧化锌电解沉积的几种低共熔溶剂体系,分析比较了不同体系中氧化锌的溶解情况;总结了氧化锌-低共熔溶剂体系的电导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综述了氧化锌在低共熔溶剂体系下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进展及该体系下电化学行为的机制问题;重点论述了金属锌在低共熔溶剂中电解沉积的制备工艺发展现状,并综述了各类因素对制备工艺的影响;就氧化锌-低共熔溶剂体系电解沉积工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进一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溶解度 金属锌 电解沉积 氧化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物化性质及其制备透水砖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谢悦 王璐璐 +3 位作者 冯寒 苏童 杨志彬 姜健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6-92,共7页
钢渣是炼钢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钢渣综合利用有利于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本文以转炉钢渣为主要骨料,辅以水泥等胶凝材料,通过改变骨料配比,实现了生态透水砖的制备。试验运用XRF、XRD、SEM等分析方法,对钢渣透水砖的成分、物相、形... 钢渣是炼钢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副产物,钢渣综合利用有利于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本文以转炉钢渣为主要骨料,辅以水泥等胶凝材料,通过改变骨料配比,实现了生态透水砖的制备。试验运用XRF、XRD、SEM等分析方法,对钢渣透水砖的成分、物相、形貌进行了分析,得出钢渣主要物相为Ca_(2)SiO_(4)、Ca_(3)Mg(SiO_(4))_(2)和Ca_(2)Fe_(2)O_(5),且钢渣成分中各元素分布均匀,性能稳定;试验还考察了钢渣掺入量、骨胶比等对透水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粗细骨料混合配比1∶1、钢渣掺入量80%、骨胶比6.6时,制成的钢渣透水砖强度高,透水性能好,成品性能符合《透水路面砖和透水路面板》(GB/T 25993—2010)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钢渣 生态透水砖 成型工艺 透水系数 炼钢 路面砖 骨料 物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多金属结核回转窑预还原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磊 居殿春 +3 位作者 周夏芝 徐玉松 程相魁 齐渊洪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5-30,共6页
为实现深海多金属结核高效冶炼,拟采用回转窑预还原—全氧熔池熔分新工艺。针对回转窑预还原阶段,研究了温度对深海多金属结核预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MnO2逐渐还原为Mn2O3、MnO,最终生成Mn;Fe2O3还原为Fe3O4、FeO,最终生成Fe;CuO、CoO、... 为实现深海多金属结核高效冶炼,拟采用回转窑预还原—全氧熔池熔分新工艺。针对回转窑预还原阶段,研究了温度对深海多金属结核预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MnO2逐渐还原为Mn2O3、MnO,最终生成Mn;Fe2O3还原为Fe3O4、FeO,最终生成Fe;CuO、CoO、NiO等直接还原为Cu、Co、Ni。预还原温度越高样品预还原程度越完全。在1300℃时样品综合还原效果最显著,出现金属熔化重新凝聚现象,反应后样品中出现球状金属颗粒;在相同温度下,还原时间由1h增加到2h时,还原效果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多金属结核 预还原 回转窑 元素迁移 物相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生态水工砖制备及其性能
16
作者 杨志彬 程谢悦 +6 位作者 成洁 苏童 毛瑞 麻晗 鲁雄刚 龙红明 姜健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1-488,共8页
用钢渣作骨料制备生态水工砖,既解决了钢渣大量堆积产生的污染问题,同时又降低了对砂石骨料的过分依赖。本文用热闷处理后的钢渣代替砂石骨料制备生态水工砖,研究钢渣掺入量、钢渣粒径、骨胶比等对生态水工砖透水率、抗压和抗折强度的... 用钢渣作骨料制备生态水工砖,既解决了钢渣大量堆积产生的污染问题,同时又降低了对砂石骨料的过分依赖。本文用热闷处理后的钢渣代替砂石骨料制备生态水工砖,研究钢渣掺入量、钢渣粒径、骨胶比等对生态水工砖透水率、抗压和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分析生态水工砖透水率与抗压、抗折强度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钢渣粒径为4~5.5 mm时性能较好,生态水工砖透水率、抗压和抗折强度分别为5.6×10^(-2)cm/s、45.45 MPa和6.59 MPa。显气孔率直接影响透水性,高显气孔率表示材料含有较多的孔,有利于水流的通过,但也会导致抗压和抗折强度下降。生态水工砖透水率与抗压强度存在负线性相关性,而与抗折强度相关性不大。剖析生态水工砖高透水性形成机制,为制备兼备高透水率和高抗压强度生态水工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生态水工砖 透水率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对稀土镁合金蠕化效果的影响
17
作者 林鹏 金云学 杨乐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60-63,68,共5页
针对蠕墨铸铁蠕化处理过程中蠕化剂加入范围窄,控制很难的问题,试验研究了合金中加入适量的反球化元素钛,对蠕化剂加入量范围及蠕墨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蠕墨铸铁含有0.28%钛元素时,稀土镁合金蠕化剂合适加入量从0.83... 针对蠕墨铸铁蠕化处理过程中蠕化剂加入范围窄,控制很难的问题,试验研究了合金中加入适量的反球化元素钛,对蠕化剂加入量范围及蠕墨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蠕墨铸铁含有0.28%钛元素时,稀土镁合金蠕化剂合适加入量从0.83%~0.94%,增加到0.8%~1.0%,加入量范围几乎增加一倍,仍能获得满意的蠕化率,基体组织中铁素体含量有所增加,硬度也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较小。证明蠕化过程中适当添加反球化元素,能使蠕墨铸铁生产稳定而易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墨铸铁 蠕化剂 蠕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氯高铁型四氯化钛除钒尾渣焙烧提钒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堵伟桐 姜丛翔 +2 位作者 陈卓 居殿春 徐玉松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6-109,共4页
针对氯化法生产钛白粉工艺中除钒固体废弃物难以有效再利用的问题,研究了除钒尾渣钠化焙烧-水浸脱氯提钒工艺中Na_(2)CO_(3)添加量、焙烧时间及温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实现高氯高铁型四氯化钛除钒尾渣资源的二次利用。结果表明,采用液固... 针对氯化法生产钛白粉工艺中除钒固体废弃物难以有效再利用的问题,研究了除钒尾渣钠化焙烧-水浸脱氯提钒工艺中Na_(2)CO_(3)添加量、焙烧时间及温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实现高氯高铁型四氯化钛除钒尾渣资源的二次利用。结果表明,采用液固比10 mL/g的水洗工艺,可大幅降低尾渣中NaCl对沉钒率的影响;水洗后的除钒尾渣在Na_(2)CO_(3)添加量20%、焙烧时间2 h、焙烧温度850℃条件下焙烧后水浸,钒浸出率达88.19%;按NH_(4)^(+)与V物质的量比2.5∶1向浸出液中加入(NH_(4))_(2)SO_(4),可得到NH_(4)VO_(3),经干燥、焙烧可得到粉状V_(2)O_(5)产品,其品位超过99.7%,全流程钒元素回收率8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钒尾渣 钠化焙烧 水浸 浸出率 五氧化二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居殿春 周夏芝 +3 位作者 周磊 徐敏人 白妮 武兆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54,共4页
综述了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的种类、反应机理及存在的问题,为制备性能更好的低温SCR脱硝催化剂提供依据。
关键词 低温 SCR催化剂 脱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渣对La3+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居殿春 周夏芝 +3 位作者 张李睿 周磊 陈春钰 杨志彬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4-47,87,共5页
高炉渣是高炉炼铁过程产生的主要废渣,随着中国钢铁行业的蓬勃发展,高炉渣的排放量日益增加。高炉渣的堆积不仅增加环境负担,还是一种资源浪费。为提高高炉渣的附加值,以高炉渣为吸附剂,研究了高炉渣对La^3+的吸附性能。用扫描电镜、X... 高炉渣是高炉炼铁过程产生的主要废渣,随着中国钢铁行业的蓬勃发展,高炉渣的排放量日益增加。高炉渣的堆积不仅增加环境负担,还是一种资源浪费。为提高高炉渣的附加值,以高炉渣为吸附剂,研究了高炉渣对La^3+的吸附性能。用扫描电镜、X射线荧光衍射、氮气吸附脱附仪对高炉渣的理化性质做了表征。为进一步研究高炉渣的吸附行为及机理,从动力学和热力学角度探讨了La^3+在高炉渣上的吸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高炉渣颗粒分明,有微裂纹结构,是非晶态的玻璃体结构;在吸附行为实验中,实验数据分别满足准一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渣 LA^3+ 等温吸附模型 动力学吸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