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被引量:11
1
作者 葛纪红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06-108,共3页
人文教育的失落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严重缺陷之一,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语言教学是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调整教学内容,在传授目的语国家人文背景知... 人文教育的失落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严重缺陷之一,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语言教学是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调整教学内容,在传授目的语国家人文背景知识的同时,重视本土文化的导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语言 文化 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工科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组织策略 被引量:6
2
作者 夏甘霖 《高校教育管理》 2006年第4期78-81,共4页
中国理工科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精泛读课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从认知心理学对理解和记忆的理论分析角度看,组织策略的应用可以促进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和记忆,并进而提高阅读的效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组织策略可以提高他们的词汇... 中国理工科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精泛读课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从认知心理学对理解和记忆的理论分析角度看,组织策略的应用可以促进阅读过程中的理解和记忆,并进而提高阅读的效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组织策略可以提高他们的词汇推断能力,综合概括能力,信息记忆能力和分析推断能力,因此在中国理工科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组织策略教学,可以达到快速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其他相关能力的教学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 组织策略 英语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术视域下的歌德研究——《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歌德研究文集》评析
3
作者 秦静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74-74,共1页
歌德之于后人,不仅仅是一名享誉世界的文豪,也是思想家、科学家、政治人物,更是作为一个文化的象征和学术的存在。歌德学已在学术史层面被赋予了明确的学科含义。几个世纪以来对歌德的研究从未间断。在中国,对歌德作品的译介亦是经历了... 歌德之于后人,不仅仅是一名享誉世界的文豪,也是思想家、科学家、政治人物,更是作为一个文化的象征和学术的存在。歌德学已在学术史层面被赋予了明确的学科含义。几个世纪以来对歌德的研究从未间断。在中国,对歌德作品的译介亦是经历了宗白华、朱光潜、冯至等大家的努力,歌德经典作品在国内受到广泛拜读的同时,歌德学研究也进入人们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史研究 歌德 外国文学 文集 视域 经典作品 政治人物 思想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韵律的英语介词短语挂靠歧义消解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何享 吴明军 王青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47,共16页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口语表达的韵律线索对交际双方的语言理解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深入了解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产出的韵律线索与预期表达含义之间的相关性,本文以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情境的半开放式口语产...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说话人口语表达的韵律线索对交际双方的语言理解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深入了解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产出的韵律线索与预期表达含义之间的相关性,本文以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情境的半开放式口语产出任务,考察在特定的情境化实验条件下,被试对英语介词短语挂靠造成的歧义句的朗读任务完成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具有对口语韵律特征与句法结构之间关系的潜在敏感性,能够通过口语的韵律停顿和音高重音实现对英语介词短语动、名词挂靠引起的歧义的消解。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英语口语韵律特征与预期含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凸显了韵律训练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为高校英语听说及阅读教学实践的开展提供了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义消解 介词短语挂靠 韵律线索 情境化语境 韵律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语篇中的情态表达及其批评性话语分析 被引量:20
5
作者 严世清 赵霞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7-120,共4页
情态是说话人表达对断言和建议的态度和判断的一种手段。本研究基于自建语料库,以Halliday的功能语法为主要理论依据,采用Fowler(1985)提出的情态的五种分类法,并参照Van Dijk的意识形态分析理论,对美国共和党代表人物John McCain和民... 情态是说话人表达对断言和建议的态度和判断的一种手段。本研究基于自建语料库,以Halliday的功能语法为主要理论依据,采用Fowler(1985)提出的情态的五种分类法,并参照Van Dijk的意识形态分析理论,对美国共和党代表人物John McCain和民主党代表人物Barack Obama在2002-2008年期间就战争与和平问题所发表的言论及相关新闻报道中的情态话语进行分析,揭示情态在政治语篇中具有操控性和劝说性等功能。研究表明,情态是操纵者驾驭的一种语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 批评性话语分析 语言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科期刊专业化、特色化发展路径选择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媛 李春英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43,共4页
国内外期刊业对学术期刊专业化水平的要求与期刊分级的制度化给期刊界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期刊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是高校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报走出困境的唯一可行道路,为此期刊界人士进行了各种探索。发挥主编办刊的主观能动性,努... 国内外期刊业对学术期刊专业化水平的要求与期刊分级的制度化给期刊界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期刊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是高校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报走出困境的唯一可行道路,为此期刊界人士进行了各种探索。发挥主编办刊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实现编辑学者化、专业化转型,整合资源联合办刊、走社会化办刊道路是社科期刊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科学期刊 专业化 特色化 特色化悖论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育人理念下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理性审视 被引量:85
7
作者 杨建超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128,共8页
协同育人是高校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也是高校推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意识认同,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重要途径。我国社会进入了新时代,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上相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高校在... 协同育人是高校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也是高校推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意识认同,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重要途径。我国社会进入了新时代,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上相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中面临认识不够充分、管理体制和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教师从事“课程思政”教育的能力不足等诸多现实困境。唯有进一步强化理念认同、优化体制机制和实施师资能力提升工程等,方能有效解决当前“课程思政”教育改革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育人 课程思政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送你一朵小红花》:后疫情时代影像架构中的生命伦理与心灵救赎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娟 王春艳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0-43,共4页
疾病在人类社会中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尽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现代医学逐渐找到了缓解病痛的种种方式,但“生老病死”仍旧是现代生活难以回避的问题。关于疾病、生命与死亡的话题在电影中的表达也是特殊的,电影院中的观众无... 疾病在人类社会中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尽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现代医学逐渐找到了缓解病痛的种种方式,但“生老病死”仍旧是现代生活难以回避的问题。关于疾病、生命与死亡的话题在电影中的表达也是特殊的,电影院中的观众无法在身体上对疾病的痛苦设身处地地体会,而是通过凝视与认同在心理上对疾病加以象征性的认知和体会。对于商业电影而言,由于忌讳或不愿意在电影院中感受病痛的折磨与死亡的恐怖造成的“讳疾忌医”心理也使这一题材成为电影产业中略显尴尬的一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电影 生命伦理 电影产业 电影院 一朵小红花 现代医学 心灵救赎 生老病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英语教学改革创新之力作——评《英语语言教学改革与创新:互联网+教育探讨》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丽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然到来。为应对随之而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发展的优势已经成为各传统行业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英语教学作为传统教育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与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有机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然到来。为应对随之而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利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发展的优势已经成为各传统行业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英语教学作为传统教育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与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其改革的大趋势、大背景。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也就成为当前英语教育界面临的主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创新 教学改革 英语教学 教育行业 互联网 英语语言 计算机信息技术 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码转换与超语对比及其启示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平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6-62,共7页
双语、多语研究经历了从将语言描述为不同的结构体系到多模态、多感官研究范式的转变,经历了从强调说话者语言本体到关注双语、多语实践的创造性、流动性的变化。期间产生诸多术语来表征双语、多语者的语言借用、交叉和转换现象,其中语... 双语、多语研究经历了从将语言描述为不同的结构体系到多模态、多感官研究范式的转变,经历了从强调说话者语言本体到关注双语、多语实践的创造性、流动性的变化。期间产生诸多术语来表征双语、多语者的语言借用、交叉和转换现象,其中语码转换和超语最具代表性。本文分别从两者的定义与核心观点入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显示:尽管两者在认识视角、研究范式、研究对象、研究幅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就双语、多语研究的大背景而言,两者也存在一些联系。较之一些二分法的相关研究,本研究的结论有助于拓展应用语言学视角,从语码转换和超语的对比研究这一新视角来重新审视外语教学的本质问题并从中得到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码转换 超语 外语教学 多语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矩阵的“船舶动力装置原理”教学方法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少俊 王会 +1 位作者 杨宗明 冯国增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7-130,共4页
针对船舶动力装置原理课程中原有教学模式的问题,引入基于问题的学习,案例教学与专题研究等新的教学方法,并与原有的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课外阅读进行结合。采用认知矩阵对于这些方法进行评估,明确教学方法应使学生达到的认知层次。结... 针对船舶动力装置原理课程中原有教学模式的问题,引入基于问题的学习,案例教学与专题研究等新的教学方法,并与原有的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课外阅读进行结合。采用认知矩阵对于这些方法进行评估,明确教学方法应使学生达到的认知层次。结合课程考核,对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学生在上述教学法要求的认知层次均得到了良好的训练,证明了应用认知矩阵进行评估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矩阵 教学方法评估 船舶动力装置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拟声词对比 被引量:21
12
作者 万石建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3-26,共4页
由于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英汉拟声词有着诸多的异同,对这些异同进行对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这种辞格,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和鉴赏能力,并能指导我们对于拟声词的翻译。
关键词 拟声词 异同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学视角下的高校网页英文翻译 被引量:12
13
作者 邱春安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5-67,共3页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活动,高校网页英文翻译应该遵循传播学规律。本文针对国内高校英文网页翻译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提高英文网页的翻译质量可以采取的一些途径:加强译员队伍的建设,善于利用编译策略,提高网页设计质量,借鉴境外...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活动,高校网页英文翻译应该遵循传播学规律。本文针对国内高校英文网页翻译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提高英文网页的翻译质量可以采取的一些途径:加强译员队伍的建设,善于利用编译策略,提高网页设计质量,借鉴境外高校的网站编译及建设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高校英文网页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环境下“高级英语”建构性学习模式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霞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3-66,70,共5页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带来了外语教学领域革命性的变化。运用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取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网络环境下的建构性学习模式的利与弊,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建构主义以及教学中的各种矛盾关系,结合"高级英语"...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带来了外语教学领域革命性的变化。运用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取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网络环境下的建构性学习模式的利与弊,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建构主义以及教学中的各种矛盾关系,结合"高级英语"的学习特点,探索完善多媒体网络交互模式,多渠道培养学生建构性学习能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环境 “高级英语” 建构性学习 调查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高校外语教材数字化出版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栋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75-77,共3页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高校外语教材形成了纸质教材和数字教材相结合的立体化出版格局。数字教材具有直观性、即时性、多模态等特征,是当代外语教学的重要资源载体。然而,我国高校外语数字教材的开发与出版仍处于... "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高校外语教材形成了纸质教材和数字教材相结合的立体化出版格局。数字教材具有直观性、即时性、多模态等特征,是当代外语教学的重要资源载体。然而,我国高校外语数字教材的开发与出版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内容、形式、普及性和实用性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概述外语教材数字化出版形式与内涵的基础上,指出我国高校外语教材数字化出版现存的问题,并分析其解决的方案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外语教材 数字化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者助力年轻干部成为“斜杠青年”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筠 杨春峰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4-46,共3页
跨领域发展态势的强化要求年轻干部成为全面发展的"斜杠青年"。领导者培育职场"斜杠青年"的要点在于:具备多元能力是关键、立足当下做好手边事是前提、利用优势资源突破行业壁垒是手段、轻物质利益重思想兴趣是目... 跨领域发展态势的强化要求年轻干部成为全面发展的"斜杠青年"。领导者培育职场"斜杠青年"的要点在于:具备多元能力是关键、立足当下做好手边事是前提、利用优势资源突破行业壁垒是手段、轻物质利益重思想兴趣是目的。具体而言,应掌握工作主动权、打造多种职业能力、始终追求改变以及实现战略上的勤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者 年轻干部 “斜杠青年” 职业能力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在线行动学习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构建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栋 盛佳飞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56-59,共4页
鉴于新时代对教师职业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教师对于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作用,教师学习的意义正越发凸显并已成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必要途径。教师工作的特征决定了其在职学习必须注重反思、合作和实践,有效的教师学习项目强调教师在"... 鉴于新时代对教师职业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教师对于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作用,教师学习的意义正越发凸显并已成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必要途径。教师工作的特征决定了其在职学习必须注重反思、合作和实践,有效的教师学习项目强调教师在"做中学"、在集体中学。文章基于这一背景提出了教师在线行动学习的内涵和特征,并将之与教师专业发展结合起来,探讨了如何通过在线行动学习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以及这一共同体构建对当前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行动学习 教师专业发展 学习共同体 教师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韩英语高考题型结构比较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栋 陆银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0-63,75,共5页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相关考试科目都已设计或实施了新的考试模式,其中包括考试方式、考试内容与题型结构的改革。作为我国高考的核心科目之一,英语试题近年来一直在探索内容优化策略,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学业... 一、引言 随着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相关考试科目都已设计或实施了新的考试模式,其中包括考试方式、考试内容与题型结构的改革。作为我国高考的核心科目之一,英语试题近年来一直在探索内容优化策略,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学业评价与教学反拨作用。2013—2014年,我国多个省市相继发布了有关英语高考改革的消息,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试题 高考题型 结构比较 高考制度改革 考试模式 考试内容 考试科目 题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期刊特色化与主编价值取向——以赛珍珠主办《亚洲》为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媛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44,共4页
在专业化分工日益精细时代,期刊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是综合性社科期刊走出困境的唯一可行道路。主编责、权、利统一的办刊模式,主编学者化的自我追求,设置特色栏目,认真组织稿源,是中国综合性社科期刊摆脱"全、散、小、弱"困境,走向"... 在专业化分工日益精细时代,期刊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是综合性社科期刊走出困境的唯一可行道路。主编责、权、利统一的办刊模式,主编学者化的自我追求,设置特色栏目,认真组织稿源,是中国综合性社科期刊摆脱"全、散、小、弱"困境,走向"专、特、强、大"可资选择的方案。赛珍珠1941~1946年主办《亚洲》的成功经验无疑能够给我们必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刊特色化 主编的价值取向 主编学者化 栏目设置 稿源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罗马文学对中国蚕丝文化的异域想象 被引量:1
20
作者 曾景婷 周莹 李鹏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9-155,共7页
中国蚕丝文化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典型代表之一。早在汉武帝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丝绸作为商品销往古罗马,成为西方认识中国的第一文化符号。一方面,丝绸逐渐成为古罗马贵族社会竞相追逐的奢侈品;另一方面... 中国蚕丝文化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典型代表之一。早在汉武帝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丝绸作为商品销往古罗马,成为西方认识中国的第一文化符号。一方面,丝绸逐渐成为古罗马贵族社会竞相追逐的奢侈品;另一方面,赛里斯(中国)和蚕丝意象也大量出现在古罗马文学中,承载着古罗马作家对中国蚕丝文化的浪漫想象。本文从丝绸风尚、蚕丝起源、丝国形象和丝绸贸易4个方面阐释古罗马文学对中国蚕丝文化的异域想象,旨在勾勒出中国丝绸和蚕丝文化在西方早期文明中对古罗马文学的影响,以及引发古罗马人对中国和中国人丰富的遐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蚕丝文化 古罗马文学 赛里斯 异域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