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锻叶片模具三维型面优化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邵勇 陆彬 +2 位作者 Hengan Ou 陈军 郭平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16-1621,共6页
基于有限元模拟技术,对包括切边工序在内的叶片精锻过程进行了准确模拟,并针对叶片锻造过程中叶身型面产生的尺寸偏差,采用模具型面直接补偿的方法对叶片精锻模具进行了三维优化设计.通过模拟,定量给出了锻件型面的尺寸偏差,建立了偏差... 基于有限元模拟技术,对包括切边工序在内的叶片精锻过程进行了准确模拟,并针对叶片锻造过程中叶身型面产生的尺寸偏差,采用模具型面直接补偿的方法对叶片精锻模具进行了三维优化设计.通过模拟,定量给出了锻件型面的尺寸偏差,建立了偏差类型与型面变形之间的关系.以锻件型面偏差总量最小为优化目标,设计了基于变化的权重优化算法,准确计算了模具型面各节点上的插补值,并利用B样条曲面构建技术对优化后的模具型面进行了重构.开发了模具型面直接补偿优化设计系统,并对镍基叶片模具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模具型面偏差明显减小,优化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精锻 优化 有限元 切边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积成形预成形设计及优化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邵勇 陆彬 +1 位作者 陈军 郭平义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共9页
文章立足于体积成形预成形设计及优化领域的新发展,侧重介绍了在叶片锻造预成形设计及优化方面的应用。对包括工程实际、物理模拟、数值模拟以及类等势场模拟在内的体积成形预成形的各种设计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归纳总结了目前研究较为... 文章立足于体积成形预成形设计及优化领域的新发展,侧重介绍了在叶片锻造预成形设计及优化方面的应用。对包括工程实际、物理模拟、数值模拟以及类等势场模拟在内的体积成形预成形的各种设计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归纳总结了目前研究较为热门的基于数值模拟,并结合一定寻优方法的体积成形预成形优化设计的各种主流及创新方法,而且对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以及应用前景等做了详细介绍;对未来预成形设计及优化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体积成形 预成形 优化设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形均匀的叶片锻造预成形拓扑优化设计 被引量:5
3
作者 邵勇 陆彬 +1 位作者 任发才 陈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9-404,411,共7页
为了优化预成形设计,提出了针对提高锻件变形均匀性的预成形拓扑优化算法及相关单元增删准则,并开发了优化程序,对叶片锻件翼型截面的预成形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与静水压力的单元增删准则优化的预成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模型在模腔充... 为了优化预成形设计,提出了针对提高锻件变形均匀性的预成形拓扑优化算法及相关单元增删准则,并开发了优化程序,对叶片锻件翼型截面的预成形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与静水压力的单元增删准则优化的预成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模型在模腔充满的基础上可有效改善锻件的成形均匀性.另外,相对简单的外形轮廓也便于预成形的完成,总体优化设计效果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预成形设计 渐进结构优化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及热处理氧化对商业纯钛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平义 张建兵 +2 位作者 黄东伟 邵勇 李为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91-94,110,共5页
利用电化学氧化、热处理氧化对商业纯钛进行表面处理。不同的氧化电压和时间将产生不同形貌的氧化钛膜,电压过大时会生成很多的瘤状氧化物。热处理氧化后,钛表面生成均匀金红石和锐钛矿型混合氧化物膜,并且氧化膜下会出现Ti-O固溶体构... 利用电化学氧化、热处理氧化对商业纯钛进行表面处理。不同的氧化电压和时间将产生不同形貌的氧化钛膜,电压过大时会生成很多的瘤状氧化物。热处理氧化后,钛表面生成均匀金红石和锐钛矿型混合氧化物膜,并且氧化膜下会出现Ti-O固溶体构成的渗氧层。在酸性含氯溶液和碱溶液中比较不同处理后钛板的腐蚀性能,在2种腐蚀介质中所有材料均随电位升高进入钝化区。在酸性溶液中,电化学氧化处理后钛板的腐蚀电流、维钝电流密度最小;在碱性溶液中,虽然热处理氧化对应维钝电流密度最小,但其钝化电位区间比电化学氧化对应电位区间窄。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热处理氧化膜随电位升高局部出现破损,而未经过表面处理的钛板,局部区域发生沿晶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氧化 热处理氧化 纯钛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向渐进结构优化的叶片锻件预成形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邵勇 陆彬 +1 位作者 陈军 郭平义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8-114,共7页
为了实现体积成形的预成形优化设计,基于双向渐进结构(BESO)优化的思想,提出了一种针对体积成形预成形设计的新方法——拓扑优化法,并详细给出了该方法的优化策略、单元增删准则、插值处理等关键技术.利用自行开发的优化程序,结合DEFORM... 为了实现体积成形的预成形优化设计,基于双向渐进结构(BESO)优化的思想,提出了一种针对体积成形预成形设计的新方法——拓扑优化法,并详细给出了该方法的优化策略、单元增删准则、插值处理等关键技术.利用自行开发的优化程序,结合DEFORM-2D有限元模拟软件,以理想充填模腔、最小飞边状态为目标,以静水压力的大小作为单元的增删准则,从毛坯的欠填充状态出发,对二维叶片锻件的预成形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算法原理清晰明确,实现方便,整个过程集成化后,从模拟到优化均可实现自动进行,运行效率高,并具有较高的优化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体积成形 预成形设计 渐进优化 拓扑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杆成形工艺的改进 被引量:2
6
作者 邵勇 郭平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114-116,共3页
分析了挤杆成形过程中挤压坯表面质量较差的原因,并针对传统挤杆模结构上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并重新设计了模具。结果表明,新模具生产出的挤压坯外形更加合理,表面质量有所提高,并可减少加热火次,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有积极... 分析了挤杆成形过程中挤压坯表面质量较差的原因,并针对传统挤杆模结构上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并重新设计了模具。结果表明,新模具生产出的挤压坯外形更加合理,表面质量有所提高,并可减少加热火次,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杆 叶片精锻 制坯 热挤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微弧合金化制备Ni_3Al(Cr)涂层及其高温抗氧化性能
7
作者 郭平义 曾潮流 邵勇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2-66,共5页
采用高能微弧合金化技术在K3合金表面制备了Ni_3Al(Cr)涂层;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涂层在1000℃下的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高能微弧合金化技术可在K3合金表面制备出微晶涂层,阳极材料采用铸态Ni_3Al(Cr)金属间化合物所... 采用高能微弧合金化技术在K3合金表面制备了Ni_3Al(Cr)涂层;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涂层在1000℃下的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高能微弧合金化技术可在K3合金表面制备出微晶涂层,阳极材料采用铸态Ni_3Al(Cr)金属间化合物所得涂层能够与基体形成冶金结合;在1000℃下,所得涂层因晶粒细化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生成连续保护性富铝/铬氧化膜,而铸态电极和K3合金不能形成连续致密的氧化膜,因此所得涂层比铸态Ni_3Al(Cr)电极和K3合金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性能,并且NiO和尖晶石的生成量也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3Al(Cr)涂层 高能微弧合金化 高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电解氧化脉冲电压对铝合金陶瓷层结构的影响
8
作者 秦泽尚 邵勇 +3 位作者 张名涛 李为立 陈云亮 郭平义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77-1080,共4页
在富含超细SiC粉末的电解液中,采用等离子电解氧化技术在铝合金表面生成耐蚀陶瓷膜,系统分析了脉冲电压对陶瓷膜厚度、生长动力学、组织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脉冲电压低于400 V时,随着脉冲电压的升高,陶瓷膜的厚度呈现缓慢... 在富含超细SiC粉末的电解液中,采用等离子电解氧化技术在铝合金表面生成耐蚀陶瓷膜,系统分析了脉冲电压对陶瓷膜厚度、生长动力学、组织结构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脉冲电压低于400 V时,随着脉冲电压的升高,陶瓷膜的厚度呈现缓慢增加趋势,电压低于400 V和高于400 V时出现不同的电流-时间变化曲线。随着脉冲电压的上升,陶瓷膜出现三种不同的组织结构,而且在NaCl溶液中显示出不同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电解氧化 铝合金 SIC 生长机制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微弧合金化法制备Co-40Mn涂层的组织结构
9
作者 张名涛 王冠仲 郭平义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14-917,共4页
为了改善不锈钢的高温氧化性能,有效阻止铬的扩散,使其可应用在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板上,采用高能微弧合金化技术在304不锈钢上制备了Co-40Mn合金化层。通过研究沉积过程中的质量转移规律,优化得到Co-40Mn合金化层的制备电压、频率和功... 为了改善不锈钢的高温氧化性能,有效阻止铬的扩散,使其可应用在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板上,采用高能微弧合金化技术在304不锈钢上制备了Co-40Mn合金化层。通过研究沉积过程中的质量转移规律,优化得到Co-40Mn合金化层的制备电压、频率和功率及沉积时间等参数。利用SEM、EDX对沉积层形貌及元素扩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沉积层与基体形成良的冶金结合。合金化处理的不锈钢试件经800℃高温氧化2h后,表面生成(CoMn)3O4尖晶石层。该尖晶石层将有效提高304的抗氧化性能,并满足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板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微弧合金化技术 Co-Mn涂层 连接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