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部第三系陆相沉积中的甲藻甾烷:海侵指相的标志物? 被引量:29
1
作者 侯读杰 王铁冠 +2 位作者 张一伟 张林晔 张传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24-528,共5页
通过对我国东部苏北盆地洪泽凹陷和临清坳陷德州凹陷第三系陆相沉积泥岩中生物标志物分析,检测到了丰富的甲藻甾烷异构体和24-正丙基胆甾烷。结合它们的分布特征与产出的地层微体古生物资料,笔者推断它们可能是海侵作用的产物。
关键词 海侵 分子化石 甲藻甾烷 陆相沉积 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陆块南缘下震旦统顶部裂离不整合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曹高社 张善文 +4 位作者 柳忠泉 杨晓勇 刘德良 周松兴 杨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21-627,共7页
华北陆块南缘四十里长山地区下震旦统四顶山组叠层石白云岩与其上部凤台砾岩的接触界面上为一薄层黄铁矿,对其宏观和微观以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这一接触界面为裂离不整合。这一裂离不整合的发现和确认为研究华北陆块在Rodnia超大陆... 华北陆块南缘四十里长山地区下震旦统四顶山组叠层石白云岩与其上部凤台砾岩的接触界面上为一薄层黄铁矿,对其宏观和微观以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这一接触界面为裂离不整合。这一裂离不整合的发现和确认为研究华北陆块在Rodnia超大陆裂解时期的地质响应提供了直接依据,也为研究凤台砾岩及其相对应地层的成因提供了重要的构造背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陆块 不整合 地质意义 超大陆 砾岩 构造背景 地球化学特征 顶部 叠层石 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满西地区石炭系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蒋小琼 郭建华 +2 位作者 管宏林 饶丹 陈本才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33-337,共5页
根据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综合利用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以层序体系域边界特征为划分依据,将塔里木盆地满西地区石炭系划分为6个沉积层序,并确定了低位、海进、高位体系域的发育情况。研究区石炭系沉积于陆棚区,主要发育河流、... 根据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综合利用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以层序体系域边界特征为划分依据,将塔里木盆地满西地区石炭系划分为6个沉积层序,并确定了低位、海进、高位体系域的发育情况。研究区石炭系沉积于陆棚区,主要发育河流、滨岸、浅海陆棚、浅水碳酸盐岩、扇三角洲、海岸平原、泻湖、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混合等8种沉积体系。低位体系域以发育河流沉积体系为特征,海侵体系域发育有浅海陆棚、浅水碳酸盐岩、海岸平原、碳酸盐岩与碎屑岩混合沉积体系,除河流沉积体系外,其它7种沉积体系在高位体系域中均有发育,研究区主要储集砂体分布于高位体系域的滨岸沉积体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西地区 石炭系 层序地层 体系域 沉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质条件下断块内储层参数预测 被引量:1
4
作者 金强 信荃麟 +3 位作者 刘泽容 杨少春 陈均 张春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A02期66-69,75,共5页
本文采用无并LOG反演的地震速度信息,结合地质和测井资料预测了砂组级别的储层厚度和物性参数在断块内部的分布。预测结果在用于开发方案设计和储量计算中,得到了开发并网的证实。实际应用的效果表明,无井LOG反演的地震速度等资料具... 本文采用无并LOG反演的地震速度信息,结合地质和测井资料预测了砂组级别的储层厚度和物性参数在断块内部的分布。预测结果在用于开发方案设计和储量计算中,得到了开发并网的证实。实际应用的效果表明,无井LOG反演的地震速度等资料具有精度高、质量好等特点,在复杂断块区的储层预测中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演速度 断块 预测 储集层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源岩中芳构化乔木烷/蕨烷系列化合物的检测与意义
5
作者 侯读杰 包建平 张传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39-443,共5页
笔者在苏北盆地洪泽凹陷沉积物和新疆三塘湖盆地泥岩中检测到了相对丰富的芳构化乔木烷/蕨烷系列化合物,发现该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西部淡水—咸水沉积的烃源岩中,该类化合物分布的广泛性说明此类化合物的生源母质较为普遍。... 笔者在苏北盆地洪泽凹陷沉积物和新疆三塘湖盆地泥岩中检测到了相对丰富的芳构化乔木烷/蕨烷系列化合物,发现该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西部淡水—咸水沉积的烃源岩中,该类化合物分布的广泛性说明此类化合物的生源母质较为普遍。根据洪泽凹陷烃源岩中的B环芳构化乔木烷/蕨烷的产出特征,笔者推测它们可能主要与细菌生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构化乔木烷 蕨烷 沉积环境 烃源岩 油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丹1/2/4区块的钻井液技术
6
作者 冀成楼 严忠 +1 位作者 杨星 匡立新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00年第5期46-46,共1页
苏丹1/2/4区块上部地层主要为易水化、易造浆的泥岩与胶结性较差的砂岩互层,中部地层是以石英、蒙脱石及高岭石为主的大段泥岩层,油层岩性为砂岩,胶结疏松、孔隙度大。某些井地层水钙离子含量高,钻井液钙侵较为严重,但没有大段膏岩层。... 苏丹1/2/4区块上部地层主要为易水化、易造浆的泥岩与胶结性较差的砂岩互层,中部地层是以石英、蒙脱石及高岭石为主的大段泥岩层,油层岩性为砂岩,胶结疏松、孔隙度大。某些井地层水钙离子含量高,钻井液钙侵较为严重,但没有大段膏岩层。地层压力梯度均衡。复杂情况主要出现在中部泥岩地层,泥岩遇水膨胀,井壁不稳定,缩径,造成大段划眼和卡钻。针对该地层特点,选用了不同的钻井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 石油钻井 钻井液体系 钙侵 不分散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复杂小断块轻油油藏CO_2吞吐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炳官 吕连海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1997年第4期7-13,共7页
主要分析了江苏富民油田(以下简称FM油田)富46(以下简称F46)断块生产井F48进行CO2吞吐的室内研究和矿场试验结果。室内长岩心吞吐试验结果表明:CO2吞吐最佳注入量为0.2~0.3PV,可增加水驱残余油采收率1... 主要分析了江苏富民油田(以下简称FM油田)富46(以下简称F46)断块生产井F48进行CO2吞吐的室内研究和矿场试验结果。室内长岩心吞吐试验结果表明:CO2吞吐最佳注入量为0.2~0.3PV,可增加水驱残余油采收率10%以上;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控制CO2注入量(<121.3×103m3)、浸泡期(7天)、返排速度(<50m3/d)及提高注入速度可获得最佳的吞吐效果,但第二周期吞吐效果远不如第一周期吞吐效果好,这可以用增加采油量和换油率(CO2利用率的倒数)来评价。现场试验采用管线输送和液态注入工艺方法,实施后,F48井初期日增油8t,有效期14个月,累积净增油1500t,投入产出比为1∶5.82,内部收益率89%。证明CO2吞吐技术在低渗透复杂小断块轻油油藏运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注二氧化碳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溶剂环氧涂料内涂层技术在输卤管道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梅奇 文学 沈波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34,共3页
淮安采输卤管道上采用了无溶剂环氧涂料内涂层的新工艺、新技术。详细介绍了无溶剂环氧涂料的优良性能,本工艺是一种耐腐蚀、耐油、耐水、无毒无污染的绿色工艺。结合生产现场实际应用情况,对本涂料及其涂装施工情况进行了小结。
关键词 无溶剂环氧涂料 管道内防腐 喷丸除锈 喷涂机 补口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