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减压渣油掺水乳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基和 李亮 +4 位作者 王钒 沈潮松 尤侯平 周立进 陆宝峰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1-34,共4页
介绍了扬子石化减压渣油掺水乳化工艺的实验室研究、现场应用方案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减渣 掺水 乳化 渣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利用酸碱调控的分子器件富电子二苯醚客体和缺电子联吡啶大环组成的准轮烷的“开”与“关” 被引量:14
2
作者 王乐勇 席海涛 +2 位作者 孙小强 潘毅 胡宏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3-145,共3页
利用 π-π堆积作用 ,富电子 4 ,4 -二氨基二苯醚 ( A)和 4 ,4 -二羟基二苯醚 ( B)分别与缺电子联吡啶大环 ( CPQT)自组装成准轮烷 A-CPQT和 B-CPQT;利用酸碱调控准轮烷 A-CPQT的“开”与“关”,此过程可利用体系的核磁共振氢谱的化... 利用 π-π堆积作用 ,富电子 4 ,4 -二氨基二苯醚 ( A)和 4 ,4 -二羟基二苯醚 ( B)分别与缺电子联吡啶大环 ( CPQT)自组装成准轮烷 A-CPQT和 B-CPQT;利用酸碱调控准轮烷 A-CPQT的“开”与“关”,此过程可利用体系的核磁共振氢谱的化学位移变化进行跟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轮烷 核磁共振 超分子 二苯醛 联吡啶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的合成 被引量:10
3
作者 马江权 黄荣荣 +1 位作者 冷一欣 朱培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55-857,共3页
使用 12 -磷钨酸为催化剂 ,以丙二醇单甲醚和乙酸为原料合成了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讨论了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乙酸与丙二醇单甲醚的摩尔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 :n(乙酸 ) /n(丙二醇单甲醚 ) =1 3 /1,磷钨... 使用 12 -磷钨酸为催化剂 ,以丙二醇单甲醚和乙酸为原料合成了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讨论了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乙酸与丙二醇单甲醚的摩尔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 :n(乙酸 ) /n(丙二醇单甲醚 ) =1 3 /1,磷钨酸催化剂用量为反应液质量的 0 4% ,带水剂环己烷用量为反应液质量的 2 5 % ,反应温度 110℃ ,反应时间 2 5h ,采用减压蒸馏分离提纯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产品的含量 ,并通过沸程测定、元素分析等手段对产品进行了表征 ,产品的纯度 >99% ,收率 92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 合成 丙二醇单甲醚 磷钨酸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熔融结晶技术提纯人造麝香DDHI 被引量:4
4
作者 叶青 裘兆蓉 +2 位作者 王车礼 冯翠红 宗封琦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60-261,277,共3页
用熔融结晶技术从DDHI混合物中分离提纯人造麝香DDHI,结晶的适宜条件为 :结晶时间2h ,降温速率 4℃ /h ,通氮气 ,发汗时升温速率为 6℃ /h ,发汗时间为 30min。经过二级结晶 ,w(DDHI) =99 2 % ,收率为 6 3 2 %。
关键词 人造麝香 DDHI 熔融结晶 分离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薄膜TiO_2/γ-Al_2O_3和粉末TiO_2上光催化降解苯酚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桂云 马江权 +1 位作者 栗洪道 朱芳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7-190,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薄膜状TiO2/( -Al2O3和粉末状TiO2光催化剂;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降解苯酚的催化活性评价等手段对薄膜状TiO2/( -Al2O3和粉末状TiO2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500℃热处理3h时,TiO2的晶型是锐钛矿... 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薄膜状TiO2/( -Al2O3和粉末状TiO2光催化剂;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降解苯酚的催化活性评价等手段对薄膜状TiO2/( -Al2O3和粉末状TiO2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500℃热处理3h时,TiO2的晶型是锐钛矿型,用于光催化降解苯酚时显示了较高的活性,且薄膜状TiO2/( -Al2O3的光催化活性高于粉末状T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降解 苯酚 溶胶-凝胶 废水处理 二氧化钛-γ一氧化铝 薄膜 催化活性 粉末二氧化钛 光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HI-DIPP二元体系固液平衡数据的测定和关联 被引量:3
6
作者 叶青 裘兆蓉 +2 位作者 王车礼 马江权 沈宏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2-265,共4页
测定了DIPP-DDHI体系的固液平衡相图,用理想溶液模型和UNIQUAC活度系数模型进行了关联; 其中用UNIQUAC活度系数模型所获得的结果较满意。
关键词 固液平衡 2 6-二异丙基苯酚 人造麝香 1 1-二甲基-5 7-二异丙基-6-羟基茚满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气相氧化制苯甲醛 被引量:14
7
作者 吴泽彪 盛梅 林西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6期29-32,45,共5页
考察了甲苯气相氧化制苯甲醛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对负载型和非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作了对比 ,在此基础上评价了一系列双组分催化剂的活性 ,然后通过膜反应器不同进料方式的考察探索了提高苯甲醛选择性和收率的另外一条途径 .结果表明 ... 考察了甲苯气相氧化制苯甲醛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对负载型和非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作了对比 ,在此基础上评价了一系列双组分催化剂的活性 ,然后通过膜反应器不同进料方式的考察探索了提高苯甲醛选择性和收率的另外一条途径 .结果表明 ,甲苯气相氧化制苯甲醛有一最佳温度 ,随空气甲苯比增大甲苯转化率和苯甲醛选择性均增加 ,随空速增大甲苯转化率降低 ,苯甲醛选择性增加 .Mo -Fe中引入载体SiO2 后对催化剂性能没有改进 .Mo与第Ⅷ族元素和Bi组成的双组分催化剂对甲苯气相氧化来说各有特点 ,Mo -Cr ,Mo -Mn ,Mo -Cu ,Mo -Ni,Mo -Co ,Mo -Fe ,Mo -Bi和Mo -Fe -Si几种催化剂中Mo -Co最佳 .采用膜催化时 ,不同的进料方式有不同的结果 .当空气走管程 ,甲苯走壳程时 ,甲苯的转化率、苯甲醛的产率和选择性为最高 (产率为 2 3 9% ,选择性为 73 1%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反应器 甲苯 苯甲醛 气相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102大孔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群 王平 +3 位作者 尹芳华 陈海群 冯文国 陈金龙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815-819,共5页
以NB- 1 型弱极性溶剂为致孔剂合成的ST- DVB 共聚体为骨架,经氯化、磺化制得C102 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在绝热反应器中将其用作壬烯与苯酚的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在空速9 h - 1 、反应温度88 ~130 ℃的条件下... 以NB- 1 型弱极性溶剂为致孔剂合成的ST- DVB 共聚体为骨架,经氯化、磺化制得C102 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在绝热反应器中将其用作壬烯与苯酚的烷基化反应催化剂,在空速9 h - 1 、反应温度88 ~130 ℃的条件下,600 h连续反应后壬烯转化率≥94 % ,壬基酚选择性达95 % ;在等温反应器中用作二甘醇分子内脱水环化反应的催化剂,在空速为0-4 h - 1 、平均床温155 ℃下,连续反应380 h 后二甘醇的单程转化率≥62-9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交换树脂 催化剂 烷基化 环化 大孔强酸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高碳醇酯降凝剂的合成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为民 王小妹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78-179,共2页
用固体酸代替硫酸作为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制备酯基碳数为 1 2~ 1 6的丙烯酸酯类单体 ,固体酸用量为 0 .2 % ,酯产率高达 95 .1 % ,产物不必进行碱洗、水洗等工序 ,后处理简单、环境污染小 ,对设备腐蚀小。并考察其聚合物对柴油的降凝作用。
关键词 固体酸 聚丙烯酸高碳醇酯 降凝剂 柴油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造麝香DDHI重结晶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叶青 裘兆蓉 +1 位作者 韶晖 袁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23-524,527,共3页
测定了人造麝香DDHI在不同质量分数的乙醇水溶液中的溶解度 ,并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DDHI,适宜的工艺条件为 :用质量分数为 80 %的乙醇水溶液作为溶剂 ,将液态DDHI溶于 6 0℃的溶剂中 ,缓慢冷却至 2 0℃进行重结晶 ,溶液的pH =7,乙醇水溶... 测定了人造麝香DDHI在不同质量分数的乙醇水溶液中的溶解度 ,并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DDHI,适宜的工艺条件为 :用质量分数为 80 %的乙醇水溶液作为溶剂 ,将液态DDHI溶于 6 0℃的溶剂中 ,缓慢冷却至 2 0℃进行重结晶 ,溶液的pH =7,乙醇水溶液与DDHI的质量比为 2 3~2 6 ,进行二至三次重结晶可得到质量分数大于 99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结晶 人造麝香 DDHI 溶解度 二甲基二异丙基羟基茚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反应器中甲苯部分氧化制苯甲醛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泽彪 盛梅 +2 位作者 朱毅青 林西平 郭登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85-488,共4页
研究了负载及装填铁-钼催化剂的氧化铝膜管应用于甲苯膜催化氧化制苯甲醛的的反应。考察了三种进料方式:(1)甲苯从管侧面渗入,空气从管口进入:(2)甲苯从管口进入,空气从管侧面渗入;(3)甲苯空气混合从管口进入,并考察了温度... 研究了负载及装填铁-钼催化剂的氧化铝膜管应用于甲苯膜催化氧化制苯甲醛的的反应。考察了三种进料方式:(1)甲苯从管侧面渗入,空气从管口进入:(2)甲苯从管口进入,空气从管侧面渗入;(3)甲苯空气混合从管口进入,并考察了温度、空气甲苯进料比、甲苯空速的变化以及不同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用(1)进料方式,温度600℃时苯甲醛产率和选择性最高;在一定范围内随甲苯空速和空气甲苯进料比的增大,苯甲醛的产率也增大:空白α-氧化铝管对甲苯部分氧化生成苯甲醛几乎没有催化作用。说明了膜反应器在采用适当的进料方式时优于固定床反应器,为该应用的工业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反应器 甲苯 苯甲醛 氧化 部分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三甲基乙酸收率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裘兆蓉 叶青 +2 位作者 罗杰 李坚 承民联 《现代化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34-35,共2页
以异丁醇和甲酸为原料在常压下制三甲基乙酸,反应最佳条件为:n(异丁醇)∶n(甲酸)=0.75,n(催化剂)∶n(异丁醇)=6.6,反应温度55℃,滴加和搅拌时间分别为25min和75min;适当调节催化剂硫酸的量,收... 以异丁醇和甲酸为原料在常压下制三甲基乙酸,反应最佳条件为:n(异丁醇)∶n(甲酸)=0.75,n(催化剂)∶n(异丁醇)=6.6,反应温度55℃,滴加和搅拌时间分别为25min和75min;适当调节催化剂硫酸的量,收率可达8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丁醇 甲酸 三甲基乙酸 硫酸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液相转移反应萃取法合成戊二醛 被引量:4
13
作者 单玉华 邬国英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9-334,共6页
提出了液-液相转移反应萃取法制备成二醛(GA)新工艺。此工艺过程是在相转移催化剂(PTC)与杂多酸(HPA)的参与下,用过氧化氢在有机相氧化环戊烯(CPE),生成的GA被萃取至水相。反应混合物经沉降分去合GA的水层后,有机相(主要含... 提出了液-液相转移反应萃取法制备成二醛(GA)新工艺。此工艺过程是在相转移催化剂(PTC)与杂多酸(HPA)的参与下,用过氧化氢在有机相氧化环戊烯(CPE),生成的GA被萃取至水相。反应混合物经沉降分去合GA的水层后,有机相(主要含溶剂、催化剂、末反应物和中间产物)方便地循环使用。通过对溶剂、PTC、氧化催化剂、助催化剂的考察,建立了适宜的液-液相转移反应萃取体系。适宜的溶剂是1,2-二氯乙烷(DCE)、适宜的HPA是H3PMo10W2O40、适宜的PTC是三辛基丁基溴化铵(TOBAB)。在优化的条件下GA收率超过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二醛 环戊烯 氧化 相转移 反应萃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天冬酰胺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江权 冷一欣 杨利民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2-114,共3页
在一内衬钛材的不锈钢高压釜中,采用自制的N 催化剂,通过马来酸酐氨解反应合成了DL天冬酰胺。对影响反应收率的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以及催化剂的用量进行了研究。所得最佳合成条件如下:氨水与马来酸酐物质的量比为1... 在一内衬钛材的不锈钢高压釜中,采用自制的N 催化剂,通过马来酸酐氨解反应合成了DL天冬酰胺。对影响反应收率的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以及催化剂的用量进行了研究。所得最佳合成条件如下:氨水与马来酸酐物质的量比为10.2∶1,反应时间5 h,反应温度90℃,催化剂N与马来酸酐质量比为0.15∶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产品总收率为70 % ,纯度达到99% 。并通过IR光谱对产品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 DL-天冬酰胺 氨解 合成 工艺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丙二醇氧化制丙酮醛催化剂 被引量:4
15
作者 单玉华 邬国英 +2 位作者 黄卫 李为民 龚丽一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46-749,共4页
研制用于 1 ,2 -丙二醇空气氧化合成丙酮醛的负载型改性银催化剂。试验结果表明 :γ -Al2 O3是较好的催化剂载体 ;分别用Zn、Ba、P、K等元素对负载银催化剂进行改性 ,都可提高丙酮醛选择性 ,尤以Zn的效果最好。并发现这些改性组份间存... 研制用于 1 ,2 -丙二醇空气氧化合成丙酮醛的负载型改性银催化剂。试验结果表明 :γ -Al2 O3是较好的催化剂载体 ;分别用Zn、Ba、P、K等元素对负载银催化剂进行改性 ,都可提高丙酮醛选择性 ,尤以Zn的效果最好。并发现这些改性组份间存在协同效应 ,同时用Zn、Ba、P、K对银催化剂进行改性 ,丙酮醛的选择性最高 ,当反应温度 30 0℃、丙二醇空速 1 0h- 1、氧醇摩尔比 1 1时 ,丙酮醛选择性可达 9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醛 丙二醇 负载型 银催化剂 改性 空气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W/40 CD级油调合专家系统辅助添加剂配方的求解 被引量:1
16
作者 邬国英 贾照明 +2 位作者 李为民 赵涤之 蒋永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7-51,共5页
就具有决策支持功能且为多任务的15W/40CD级油调合专家系统中第二个子系统——以多级油为基础油加入各种添加剂的配方求解辅助子系统的设计作了介绍。该子系统的设计思想基于以前的成功配方和设计配方的类比关系,而15W/4... 就具有决策支持功能且为多任务的15W/40CD级油调合专家系统中第二个子系统——以多级油为基础油加入各种添加剂的配方求解辅助子系统的设计作了介绍。该子系统的设计思想基于以前的成功配方和设计配方的类比关系,而15W/40CD级柴油机油添加剂配方设计系统基于范例检索、范例求解和规则求解;基于范例的推理设计的基础是相似性关系。介绍了添加剂配方求解的设计过程,用于范例检索、范例求解和规则求解的知识库的建立,给出了求解得到的满足主要性能指标的全配方油。最终方案与试验调油方案基本吻合,偏差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油 调合 专家系统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含CO_2气体混合物的维里系数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荣荣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6-160,共5页
1前言根据密度展开的维里方程具有以下形式:式中Z为压缩因子,是密度,B和C分别被称为第二和第三维里系数,等等。对于一定的物质来说,这些系数只是温度的函数。维里方程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它可以用统计力学的方法推导出来,方... 1前言根据密度展开的维里方程具有以下形式:式中Z为压缩因子,是密度,B和C分别被称为第二和第三维里系数,等等。对于一定的物质来说,这些系数只是温度的函数。维里方程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它可以用统计力学的方法推导出来,方程中的维里系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 混合物 维里系数 二氧化碳 六氟化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茚满在2,6-二异丙基苯酚中溶解度的测定及关联
18
作者 叶青 裘兆蓉 +1 位作者 王车礼 沈宏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71-873,共3页
测定了 2 90~ 3 80K内羟基茚满在 2 ,6-二异丙基苯酚中的溶解度 ,试验数据用理想溶液模型及Wilson、NRTL、UNIQUAC活度系数模型进行了关联 ,其中理想溶液模型的误差较大 ,用UNIQUIC方程关联的平均相对误差为 0 83K ,误差最小 ,用Wilso... 测定了 2 90~ 3 80K内羟基茚满在 2 ,6-二异丙基苯酚中的溶解度 ,试验数据用理想溶液模型及Wilson、NRTL、UNIQUAC活度系数模型进行了关联 ,其中理想溶液模型的误差较大 ,用UNIQUIC方程关联的平均相对误差为 0 83K ,误差最小 ,用Wilson、NRTL方程关联也可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茚满 2 6-二异丙基苯酚 溶解度 测定 关联 活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压精馏-熔融结晶耦合装置提纯人造麝香的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叶青 王车礼 裘兆蓉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2-35,共4页
通过减压精馏 熔融结晶耦合技术研究提高人造麝香 (DDHI)含量的原理和工艺流程。实验结果表明 ,该技术可使人造麝香DDHI的纯度达到 98% ,总收率达到 54 % ,比原工艺提高 1 3 %。
关键词 减压蒸馏 熔融结晶 人造麝香 DDHI 耦合装置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甲苯麝香重结晶工艺的研究
20
作者 马江权 刘维俭 +1 位作者 黄荣荣 姚致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7-29,共3页
测定了三甲苯麝香在w(C2 H5 OH) = 95% 乙醇中的溶解度曲线。通过考察乙醇与粗晶的配比、溶解温度、溶解时间、冷却方式、冷却温度等影响因素,确定了重结晶提纯三甲苯麝香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溶解温度80℃,结晶温度... 测定了三甲苯麝香在w(C2 H5 OH) = 95% 乙醇中的溶解度曲线。通过考察乙醇与粗晶的配比、溶解温度、溶解时间、冷却方式、冷却温度等影响因素,确定了重结晶提纯三甲苯麝香的最佳工艺条件如下:溶解温度80℃,结晶温度45℃,溶解时间1h,结晶时间1h,3 次重结晶w(C2 H5 OH)= 95% 乙醇和粗晶质量比分别为6∶1、8∶1 和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甲苯麝香 重结晶 溶解度曲线 工艺 合成香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