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龙1010/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共混体系的反应增容 被引量:6
1
作者 李锦春 俞强 林明德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8-40,共3页
利用Molau实验、红外光谱、电子扫描显微镜等研究了尼龙1010与马来酸酐接技改性聚丙烯(PP-g-MAH)共混体系的结构,结果表明,尼龙1010分子链中胺基或亚胺基与Pp-g-MAH上的酸酐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的接... 利用Molau实验、红外光谱、电子扫描显微镜等研究了尼龙1010与马来酸酐接技改性聚丙烯(PP-g-MAH)共混体系的结构,结果表明,尼龙1010分子链中胺基或亚胺基与Pp-g-MAH上的酸酐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的接枝共聚物起到了共混体系增容剂的作用,改善了体系的亲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1010 马来酸酐 接枝 聚丙烯 共混 反应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方法对交联聚乙烯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龚方红 李锦春 +1 位作者 俞强 林明德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1-4,共1页
研究了硅烷交联聚乙烯和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由于结晶和交联的顺序不同而造成的结晶行为的差异,交联密度相同时,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的结晶度和熔点明显低于硅烷交联聚乙烯.交联聚乙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表明:交联前后聚乙烯的Avr... 研究了硅烷交联聚乙烯和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由于结晶和交联的顺序不同而造成的结晶行为的差异,交联密度相同时,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的结晶度和熔点明显低于硅烷交联聚乙烯.交联聚乙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表明:交联前后聚乙烯的Avrami指数n基本不变,交联后,半结晶期t1/2延长、结晶速率常数Zc下降,其中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的变化幅度大于硅烷交联聚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交联 聚乙烯 过氧化物交联 结晶 交联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接枝交联聚乙烯的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俞强 李锦春 +1 位作者 林明德 吕海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8-51,共4页
用不同结构的乙烯基硅烷与聚乙烯进行熔融接枝及水解缩合交联反应,通过对接枝物的结构表征、交联行为以及交联前后结晶性能、高温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研究了不同结构的乙烯基硅烷对硅烷与聚乙烯的接枝反应和交联反应的影响。结果表... 用不同结构的乙烯基硅烷与聚乙烯进行熔融接枝及水解缩合交联反应,通过对接枝物的结构表征、交联行为以及交联前后结晶性能、高温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研究了不同结构的乙烯基硅烷对硅烷与聚乙烯的接枝反应和交联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烷氧基的硅烷在接枝、交联性能上存在较大差异;接枝反应的活性与烷氧取代基的空间位阻效应和电子效应有关;在A172接枝情况下,接枝大分子自由基的终止方式在促进接枝和大分子支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交联反应的速率与烷氧基的水解缩合反应能力有关,而交联程度则取决于硅烷的接枝率。由于交联网络的存在,硅烷交联聚乙烯的高温力学性能显著提高,交联密度决定了其抵抗变形的能力,硅烷接枝交联后,聚乙烯的结晶速率、熔点和结晶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基硅烷 聚乙烯 交联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吸油性树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41
4
作者 蒋必彪 朱亮 陈小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5-28,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酸酯为单体,双烯化合物为交联剂,采用悬浮聚合方法合成高吸油性树脂。研究了单体结构、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及共聚单体配比对树脂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高吸油性树脂对水面浮油的回收性能。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 烷基酯 高吸油性树脂 悬浮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EVOH共混阻透容器的研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承民联 丁永红 +1 位作者 陈旭 李晓庆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69-72,共4页
将HDPE、EVOH和PE g MAH等混合后 ,吹瓶制成共混阻透容器。考察了EVOH和PE g MAH的用量及成型工艺对容器阻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较低的增容剂用量和剪切速率及在适当的温度下制备的容器 。
关键词 HDPE/EVOH共混阻透容器 研制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阻透性能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聚乙烯的反应性挤出共混 被引量:9
6
作者 俞强 林明德 +1 位作者 时涛 王广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3-56,共4页
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在聚苯乙烯(PS)和聚乙烯(PE)熔体中诱导了大分子自由基的反应.PE大分子自由基的主要反应方式是偶合扩链,而PS大分子自由基的反应导致断链.加入多官能团单体可以抑制PS大分子自由基的降解.对... 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在聚苯乙烯(PS)和聚乙烯(PE)熔体中诱导了大分子自由基的反应.PE大分子自由基的主要反应方式是偶合扩链,而PS大分子自由基的反应导致断链.加入多官能团单体可以抑制PS大分子自由基的降解.对质量配比为80/20的PS/LLDPE(聚苯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反应挤出共混物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共混体系相界面上DCP和多官能团单体可促进PS/PE接枝共聚物的形成,改善了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聚乙烯 反应性挤出共混 共混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PE/PA共混物吹塑容器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春林 李锦春 +2 位作者 丁小燕 陈春华 承民联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1998年第9期14-16,共3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高密度聚乙烯/尼龙共混物吹塑容器壁的形态结构。通过对阻隔容器壁的二甲苯渗透性能测定,分析了共混物组成及成型加工工艺条件对阻隔容器阻隔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尼龙 共混物 结构 渗透性 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吸油性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蒋必彪 陈小严 朱亮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1996年第2期37-40,共4页
以自制的甲基丙烯酯十六酸和双烯交联剂为单体,采用悬浮聚合方法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十六酯高吸油性树脂。研究了悬浮聚合分散剂的种类和用量、聚合反应温度和引发剂用量等对聚合反应体系的分散稳定性和树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聚合... 以自制的甲基丙烯酯十六酸和双烯交联剂为单体,采用悬浮聚合方法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十六酯高吸油性树脂。研究了悬浮聚合分散剂的种类和用量、聚合反应温度和引发剂用量等对聚合反应体系的分散稳定性和树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聚合反应工艺条件,长对树脂的吸油性能及其对水面浮油的回收性能进行了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十六酯 高吸油性树脂 悬浮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的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刘春林 承民联 +1 位作者 宋平生 何银坤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1998年第2期14-17,共4页
讨论了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交联聚乙烯(XLPE)的工艺、凝胶率对XLPE力学性能及结晶度等的影响。
关键词 交联 聚乙烯 低密度聚乙烯 过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与1-(2-叔丁基过氧异丙基)-3-异丙烯基苯的共聚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坚 林明德 +1 位作者 薛峰 严兵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529-533,共5页
讨论了甲基丙烯酸甲酯与1-(2-叔丁基过氧异丙基)-3-异丙烯基苯的共聚行为。通过自由基共聚得到了带过氧侧基的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凝胶色谱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用碘量法测定了共聚物中活性氧的含量,并由此测定... 讨论了甲基丙烯酸甲酯与1-(2-叔丁基过氧异丙基)-3-异丙烯基苯的共聚行为。通过自由基共聚得到了带过氧侧基的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凝胶色谱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用碘量法测定了共聚物中活性氧的含量,并由此测定了两者的竞聚率,rD120=0.69±0.08,rMMA=0.63±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120 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聚物 大分子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塑成型保压阶段的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承民联 李萍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9-72,共4页
本文主要研究二维矩形模腔的非等温、可压缩无定形聚合物的保压阶段。流体是广义牛顿型的,可压缩行为服从Tait的p—v—T状态方程。本文在展示保压阶段速度、压力的分布,密度沿着厚度方向的变化的基础上,讨论了保压阶段压力和... 本文主要研究二维矩形模腔的非等温、可压缩无定形聚合物的保压阶段。流体是广义牛顿型的,可压缩行为服从Tait的p—v—T状态方程。本文在展示保压阶段速度、压力的分布,密度沿着厚度方向的变化的基础上,讨论了保压阶段压力和密度的分布对最终产品的内应力、收缩和翘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保压阶段是注塑成型过程中一个非常复杂的阶段,其压力、温度、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成型 保压阶段 数值模拟 高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及其玻璃布层压板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必彪 郝建军 +1 位作者 江璐霞 蔡兴贤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6-40,共5页
以糠醇、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和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MI) 通过Diels - Alder 反应合成了含有氨酯键的新型双马来酰亚胺BMU- H. 用BMU- H 作为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MI的增韧改性剂,通过BMU- H 与... 以糠醇、六次甲基二异氰酸酯和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MI) 通过Diels - Alder 反应合成了含有氨酯键的新型双马来酰亚胺BMU- H. 用BMU- H 作为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MI的增韧改性剂,通过BMU- H 与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以不同比例简单混合得到增韧改性的新型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以丙酮和乙二醇单甲醚作为混合溶剂制备了贮存稳定性能优良的树脂溶液和玻璃布预浸料. 压制得到的玻璃布层压板不仅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电气性能,而且对甲苯、饱和氯化钠水溶液及10 % 的盐酸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马亚酰亚胺 增韧改性 层压板 玻璃布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反应性共混制备PA66/HDPE合金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永红 俞强 +1 位作者 承民联 吴海平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4-67,共4页
在双螺杆挤出机上通过一步法反应性共混制备了聚酰胺 66(PA66) /高密度聚乙烯 (HDPE)合金。使用扫描电镜、Molau实验等方法研究了共混物的形态 ,并且比较了由一步法反应性共混得到的合金材料与PA66/HDPE简单共混物、以及二步法共混合金... 在双螺杆挤出机上通过一步法反应性共混制备了聚酰胺 66(PA66) /高密度聚乙烯 (HDPE)合金。使用扫描电镜、Molau实验等方法研究了共混物的形态 ,并且比较了由一步法反应性共混得到的合金材料与PA66/HDPE简单共混物、以及二步法共混合金在干、湿态下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采用将PA66、HDPE、马来酸酐、以及引发剂加入双螺杆挤出机进行一步法反应共混的方法可以得到与二步法共混合金形态和性能相似的塑料合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6 高密度聚乙烯 反应性共混 相容性 双螺杆挤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Iniferter引发苯乙烯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必彪 李锦春 +3 位作者 吴爱民 俞强 李坚 王蓉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1997年第4期61-62,共2页
研究了由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苄酯(BDC)与四甲基秋兰姆化二硫(TMTD)组成的复合Iniferter(引发剂-转移-终止剂)引发苯乙烯的光聚合反应。
关键词 苯乙烯 自由基聚合 引发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自由基接枝聚合反应合成氯化聚乙烯接枝聚苯乙烯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必彪 陶国良 +3 位作者 金立维 李坚 俞强 李锦春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80-82,共3页
用氯化聚乙烯与铜试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反应合成了分子链上带有多个引发基团的大分子引发剂,用此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聚合得到了氯化聚乙烯接枝聚苯乙烯(CPE-g-PS)接枝共聚物。采用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大分子引发剂... 用氯化聚乙烯与铜试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反应合成了分子链上带有多个引发基团的大分子引发剂,用此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聚合得到了氯化聚乙烯接枝聚苯乙烯(CPE-g-PS)接枝共聚物。采用紫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大分子引发剂和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含有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的大分子引发剂可以在简单易行的聚合条件下合成可控结构接枝共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聚乙烯 聚苯乙烯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试剂比条件下液膜传质机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品钊 沈力人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6年第4期44-49,共6页
提出了确定液膜过程传质机理的新方法,其要点为:在膜相中增加载体浓度,就会提高溶质在膜相的分配比,一般也会提高液膜中传质速度.比较分配比提高的倍数和传质速度提高的倍数,可判断该过程的速控步骤:如这两个倍数相等,即速度和... 提出了确定液膜过程传质机理的新方法,其要点为:在膜相中增加载体浓度,就会提高溶质在膜相的分配比,一般也会提高液膜中传质速度.比较分配比提高的倍数和传质速度提高的倍数,可判断该过程的速控步骤:如这两个倍数相等,即速度和分配比成正比,则为膜相控制;如分配比增大而传质速度不变,则为外水相扩散控制;如速度增加倍数小于分配比增加倍数,则为混合控制.在混合扩散控制时还给出了估算不同过程扩散的相对阻力,并对我们过去研究过的体系作了验证,得到一些有意思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膜传质 传质 数学模型 分配比 大试剂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与D-120共聚物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建平 陈建定 林明德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37-142,共6页
合成了侧基含有过氧键的苯乙烯-D120共聚物(Poly(St-co-D120)PSD)。用IR、GPC进行了表征。用DSC、GPC、TGA探讨了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及分解机理,并对其就地增容PS/LDPE共混体系进行... 合成了侧基含有过氧键的苯乙烯-D120共聚物(Poly(St-co-D120)PSD)。用IR、GPC进行了表征。用DSC、GPC、TGA探讨了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及分解机理,并对其就地增容PS/LDPE共混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中过氧键浓度越大,其起始分解温度越低,降解越严重,该共聚物可作为PE/PS共混体系的就地增容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共聚物 过氧化物 增容剂 苯乙烯 D-1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MPO/BPO引发苯乙烯聚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必彪 吴爱民 +1 位作者 陈刚 刘国平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1999年第3期48-51,共4页
由三丙酮胺经改进的Wolf-Kishner还原反应首先合成了2,2,6,6-四甲基哌啶,再参照Rozantzev报道的方法将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制备了2,2,6,6-四甲基哌啶-1-氧稳定氮氧自由基(TEMPO),研究了TEMPO的存在对过氧化苯甲酰引发苯乙烯聚合反应... 由三丙酮胺经改进的Wolf-Kishner还原反应首先合成了2,2,6,6-四甲基哌啶,再参照Rozantzev报道的方法将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制备了2,2,6,6-四甲基哌啶-1-氧稳定氮氧自由基(TEMPO),研究了TEMPO的存在对过氧化苯甲酰引发苯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合成了分子量分布指数(M_w/M_0)为1.19~1.35的窄分散的聚苯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聚合 自由基聚合 聚苯乙烯 PEMPO B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PS/LLDPE中DCP与SBS的协同作用及其共混物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建平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8,共3页
考察了不同加料方式、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含量、加工温度、螺杆转速对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DCP及SBS的协同作用,可有效地提高HIP... 考察了不同加料方式、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含量、加工温度、螺杆转速对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DCP及SBS的协同作用,可有效地提高HIPS与聚烯烃的相容性,改善HIPS的韧性。当HIPS/LLDPE/SBS=70/30/10、DCP用量为HIPS和LLDPE质量的0.05%、加工温度(后两段)为180℃、螺杆转速为80 r/min时,共混物力学性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S LLDPE DCP SBS 性能 高抗冲聚苯乙烯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共混物 交联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挤出的新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林明德 俞强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3年第2期45-48,共4页
简要介绍了双螺杆反应型挤出机在处理带漆膜的热塑性塑料、交联橡胶以及热固性塑料等废弃聚合物方面的应用。利用挤出机高剪切、可注水的功能实施体型高分子的分解 ,从而制得性能优良的再生塑料。
关键词 反应性挤出 进展 双螺杆反应型挤出机 热塑性塑料 交联橡胶 热固性塑料 废塑料回收 插层法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