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地区第四系浅层天然气的分布与勘探前景 被引量:9
1
作者 郑开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0-24,共5页
江苏地区第四系浅层天然气显示十分广泛,大致可分为三个含气带:南京—上海沿江含气带,盐城—海安滨海含气带和淮阴—滨海古黄河含气带。在垂向上主要分布于第四系上更新统和全新统。通过近年来对该区浅层天然气的勘探与研究,认为浅... 江苏地区第四系浅层天然气显示十分广泛,大致可分为三个含气带:南京—上海沿江含气带,盐城—海安滨海含气带和淮阴—滨海古黄河含气带。在垂向上主要分布于第四系上更新统和全新统。通过近年来对该区浅层天然气的勘探与研究,认为浅层天然气来自第四系全新统的海相淤泥、粘土层,它们具有有机质丰度高、成气母质好的特征,形成途径以CO2还原而产生大量的生物甲烷气,因此这一浅层天然气实质上属于生物气。根据研究,预测江苏地区第四系浅层天然气的资源量为103.81×108m3,其中南京—上海沿江地区可达69.38×108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四纪 浅层气 分布 天然气勘探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凹陷天然气藏成因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马安来 包建平 +3 位作者 王培荣 毛凤鸣 侯建国 王文军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2-44,共3页
盐城凹陷天然气藏的发现是苏北盆地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 ,但对天然气成因还有不同认识。利用天然气的化学组成、稳定碳同位素、苯及甲苯碳同位素、在线同位素质谱和流体包裹体技术 ,比较系统研究了盐城凹陷天然气的成因。其天然气的甲烷... 盐城凹陷天然气藏的发现是苏北盆地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 ,但对天然气成因还有不同认识。利用天然气的化学组成、稳定碳同位素、苯及甲苯碳同位素、在线同位素质谱和流体包裹体技术 ,比较系统研究了盐城凹陷天然气的成因。其天然气的甲烷含量高、重烃含量低、干燥系数高 ,属高成熟裂解气 ,稀有气体同位素特征表明未受幔源气侵入影响 ;天然气碳同位素呈正碳分布 ,乙烷碳同位素值为 -2 8.3 1‰~ -2 6.91‰ ,ln(C1/C2 )稳定 ,ln(C2 /C3 )分布范围大 ,结合地质背景判断为混源气 ,主体为原油裂解气 ,气源可能与苏北盆地的海相古生界有关 ;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主频范围为 95~ 10 5℃ ,表明气藏形成时间为晚第三纪 ,以水溶相和气相方式运移为主。图 3表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城凹陷 天然气藏 成因 化学组分 特征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伤害诊断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缪飞 赵建华 《断块油气田》 CAS 2000年第5期45-47,共3页
油气层保护以预防为主。在储层伤害发生后 ,判断伤害的类型及伤害的程度 ,根据研究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把对油井和注水井造成储层损害的主要原因归为 6类 ,并分别计算其相关参数。根据测算值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储层伤害 老油田 堵塞 表皮系数 地层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油气成藏特征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徐健 熊学洲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0-83,共4页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近几年油气勘探的一系列重要发现,为重新认识凹陷的石油地质特征,总结油气分布特点和油气聚集规律,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信息。根据地层压力、泥岩孔隙度及地层水资料、油源对比和已发现的油藏原油物性(包括高压物性)...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近几年油气勘探的一系列重要发现,为重新认识凹陷的石油地质特征,总结油气分布特点和油气聚集规律,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信息。根据地层压力、泥岩孔隙度及地层水资料、油源对比和已发现的油藏原油物性(包括高压物性)的纵横向变化规律,总结出不同地质环境下的油气运移方式及油气聚集的规律。通过对该区压力封闭层的分布研究得知:压力封闭层对该区油气运移起明显的控制作用,不同的压力封闭模式控制不同的油气分布类型。该地区地层水的变化规律能有效地反映地层保存条件的差异,地面原油物性变化能很好地反映油气运移的方向,运移系数可以反映油气侧向、垂向运移的程度,定量地得出主要运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高邮凹陷 油气成藏特征 油气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藏)规模序列法在复杂断块老油田滚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建良 孔祥礼 《断块油气田》 CAS 2001年第6期32-34,共3页
C油田已投入开发 2 3a ,在其滚动增储的实践中 ,逐步改进和推广应用了以往的油田规模序列法 ,形成了 2种预测已开发复杂断块油田最终可探明储量的方法。一是利用油田内已发现的断块油藏来预测 ,称为油藏规模序列法 ;二是利用含油系统内... C油田已投入开发 2 3a ,在其滚动增储的实践中 ,逐步改进和推广应用了以往的油田规模序列法 ,形成了 2种预测已开发复杂断块油田最终可探明储量的方法。一是利用油田内已发现的断块油藏来预测 ,称为油藏规模序列法 ;二是利用含油系统内已发现的油田来预测系统内最大或已知序列号油田的最终可探明储量 ,仍称为油田规模序列法。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老油田 滚动勘探开发 最终探明储量 油田规模序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8地区断层控油作用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孔凡群 李亚辉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2-13,共2页
永 8断块属高勘探风险区块 ,1998年以来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 ,但油气的分布规律尚有许多模糊不清之处。运用断层封闭性理论 ,从断层的力学机制和断层两侧的岩性配置关系两个方面剖析了永 8地区相互正交的两组断裂系统的封闭性。尽管... 永 8断块属高勘探风险区块 ,1998年以来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 ,但油气的分布规律尚有许多模糊不清之处。运用断层封闭性理论 ,从断层的力学机制和断层两侧的岩性配置关系两个方面剖析了永 8地区相互正交的两组断裂系统的封闭性。尽管两组断裂系统的封闭机制截然不同 ,但均具有良好的封闭性 ,永10 6断块和永 8主断块油气贫富的差异取决于南界东西向断层能否有效地疏导油气 ,永 10 6块的下倾方向油气疏导层被断层错开而无法沟通油气 ,成为贫油断块 ;永 8主断块的下倾方向油气运移通道畅通 ,油气富集。图 2表 1参 3(孔凡群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永8地区 断块油田 断层控油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下第三系烃源岩热演化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贤庆 包建平 王文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6-105,共10页
本文应用多种光学和化学标志,对苏北盆地下第三系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特征和阶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镜质组反射率Ro是最可靠的演化标志;(2)孢子体和藻类体的荧光变化规律相同,均具有特殊重要的演化意义;(3)随热演... 本文应用多种光学和化学标志,对苏北盆地下第三系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特征和阶段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镜质组反射率Ro是最可靠的演化标志;(2)孢子体和藻类体的荧光变化规律相同,均具有特殊重要的演化意义;(3)随热演化程度的增加,烃源岩可溶有机物成分和结构发生显著变化;(4)苏北盆地有机质热演化阶段划分为阶段Ⅰ和阶段Ⅱ,其界线出现在Ro0.60%~0.65%,并揭示出不同构造单元有机质热演化的不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演化 镜质相反射率 苏北盆地 石油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油藏高含水期精细模拟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文光耀 刘红 张永红 《断块油气田》 CAS 1999年第2期42-45,共4页
在剖析高含水期开发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渗流现状和规律的基础上,以解决该开发阶段油藏工程问题为目的,比较系统地提出了油藏精细模拟的原理、思路和方法,提高了模拟的精度,拓宽了油藏模拟的应用领域,已经在ZW油田高含水开发单元剩... 在剖析高含水期开发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渗流现状和规律的基础上,以解决该开发阶段油藏工程问题为目的,比较系统地提出了油藏精细模拟的原理、思路和方法,提高了模拟的精度,拓宽了油藏模拟的应用领域,已经在ZW油田高含水开发单元剩余油研究和综合调整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取得了较满意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油藏 高含水 油藏模拟 剩余油 油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油田稠油油藏热采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文斌 唐湘明 黄艳梅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5期65-67,共3页
由于江苏油区CA油田稠油油藏多层状砂泥薄互层的独特性 ,现场开发难度很大。为了论证热力开采的可行性 ,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 ,结合经济效益评价 ,对热力开发组合方式、布井方式与井距、油藏条件对热采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CA油田 稠油油藏 热采 数值模拟 研究 砂泥薄互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井解释技术在江苏盐城气田开发初期的实践与认识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文斌 朱军 宋宁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0-82,共3页
一个气田从发现到正式投入开发 ,必须在前期通过必要的技术和手段解决可以不需要多打井就能落实的储量、构造、气水边界等开发决策参数 ,而试井技术就是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由于盐城气田是江苏油区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气藏 ,怎样合理高... 一个气田从发现到正式投入开发 ,必须在前期通过必要的技术和手段解决可以不需要多打井就能落实的储量、构造、气水边界等开发决策参数 ,而试井技术就是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由于盐城气田是江苏油区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气藏 ,怎样合理高效地开发好气藏 ,必须在开发初期认清构造、砂体连通性和气井的产能 ,在目前仅有的几口探井和评价井的基础上 ,利用试井解释技术计算地层参数、落实构造和储层的连通发育情况 ,求取气井单井无阻流量 ,分析部分气井的进一步利用和措施改造的潜力 ,为气田的下一步试采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井解释技术 江苏 盐城气田 气田开发 气田试井 地质 试井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陆相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陆红梅 《断块油气田》 CAS 2000年第1期18-22,共5页
用层序地层学的观点分析了高邮凹陷戴二段三级层序各沉积时期湖泊水位升降、沉积速率与可容空间增加速率关系的变化、沉积体系、体系域及其在地震剖面上的响应。探讨了具沉积坡折边缘陆相湖盆初始湖泛面的确定 ,认为具沉积坡折边缘陆相... 用层序地层学的观点分析了高邮凹陷戴二段三级层序各沉积时期湖泊水位升降、沉积速率与可容空间增加速率关系的变化、沉积体系、体系域及其在地震剖面上的响应。探讨了具沉积坡折边缘陆相湖盆初始湖泛面的确定 ,认为具沉积坡折边缘陆相湖盆的初始湖泛面就是湖水首次越过沉积坡折带的湖泛面。研究认为高邮凹陷戴二段初始湖泛面的出现时间大致在E2 d2 5 沉积晚期 ,最大湖泛面的出现时间大致在E2 d2 4沉积晚期 ,同时提出戴二段沉积晚期高位体系域与非湖泊体系域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凹陷 层序地层学 盆地 地层学 陆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阜宁组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正忠 蔡小李 钱泽书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52-57,共6页
本文根据阜宁组介形类、轮藻、孢粉等主要门类生物群特征及其与邻区的对比关系,确认阜宁组为古新世沉积。其中,阜一段属早古新世,阜二一四段归晚古新世;上覆戴南组为早始新世,下伏泰州组为晚白垩世晚期,本区白垩系与第三系界线应在泰州... 本文根据阜宁组介形类、轮藻、孢粉等主要门类生物群特征及其与邻区的对比关系,确认阜宁组为古新世沉积。其中,阜一段属早古新世,阜二一四段归晚古新世;上覆戴南组为早始新世,下伏泰州组为晚白垩世晚期,本区白垩系与第三系界线应在泰州组和阜一段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生物地层学 地层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减性介质中的纵波速度:实验物理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JosephB.Molyneux 李东亮 王玲歌 《石油物探译丛》 2001年第3期88-94,共7页
弹性波速度通常是通过拾取传播脉冲特定特征(如初至波振幅最大值)的旅行时决定的。然而介质的衰减和散射改变了传播波形,从而使确定有意义的速度时出现问题。所以,这样得到的速度不能代表介质固有的波的相速度和群速度。通过实验,从由... 弹性波速度通常是通过拾取传播脉冲特定特征(如初至波振幅最大值)的旅行时决定的。然而介质的衰减和散射改变了传播波形,从而使确定有意义的速度时出现问题。所以,这样得到的速度不能代表介质固有的波的相速度和群速度。通过实验,从由饱含甘油、未固结、随机充填玻璃珠子和石英砂组成的高衰减介质中得到相速度和群速度。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在200~600kHz的有效频率带内速度的品质因素Q在2~6之间变化。把基本速度与更一般的简单速度估算值作比较。一般情况下,用比较简单的方法能估算出主频率误差为3%的群速度,但与其对应的相速度吻合很差,用第一探测脉冲旅行时得出的波速度(信号速度)与主群速度的差异达到12%。在波速随频率而增加的介质中,初至波速度至多为高频带的相速度提供了一个底界。然而,正如波至时间和传播距离间高质量的线性回归所显示的那样,每一种旅行时拾取方法都是自相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性介质 纵波速度 相速度 群速度 实验物理模型 地球物理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衍射仪在江苏油田的应用
14
作者 冯泽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4-57,共4页
介绍了X射线衍射仪在江苏油田石油地质、石油工程的应用以及对石油勘探和开发的地质意义。
关键词 X射线 江苏油田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戴南组层序典型准层序组研究及其地震相分析
15
作者 陆红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07期41-51,共11页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在戴南组沉积时期受南部边界断裂控制作用,呈现明显的箕状断陷特征,形成不同堆积模式的体系域,在戴南组层序中发育了三种典型的准层序组;加积式准层序组、退积式准层序组、进积式准层序组。退积式和进积式准层序组...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在戴南组沉积时期受南部边界断裂控制作用,呈现明显的箕状断陷特征,形成不同堆积模式的体系域,在戴南组层序中发育了三种典型的准层序组;加积式准层序组、退积式准层序组、进积式准层序组。退积式和进积式准层序组有着指示物源方向的地质意义,在断层影响小、地震资料可分辨情况下,二者在地震相上与前积相单元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层序组 沉积 地震相 地震资料 层序地层
全文增补中
烃源岩的埋藏史和盖层的有效性:判断东爱尔兰海和中爱尔兰海盆地油气勘探潜力的关键
16
作者 William I.Duncan 丁卫星 《国外油气勘探》 1999年第3期276-289,共14页
石炭系烃源岩的生烃期和三叠系Mercia群泥岩盖层中蒸发岩的缺乏大大降低了中爱尔兰海盆地三叠系Sherwood砂岩带的勘探成功率。中爱尔兰海盆地及其邻区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和镜质体反射率值表明,到早白垩世,石炭纪地层已达到最大埋深和... 石炭系烃源岩的生烃期和三叠系Mercia群泥岩盖层中蒸发岩的缺乏大大降低了中爱尔兰海盆地三叠系Sherwood砂岩带的勘探成功率。中爱尔兰海盆地及其邻区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和镜质体反射率值表明,到早白垩世,石炭纪地层已达到最大埋深和最高地温。早白垩世生成的油气的长的保存期,加之由于Mercia群泥岩中退火岩盐缺乏及高渗透性砂岩的存在使盖层无效,导致了在随后的构造活动中油气从被破坏的圈闭中散失。相反,东爱尔兰海盆地中部油区的石炭系烃源岩于晚白垩世—老第三纪达到最大埋深,生成油气的保存期较短。较短的保存时间及含岩盐的Mercia泥岩盖层的存在大大改善了油气在Sherwood砂岩储层中的保存条件。如果圈闭在新第三纪被阶段性破坏,那么它们将在反转作用下重新成藏,反转作用导致气体从圈闭中扩散、溢出,且油气沿上倾方向侧向再次运移。与反转有关的压力降低也导致气藏反凝析,从而形成选择性溢出和再次运移的晚期凝析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盖层 盆地 爱尔兰海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熟油与成熟油的混源实验、混源理论图版及其应用 被引量:53
17
作者 王文军 宋宁 +1 位作者 姜乃煌 宋孚庆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37,共4页
苏北盆地不同成熟度原油混合的现象比较普遍。选择S7 井典型成熟油与T6 井典型未熟油,将它们按质量百分比混合进行混源实验,以验证混源对族组分、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地球化学参数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勘探发现的... 苏北盆地不同成熟度原油混合的现象比较普遍。选择S7 井典型成熟油与T6 井典型未熟油,将它们按质量百分比混合进行混源实验,以验证混源对族组分、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地球化学参数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勘探发现的“未熟油”, 其正构烷烃的主要来源仍是干酪根生成的成熟油。计算了成熟度参数C2920S/(20S+ 20R) 、∑nC15 + /∑ααα甾烷C27 ~2920R及饱和烃含量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实验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差异。根据油气初次运移及二次运移对地球化学参数影响较小的特点,用排烃条件较差的油源岩自然演化的样品数据代表原始的不同成熟度原油,进行某一特定未熟油与不同成熟度原油的理论混源计算,绘制出理论图版。应用该图版,可计算各油田未熟油与成熟油的比例,还可分析成熟油的最大成熟度、油藏成藏时间、生物降解及油气运移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熟油 成熟油 混源 图版 实验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朱家墩气田气源及发现意义 被引量:54
18
作者 陈安定 王文军 +1 位作者 岳克功 黄金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49,共5页
盐城朱家墩气田是江苏省境内新发现的第三系小型气田。将其所产烃类分为天然气、轻烃、凝析油 3个段份进行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天然气和轻烃具“腐殖 高熟”特征 ,凝析油具“腐泥 低熟”特征。分析认为 ,天然气主要来自下部的上古生... 盐城朱家墩气田是江苏省境内新发现的第三系小型气田。将其所产烃类分为天然气、轻烃、凝析油 3个段份进行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天然气和轻烃具“腐殖 高熟”特征 ,凝析油具“腐泥 低熟”特征。分析认为 ,天然气主要来自下部的上古生界烃源岩 ,油主要来自上白垩统泰州组中的少量偏腐泥型干酪根。古生界烃源岩在新生代盆地沉降期间“二次生烃” ,生成的天然气通过断裂向上运移至第三系储集。这一气田的发现及其“古生新储”成藏机理进一步拓展了人们对下扬子地区古生界油气勘探的思路。图 6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城凹陷 朱家墩气田 气源 油气地球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凹陷天然气成藏模式 被引量:9
19
作者 马安来 包建平 +3 位作者 王培荣 毛凤鸣 侯建国 王文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3-27,共5页
盐城凹陷发现了中等规模的天然气藏 ,与天然气伴生还有少量凝析油 ,目前对天然气成因还有争议。天然气甲烷含量高、重烃含量低、干燥系数高。天然气碳同位素呈正碳分布 ,δ1 3C1 介于 - 37.7‰~ - 38.1‰。结合地质背景 ,认为天然气为... 盐城凹陷发现了中等规模的天然气藏 ,与天然气伴生还有少量凝析油 ,目前对天然气成因还有争议。天然气甲烷含量高、重烃含量低、干燥系数高。天然气碳同位素呈正碳分布 ,δ1 3C1 介于 - 37.7‰~ - 38.1‰。结合地质背景 ,认为天然气为混源气 ,主体为油型裂解气 ,海相古生界烃源岩可能是其主力气源岩。凝析油碳同位素为- 2 8.8‰~ - 30 .5‰ ,全油色谱中含有一定的长链正构烷烃 ,Pr/Ph为 1 .56 ,三环萜烷含量高 ,C2 9Ts、C30 重排藿烷含量高 ,重排甾烷含量高 ,C2 9甾烷 >C2 7甾烷 >C2 8甾烷。石蜡指数、庚烷值表明凝析油为高成熟凝析油 ,C2 9甾烷 2 0S/(2 0S +2 0R)值表明其为成熟原油 ,凝析油为不同成熟度油气混合物 ,主体来源于泰州组烃源岩。凝析油的形成与蒸发分馏作用密不可分。烃类主要充注时间为 6Ma~ 1 5Ma。天然气成藏为“古生新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城凹陷 天然气 成藏模式 凝析油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蒸发分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早第三纪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特征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贤庆 包建平 +2 位作者 熊波 胡国艺 王文军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0-46,共7页
苏北盆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断陷-坳陷型合油气盆地,对其早第二纪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的评价是目前尚未解决的课题。应用显微组分光学标志和可溶有机物化学标志,研究了苏北盆地早第三纪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特征、从而揭示了有机质热... 苏北盆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断陷-坳陷型合油气盆地,对其早第二纪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的评价是目前尚未解决的课题。应用显微组分光学标志和可溶有机物化学标志,研究了苏北盆地早第三纪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特征、从而揭示了有机质热演化的不均衡性与阶段性。该盆地烃源岩的镜质组反射率Ro是最可靠的演化标志;孢子体和藻类体的荧光变化特征具有特殊重要的演化意义.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和甾、藿烷异构体比值的演化趋势与显微组分的光性演化完全吻合。综合各种光学和化学标志,将苏北盆地有机质演化划分为阶段Ⅰ和阶段Ⅱ两个演化阶段,其阶段转折处的Ro在0.60%~0.6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地球化学 热演化 热成工 含油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