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麻醉药物与肿瘤转移 被引量:11
1
作者 夏明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5-517,共3页
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手术依然是实体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然而绝大部分患者死于术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麻醉对肿瘤患者术后转移复发的关系尚存在争议⑴。本文就近年来进行麻醉药物对肿瘤转移复发的影响等一系列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肿瘤转移复发 麻醉药物 肿瘤患者 实体肿瘤 死亡率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液核NGF/ERK信号通路参与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光玲 张励才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53-659,共7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大鼠触液核的表达以及拮抗触液核NGF对CCI大鼠痛行为学和触液核p-ERK表达的影响。方法:侧脑室注射CB-HRP逆行示踪触液核,...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CCI)大鼠触液核的表达以及拮抗触液核NGF对CCI大鼠痛行为学和触液核p-ERK表达的影响。方法:侧脑室注射CB-HRP逆行示踪触液核,结合免疫荧光双标观察正常大鼠是否表达NGF和p-ERK。第一步:SPF级雄性SD大鼠,体重200~300 g,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sham组,CCI 1、3、7、14天组。术前1天、术后1天、3天、7天、14天测定机械痛阈(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 MWT)和热痛阈(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 TWL)后处死并取触液核进行Western Blot观察NGF和p-ERK的表达变化情况。第二步: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6):CCI+NGF抗体组、CCI+PBS组、CCI+对照抗体组、sham+NGF抗体组、sham+PBS组、sham+对照抗体组。CCI大鼠术后第6天在立体定位仪下侧脑室分别注射NGF抗体、PBS及对照抗体,测定MWT和TWL后处死并取触液核进行Western Blot观察p-ERK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正常大鼠触液核表达NGF和p-ERK,CCI组大鼠的MWT和TWL明显低于sham组,侧脑室注射NGF抗体后CCI+NGF抗体组大鼠的痛阈较CCI+PBS组和CCI+对照抗体组明显提高,并且其p-ERK表达较其他两组明显降低。结论:触液核NGF/ER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侧脑室注射NGF抗体可能通过拮抗触液核NGF/ERK信号通路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液核 神经生长因子 ERK 神经病理性疼痛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玉洁 高山 +1 位作者 孙肇星 曹俊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8期575-579,共5页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ham组);对照组(CCI组);舒芬太尼组(CCI+Suf组)。CCI和CCI+Suf组制备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模型(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P2X3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ham组);对照组(CCI组);舒芬太尼组(CCI+Suf组)。CCI和CCI+Suf组制备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模型(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Sham组和CCI组术后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100 g),CCI+Suf组术后每天腹腔注射舒芬太尼(0.02 ml/100 g)。每组分别在术前、术后1、3、7、14天给药30分钟后,测定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于术后第7、14天TWL测定后,随机选取6只大鼠L4-5节段脊髓,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P2X3受体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CCI组和CCI+Suf组TWL缩短,P2X3受体表达上调(P<0.05)。与CCI组比较,CCI+Suf组TWL延长,P2X3受体表达下调(P<0.05)。结论:舒芬太尼可以抑制脊髓P2X3受体的表达上调,并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3受体 舒芬太尼 神经病理性疼痛 热缩足潜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丘脑室旁核Epac蛋白在大鼠炎性痛调节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彬彬 黄思婷 +5 位作者 花景煜 杜雷 姬宁宁 宋昱 章功良 张咏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7-522,共6页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Epac在大鼠炎症性疼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通过左侧后肢足底中心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建立炎症性疼痛模型,Western blot检测Epac蛋白的表达变化;室...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Epac在大鼠炎症性疼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通过左侧后肢足底中心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建立炎症性疼痛模型,Western blot检测Epac蛋白的表达变化;室旁核给予Epac激动剂8p-CPT(8p-CPT-2'-O-Me-cAMP)后,测定大鼠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观察痛行为变化,并在药效发挥最大作用时,取出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用Western blot检测Epac下游p-MEK1/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CFA组大鼠炎症侧后足d 1、3、5、7、9、11的TWL明显降低(P<0.01),d 13的TWL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d6、8、10、12、14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aw mechanical withdraw threshold,PMWT)明显降低(P<0.0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CFA组大鼠室旁核Epac1蛋白表达在d 3开始明显降低,且在d 3和d 9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pac2蛋白表达则没有明显变化,p-MEK1/2蛋白表达在d 3开始降低(P<0.05)。与室旁核微量注射生理盐水组相比,8pCPT组大鼠于给药后20 min和1 h热痛敏均明显减轻,TWL明显升高(P<0.05);室旁核p-MEK1/2蛋白在给药后30min表达明显升高(P<0.05),2 h后恢复至给药前水平。结论下丘脑室旁核Epac1-MEK1/2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CFA所致的慢性炎症性疼痛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ac 下丘脑室旁核 炎症性疼痛 p-MEK1/2 完全弗氏佐剂 8p-CPT-2′-O-Me-cA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丘脑室旁核胶质细胞活化在大鼠炎性痛调节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彬彬 孟娜 +5 位作者 黄思婷 花景煜 孙国林 陈盼盼 章功良 张咏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94-1098,共5页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胶质细胞活化在大鼠炎症性疼痛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230~250 g),通过左侧后肢足底中心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nt,CFA)建立炎症性疼痛模型,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胶质细胞活化在大鼠炎症性疼痛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230~250 g),通过左侧后肢足底中心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nt,CFA)建立炎症性疼痛模型,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下丘脑室旁核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情况;室旁核给予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抑制剂米诺环素后,通过测定大鼠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观察热痛行为变化。结果 (1)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CFA组大鼠室旁核小胶质细胞于d 1开始明显活化,直至d14仍处于活化状态;星形胶质细胞于d3开始明显活化,直至d 14仍处于活化状态;(2)与生理盐水组相比,CFA致炎后d 1,通过室旁核微量注射,米诺环素组大鼠于给药后1、2、3 h热痛敏均明显减轻,TWL明显升高(P<0.05);(3)CFA致炎后d6,与室旁核微量注射生理盐水组相比,米诺环素组大鼠于给药后各时间点热痛敏无明显改变;并在给药后2 h室旁核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明显降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无明显改变。结论小胶质细胞活化参与了CFA所致的慢性炎症性疼痛的发生过程,而对慢性炎症性疼痛的发展过程可能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下丘脑室旁核 米诺环素 炎症性疼痛 完全弗氏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胃腺癌SGC-7901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童建华 姬宁宁 +3 位作者 段满林 周志强 夏明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96-1098,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接种于培养板培养24h,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312.5μg/ml组(D1组)、右美托咪定625μg/ml组(D2组)、右美托咪定1 250μ...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接种于培养板培养24h,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312.5μg/ml组(D1组)、右美托咪定625μg/ml组(D2组)、右美托咪定1 250μg/ml组(D3组)和右美托咪定2 500μg/ml组(D4组)。分别用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48h后,采用CCK-8法、Transwell法检测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结果与C组比较,D1、D2、D3和D4组SGC-7901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1、D2、D3和D4组SGC-7901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高于C组(P<0.05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D1、D2、D3和D4组SGC-7901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高于C组(P<0.05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促进人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和迁移,对其增殖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胃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马多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与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许彦劼 夏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27-930,共4页
目的曲马多作用于肺癌细胞是否会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目前国内外报道较少。文中旨在探讨曲马多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人肺腺癌细胞A549培养板接种培养24 h后,分为4组:对照组(等渗盐水)、3μg/m L曲... 目的曲马多作用于肺癌细胞是否会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目前国内外报道较少。文中旨在探讨曲马多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人肺腺癌细胞A549培养板接种培养24 h后,分为4组:对照组(等渗盐水)、3μg/m L曲马多组、30μg/m L曲马多组、300μg/m L曲马多组。孵育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Annexin-V 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Survivin、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进行肿瘤细胞周期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3μg/m L曲马多组、30μg/m L曲马多组、300μg/m L曲马多组吸光度值逐渐降低(P<0.05),且能显著促进细胞的凋亡。与对照组细胞的凋亡率[(2.1±0.3)%]比较,3μg/m L曲马多组[(4.9±0.7)%]、30μg/m L曲马多组[(9.4±1.4)%]、300μg/m L曲马多组[(19.2±2.4)%]逐渐升高(P<0.05)。300μg/m L曲马多组Survivin蛋白、XIAP蛋白相对表达水平[(0.31±0.02)、(0.38±0.04)]较对照组[(0.98±0.04)、(0.99±0.02)]下调,Caspase-3蛋白(1.06±0.03)较对照组(0.97±0.03)上调(P<0.05)。与对照组细胞周期比例比较,3μg/m L曲马多组、30μg/m L曲马多组、300μg/m L曲马多组均能使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及G2/M期比例增加,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曲马多可抑制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增殖,促进凋亡,细胞周期阻滞;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urvivin,XIAP蛋白的表达和促进Caspase-3蛋白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马多 肺腺癌 增殖 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兰氏阴性菌多药外排泵MacAB-TolC的功能与结构 被引量:1
8
作者 郑威 石小东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9-705,共7页
病原菌日益增长的多药耐药性已成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胁之一。多药外排泵介导的药物主动外排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给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带来了极大挑战。深入研究多药外排泵,了解其作用机制,揭示药物结合位点,可以为临床... 病原菌日益增长的多药耐药性已成为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威胁之一。多药外排泵介导的药物主动外排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给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带来了极大挑战。深入研究多药外排泵,了解其作用机制,揭示药物结合位点,可以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新思路。在革兰氏阴性菌中,一些多药外排泵形成跨越细菌胞外被膜的三联复合物。MacAB-TolC是普遍存在于革兰氏阴性菌中的ABC家族三联外排泵,在近些年逐渐被关注。本文综述了关于MacAB-TolC外排泵的功能与结构研究以及相应抑制剂研发方面的进展。MacAB-TolC外排泵的底物种类多样,包含抗生素、毒力因子以及代谢产物。本文据此将MacAB-TolC外排泵的功能归纳为3类:耐药功能、病理功能和生理功能,并对相应功能分别进行了阐述。在结构研究方面,本文总结了MacAB-TolC外排泵单个组分的晶体结构和组装完全的MacAB-TolC三联外排泵的冷冻电镜单颗粒结构,并对结构数据所揭示的MacAB-TolC外排泵发挥功能的机制进行了论述。最后,本文介绍了MacAB-TolC外排泵抑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解析MacAB-TolC的原位结构,以及MacB结合底物/抑制剂的晶体结构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为外排泵抑制剂的设计和研发提供准确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性 三联外排泵 ABC型转运体 毒力因子 外排泵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