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附子提取物在粘胶/羊毛混纺织物上的印花性能 被引量:2
1
作者 许磊 张蓉 +3 位作者 包丽 赵兵 曹天天 王海燕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3-57,共5页
天然染料的优良特性使其在织物上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为了提高天然染料在羊毛纺织品中的应用范围,研究了木附子提取物对粘胶/羊毛混纺织物的印花性能。对印花后织物的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确定了木附子提取物印花采用前媒印花工艺。木附... 天然染料的优良特性使其在织物上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为了提高天然染料在羊毛纺织品中的应用范围,研究了木附子提取物对粘胶/羊毛混纺织物的印花性能。对印花后织物的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确定了木附子提取物印花采用前媒印花工艺。木附子提取物最佳印花工艺参数为:甘油用量1 g,105℃汽蒸20 min,媒染剂质量浓度为10 g/L。采用木附子提取物印花后,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水洗色牢度较好,均高于3~4级。UPF值可达50,防紫外线性能优异。印花织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性能,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率可达到93%,大肠杆菌抑菌率可达到90%,白色念珠菌抑菌率可达到88%。木附子提取物对羊毛织物具有较好印花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染料 印花性能 媒染剂 粘胶/羊毛混纺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锦纹样在表里接结纟并织物中的设计应用
2
作者 许磊 张蓉 +1 位作者 黄紫娟 曹思瑶 《江苏丝绸》 2024年第5期20-24,共5页
为了使国家非遗宋锦和絣织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出将宋锦纹样、絣织工艺与表里接结组织进行结合设计表里接结絣织织物。通过对宋锦纹样的解析,发现宋锦纹样具有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等级制度和时节、宗教信仰等特... 为了使国家非遗宋锦和絣织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出将宋锦纹样、絣织工艺与表里接结组织进行结合设计表里接结絣织织物。通过对宋锦纹样的解析,发现宋锦纹样具有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等级制度和时节、宗教信仰等特点。以八达晕格子锦、龙纹团花格子锦、汉玉龙纹定胜四方纹三块面料为例,织物正面和反面采用不同的宋锦纹样,将纹样提炼后应用于表里层纱线上,宋锦纹样按照絣织的工艺进行扎经扎纬染色,之后按照表里接结组织上机,在小样机上进行试织得到织物实物。将宋锦纹样经过提炼后通过絣织技艺将纹样应用于表里接结织物,形成的织物风格独特、应用广泛,是对宋锦和絣织技艺有效传承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絣织 表里接结结构 宋锦纹样 八达晕锦 格子锦 汉玉龙纹 定胜四方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槲皮素纳米银粒子结构及催化降解染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俊 姚平 +2 位作者 邢铁玲 陈国强 张雪根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18,共9页
为了实现纳米银粒子的绿色化、环保化和低能耗制备,文章以硝酸银为前驱体、槲皮素为生物还原剂,成功制备了槲皮素纳米银粒子。通过测定槲皮素纳米银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曲线可知,槲皮素纳米银溶液在416 nm处出现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为了实现纳米银粒子的绿色化、环保化和低能耗制备,文章以硝酸银为前驱体、槲皮素为生物还原剂,成功制备了槲皮素纳米银粒子。通过测定槲皮素纳米银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曲线可知,槲皮素纳米银溶液在416 nm处出现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峰;通过测定槲皮素纳米银粒子的透射电镜图(TEM图)和粒径分布图可知,其形貌特征为圆球形,而其粒径主要分布在10~100 nm。此外,文章讨论了溶液pH值对槲皮素纳米银粒子结构及其催化降解染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槲皮素纳米银粒子的平均粒径随着溶液pH值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但槲皮素纳米银溶液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峰随着溶液pH值的增加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在较高pH值条件下制备的槲皮素纳米银粒子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效率,直接橙26染料和直接红23染料的最高降解百分率分别可达91.3%和9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PH值 纳米银 偶氮染料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缂丝艺术在服饰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黄紫娟 唐俊珂 +1 位作者 李青 许磊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3-57,共5页
为传承与发展缂丝织造技艺,同时为服饰创新设计提供新方法。以缂丝艺术为研究对象,对缂丝艺术在历史服饰品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归纳与总结,分别从缂丝艺术的色彩、图案和工艺3个方面阐述缂丝艺术的审美特征。同时对缂丝艺术在现代服饰品... 为传承与发展缂丝织造技艺,同时为服饰创新设计提供新方法。以缂丝艺术为研究对象,对缂丝艺术在历史服饰品中的应用和发展进行归纳与总结,分别从缂丝艺术的色彩、图案和工艺3个方面阐述缂丝艺术的审美特征。同时对缂丝艺术在现代服饰品不同品类中的具体表现作系统地分析,并从材料、品类、工艺等方面给出缂丝技艺在服饰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路径。研究表明:缂丝艺术在现代服饰品中的应用广泛,呈现方式多样,不同产品类型均体现了典雅柔和的色彩特征、丰富多彩的图案特征、通经断纬的工艺特征和现代的审美特征;将缂丝艺术与现代服饰设计相结合,既是对缂丝非遗的创新性发展,又满足了消费者对文化艺术产品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缂丝艺术 服饰 审美特征 创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驱体浓度对槲皮素纳米银粒子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姚平 柴文波 +3 位作者 杨建慧 张俊 邢铁玲 张雪根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6-31,共6页
以槲皮素为还原剂,以硝酸银为前驱体,采用生物法制备了槲皮素纳米银粒子。经测定,槲皮素纳米银粒子基本为圆球状,SPR峰基本分布在420 nm左右,平均粒径在90 nm左右。不同前驱体浓度条件下制备的槲皮素纳米银粒子的SPR峰、平均粒径、粒径... 以槲皮素为还原剂,以硝酸银为前驱体,采用生物法制备了槲皮素纳米银粒子。经测定,槲皮素纳米银粒子基本为圆球状,SPR峰基本分布在420 nm左右,平均粒径在90 nm左右。不同前驱体浓度条件下制备的槲皮素纳米银粒子的SPR峰、平均粒径、粒径分布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当硝酸银浓度较高时,制备的槲皮素纳米银粒子表现出更强的催化活性,直接橙26染料和直接红23染料最高降解率分别为98.4%和87.7%,降解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粒子 槲皮素 催化性能 还原降解 偶氮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茜草对丝棉织物着色性能的测试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包丽 张蓉 +3 位作者 徐国琳 许磊 王遥 伍岭 《江苏丝绸》 2021年第3期23-25,36,共4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茜草染料对丝棉织物的媒染染色工艺,探讨了相关染色工艺参数,确定染色的媒染方式及媒染剂,在大多数情况下采用同浴媒染可获得较好的染色效果。染色工艺为:浴比为1:50时,染料用量为1g/L,媒染剂2.5g/L,pH值为5,媒染剂2.5g/L... 本文主要探讨了茜草染料对丝棉织物的媒染染色工艺,探讨了相关染色工艺参数,确定染色的媒染方式及媒染剂,在大多数情况下采用同浴媒染可获得较好的染色效果。染色工艺为:浴比为1:50时,染料用量为1g/L,媒染剂2.5g/L,pH值为5,媒染剂2.5g/L,染色温度为80℃,染色时间为30min时该天然染料对丝棉织物染色性能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染料 丝棉织物 媒染剂 茜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对直接黑19染料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圳 庄俊俊 《染整技术》 CAS 2022年第9期31-34,共4页
直接黑19作为常用的黑色染料,是难处理印染废水的主要成分之一。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直接黑19染料废水,考察活性炭目数、用量、pH、直接黑19初始质量浓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直接黑19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目数越高,活性炭对直... 直接黑19作为常用的黑色染料,是难处理印染废水的主要成分之一。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直接黑19染料废水,考察活性炭目数、用量、pH、直接黑19初始质量浓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直接黑19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目数越高,活性炭对直接黑19的吸附去除率越高;在活性炭用量为0.1~0.9 g时,用量越高,越有利于直接黑19的吸附去除;酸性条件有利于活性炭对直接黑19的吸附去除;直接黑19染料的初始质量浓度越高,活性炭对染料的吸附去除率越低;吸附温度在38℃时,活性炭对直接黑19的吸附效果最高;200目活性炭对直接黑19的最佳吸附时间为60 min,去除率可达到9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性能 活性炭 直接黑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筛HZSM-5对直接黑19染料的吸附性能
8
作者 朱圳 《印染助剂》 CAS 2022年第10期49-52,共4页
染料是一种毒性强、不易生物降解的化学物质,是水体污染的主要工业污染源之一,提高染料废水处理性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采用分子筛HZSM-5吸附去除直接黑19染料,以吸附去除率和吸附量作为评价HZSM-5吸附去除性能的指标,探究HZSM-5用量、p... 染料是一种毒性强、不易生物降解的化学物质,是水体污染的主要工业污染源之一,提高染料废水处理性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采用分子筛HZSM-5吸附去除直接黑19染料,以吸附去除率和吸附量作为评价HZSM-5吸附去除性能的指标,探究HZSM-5用量、pH、温度、染料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ZSM-5用量越大,HZSM-5吸附去除率越高,吸附量越低;38.6℃时,HZSM-5吸附去除率较高;随着直接黑19染料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HZSM-5吸附去除率呈下降趋势;酸性条件有利于HZSM-5的吸附;当吸附时间达到60 min时,HZSM-5对直接黑19染料的吸附基本达到饱和,且两者间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性能 分子筛HZSM-5 直接黑19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