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小卫星探针33.6对中华绒螯蟹遗传多态性的DNA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进科 周刚 +2 位作者 曹文明 胡本龙 刑益于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2-98,共7页
运用DIG标记的人源小卫星探针 33 6与用HaeⅢ消化的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sinensis)基因组DNA杂交 ,进行了中华绒螯蟹种群遗传多态性的非放射性DNA指纹图谱研究。实验表明 :用人源小卫星探针 33 6在中华绒螯蟹DNA指纹图谱中可检测到 1 ... 运用DIG标记的人源小卫星探针 33 6与用HaeⅢ消化的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sinensis)基因组DNA杂交 ,进行了中华绒螯蟹种群遗传多态性的非放射性DNA指纹图谱研究。实验表明 :用人源小卫星探针 33 6在中华绒螯蟹DNA指纹图谱中可检测到 1 0个以上位点的遗传变异 ,这些位点均表现丰富的多态性 ;人源小卫星探针 33 6产生的中华绒螯蟹DNA指纹图谱具有个体特异性 ,但未表现出中华绒螯蟹种或种群特异的分子遗传标记 ,长江蟹、辽河蟹与人工繁育长江蟹的群体内相似指数分别为 0 2 92、 0 375和0 30 6;长江蟹与辽河蟹、长江蟹与人工繁育长江蟹、辽河蟹与人工繁育长江蟹群体间相似指数分别为 0 1 78、0 2 66和 0 1 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遗传多态性 DNA指纹图谱 小卫星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DNA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进科 周刚 +2 位作者 曹文明 胡本龙 邢益于 《水产养殖》 CAS 2000年第5期24-27,共4页
本文运用 DIG标记的人源小卫星探针 33.6与 HaeⅢ消化的中华绒螯蟹基因组 DNA杂交,建立了中华绒螯蟹非放射性 DNA指纹图谱,证明目前在缺乏来自中华绒螯蟹基因组 DNA本身的同源小卫星 DNA的情况下,运用异源小卫星探针进行中华绒螯蟹 ... 本文运用 DIG标记的人源小卫星探针 33.6与 HaeⅢ消化的中华绒螯蟹基因组 DNA杂交,建立了中华绒螯蟹非放射性 DNA指纹图谱,证明目前在缺乏来自中华绒螯蟹基因组 DNA本身的同源小卫星 DNA的情况下,运用异源小卫星探针进行中华绒螯蟹 DNA指纹图谱的研究是可行的;实验表明运用人源小卫星探针 33.6进行中华绒螯蟹 DNA指纹图谱研究时,该探针可检测到 10个以上位点的遗传变异,每个位点呈现丰富的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DNA指纹图谱 异源小卫星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