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型高校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师聪 刘恩岐 +2 位作者 张建萍 王卫东 王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6期226-227,236,共3页
结合企业需求,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要求,以食品质量管理学为例,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4方面入手,探索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改革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 食品质量管理 改革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消化-微乳液进样-HR-CS GFAAS测定休闲食品中5种金属元素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全德 陈尚龙 +3 位作者 张建萍 李同祥 刘辉 刘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77-281,共5页
建立不完全消化-微乳液进样-高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休闲食品中Cu、Al、Cr、Cd和Pb的方法。以不完全消化作为样品的前处理方式,正丁醇作为助乳化剂,研究微乳液的形成条件,系统地分析基体改进剂及其添加体积、灰化温度... 建立不完全消化-微乳液进样-高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休闲食品中Cu、Al、Cr、Cd和Pb的方法。以不完全消化作为样品的前处理方式,正丁醇作为助乳化剂,研究微乳液的形成条件,系统地分析基体改进剂及其添加体积、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对吸光度和吸收峰峰形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Cu、Al、Cr、Cd和Pb的最佳测定条件。将本法所测得的结果与微波消解作为前处理方式所测得的结果进行比较,两者相近,本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4%~105.6%。该方法快速、准确、稳定,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为休闲食品中多元素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消化 微乳液 高分辨-连续光源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休闲食品 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波协同萃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 被引量:3
3
作者 刘辉 巫永华 +2 位作者 秦杰 陈尚龙 刘恩岐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6-130,共5页
研究了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最佳提取条件,并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表明: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最佳工艺参数为在pH 7.5、料液比1∶10、提取功率50W条件下提取6min;与传统水浴提取法比较,提取率增加... 研究了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最佳提取条件,并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表明: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最佳工艺参数为在pH 7.5、料液比1∶10、提取功率50W条件下提取6min;与传统水浴提取法比较,提取率增加了3.02%~14.60%。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条件:pH值在4~9范围内,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测定波长分别为202,209nm,线性范围分别为0.04~0.2,0.02~0.2μg/mL。应用于食品样品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57%~4.56%,加标回收率为95.6%~107.5%,其测定结果与国标盐酸萘乙二胺显色法比较,相对误差在0.1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微波协同萃取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亚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消化-微乳液进样-FAAS法测定3种休闲食品中Fe
4
作者 刘辉 陈尚龙 +3 位作者 唐仕荣 李同祥 刘全德 巫永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86-289,共4页
建立不完全消化-微乳液进样-高分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休闲食品(鸡味块、方便面、薯条)中Fe的方法。以不完全消化作为样品的前处理方式,正丁醇作为助乳化剂,研究微乳液的形成条件,分析乙炔流量、燃烧器高度、KCl的质量浓度对吸光... 建立不完全消化-微乳液进样-高分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休闲食品(鸡味块、方便面、薯条)中Fe的方法。以不完全消化作为样品的前处理方式,正丁醇作为助乳化剂,研究微乳液的形成条件,分析乙炔流量、燃烧器高度、KCl的质量浓度对吸光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测定条件为乙炔流量60 L/h、燃烧器高度4 mm、KCl质量浓度1.5 g/L。在此条件下,使用本法测定3种休闲食品中Fe,通过F检验和t检验,表明在0.05显著性水平上本法和国标的精密度和所测得结果的平均值无显著性差异,且本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2.5%~96.7%。方法快速、准确、稳定,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为休闲食品中金属元素的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消化 微乳液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休闲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菌辅助发酵羊肉香肠研制及产品质量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浩 吴叶 +2 位作者 张建萍 陈尚龙 刘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9-73,共5页
选择植物乳杆菌、木糖葡萄球菌为混合发酵剂。以pH、感官评分为发酵香肠品质的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实验设计确定发酵香肠的最适发酵温度、菌种配比和接种量,并严格按照国标法对香肠进行质量分析。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木糖葡... 选择植物乳杆菌、木糖葡萄球菌为混合发酵剂。以pH、感官评分为发酵香肠品质的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实验设计确定发酵香肠的最适发酵温度、菌种配比和接种量,并严格按照国标法对香肠进行质量分析。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木糖葡萄球菌1∶1,接种量107 CFU/g,发酵温度30℃,发酵香肠感官评分达到85.15,与模型理论值接近。最佳工艺制得的发酵香肠水分含量为23.87%,蛋白质含量为27.880 g/100 g,脂肪含量为9.1 g/100 g,氯化物含量为3.94%,总糖含量为5.34 g/100 g,过氧化值为0.30 g/100 g,亚硝酸盐含量为8.12 mg/kg,符合中式香肠标准,并且相比未添加发酵剂的羊肉香肠安全性更高、货架期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木糖葡萄球菌 发酵羊肉香肠 产品质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共熔溶剂提取桑黄黄酮及体外降血糖、结合胆酸盐能力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巫永华 黄莉莉 +5 位作者 王解语 张文莉 陈安徽 郭红伟 张建萍 刘恩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136,共9页
从7种深共熔溶剂中筛选最适合用于桑黄黄酮化合物提取的溶剂体系,采用响应面优化深共熔溶剂提取桑黄黄酮的工艺,筛选最佳黄酮回收树脂,并分析其体外降血糖和结合胆酸盐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乙二醇与氯化胆碱组成的深共熔溶剂体系最适合... 从7种深共熔溶剂中筛选最适合用于桑黄黄酮化合物提取的溶剂体系,采用响应面优化深共熔溶剂提取桑黄黄酮的工艺,筛选最佳黄酮回收树脂,并分析其体外降血糖和结合胆酸盐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乙二醇与氯化胆碱组成的深共熔溶剂体系最适合提取桑黄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深共熔溶剂含水率30%,乙二醇与氯化胆碱的物质的量比为8.21∶1,料液比=50∶1(mg∶m L),提取温度64℃,提取时间43 min,在此条件下,桑黄黄酮得率为(8.85±0.34)%,较体积分数为60%乙醇提取的得率提高了2.02倍。9种大孔树脂中,AB-8型大孔树脂对桑黄黄酮的回收率最高,为85.25%;纯化后桑黄黄酮的纯度提高了6.12倍。桑黄黄酮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IC_(50)值分别为1.19 mg/m L和1.28 mg/m L,结合牛磺胆酸钠和甘氨胆酸钠的IC_(50)值分别为0.62 mg/m L和1.19 mg/m L,表明桑黄黄酮具有较强的调节血糖和血脂能力。实验表明,深共熔溶剂结合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回收可以绿色高效地从桑黄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共熔溶剂 桑黄 黄酮 大孔吸附树脂 降血糖 胆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化柚子皮吸附Cd^(2+)的性能与机制
7
作者 陈尚龙 刘恩岐 +3 位作者 赵节昌 陈安徽 刘辉 苗敬芝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83-289,共7页
为探索利用食品加工废弃物柚子皮制备一种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的可行性,通过NaOH将柚子皮中甲酯化的羧基水解成羧酸,再利用TEMPO/次氯酸钠/溴化钠体系将柚子皮中C-6位伯羟基氧化成羧酸,制备出一种羧基化柚子皮吸附材料,同时采用FTIR、SEM... 为探索利用食品加工废弃物柚子皮制备一种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的可行性,通过NaOH将柚子皮中甲酯化的羧基水解成羧酸,再利用TEMPO/次氯酸钠/溴化钠体系将柚子皮中C-6位伯羟基氧化成羧酸,制备出一种羧基化柚子皮吸附材料,同时采用FTIR、SEM-EDS和XPS对柚子皮和吸附Cd^(2+)前后的羧基化柚子皮进行表征,研究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羧基化柚子皮中羧基含量为2.34 mmol/g,是改性前的10.64倍,且可以有效地去除水溶液中Cd^(2+)。羧基化柚子皮吸附Cd^(2+)更符合Langmuir和伪二阶动力学模型,属于单层化学吸附,对Cd^(2+)的最大吸附量为76.16 mg/g,是改性前的5.81倍。羧基化柚子皮中羧基(-COO^(-))是吸附Cd^(2+)的功能性基团,吸附后形成羧酸镉,其中镉以Cd^(2+)的形式存在,与-COO^(-)的配位方式主要是双齿桥式,该吸附过程是一个阳离子(Na^(+)和Cd^(2+))交换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 柚子皮 Cd^(2+) 吸附性能 吸附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基化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
8
作者 陈尚龙 王斌 +4 位作者 刘恩岐 陈安徽 李超 刘辉 秦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85-2793,共9页
以玉米芯为原料,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omic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技术在其表面引发丙烯酸甲酯发生聚合反应,再利用NaOH将嫁接在玉米芯表面的聚丙烯酸甲酯水解成聚丙烯酸钠,得到羧基化玉米芯吸附材料(C-C-A)。通... 以玉米芯为原料,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omic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技术在其表面引发丙烯酸甲酯发生聚合反应,再利用NaOH将嫁接在玉米芯表面的聚丙烯酸甲酯水解成聚丙烯酸钠,得到羧基化玉米芯吸附材料(C-C-A)。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C-C-A最佳制备条件,同时采用FTIR、SEM-EDS和XPS对C-C-A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其表面凹凸不平,存在大量羧基。C-C-A对Pb^(2+)、Cd^(2+)、Cu^(2+)和Ni^(2+)的去除率均可达到98%以上,说明其可以有效去除重金属离子。C-C-A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过程既符合Pseudo-second-order动力学模型,又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属于单分子层化学吸附,且吸附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羧基 玉米芯 重金属离子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发酵时期对黑蒜调味粉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王帅 武帅兵 贺羽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1,共5页
黑蒜富含微量元素与营养物质,作为一种食品或保健品在市面上流行。黑蒜的品质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普通黑蒜是用新鲜完整的带皮生蒜在高温高湿的发酵箱中自然发酵90~120 d后制成的。然而生蒜是如何在发酵过程中逐渐变黑、黑蒜与生... 黑蒜富含微量元素与营养物质,作为一种食品或保健品在市面上流行。黑蒜的品质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普通黑蒜是用新鲜完整的带皮生蒜在高温高湿的发酵箱中自然发酵90~120 d后制成的。然而生蒜是如何在发酵过程中逐渐变黑、黑蒜与生蒜极大的口感差别以及两者营养价值的变化基于什么成为人们疑惑的问题。该研究选取品相完好的紫皮独头蒜,在专业的黑蒜发酵锅中发酵10 d,获得发酵成功的黑蒜,并在发酵过程中对不同发酵时期的黑蒜进行质构测定,经过干燥破碎,制成调味蒜粉,并对其中的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总酚含量、水分含量、粗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由此探寻蒜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变化,从而对不同发酵时期黑蒜调味粉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该研究可拓展关于调味品发酵方面的知识,为提高新型功能性调味粉的营养价值提供更多的数据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蒜 干燥破碎 调味粉 发酵时期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虾粉的制备及其在提鲜调味料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帅 王颖 贺羽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6-139,157,共5页
基围虾是一种营养价值十分高的食物,其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包括维生素A、B、D、E等,还富含钾、钙、镁、磷、锌等多种矿物质,为人体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成分。经常食用基围虾不仅可以有效预防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而且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 基围虾是一种营养价值十分高的食物,其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包括维生素A、B、D、E等,还富含钾、钙、镁、磷、锌等多种矿物质,为人体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成分。经常食用基围虾不仅可以有效预防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而且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恶性胆固醇的平均浓度,扩张冠状动脉,利于治疗急性高血压和急性心肌栓塞梗死等多种心血管疾病。虾粉作为天然的提鲜调味料被用于日常生活中,以基围虾肉为原料,制作天然虾肉粉,不添加任何材料,在鲜味调味料中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测量不同储存时间下虾粉的滋味、鲜味回味、蛋白质含量、虾青素含量、脂肪含量、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确定自制虾粉的最佳储存时间,最后分析自制虾粉在提鲜调味品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自制虾粉的滋味和氨基酸含量在1周后趋于稳定,蛋白质和虾青素含量在2周后分别从0.62%、548.84μg/g降低至0.52%、141.66μg/g,脂肪含量由4.80 g/100 g升高至13.9 g/100 g,因此自制虾粉的最佳储存时间为2周,此时作为提鲜调味品所补充的营养物质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粉 滋味 脂肪 氨基酸 鲜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黄总黄酮的提取、组分分析及其生物活性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付婷伟 周紫微 +4 位作者 邵颖 张朋 宁晓雅 杨洋 陈安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1-200,共10页
为系统研究桑黄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明晰总黄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组成及含量,探讨桑黄总黄酮的生物活性,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桑黄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桑黄总黄酮的组成,并检测其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以桑黄总... 为系统研究桑黄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明晰总黄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组成及含量,探讨桑黄总黄酮的生物活性,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桑黄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桑黄总黄酮的组成,并检测其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以桑黄总黄酮得率为指标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3℃、固液比1:50 g/mL、提取时间3 h,在此提取条件下桑黄总黄酮的得率达到了2.68%;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桑黄总黄酮中的黄酮种类及其含量,发现桑黄总黄酮中主要含有花旗松素、槲皮素和山奈酚,其中花旗松素含量最高达到3727.31 mg/kg;桑黄总黄酮生物活性分析结果显示,其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降脂、降糖活性,在其浓度为14μ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58.63%±0.45%,浓度为0.08 mg/mL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52.51%±1.49%;桑黄总黄酮的降脂活性实验结果显示,桑黄总黄酮在浓度为6 mg/mL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率达到10.56%±0.06%,在浓度为4 mg/mL时对胆固醇胶束溶解度的抑制率达到了32.59%±0.78%;桑黄总黄酮具有明显的降糖活性,其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IC_(50)分别为71.42 mg/mL和97.28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黄 总黄酮 提取 组分分析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锗木耳菌丝体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雨馨 王文斌 +4 位作者 王佳婧 朱蕴兰 张翼飞 徐薛 戴永琪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28,共8页
为探索富锗木耳菌丝体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以富锗木耳菌丝体为材料,通过水、70%乙醇和乙酸乙酯对富锗木耳菌丝体进行了物质提取,比较了不同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采用隶属函数值评价... 为探索富锗木耳菌丝体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以富锗木耳菌丝体为材料,通过水、70%乙醇和乙酸乙酯对富锗木耳菌丝体进行了物质提取,比较了不同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采用隶属函数值评价了不同溶剂提取物的综合抗氧化能力,并对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富锗木耳菌丝体有机锗含量为542.83μg/g。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提取率和物质含量均不同,水和乙醇提取物的提取率较高,水提取物中多糖含量最多,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多酚和黄酮含量最多。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水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最强,当提取物浓度为9 mg/mL时,清除率最高为43.32%。70%乙醇提取物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最好,当提取物浓度为9 mg/mL时,清除率分别为70.10%和76.99%。多糖、多酚和黄酮在清除自由基中均发挥不同的作用,70%乙醇提取物的综合抗氧化能力最强。多糖、多酚和黄酮含量均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有显著(P<0.05)正相关。70%乙醇提取物中多酚含量与羟自由基清除率有显著(P<0.05)正相关。多糖、多酚及黄酮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均有显著(P<0.05)影响。富锗木耳菌丝体含有较高含量的有机锗,提取物对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本研究对开发富锗木耳功能食品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耳 不同溶剂 提取物 有机锗 抗氧化活性 多糖 多酚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乳酸菌发酵草本调味醋的酿造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贺羽 苑蘅 王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发酵调味醋一直有“养生饮料”、“保健醋品”等美誉。该研究以药食同源的蒲公英根、叶以及灯笼草为原料,利用乳酸菌发酵,通过总酸含量、沉淀率等指标确定调味醋比例,优化发酵工艺,对发酵液进行调配及稳定性研究,从而研制出口感较佳、... 发酵调味醋一直有“养生饮料”、“保健醋品”等美誉。该研究以药食同源的蒲公英根、叶以及灯笼草为原料,利用乳酸菌发酵,通过总酸含量、沉淀率等指标确定调味醋比例,优化发酵工艺,对发酵液进行调配及稳定性研究,从而研制出口感较佳、营养成分丰富且抗氧化性良好的蒲公英-灯笼草复合调味醋。结果表明,在蒲公英根∶蒲公英叶∶灯笼草汁为5∶2∶0.2的混合比例下,乳酸菌接种量3%、蔗糖添加量8%、柠檬酸添加量0.02%、CMC-Na添加量0.05%、明胶添加量0.15%、琼脂添加量0.05%、35℃发酵65 h为最佳工艺条件。在此发酵条件下,各类抗氧化活性物质增长迅速,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性、在保健调味醋及醋饮料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灯笼草 乳酸菌 发酵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调味虾粉的研制及其贮藏品质分析
14
作者 贺羽 王帅 崔珏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9-64,共6页
我国是水产品进出口大国,对虾因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居于水产品食用之首。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对虾食用的需求日益增大,虾加工副产品的产量也逐年递增,目前对虾副产品已用于虾酱、虾油、虾壳粉的制备。虾壳粉因其独特的鲜香味可用作日常... 我国是水产品进出口大国,对虾因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居于水产品食用之首。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对虾食用的需求日益增大,虾加工副产品的产量也逐年递增,目前对虾副产品已用于虾酱、虾油、虾壳粉的制备。虾壳粉因其独特的鲜香味可用作日常调味品,在提供营养的同时带给人们味蕾的享受,但虾壳粉品质会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产生氧化反应、内源酶活性丧失等问题。该研究以对虾虾壳为原料制备虾壳粉,研究虾壳粉在常温贮藏过程中氨基酸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虾青素含量、过氧化值(POV)、酸价(AV)、硫代巴比妥酸(TBA)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常温贮藏75 d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虾青素含量分别由0.78%、4.7%、295.75μg/g逐渐降低至0.25%、3.9%、80.6μg/g。同时,POV、AV出现明显升高趋势,TBA值先上升后下降。因此,在虾壳粉常温贮藏过程中发生了脂质氧化和营养成分流失的问题。该研究结果对延缓和控制虾壳粉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壳粉 干燥 贮藏 品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盐添加量对腐乳毛坯营养成分与质构特性影响的研究
15
作者 王颖 贺羽 王帅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9-84,123,共7页
大豆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成为人类重要的零胆固醇非肉蛋白源,也是功能性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目前,发酵豆制品普遍存在于我国甚至整个亚洲,各国都有不同特色和风味的发酵豆制品。腐乳是源自中国的古老的发酵豆制品,已有1500年左右的发展... 大豆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成为人类重要的零胆固醇非肉蛋白源,也是功能性食品加工的重要原料。目前,发酵豆制品普遍存在于我国甚至整个亚洲,各国都有不同特色和风味的发酵豆制品。腐乳是源自中国的古老的发酵豆制品,已有1500年左右的发展历史。腐乳、豆豉、酱油、豆酱是我国传统的4种发酵型调味品。腐乳是由大豆制作而成,通过大豆先磨浆、后点浆的工艺形成豆腐白坯,先经前期发酵形成腐乳毛坯,再经后期发酵形成腐乳成品。腐乳的口感细腻、风味独特,相较于其他发酵豆制品,腐乳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其中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但腐乳发酵过程中使用的大量食盐引发了人们对健康的担忧。该实验探究了不同食盐含量发酵的腐乳毛坯营养成分和质构特性的变化,具体内容:营养成分方面,腐乳毛坯水分、脂肪、水溶性蛋白、总酸、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变化;质构特性方面,腐乳毛坯硬度、弹性、黏附性、内聚性和胶黏性的变化;腐乳毛坯中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变化;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从而对不同食盐含量发酵的腐乳毛坯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腐乳毛坯的水分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随着食盐含量的减少呈现上升趋势;腐乳毛坯的水溶性蛋白含量、总酸含量、硬度、弹性、内聚性、胶黏性随着食盐含量的减少呈现下降趋势;食盐含量为10%时腐乳毛坯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低,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乳毛坯 营养成分 质构特性 大豆异黄酮 食盐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提取牛蒡多糖及抗氧化分析 被引量:30
16
作者 巫永华 陆文静 +5 位作者 刘梦虎 张建萍 陈安徽 邵颖 王长凯 刘恩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5-223,共9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牛蒡多糖的工艺条件,比较超声法、热水法、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法和酶法提取对牛蒡粗多糖提取率、主要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质量比为3∶1的(NH 4)2SO 4/聚乙二醇(PEG)6000作为最佳的...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双水相提取牛蒡多糖的工艺条件,比较超声法、热水法、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法和酶法提取对牛蒡粗多糖提取率、主要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质量比为3∶1的(NH 4)2SO 4/聚乙二醇(PEG)6000作为最佳的双水相体系,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法提取牛蒡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0.04∶1(g∶mL),在49℃浸提2.6 h后超声处理31 min,牛蒡多糖的得率达到(32.35±0.85)%。4种方法制备的牛蒡粗多糖都含有一定的多酚、黄酮、糖醛酸和少量的蛋白质,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法的提取率和多糖含量最高。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牛蒡多糖为吡喃型多糖。抗氧化试验表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不同方法制备的牛蒡多糖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且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其中,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法提取的多糖对DPPH·、·OH清除率和还原能力的IC 50值分别为0.6199、2.9008和1.1871 mg/mL,抗氧化能力优于其他3种样品,表明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技术能制备出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牛蒡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双水相 牛蒡 多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波辅助酶法提取黑豆皮水溶性膳食纤维及理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巫永华 刘梦虎 +3 位作者 孙悦 邵颖 陈安徽 刘恩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14,共7页
利用超声微波辅助酶法提取黑豆皮水溶性膳食纤维,并分析其理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超声微波辅助下,以料液比1∶25 (g/m L),纤维素添加量20 mg/g、温度为60℃条件下提取23 min,黑豆皮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可达19.12%±0.23%。黑豆皮... 利用超声微波辅助酶法提取黑豆皮水溶性膳食纤维,并分析其理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超声微波辅助下,以料液比1∶25 (g/m L),纤维素添加量20 mg/g、温度为60℃条件下提取23 min,黑豆皮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可达19.12%±0.23%。黑豆皮水溶性膳食纤维理化性质研究表明,黑豆皮水溶性膳食纤维的膨胀力为585.71%,持水力为11.89 g/g,持油力为10.52 g/g,乳化稳定性的乳化能力(EC)为42.45%,乳化的稳定性(ES)为64.76%,葡萄糖吸附值为19.72 mmol/L,在30、60和120 min时,葡萄糖延迟指数分别为34.65、30.48和25.72 mmol/g。浓度为10%的黑豆皮水溶性膳食纤维溶液的粘度为0.0093 Pa·s。微观结构研究表明黑豆皮水溶性膳食纤具有表面具有大量的孔隙和褶皱,这有利于提高其吸附能力。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黑豆皮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典型的多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皮 水溶性膳食纤维 提取 理化特性 超声 微波 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良姜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5
18
作者 郑义 王卫东 +2 位作者 李勇 朱园园 郭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6-131,共6页
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获得了热水浸提高良姜多糖的最佳工艺;以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能力、还原力、清除羟自由基能力、螯合铁离子能力为指标,评价了高良姜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热水浸提高良姜多糖的最佳... 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获得了热水浸提高良姜多糖的最佳工艺;以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能力、还原力、清除羟自由基能力、螯合铁离子能力为指标,评价了高良姜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热水浸提高良姜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43∶1(mL/g)、浸提温度95℃、浸提时间3 h,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实测值为11.81%。高良姜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清除自由基能力、还原力和螯合铁离子能力均表现出一定的质量浓度依赖性;高良姜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羟自由基和螯合铁离子能力的半数有效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0.59±0.01)、(0.05±0.003)g/L和(2.75±0.2)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 多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智仁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51
19
作者 郑义 邵颖 +1 位作者 陈安徽 张娜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49,共6页
为优化益智仁总黄酮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获得益智仁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以总抗氧化能力、清... 为优化益智仁总黄酮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获得益智仁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以总抗氧化能力、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螯合铁离子能力为指标,评价了益智仁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益智仁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5%、液料比40∶1(mL/g)、超声时间35 min、超声功率360 W,在此条件下益智仁总黄酮得率为0.50%;益智仁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和螯合铁离子能力均与黄酮质量浓度表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益智仁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螯合铁离子能力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2.85±0.20)、(0.87±0.05)g/L和(2.45±0.30)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仁 总黄酮 超声辅助提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叶多酚的纯化及其抗氧化特性与组分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巫永华 刘恩岐 +3 位作者 张建萍 陈尚龙 陈安徽 邵颖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5-172,共8页
探讨山楂叶多酚的纯化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和组成成分。比较SP-825,D101,AB-8,XDA-2等四种树脂对山楂叶多酚的吸附性能,筛选最佳树脂,并优化其纯化参数,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组成成分和红外光谱特性。结果表明,4种树脂中AB-8树脂纯化... 探讨山楂叶多酚的纯化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和组成成分。比较SP-825,D101,AB-8,XDA-2等四种树脂对山楂叶多酚的吸附性能,筛选最佳树脂,并优化其纯化参数,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组成成分和红外光谱特性。结果表明,4种树脂中AB-8树脂纯化山楂叶多酚效果较好,其最佳纯化参数为样液初始pH 4.5、初始质量浓度0.064 mg/mL、上样流速1.5 mL/min、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为70%和洗脱流速为0.6 mL/min,在此条件下,山楂叶多酚的回收率为78.25%,纯化后多酚的纯度提高了4.15倍。山楂叶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其粗提液和纯化液清除DPPH·的IC 50值分别为(1.28±0.14)μg/mL和(0.78±0.09)μg/mL;对螯合Fe 2+的IC 50值分别为(55.58±1.24)μg/mL和(34.13±1.02)μg/mL;总还原能力的IC 50值分别为(3.66±0.18)μg/mL和(2.12±0.23)μg/mL,纯化液清除·OH的IC 50值为(4.49±0.16)μg/mL;表明纯化后其抗氧化能力有显著提高。FTIR分析表明其具有多酚和黄酮的特征峰;HPLC分析表明山楂叶多酚主要含绿原酸、表儿茶素、阿魏酸、芦丁和熊果酸,说明山楂叶多酚具有较高的开发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叶 多酚 大孔吸附树脂 抗氧化活性 组分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