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畜禽饲料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邢宇俊 陆丹丹 +3 位作者 吴季荣 王园园 徐剑宏 史建荣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52-55,共4页
随着转基因植物研究的迅速发展,转基因农产品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在我国,转基因农产品的来源主要是进口,主要是玉米、大豆,主要用于饲料加工行业。为了调查转基因玉米、大豆在江苏省畜禽饲料市场的分布情况,在江苏省市场抽取40份鸡、鹅... 随着转基因植物研究的迅速发展,转基因农产品的应用也更加广泛。在我国,转基因农产品的来源主要是进口,主要是玉米、大豆,主要用于饲料加工行业。为了调查转基因玉米、大豆在江苏省畜禽饲料市场的分布情况,在江苏省市场抽取40份鸡、鹅和猪饲料以及饲料原料,通过定性PCR检测玉米内标zSSIIb、大豆内标Lectin、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Bt、EPSPS基因,同时检测玉米、大豆转化体事件MON810、MON89788、GTS40-3-2和MON87701。结果表明,90%的饲料都含有转基因成分;转基因玉米转化体事件MON810占50%,转基因大豆转化体MON89788、GTS40-3-2、MON87701的检出率都为80%。由研究结果可知,江苏省市场的鸡、鹅和猪饲料及饲料原料中转基因成分的占有率较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饲料原料的转基因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饲料 转基因作物 转基因成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优质粳稻生产全过程规范化用药技术示范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猛 施保国 +3 位作者 王冬兰 张志勇 刘贤金 余向阳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3期91-94,共4页
农药科学合理使用是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发生保障优质稻米生产的关键。针对江苏省不同稻作生态区,结合水稻品种特性和当地技术水平,设计了优质粳稻组合用药过程管控体系,制定了用药关口前移,加大孕穗期和破口期用药防控力度,杜绝齐穗后... 农药科学合理使用是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发生保障优质稻米生产的关键。针对江苏省不同稻作生态区,结合水稻品种特性和当地技术水平,设计了优质粳稻组合用药过程管控体系,制定了用药关口前移,加大孕穗期和破口期用药防控力度,杜绝齐穗后用药全生育期规范化科学用药技术方案,于2016年在江苏省淮安地区进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规范化用药方案对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的防效略优于常规方案,2种用药方案对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及水稻枯萎病均具有较好防治效果,同时对水稻具有防衰增产作用。通过规范化用药防治,以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烯啶虫胺、嘧菌酯等对病虫草害高效的药剂替代吡虫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丙溴磷、杀虫双、三环唑等老品种药剂,在保证了良好防治效果的前提下减少农药投入量60.39%,有效保护了稻田生态安全和稻米农药残留超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粳稻 安全生产 规范化用药 农药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某牛场犊牛呼吸道疾病原检测与牛支原体的分离鉴定分析
3
作者 张洪菊 程子龙 +5 位作者 韦艳娜 毛立 刘茂军 牛家强 冯志新 李文良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60,共9页
为查明江苏某奶牛场一起犊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因,采集发病牛鼻拭子30份,采用RT-PCR/PCR方法对主要病原进行检测。对病毒检测阳性样品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对牛支原体(M.bovis)阳性样本进行分离培养,进而进行生化实验、生长曲线测定、... 为查明江苏某奶牛场一起犊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因,采集发病牛鼻拭子30份,采用RT-PCR/PCR方法对主要病原进行检测。对病毒检测阳性样品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对牛支原体(M.bovis)阳性样本进行分离培养,进而进行生化实验、生长曲线测定、药敏试验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M.bovis(18份)、溶血性曼氏杆菌(1份)、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2份)、牛冠状病毒(BCoV)(6份)为阳性,其他病原均为阴性;3株M.bovis生长曲线一致,不发酵葡萄糖、甘露醇,不水解明胶、七叶苷,不分解尿素;3株M.bovis均对泰妙菌素、林可霉素和泰万菌素敏感;序列分析表明,3株M.bovis oppF基因序列与各参考株的同源性为98.6%~100%,与国内菌株亲缘关系近,该牛场流行BVDV毒株为BVDV-1a亚型,BCoV毒株属于GIIb亚型。结果表明,该病例主要由M.bovis引起,伴发BCoV和BVDV,可优先选用泰妙菌素、林可霉素、泰万菌素进行防控,同时应加强病毒性病原的监测与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 牛支原体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产业链“一体化”质量安全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7
4
作者 卢海燕 梁颖 +1 位作者 白红武 刘贤金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179-182,共4页
在分析我国农产品产业链特点、分类、质量安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其特点的分类分级的一体化质量安全体系(HSG体系),并对该体系的串联模式、文件模式、运行模式和溯源模式进行了阐述,旨在建立简单高效、实用性强的质量安全体系,为我... 在分析我国农产品产业链特点、分类、质量安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适合其特点的分类分级的一体化质量安全体系(HSG体系),并对该体系的串联模式、文件模式、运行模式和溯源模式进行了阐述,旨在建立简单高效、实用性强的质量安全体系,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理论和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产业链 质量安全体系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邮鸭蛋特征品质指标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梦颖 龚兰 +8 位作者 何涛 朱磊 栾枫婷 豆维胜 邵雪梅 方晓敏 尤兆荣 魏瑞成 王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0-247,共8页
为挖掘高邮鸭蛋品质特征指标,采用代谢组学等技术对高邮鸭蛋的蛋品质指标、基础营养指标及小分子代谢物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高邮鸭蛋的蛋质量、蛋形指数、蛋黄色度、哈夫单位、蛋白高度、蛋黄指数、粗蛋白质量分数指标高于其他品种... 为挖掘高邮鸭蛋品质特征指标,采用代谢组学等技术对高邮鸭蛋的蛋品质指标、基础营养指标及小分子代谢物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高邮鸭蛋的蛋质量、蛋形指数、蛋黄色度、哈夫单位、蛋白高度、蛋黄指数、粗蛋白质量分数指标高于其他品种;总氨基酸、鲜味氨基酸、支链氨基酸、总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饱和脂肪酸含量低,表明高邮鸭蛋的部分感官蛋品品质参数、氨基酸和脂肪酸水平可表征高邮鸭蛋的特征品质。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绘制高邮鸭蛋的代谢指纹图谱,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模型、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HCA)等方法挖掘高邮鸭蛋的特征组分。蛋黄中鉴定出252个化合物,差异化合物22个,蛋清中鉴定出184个化合物,差异化合物40个。其中,尿苷5’-单磷酸、鸟苷5’-单磷酸、N-乙酰基-D-葡萄糖胺为主要差异营养物质,蛋黄中的花生四烯酸为高邮鸭蛋特有营养成分,蛋清中的吲哚在高邮鸭蛋中未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鸭蛋 常规蛋品质指标 基础营养指标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浆条件对酸浆豆腐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许壮 丁青芝 +5 位作者 戴意强 王喆 刘振田 陈小阳 虞利俊 夏秀东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4,共10页
为探究点浆时豆乳温度、点浆后蹲脑温度和蹲脑时间对酸浆豆腐品质的影响,提高酸浆豆腐品质,本研究利用质构分析、SDS-PAGE和低场核磁等技术分析了豆腐品质、豆乳中蛋白凝固过程、大豆蛋白各亚基含量和水分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点... 为探究点浆时豆乳温度、点浆后蹲脑温度和蹲脑时间对酸浆豆腐品质的影响,提高酸浆豆腐品质,本研究利用质构分析、SDS-PAGE和低场核磁等技术分析了豆腐品质、豆乳中蛋白凝固过程、大豆蛋白各亚基含量和水分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点浆时豆乳温度对豆乳沉淀中蛋白和大豆蛋白各亚基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对豆腐品质和水分分布有较大影响。当点浆时豆乳温度为75℃时,豆腐的硬度最小,而其弹性、得率、含水量、保水性、感官得分和T 21弛豫时间最大。蹲脑温度和蹲脑时间对豆腐品质、豆乳沉淀中蛋白含量和大豆蛋白各亚基含量影响显著,当蹲脑温度75℃和蹲脑时间20 min时,豆腐硬度最小为15.80 N,而弹性、得率、含水量、保水性和T 21弛豫时间最佳,分别为5.15 mm、241.3%、76.36%、65.68%、43.29 ms,且豆腐品质豆乳沉淀中蛋白含量最佳。当点浆时豆乳温度为75℃、蹲脑温度为75℃和蹲脑时间20 min时,豆腐品质和感官得分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豆腐 品质 凝固过程 低场核磁 质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猪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全基因组测序及毒力和耐药基因分析
7
作者 周艳 万启旸 +3 位作者 朱树娇 张辉 包红朵 王冉 《广东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58-70,共13页
[目的]分析一株猪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EO157-1的全基因组信息及其毒力和耐药基因。[方法]基于Nanopore三代测序技术平台和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平台对猪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EO157-1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利用Prokka软... [目的]分析一株猪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EO157-1的全基因组信息及其毒力和耐药基因。[方法]基于Nanopore三代测序技术平台和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平台对猪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EO157-1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利用Prokka软件预测基因组序列信息,并通过UniProt、KEGG、KEGG Pathway、GO、Pfam、COG、TIGERfams、RefSeq和NR数据库进行基因预测和注释,再利用碳水化合物酶(CAZy)、病原与宿主互作(PHI)、毒力因子(VFDB)和耐药基因(CARD)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分析。[结果]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EO157-1基因组大小为5404747 bp,GC含量为50.49%,该菌株含有3个质粒;共预测到5674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包含22个rRNA(7个23S rRNA、7个16S rRNA、8个5S rRNA)、1个tmRNA、102个tRNA基因和282个小RNA分子;预测出9个CRISPR序列、273个重复序列;KEGG、KEGG Pathway、NR、UniProt、GO、COG、Pfam、RefSeq和TIGERfams数据库分别注释到1712、1693、5265、5264、4029、4294、4688、5252和2741个基因;CAZy数据库注释筛选出100个基因,PHI数据库注释筛选出2354个基因,VFDB数据库注释筛选出的毒力基因主要包括菌毛、鞭毛、Ⅱ型分泌系统、Ⅲ型分泌系统、Ⅵ型分泌系统、紧密黏附素、铁转运系统、脂多糖、荚膜、侵袭素和外毒素;CARD数据库注释筛选出的耐药基因与多重耐药外排泵、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四环素、多粘菌素、杆菌肽、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肽类抗生素及甲硝唑相关。[结论]获得一株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菌株EO157-1全基因组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携带大量毒力基因与耐药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食源性人兽共患病 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 功能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贤 汤宝 +1 位作者 赵延存 刘凤权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7,共12页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以下简称水稻细条病)是我国重要的植物检疫性病害之一,对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国家的水稻生产形成严重威胁。近年来,水稻细条病在华东、华中等稻区的发生流行呈上升趋势,有些稻区的水稻细条病危害程度甚至已超过水稻白叶...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以下简称水稻细条病)是我国重要的植物检疫性病害之一,对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国家的水稻生产形成严重威胁。近年来,水稻细条病在华东、华中等稻区的发生流行呈上升趋势,有些稻区的水稻细条病危害程度甚至已超过水稻白叶枯病。种植抗病品种被认为是防控水稻细条病最为经济、环保且高效的策略之一。然而,有关水稻细条病抗病品种的应用尚未见报道。目前,化学防治仍是生产上水稻细条病主要的应急防控措施之一。水稻细条病的绿色防控水平取决于水稻细条病菌致病性、水稻抗病性的遗传基础研究水平和及时精准用药。本文简要概述了水稻细条病的历史、发生和流行现状,归纳了致病基因和抗病基因的类型及二者互作机制,总结了主要防治措施,旨在为水稻细条病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抗病基因 致病基因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与细菌生物膜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万启旸 包红朵 +3 位作者 张辉 朱树娇 王冉 周艳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8-227,共10页
细菌生物膜是由多个细菌组成的群落结构,发挥着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作用。研究发现细菌生物膜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给食品和医疗等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噬菌体作为能够感染并裂解细菌的病毒,可以有效抑制并清除细菌生... 细菌生物膜是由多个细菌组成的群落结构,发挥着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作用。研究发现细菌生物膜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给食品和医疗等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噬菌体作为能够感染并裂解细菌的病毒,可以有效抑制并清除细菌生物膜。近年来研究表明噬菌体还能够促进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因此噬菌体与细菌生物膜的相互作用仍需要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目前关于噬菌体和细菌生物膜的相互作用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包括作用机制、影响因素,以及噬菌体防控细菌生物膜形成的潜力等,为应用噬菌体有效遏制细菌危害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细菌生物膜 抗菌 噬菌体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胞杆菌B-FS01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1
10
作者 陈浩 胡梁斌 +2 位作者 唐春平 胡健 石志琦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4-197,共4页
拮抗菌B-FS01具有广谱的拮抗活性,经鉴定为枯草芽胞杆菌,可产生脂肽类抗菌物质fengycins和surfac-tins。室内试验表明,B-FS01发酵液菌体量2.6×107个/mL及其无菌滤液对葡萄霜霉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到了82.48%和68... 拮抗菌B-FS01具有广谱的拮抗活性,经鉴定为枯草芽胞杆菌,可产生脂肽类抗菌物质fengycins和surfac-tins。室内试验表明,B-FS01发酵液菌体量2.6×107个/mL及其无菌滤液对葡萄霜霉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到了82.48%和68.66%。开发了B-FS01可湿性粉剂,田间试验表明B-FS01可湿性粉剂稀释液菌体量107个/mL对葡萄霜霉病采用保护和治疗两种施药方式,使用3次药后防效分别为88.25%和80.88%,优于对照药剂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稀释液。本研究表明B-FS01可湿性粉剂对葡萄霜霉病具有良好的田间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抗菌 葡萄霜霉病菌 田间药效 抗菌物质 枯草芽胞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性福氏志贺氏菌噬菌体SF-A2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巴氏杀菌牛奶中的灭菌效果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辉 王冉 包红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14-218,共5页
分离裂解性福氏志贺氏菌(Shigellaflexneri)噬菌体,鉴定其生物学特性,研究其在巴氏杀菌牛奶的灭菌效果。以福氏志贺氏菌为宿主菌,从污水中分离获得特异性针对福氏志贺氏菌的具有高裂解活性的噬菌体,命名为SF-A2。运用PEG/NaCl法纯化SF-... 分离裂解性福氏志贺氏菌(Shigellaflexneri)噬菌体,鉴定其生物学特性,研究其在巴氏杀菌牛奶的灭菌效果。以福氏志贺氏菌为宿主菌,从污水中分离获得特异性针对福氏志贺氏菌的具有高裂解活性的噬菌体,命名为SF-A2。运用PEG/NaCl法纯化SF-A2,经负染后电镜观察,该噬菌体为肌尾科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该噬菌体特异性针对福氏志贺氏菌,且对温度及pH值具有良好的耐受能力。将SF-A2以高感染复数(103)用于即食性食品(牛奶)中的福氏志贺氏菌的生物防控实验。结果表明:SF-A2能够有效灭菌,在加入48h后,福氏志贺氏菌降低了3lg(CFU/mL);作用至72h,能够完全将福氏志贺氏菌灭活。从而表明,裂解性福氏志贺氏菌噬菌体SF-A2具有良好的杀菌能力,能够在食品中防控福氏志贺氏菌的污染,也为防治由福氏志贺氏菌引起的腹泻性疾病提供生物源性治疗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解性福氏志贺氏菌 噬菌体 生物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醛对辣椒生物量和品质影响及辣椒疫病防控效果初探 被引量:4
12
作者 薛延丰 陈健 +2 位作者 张猛 闫志雄 石志琦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81-787,共7页
以辣椒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肉桂醛处理辣椒对生长、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同时探讨肉桂醛在田间使用时对辣椒品质、产量以及辣椒疫霉菌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肉桂醛50和100 mg/L处理下,株高、根长和鲜... 以辣椒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肉桂醛处理辣椒对生长、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同时探讨肉桂醛在田间使用时对辣椒品质、产量以及辣椒疫霉菌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肉桂醛50和100 mg/L处理下,株高、根长和鲜重的变化趋势相似,与对照相比虽有所降低,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随着肉桂醛处理浓度的增加,株高、根长和鲜重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随着肉桂醛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而后降低,在浓度小于150 mg/L的处理下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抗氧化酶SOD和CAT活性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而POD活性随着肉桂醛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同时田间试验发现,使用肉桂醛进行灌根对辣椒的生长和产量没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可显著增加辣椒中Vc含量,且发现灌根后,肉桂醛对辣椒疫霉菌的防效比甲霜灵高31.1%,显著大于甲霜灵。说明肉桂醛不仅可以对辣椒苗期灌根进行辣椒疫病预防,且可有效防治疫病的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辣椒疫病 植物源杀菌剂 辣椒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葫芦沼液浸种对苗期青菜品质影响初探 被引量:4
13
作者 薛延丰 冯慧芳 +1 位作者 石志琦 严少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87-692,共6页
以青菜(Brassica rapa)为材料,研究不同剂量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沼液对青菜生物量、根系活力、蛋白质含量、亚硝酸盐、可溶性糖及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浸种可以显著提高青菜根系活力(P<0.05),进而促进生物量增加,鲜... 以青菜(Brassica rapa)为材料,研究不同剂量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沼液对青菜生物量、根系活力、蛋白质含量、亚硝酸盐、可溶性糖及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浸种可以显著提高青菜根系活力(P<0.05),进而促进生物量增加,鲜质量、干质量和根系活力的变化趋势相似。随着沼液处理剂量的增加,鲜质量、干质量和根系活力的增加幅度也随之增大,当使用全沼液进行处理后各参数虽然有所降低,但与对照相比仍然显著增加;使用沼液浸种后,青菜品质得到显著改善,其体内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和抗坏血酸含量随着沼液处理剂量的增加显著增加,其中以蒸馏水与沼液比例为1∶2的处理效果最好,在全沼液处理下这些指标均有所降低,但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在蒸馏水与沼液比例为1∶1的处理和全沼液处理下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在蒸馏水与沼液比例为1∶1.5和蒸馏水的处理与沼液比例为1∶2的处理下,青菜体内亚硝酸盐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这说明,适宜剂量的沼液浸种可以有效改善作物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葫芦 沼液 青菜 品质 浸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葫芦沼液对青菜生长及AsA-GSH循环影响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薛延丰 冯慧芳 +2 位作者 石志琦 严少华 郑建初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1-98,共8页
以青菜为材料,研究了在青菜整个生长周期内,不同比例水葫芦沼液对青菜生长的影响及其体内AsA-GSH循环影响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使用不同比例沼液代替化肥对青菜的株高及生物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以25%沼液替代化肥的处理效果最好,在... 以青菜为材料,研究了在青菜整个生长周期内,不同比例水葫芦沼液对青菜生长的影响及其体内AsA-GSH循环影响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使用不同比例沼液代替化肥对青菜的株高及生物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以25%沼液替代化肥的处理效果最好,在不同的采样时期,其株高和生物量均显著大于对照,当沼液使用比例大于50%时,株高和生物量均随着沼液使用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处理后总量Vc、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和脱氢抗坏血酸(DHA)的变化趋势不同,25%沼液替代化肥处理45和60 d时,总量Vc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AsA虽然有所增加(除了30 d时),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DHA含量均显著大于对照。当沼液使用比例大于50%时,总量Vc、AsA和DHA与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在AsA循环中的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抗坏血酸氧化酶(AAO)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变化趋势相似,均随着处理时间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以25%沼液替代化肥处理30 d酶活性最高,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活性则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以25%沼液替代化肥的处理效果最好;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循环中的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和GSH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以25%沼液替代化肥的处理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随着处理时间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以25%沼液替代化肥处理45 d酶活性最高。说明用适量的水葫芦沼液替代化肥对青菜进行处理,有助于植株的生长,同时增加了体内AsA-GSH代谢循环,提高了青菜的抗氧化防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葫芦 沼液 青菜 抗坏血酸 谷胱甘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噬菌体cocktail JS-SP1对沙门菌流行菌株混合感染的裂菌动力学及灭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包红朵 张辉 +1 位作者 周艳 王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58-864,共7页
目的研究沙门菌噬菌体cocktail JS-SP1对沙门菌流行菌株混合感染的裂菌动力学及灭菌效果。方法从50份污水及粪样样品中分离获得6株高裂菌活性的沙门菌噬菌体,将其按等比例混合制成沙门菌噬菌体cocktail JS-SP1,通过测定A600分析其对6株... 目的研究沙门菌噬菌体cocktail JS-SP1对沙门菌流行菌株混合感染的裂菌动力学及灭菌效果。方法从50份污水及粪样样品中分离获得6株高裂菌活性的沙门菌噬菌体,将其按等比例混合制成沙门菌噬菌体cocktail JS-SP1,通过测定A600分析其对6株沙门菌流行菌株混合菌液的裂菌动力学,并且对0、4和10h这3个时间点的活细菌计数,分析JS-SP1的灭菌效果。结果与混合细菌组、单株噬菌体处理组相比,JS-SP1处理组可以有效而且快速降低混合液的A600值。与其他处理组相比,4h时,JSSP1处理组细菌数下降极显著(P<0.01);10h时,降到10CFU以下(P<0.01)。结论噬菌体cocktail JS-SP1对混合细菌感染具有快速彻底的灭菌能力,其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控制沙门菌污染的潜在治疗手段和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噬菌体混合制剂 杀菌效果 动力学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转基因大豆SHZD32-1成分 被引量:3
16
作者 邢宇俊 梁杰 +5 位作者 王亚林 吴季荣 董飞 史建荣 徐剑宏 梁晋刚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47,共7页
转基因大豆SHZD32-1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耐除草剂抗性品系。为给该品系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开发其转基因成分的快速便捷式检测方法,主要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设计并筛选该转化体最佳特异性LAMP引物组,优化扩增温度... 转基因大豆SHZD32-1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耐除草剂抗性品系。为给该品系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开发其转基因成分的快速便捷式检测方法,主要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设计并筛选该转化体最佳特异性LAMP引物组,优化扩增温度和时间,并分析灵敏度、特异性及稳定性,建立SHZD32-1的LAMP检测体系。结果显示:在62~64℃条件下反应40~60 min扩增效果最佳;灵敏度标准达到质量分数0.05%,高于普通PCR(0.1%);特异性和稳定性较高,检测结果同普通PCR扩增一致。转基因大豆SHZD32-1成分LAMP技术不需要特殊仪器,检测时间短,结果可视化,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高,有望用于转基因耐草甘膦大豆SHZD32-1的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 转基因大豆SHZD32-1 基因特异性 快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钠微囊化JS25噬菌体的制备、表征及其在食品模拟体系中的释放 被引量:7
17
作者 龙门 周卉 +2 位作者 谢文 廖琪 王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62-267,共6页
通过海藻酸钠微囊化JS25噬菌体,并对制备的JS25噬菌体微囊粉进行结构表征和稳定性分析,通过构建不同的食品模拟体系分析JS25噬菌体微囊粉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和Ca Cl2组成的体系能有效地构建JS25噬菌体微囊粉,通过响应面优化... 通过海藻酸钠微囊化JS25噬菌体,并对制备的JS25噬菌体微囊粉进行结构表征和稳定性分析,通过构建不同的食品模拟体系分析JS25噬菌体微囊粉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和Ca Cl2组成的体系能有效地构建JS25噬菌体微囊粉,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海藻酸钠和Ca Cl2添加量分别为3.72、2.55 g/100 m L时,JS25噬菌体包埋率可达88.38%;该条件下的JS25微囊粉粒径分布在20~90μm之间,且呈正态分布;并且与浮游态噬菌体相比,微囊化的JS25噬菌体稳定性显著增加至35 d(4℃和20℃)。另外,JS25微囊粉在不同食品模拟体系中均可迅速释放,呈现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在8 min后释放率均达75%以上。说明该工艺可以有效固定JS25噬菌体,并且对噬菌体效价影响较小。因此,海藻酸钠微囊化JS25噬菌体可以用于JS25噬菌体微囊粉的生产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S25噬菌体 微囊化 结构表征 释放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抗坏血酸钙对水培生菜生长和采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鑫 刘贤金 +3 位作者 孙晓明 梁颖 卢海燕 丁莹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78-83,共6页
考察了叶面喷施1,3,5 mg/L抗坏血酸钙对水培生菜矿物质吸收及采后抗坏血酸、亚硝酸盐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抗坏血酸钙初期可显著增加生菜叶片中抗坏血酸质量分数,但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随着... 考察了叶面喷施1,3,5 mg/L抗坏血酸钙对水培生菜矿物质吸收及采后抗坏血酸、亚硝酸盐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抗坏血酸钙初期可显著增加生菜叶片中抗坏血酸质量分数,但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可溶性蛋白、叶绿素、硝酸盐质量分数升高。叶面喷施抗坏血酸钙可增加叶片数、叶面积、生菜地上部分含水量,影响生菜对矿物质元素的吸收。随着抗坏血酸钙处理浓度升高,钾质量分数逐渐升高,钙质量分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氮、锌质量分数逐渐下降。栽培期喷施抗坏血酸钙可降低采后抗坏血酸及亚硝酸盐的产生。叶面喷施适当浓度抗坏血酸钙可强化水培生菜钙元素和部分微量元素质量分数,增加营养品质,延长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钙 水培生菜 采后品质 矿物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环素在鸡粪中吸附-解吸附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瑞成 罗盼盼 +4 位作者 张圣新 朱磊 鲍恩东 李兆君 王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12-2318,共7页
通过批处理平衡试验,研究了养殖业中广泛使用的典型兽药抗生素多西环素在鸡排泄物中的吸附和解吸附行为及机制,以及pH、离子类型与强度等因素对解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西环素在鸡粪中吸附过程呈现L型吸附,等温线为非线性,吸附和解吸... 通过批处理平衡试验,研究了养殖业中广泛使用的典型兽药抗生素多西环素在鸡排泄物中的吸附和解吸附行为及机制,以及pH、离子类型与强度等因素对解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西环素在鸡粪中吸附过程呈现L型吸附,等温线为非线性,吸附和解吸附过程可以用Freundlich方程进行拟合;多西环素在鸡粪中解吸附能力与溶液pH和离子强度相关,在pH<6时,pH越小,鸡粪中多西环素解吸附能力越强,且pH 2和pH 4间解吸附量差异显著(P<0.05),pH≥6时,解吸附能力没有明显变化;在0.01 mol·L^(-1)离子强度下,二价Ca^(2+)离子对鸡粪中多西环素解吸附能力比一价Na^+和K^+有增强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而在0.1 mol·L^(-1)离子强度下,NO_3^-和Ca^(2+)离子对鸡粪中多西环素解吸附能力与其他离子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研究表明:酸雨和化学肥料的施用能促进动物粪便中多西环素的解吸附,对水体和土壤环境存在迁移风险,但在对粪肥处理时,一定的酸性和离子环境有助于残留抗生素的析出与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环素 吸附 解吸附 影响因素 动物排泄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混肥和干预剂对青菜品质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薛延丰 李泓坤 石志琦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7期760-764,共5页
【目的】研究长效有机复混肥和生物干预剂对青菜生物学特性和品质以及土壤基本理化性状的影响,以期为筛选更好的土壤肥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盆栽模拟法,以青菜为材料,通过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青菜的鲜重、株高及维生素C、蛋白质、... 【目的】研究长效有机复混肥和生物干预剂对青菜生物学特性和品质以及土壤基本理化性状的影响,以期为筛选更好的土壤肥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盆栽模拟法,以青菜为材料,通过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青菜的鲜重、株高及维生素C、蛋白质、可溶性糖和亚硝酸盐含量等指标,同时测定不同处理下土壤中氮、磷、钾、有机质含量及pH值。【结果】长效有机复混肥和生物干预剂的使用可有效增加青菜的生物量和株高,其中以低量长效有机复混肥处理效果最好,与化肥组处理差异不显著;显著改善青菜的品质,使维生素C、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亚硝酸盐含量降低,其中以低量长效有机复混肥处理最为明显,生物干预剂处理次之,而化肥组处理虽然生物量最高,但是品质相对较差;同时还可增加土壤中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维持土壤pH值,而化肥处理使得土壤中氮和钾含量增加,磷和有机质含量及pH值降低。【结论】长效有机复混肥和生物干预剂的使用既可以提供作物生长必需的养分,改善品质,又可以使土壤得到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菜 复混肥 干预剂 产量 品质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