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链非编码RNA与急性髓系白血病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方章 杨哲 +1 位作者 朱明明 郁多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14-1418,共5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髓系造血干/祖细胞恶性疾病。该病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因此,探究AML的发病机制与发现新的肿瘤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相当重要。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位于真核细胞中转录本长度超过2...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髓系造血干/祖细胞恶性疾病。该病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因此,探究AML的发病机制与发现新的肿瘤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相当重要。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位于真核细胞中转录本长度超过200 nt的RNA分子,几乎不具有编码蛋白质的能力,但可在转录及转录后水平对其它基因的表达进行调控,从而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近年来,随着对lncRNA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承担的角色不断被报道和证实。本文就lncRNA UCA1、ANRIL、H19、HOTAIR、CCAT1、ZFAS1、LINC00152、LINC00265、HOXA-AS2、NEAT1、TUG1、IRAIN、PANDAR、LINC00899、SNHG5和KCNQ1OT1等长链非编码RNA与急性髓系白血病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为AML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潜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生物标记物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吴艳珺 邢依然 郁多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09-614,共6页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发病机制未明,治疗效果差,发生率与死亡率仍在不断攀升,因此探究DLBCL的发病机制与发现新的分子诊断标记和治疗靶点尤为重要。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是...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发病机制未明,治疗效果差,发生率与死亡率仍在不断攀升,因此探究DLBCL的发病机制与发现新的分子诊断标记和治疗靶点尤为重要。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是真核细胞中一类转录本长度大于200 bp的RNA,可在转录水平及转录后水平调控其靶基因的表达,并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等过程。近年来长链非编码RNA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作用不断被发现及证实。本文就HULC、PEG10、Linc RNA-p21、HOTAIR、LUNAR1、MALAT1和SubSig Lnc-17等长链非编码RNA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关系做一综述,希望为相关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肿瘤标记物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PCAT-1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继军 吴凡 +2 位作者 李瑶瑶 孔桂美 郁多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8-433,共6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前列腺癌相关转录本1(lncRNA PCAT-1)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qRT-PCR检测lncRNA PCAT-1在胰腺癌细胞系Capan-1、Capan-2、PANC-1、SW1990和正常胰腺细胞hTERT-HPNE中的表达水平...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前列腺癌相关转录本1(lncRNA PCAT-1)对胰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qRT-PCR检测lncRNA PCAT-1在胰腺癌细胞系Capan-1、Capan-2、PANC-1、SW1990和正常胰腺细胞hTERT-HPNE中的表达水平。lncRNA PCAT-1表达最高的胰腺癌细胞系分为sh-NC组和sh-PCAT-1组,进行NC干扰慢病毒(shRNA)和PCAT-1 shRNA感染,qRT-PCR检测各组细胞中lncRNA PCAT-1的表达水平。3-(4,5-二甲基噻唑-2-基)-5-(3-羧基甲氧基苯基)-2-(4-磺苯基)-2H-四唑鎓(MTS)实验检测沉默lncRNA PCAT-1的表达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沉默lncRNA PCAT-1的表达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皮下移植瘤实验检测沉默lncRNA PCAT-1的表达对胰腺癌细胞体内生长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lncRNA PCAT-1对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凋亡相关蛋白和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影响。结果qRT-PCR检测结果显示lncRNA PCAT-1在胰腺癌细胞系的表达水平高于在正常胰腺细胞hTERT-HPNE中的表达(P<0.05),与Capan-1、Capan-2和SW1990细胞相比,PANC-1细胞中lncRNA PCAT-1的表达最高。PANC-1细胞感染PCAT-1 shRNA,qRT-PCR结果显示,与sh-NC组相比,sh-PCAT-1组细胞中lncRNA PCAT-1的表达降低(P<0.05);沉默lncRNA PCAT-1的表达后,PANC-1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细胞凋亡增加,细胞体内裸鼠成瘤能力降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和CDK6蛋白的表达减少,抗凋亡蛋白Bcl-2蛋白减少,促凋亡蛋白Bax蛋白表达增加,PI3K/AK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PI3K和pPAKT蛋白表达减少。结论沉默lncRNA PCAT-1的表达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lncRNA PCAT-1可能是治疗胰腺癌的新型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长链非编码RNA前列腺癌相关转录本1 增殖 凋亡 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144/451在不同类型贫血性疾病中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帆 凌玲 +4 位作者 侯亚颖 杨兰 孙梅 王方方 郁多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5-830,共6页
目的:研究micro RNA-144/451基因簇(miR-144/451)在不同类型贫血性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方法:收集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初诊贫血和化疗后贫血患者外周血,RT-q PCR法检测miR-144... 目的:研究micro RNA-144/451基因簇(miR-144/451)在不同类型贫血性疾病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方法:收集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初诊贫血和化疗后贫血患者外周血,RT-q PCR法检测miR-144和miR-451的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研究miR-144和miR-451表达与常规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iR-144在AA和MDS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在DLBCL初诊不贫血、初诊贫血和化疗后贫血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0.05);miR-451在AA和MDS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1),在DLBCL各组患者外周血中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iR-144和miR-451的表达水平与AA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呈正相关性(r=0.629,r=0.574),与MDS和DLBCL组实验室检测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miR-144和miR-451在不同类型的贫血性疾病中表达水平不尽相同,有望成为临床贫血性疾病的辅助诊断以及鉴别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4 miR-451 贫血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保守RNA uc.102-uc.106及其宿主基因OLA1在不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
5
作者 王鑫 张毅 +4 位作者 许晗 魏子辰 庞磊 赵明超 郁多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61-1368,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超保守RNA uc.102-uc.106基因簇及其宿主基因Obg样ATP酶1(OLA1)在C57BL/6J小鼠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选取5只8~10周龄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在正常生理条件下采集不同组织器官(包括肝脏、睾丸、骨髓、...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超保守RNA uc.102-uc.106基因簇及其宿主基因Obg样ATP酶1(OLA1)在C57BL/6J小鼠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选取5只8~10周龄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在正常生理条件下采集不同组织器官(包括肝脏、睾丸、骨髓、大脑、肾脏、血液、肺、结肠、胸腺、脾脏、胃、心脏、淋巴结和膀胱)。同时使用磁珠分选技术提取骨髓血细胞,包括B细胞、巨噬细胞、有核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通过RT-qPCR技术,以GAPDH作为内参照,检测uc.102-uc.106和OLA1 mRNA的表达量。结果:OLA1 mRNA在C57BL/6J小鼠大脑、淋巴结、睾丸和胸腺中呈高水平表达,在肝脏、脾脏、肺、结肠和外周血中呈低水平表达(P<0.05)。uc.102-uc.106的表达趋势与OLA1的mRNA表达基本相反,但在睾丸组织中两者均呈高水平表达(P<0.05)。在血细胞中,OLA1和uc.102-uc.106在B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在成熟红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最低(P<0.05)。结论:OLA1基因和uc.102-uc.106基因簇在C57BL/6J小鼠的不同组织器官及血细胞中均有表达且存在差异。值得注意的是,OLA1基因和uc.102-uc.106基因簇在小鼠睾丸中均呈高水平表达,表明OLA1基因和uc.102-uc.106基因簇可能与雄性小鼠的生殖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保守RNA uc.102-uc.106基因簇 OLA1基因 C57BL/6J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体不稳定相关基因GALNT7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房晓 赵薇 +3 位作者 喻文颖 裴灵洁 钱文轩 赵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1,共6页
目的探究染色体不稳定(CIN)相关基因多肽N-乙酰半乳糖氨基转移酶7(GALNT7)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感染构建敲低GALNT7的HCT116细胞系,通过染色体滴定验证GALNT7与CIN的相关性,运用活细胞计数检测GALNT7对... 目的探究染色体不稳定(CIN)相关基因多肽N-乙酰半乳糖氨基转移酶7(GALNT7)对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感染构建敲低GALNT7的HCT116细胞系,通过染色体滴定验证GALNT7与CIN的相关性,运用活细胞计数检测GALNT7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GALNT7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Caspase-3酶活性测定和Western blot检测GALNT7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敲低GALNT7后HCT116细胞染色体核型分布更为分散,CIN程度增高,细胞增殖速度减慢;敲低GALNT7后HCT116细胞发生细胞周期阻滞,并且细胞内P21蛋白上调,CDK6蛋白下调;敲低GALNT7后HCT116细胞Caspase-3酶活性上升,切割型PARP1蛋白和PUMA蛋白表达量升高,BCL-2蛋白表达量下降。结论GALNT7基因可能通过抑制CIN产生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不稳定 结肠癌 GALNT7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4在β地中海贫血中的表达及作用研究
7
作者 杨兰 凌玲 +3 位作者 杨帆 杨蕾 戴志晨 郁多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1-497,共7页
目的:探讨microRNA-144(miR-144)在β地中海贫血(β-thal)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分析miR-144在小鼠红白血病(MEL)细胞和小鼠胚胎肝来源的红系前体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qRT-PCR法检测野生型(WT)小鼠... 目的:探讨microRNA-144(miR-144)在β地中海贫血(β-thal)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分析miR-144在小鼠红白血病(MEL)细胞和小鼠胚胎肝来源的红系前体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qRT-PCR法检测野生型(WT)小鼠和β-thal小鼠外周血和14.5 d胚胎肝细胞中miR-144的表达水平以及β地中海贫血患者外周血中miR-144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轻度和重度β-thal小鼠外周血中Ter119和CD71双阳性细胞的比例变化,并对比轻度和重度β-thal小鼠和患者外周血中miR-144的表达水平;分选得到WT小鼠和β-thal小鼠的骨髓有核红细胞,通过基因芯片分析miR-144潜在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小鼠MEL细胞和胚胎肝细胞向红系定向分化过程中,miR-144的表达水平逐步升高(r_(MEL)=0.97,r_(胚胎肝)=0.86);与WT小鼠相比,β-thal小鼠外周血以及14.5 d胚胎肝细胞中miR-144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β地中海贫血患者外周血中miR-144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重度β-thal小鼠和人外周血中miR-144的表达水平较轻度β-thal小鼠和人均明显升高(P<0.05);β-thal小鼠有核红细胞中miR-144的潜在靶基因相较于WT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miR-144在红系发育过程中逐渐升高,且相较于轻度β-thal,重度β-thal外周血中miR-144的表达水平更高,miR-144有望成为临床β-thal的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4 红系分化 Β地中海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分子RNA与慢性髓性白血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淑娴 王方方(综述) 郁多男(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8-191,共4页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是一种常见的血液恶性肿瘤,尽管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极大地改善了CML患者的预后,但目前仍然存在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TKI耐药、TKI不良反应导致的患者不耐受等。微小分子RNA(miRNA)是一类由内源性基因编码的,长...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是一种常见的血液恶性肿瘤,尽管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极大地改善了CML患者的预后,但目前仍然存在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TKI耐药、TKI不良反应导致的患者不耐受等。微小分子RNA(miRNA)是一类由内源性基因编码的,长度约为19~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近年来miRNA与CML的研究不断增多,文章就miR-139-5p、miR-320a、miR-362-5p、miR-126、miR-199a/b-5p、miR-451等miRNAs与CML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分子RNA 慢性髓性白血病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肿瘤标记物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451在红系分化中的表达水平及与血液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凌玲 王方方 +4 位作者 周姝婷 杨蕾 杨帆 杨兰 郁多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10-1816,共7页
目的:探讨microRNA-451(miR-451)在红系分化过程及临床血液疾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该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检测、磁珠分选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分析miR-451在小鼠造血干细胞(胚胎肝来源)向红系定向分化... 目的:探讨microRNA-451(miR-451)在红系分化过程及临床血液疾病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该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检测、磁珠分选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分析miR-451在小鼠造血干细胞(胚胎肝来源)向红系定向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通过细胞培养和qRT-PCR法分析miR-451在小鼠红系白血病细胞(MEL)向红系定向分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采用qRT-PCR法检测小鼠外周血中miR-451表达水平,并通过mRNA芯片分析小鼠14.5 d的胚胎肝细胞中miR-451的表达水平;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野生型(WT)小鼠和β地中海贫血(β-thal)小鼠骨髓有核红细胞,并采用qRT-PCR法检测两种小鼠骨髓有核红细胞中miR-451和红系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qRT-PCR法检测临床血液疾病患者外周血中miR-451的表达水平。结果:在小鼠造血干细胞(胚胎肝来源)和MEL细胞向红系定向分化过程中,miR-451的表达水平均逐步升高;与WT小鼠相比,β-thal小鼠外周血、14.5 d胚胎肝细胞以及骨髓有核红细胞中miR-451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且β-thal小鼠骨髓有核红细胞中多种红系分化基因水平均下降(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β地中海贫血患者(携带者)和缺铁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miR-451表达水平增高(P<0.0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miR-451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在红系细胞分化过程中,miR-451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多种血液疾病患者外周血miR-451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有望成为临床血液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51 红系分化 血液疾病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whab通过靶向Hsp90aa1抑制小鼠B细胞淋巴瘤38B9细胞生长 被引量:2
10
作者 魏子辰 张毅 +5 位作者 许晗 王鑫 谷婷 庞磊 赵明超 郁多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5-403,共9页
目的:研究Ywhab在小鼠B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Ywhab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相关性。在小鼠B细胞淋巴瘤38B9细胞中感染逆转录病毒构建Ywhab基因过表达细胞系,并采用RT-qPC... 目的:研究Ywhab在小鼠B细胞淋巴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Ywhab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相关性。在小鼠B细胞淋巴瘤38B9细胞中感染逆转录病毒构建Ywhab基因过表达细胞系,并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Ywhab的mRNA及蛋白(14-3-3β)水平;通过细胞计数法、CCK-8法和小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Ywhab过表达对38B9细胞在体内外生长的影响;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应用蛋白质免疫共沉淀联合蛋白质谱(CoIP-MS)筛选与14-3-3β特异性结合的蛋白并采用Western blot及分子对接分析进行验证。结果:Ywhab基因在DLBCL中低表达,其低表达预示DLBCL患者的临床预后较差。与正常小鼠骨髓B细胞相比,Ywhab在38B9细胞中低表达。Ywhab过表达能在体内外诱导38B9细胞凋亡,促进凋亡蛋白Puma、Noxa和Bax的mRNA及蛋白表达,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P<0.05)。14-3-3β蛋白能特异性结合Hsp90aa1蛋白并抑制其表达,从而促进38B9细胞凋亡。结论:Ywhab能够显著诱导小鼠B细胞淋巴瘤38B9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靶向抑制Hsp90aa1蛋白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whab基因 14-3-3β蛋白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38B9细胞 细胞凋亡 Hsp90aa1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g样ATP酶1促进人B细胞淋巴瘤Romas细胞生长的机制研究
11
作者 张毅 王鑫 +4 位作者 许晗 魏子辰 庞磊 赵明超 郁多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7-585,共9页
目的:探讨Obg样ATP酶1(Obg-like ATPase 1,OLA1)基因在人B细胞淋巴瘤Romas细胞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基因表达谱数据交互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数据库,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 目的:探讨Obg样ATP酶1(Obg-like ATPase 1,OLA1)基因在人B细胞淋巴瘤Romas细胞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基因表达谱数据交互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数据库,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组织中OLA1基因的差异表达进行分析,并考察GSE181063数据库中OLA1的表达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采用感染逆转录病毒的方法,在Romas细胞中构建OLA1基因稳定敲减(OLA1-sh)和阴性对照细胞系。为判定敲减OLA1对Romas细胞生长机制的影响,采用细胞计数法、CCK-8法、小鼠皮下成瘤实验以及Ki67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TUNEL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通过TCGA数据库中48例DLBCL患者的差异基因,分析OLA1基因与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基因的关联。RT-qPCR法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相关基因,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相关蛋白。结果:OLA1基因在DLBCL中呈高表达(P<0.05),敲减OLA1能显著抑制Romas细胞的增殖,阻滞细胞周期并诱导其凋亡(P<0.05或P<0.01)。此外,敲减OLA1还能促进Bax的mRNA及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6(cyclin-dependent kinase 6,CDK6)、细胞周期蛋白E1(cyclin E1)和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P<0.05或P<0.01)。结论:敲减OLA1基因能够显著抑制人B细胞淋巴瘤Romas细胞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细胞周期的阻滞及细胞凋亡的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g样ATP酶1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Romas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神经菌毛素1 b结构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抑制血管生成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戴华 戴长松 +1 位作者 张海霞 沈颖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8-293,共6页
目的:制备抗人神经菌毛素1(human neuropilin 1,Hu NRP1)b结构域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m Ab),为靶向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提供生物材料。方法:运用杂交瘤技术,将Hu NRP 1 b结构域重组蛋白(TF-Hu NRP1b)免疫BALB/c鼠,共免疫3次,... 目的:制备抗人神经菌毛素1(human neuropilin 1,Hu NRP1)b结构域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m Ab),为靶向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提供生物材料。方法:运用杂交瘤技术,将Hu NRP 1 b结构域重组蛋白(TF-Hu NRP1b)免疫BALB/c鼠,共免疫3次,取免疫鼠的脾脏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mmunofluorescent assay,IFA)筛选稳定分泌抗Hu NRP1bm A,以Western blot、IFA、流式细胞术分析m Ab的特异性。以MTT法及小室迁移实验分析m Ab抑制血管生成的能力。结果:获得1株稳定分泌抗Hu NRP1bm Ab的细胞株4F1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本研究所获得的m Ab 4F11只与重组Hu NRP1b发生反应,与对照蛋白不发生反应;IFA及流式细胞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得的m Ab能够识别肿瘤细胞MDA-MB-231、Hep G2以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的天然Hu NRP1蛋白;MTT法及小室迁移实验表明,所获得的m Ab 4F11具有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的能力。结论:成功制备出抗Hu NRP1b的m Ab,该m Ab的获得将为进一步研究Hu NRP1的功能及靶向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提供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神经菌毛素1 b结构域 单克隆抗体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与METTL3在肿瘤中相互调控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许晗 张毅 +3 位作者 王鑫 魏子辰 赵明超 庞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25年第8期1639-1645,共7页
RNA的表观遗传修饰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中,由甲基转移酶3(METTL3)催化的N6-甲基腺苷(m6 A)修饰,是最为常见的RNA修饰之一,对调控RNA的转录、稳定性和翻译至关重要。同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作为一类重要的调控分... RNA的表观遗传修饰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中,由甲基转移酶3(METTL3)催化的N6-甲基腺苷(m6 A)修饰,是最为常见的RNA修饰之一,对调控RNA的转录、稳定性和翻译至关重要。同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作为一类重要的调控分子,也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lncRNA与METTL3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肿瘤中的功能机制尚未被充分理解。因此,本文旨在对lncRNA与METTL3在肿瘤中的相互调控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深入理解肿瘤发生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修饰 N6-甲基腺苷 METTL3 长链非编码RNA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酸甲酯对帕金森病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小洪 曹桂云 +4 位作者 王晴 徐瑾业 李颖 王继军 郁多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56-1159,共4页
目的探讨迷迭香酸甲酯对帕金森病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C57/BL6雄性小鼠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以建立帕金森病模型后,行为学实验检测运动功能、爬杆时间、平衡协调能力、悬挂能力,生化方法检测中... 目的探讨迷迭香酸甲酯对帕金森病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C57/BL6雄性小鼠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以建立帕金森病模型后,行为学实验检测运动功能、爬杆时间、平衡协调能力、悬挂能力,生化方法检测中脑黑质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纹状体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纤维、激活星形胶质细胞的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纹状体区TH、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水平。结果注射迷迭香酸甲酯后,小鼠在10 min内的运行距离增加,滚筒实验的停留期增加,爬杆时间降低,悬挂能力提高,黑质区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高香草酸(HVA)和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的水平升高,脑组织SOD、GSH-Px酶活性升高,而MDA水平降低,小鼠纹状体区TH阳性纤维量显著升高,i NOS水平下降。结论迷迭香酸甲酯可有效抑制帕金森病小鼠黑质纹状体通路的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脑内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来调节MPTP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酸甲酯 帕金森病 多巴胺能神经元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菊素对银屑病模型小鼠的药效学作用及其机制探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悦 陆奕 +5 位作者 杨婧雯 王钰凯 张梦莹 周芳 王广基 许正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01-1808,共8页
目的探讨锦菊素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模型小鼠的药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咪喹莫特乳膏涂抹小鼠背部皮肤诱导的银屑病模型,以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病理学和炎症因子水平及相关分子生物学数据的变化作为效应学指标,观察不同浓度... 目的探讨锦菊素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模型小鼠的药效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咪喹莫特乳膏涂抹小鼠背部皮肤诱导的银屑病模型,以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病理学和炎症因子水平及相关分子生物学数据的变化作为效应学指标,观察不同浓度的锦菊素给药后以上参数的变化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锦菊素可明显改善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皮肤红斑、鳞屑、增厚等症状,PASI评分明显降低;组织病理学相关指标显示,锦菊素干预组能够剂量依赖性地减轻小鼠表皮增厚情况,降低表皮细胞中Ki67的表达水平。炎症因子及分子生物学结果表明,锦菊素干预组小鼠皮肤组织中S100a8、S100a9、IL-17A、IL-6、IL-1β表达降低,血清中IL-2、IL-4、TNF-α、IFN-γ及IL-17A表达降低。淋巴结中Th17细胞比例降低,Treg细胞比例增加。此外,锦菊素还能够下调咪喹莫特诱导的P65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显著抑制P65入核,提示锦菊素能够抑制咪喹莫特诱导的P65蛋白活化。结论锦菊素能够改善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模型小鼠的症状和体征,该项作用可能与抑制角质细胞中P65蛋白磷酸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菊素 银屑病 咪喹莫特 TH17细胞 TREG细胞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4/451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成豪 丁冬怡 +3 位作者 孙志颖 卢瑶瑶 郁多男 王小洪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357-361,共5页
microRNA-144/451(miR-144/451)是一种是位于人类17号染色体和小鼠11号染色体上高度保守的双顺反子microRNA,其转录受GATA结合蛋白1(GATA1)等多种核蛋白控制。miR-144/451在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和抑郁症(MDD)等神经系统疾病... microRNA-144/451(miR-144/451)是一种是位于人类17号染色体和小鼠11号染色体上高度保守的双顺反子microRNA,其转录受GATA结合蛋白1(GATA1)等多种核蛋白控制。miR-144/451在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和抑郁症(MDD)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就miR-144/451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的作用及其转录调控机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4 miR-451 转录调控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乙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邹丽 王秀秀 +3 位作者 钱薇 杨蕴智 葛焱 许正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08-2613,共6页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INa)的影响。方法应用Langendorff主动脉逆向灌流、单酶解法获得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不同浓度的五味子乙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上INa的影响。结果五味子乙素(>3μm...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INa)的影响。方法应用Langendorff主动脉逆向灌流、单酶解法获得单个大鼠心室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不同浓度的五味子乙素对大鼠心室肌细胞膜上INa的影响。结果五味子乙素(>3μmol/L)对INa可产生显著抑制作用(P<0.05,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五味子乙素(10、30μmol/L)可使钠通道的I-V曲线显著上移,但I-V曲线的激活电位、峰电位及形态未发生改变,使INa的激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迁移(P<0.01),半数激活电位由给药前(-53.90±5.21) mV变为(-43.69±5.34) mV和(-40.80±3.23) mV。五味子乙素能使INa失活曲线向超级化方向移动(P<0.01),半数失活电压(对照、10μmol/L、30μmol/L)分别为(-57.80±6.21) mV、(-71.16±6.45) mV和(-81.03±7.53) mV。此外,五味子乙素还能显著延长INa失活后恢复时间(P<0.01),τ(对照、10μmol/L、30μmol/L)分别为(16.68±1.72) ms、(25.73±2.93) ms和(43.79±3.87) ms。结论五味子乙素能浓度依赖性阻滞大鼠心室肌细胞INa,对其激活、失活和失活后恢复动力学特征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 心室肌细胞 膜片钳 钠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罗松酚对帕金森病小鼠脑内炎症和氧化应激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小洪 吴成豪 +3 位作者 周明瑶 曹桂云 葛悦 江天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657-664,共8页
目的:探讨弥罗松酚(Fer)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小鼠脑内黑质-纹状体系统损伤的调控作用.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PD组、PD+Fer组和Fer单独处理组.通过腹腔注射MPTP制作帕金森病... 目的:探讨弥罗松酚(Fer)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PD)小鼠脑内黑质-纹状体系统损伤的调控作用.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PD组、PD+Fer组和Fer单独处理组.通过腹腔注射MPTP制作帕金森病小鼠模型,Fer治疗组和Fer单独处理组小鼠给予腹腔注射弥罗松酚.通过旷场实验和转棒实验检测各组小鼠的行为学改变;用商品化试剂盒检测小鼠中脑黑质区氧化应激指标包括活性氧簇(ROS)、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及过氧化氢酶(CAT)的水平或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和纹状体区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和数量;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纹状体区GFAP、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ELISA法检测纹状体区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的水平.结果:PD+Fer组小鼠在旷场实验中运动的距离和时间及在转棒实验的停留时间较PD组小鼠显著增加;纹状体区DA及其代谢产物DOPAC的水平、脑组织中GSH水平及CAT活性较PD组小鼠显著升高,而ROS及MDA的含量显著下降;纹状体区GFAP、iNOS、TNF-α、IL-1β蛋白的表达较PD组小鼠显著降低;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显著升高;纹状体区GFAP阳性细胞的数量较PD组小鼠显著减少.结论:Fer可有效缓解帕金森病小鼠脑内黑质-纹状体通路的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脑内的氧化应激损伤和炎性反应而发挥神经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罗松酚 帕金森病 氧化应激 神经炎症 C57/BL6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动物纤毛/鞭毛内运输在精子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葛婷婷 袁露 +1 位作者 徐文华 郑英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38-1049,共12页
纤毛/鞭毛是真核生物细胞表面伸出的进化保守的细胞器,独特的位置和特性使它们在细胞运动和信号传递等生命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哺乳动物纤毛/鞭毛的组装和维持都依赖纤毛/鞭毛内运输(intraflagellar transport,IFT)。IFT是由IFT复合体A... 纤毛/鞭毛是真核生物细胞表面伸出的进化保守的细胞器,独特的位置和特性使它们在细胞运动和信号传递等生命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哺乳动物纤毛/鞭毛的组装和维持都依赖纤毛/鞭毛内运输(intraflagellar transport,IFT)。IFT是由IFT复合体A和复合体B在驱动蛋白或马达蛋白驱动下的双向运输系统。该过程可将货物蛋白在胞体的合成位点与纤毛/鞭毛尖端的装配位点之间进行运输。鞭毛是哺乳动物精子产生动力的特异性细胞器,其完整性对精子正常功能至关重要。近年来研究表明,IFT在哺乳动物精子鞭毛形成和雄性生殖能力方面必不可少。本文对参与IFT的蛋白在精子鞭毛形成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探讨其在男性不育症中的发病机制,为不育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毛/鞭毛内运输 精子形成 雄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Pax5可不依赖与启动子结合促进B细胞淋巴瘤生长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霜竹 张艳青 +1 位作者 郁多男 吴德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52-1657,共6页
目的:研究B淋巴细胞转录因子Pax5是否可以经过不依赖与启动子直接结合方式控制B细胞淋巴瘤的生长。方法:将可以产生各种突变型pax5并带GFP荧光的逆转录病毒感染小鼠淋巴瘤细胞系myc3和38B9,48 h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GFP+淋巴瘤细胞的比... 目的:研究B淋巴细胞转录因子Pax5是否可以经过不依赖与启动子直接结合方式控制B细胞淋巴瘤的生长。方法:将可以产生各种突变型pax5并带GFP荧光的逆转录病毒感染小鼠淋巴瘤细胞系myc3和38B9,48 h后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GFP+淋巴瘤细胞的比例,然后将GFP+和GFP-淋巴瘤细胞一起继续培养或皮下移植至小鼠体内生长,体外每隔3 d或体内成瘤后重新检测GFP+细胞比例并确定其细胞周期参数和凋亡细胞的数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migR-GFP,空载体)相比,突变型Pax5 mt 1-357及缺乏DNA结合功能的突变型Pax5 mt 304-358和野生型Pax5一样均能明显增加GFP+细胞比例(P<0.01),且S及G2/M期GFP+肿瘤细胞明显增多(P<0.01),但只有DNA结合功能的Pax5 mt 1-143与空载体对照一样无法使GFP+细胞比例增加(P>0.05),细胞周期也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Pax5可以经过不依赖与起动子直接结合方式促进B细胞淋巴瘤在体内体外的生长,其主要功能是加速肿瘤细胞分裂而不是降低细胞凋亡。本研究为以Pax5蛋白特定区域作为治疗B细胞淋巴瘤新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淋巴瘤 PAX5 Pax5突变体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