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养殖水体自身污染处理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戴玉红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9-51,共3页
关键词 养殖水体 环境污染 处理技术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潮间带围栏河蟹无公害养殖技术
2
作者 戴玉红 朱爱琴 《中国水产》 2013年第4期61-62,共2页
河蟹是江苏省的出口创汇特色水产品,长江潮间带围栏养蟹是一种新型养蟹方式,主要是在长江潮间带建造“低围坝、高栏网、适挖塘”的围栏设施,模拟河蟹生长的天然环境,科学利用长江潮汐自然形成的水位落差进行水体交换,并为养殖对象... 河蟹是江苏省的出口创汇特色水产品,长江潮间带围栏养蟹是一种新型养蟹方式,主要是在长江潮间带建造“低围坝、高栏网、适挖塘”的围栏设施,模拟河蟹生长的天然环境,科学利用长江潮汐自然形成的水位落差进行水体交换,并为养殖对象提供高溶氧和部分天然饵料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栏设施 无公害养殖技术 潮间带 长江 河蟹 天然饵料生物 出口创汇 天然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鳊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陶桂庆 徐正东 +2 位作者 沈翠芬 缪小平 熊良伟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63-266,共4页
从长江和沿江灌江水纳苗的池塘中收集野生长春鳊(Parabramis pekinensis)放入池塘中进行人工驯养和亲鱼培育,挑选性成熟的健壮个体进行人工繁殖试验。结果显示:野生的长春鳊能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培育成熟并用于人工繁殖。先用LHRH—A... 从长江和沿江灌江水纳苗的池塘中收集野生长春鳊(Parabramis pekinensis)放入池塘中进行人工驯养和亲鱼培育,挑选性成熟的健壮个体进行人工繁殖试验。结果显示:野生的长春鳊能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培育成熟并用于人工繁殖。先用LHRH—A3催熟,14~15h后再用DOM+LHRH—A:+HCG}昆合催产。2011~2013年,前后催产了7批共608组,其中有484组产卵,共获卵6050万粒,孵出鱼苗约3039.2万尾,其平均催产率79.6%,受精率65.0%,孵化率70.0%。水温23~27℃,效应时间为8~10h,孵化时间为19—32h,出苗率达4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鳊 人工繁殖 亲鱼培育 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蟹健康养殖技术探讨
4
作者 陈卫境 黄平 《渔业现代化》 2004年第1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河蟹 健康养殖 蟹种培育 蟹池清淤消毒 放养模式 水草种植 投喂技术 水质调节 病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堤内池塘半流水生态高效养殖技术
5
作者 高路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31,共2页
为进一步利用长江滩地资源,发展具有远大市场优势的无公害长江名特水产品生产,2007年笔者进行了堤内池塘半流水生态高效养殖试验与相关技术研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有关技术作如下综述和探讨。
关键词 高效养殖技术 水生态 半流 池塘 江堤 滩地资源 产品生产 市场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体金线蛭池塘养殖试验 被引量:9
6
作者 熊良伟 王建国 +2 位作者 陶桂庆 王帅兵 王权 《水产科技情报》 2015年第5期232-233,238,共3页
为探索宽体金线蛭池塘养殖技术,在面积为25亩(15亩=1 hm2,下同)的池塘进行了为期近4个月的养殖试验。试验结果,平均每亩池塘养成水蛭200.9 kg,亩均产值2.9万元,亩均养殖投入成本1.0万元,亩均纯收入1.9万元,投入产出比1∶2.9,获得了较高... 为探索宽体金线蛭池塘养殖技术,在面积为25亩(15亩=1 hm2,下同)的池塘进行了为期近4个月的养殖试验。试验结果,平均每亩池塘养成水蛭200.9 kg,亩均产值2.9万元,亩均养殖投入成本1.0万元,亩均纯收入1.9万元,投入产出比1∶2.9,获得了较高的养殖效益。结果表明,在池塘条件下,通过科学管理,可以实现宽体金线蛭的高效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体金线蛭 养殖 池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科技创新在推进长江沿江特色渔业产业带建设中的作用
7
作者 顾树信 蔡明刚 +1 位作者 沈林宏 戴玉红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3-55,58,共4页
通过对长江潮间带围栏养殖、半流水生态养殖、休闲渔业和长江名品开发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核心技术的调查和论述,阐述了科技创新在推进长江沿江特色渔业产业带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特色渔业 沿江渔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鳝苗选择经验谈
8
作者 陈卫境 黄平 《渔业现代化》 2003年第6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鳝苗 品种选择 质量鉴别 放养规格 消毒 消毒液 消毒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雄蟹分池养殖及蟹虾同池分隔养殖模式比较分析
9
作者 沈翠芬 李萍 姜增华 《江西水产科技》 2017年第3期26-29,共4页
使用6口面积均为15×667m^2的池塘进行河蟹雌雄分池单养、雌蟹与罗氏沼虾混养、雌雄蟹与罗氏沼虾同池分隔养殖和雌雄蟹同池养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蟹种的放养密度与成蟹产量成正相关关系,与成蟹的规格成负相关关系;单养雄蟹模式产... 使用6口面积均为15×667m^2的池塘进行河蟹雌雄分池单养、雌蟹与罗氏沼虾混养、雌雄蟹与罗氏沼虾同池分隔养殖和雌雄蟹同池养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蟹种的放养密度与成蟹产量成正相关关系,与成蟹的规格成负相关关系;单养雄蟹模式产量明显高于单养雌蟹模式;雌雄蟹分塘养殖与雌雄蟹混合养殖模式在产量、效益上没有明显差别;套养罗氏沼虾后,对河蟹的成活率、产量和成蟹的规格以及经济效益均有一定影响;蟹虾同池分隔养殖模式产量高于蟹虾混合养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 罗氏沼虾 养殖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