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CC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并发症处理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金霞 计成阜 孙乃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14-315,共2页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最终置管于中心静脉的一种血管介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对外周血管刺激小、保留时间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化疗患...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最终置管于中心静脉的一种血管介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对外周血管刺激小、保留时间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化疗患者、全胃肠外营养患者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等。尤其是恶性血液病患者,需要长期使用化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患者 并发症处理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PICC 应用 恶性 血管介入技术 外周静脉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16例 被引量:18
2
作者 计成阜 何广胜 +1 位作者 周海侠 孙爱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789-3790,共2页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原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传统观念认为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小板计数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伴或不伴出血症状。早期...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原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传统观念认为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血小板计数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伴或不伴出血症状。早期的研究发现自身抗体介导的血小板被网状内皮系统清除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重要因素,因此糖皮质激素成为治疗ITP的一线药物。但临床上也有很多对糖皮质激素不敏感的患者,这提醒学者们对ITP发病机制的进一步探索,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除了上述免疫因素外,血小板的生成不足在ITP的发病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环孢素A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 难治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糖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