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种制作多聚赖氨酸免疫组化黏附载玻片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付先利 支月莹 +4 位作者 郑芳 曾超 肖栩 贾静 吴建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7-348,共2页
随着病理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组化染色技术以其操作简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将形态和抗原定位结合起来等优点,在临床肿瘤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已广泛应用。
关键词 多聚赖氨酸 免疫组织化学 黏附载玻片 涂胶方法 防脱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法持续提高病理切片优良率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学影 陈淼 +1 位作者 薛娣 施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0-461,共2页
PDCA循环是持续质量改进的工作方法之一,其步骤主要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行动)。2015年江苏康复医疗集团病理中心首次将病理切片优良率作为PDCA循环的监测指标,因为病理切片优良率是卫计委专业质控... PDCA循环是持续质量改进的工作方法之一,其步骤主要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行动)。2015年江苏康复医疗集团病理中心首次将病理切片优良率作为PDCA循环的监测指标,因为病理切片优良率是卫计委专业质控指标之一,提高病理切片优良率是提高病理诊断准确率的基本保障。通过PDCA循环,病理切片优良率得到逐步提高。本文现将PDCA循环的具体操作过程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法 病理切片 优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例胆囊癌黏液组化与免疫组化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严粉琴 柳凤轩 +1 位作者 阎晓初 刘丽梅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90-493,共4页
目的 :探讨黏液分泌变化和肿瘤相关抗原表达对胆囊癌早期诊断及其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黏液组化和免疫组化染色对 5 0例胆囊癌、10例胆囊腺瘤、10例慢性胆囊炎的黏液分泌和CEA、CA5 0、E cad及PC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胆囊癌与... 目的 :探讨黏液分泌变化和肿瘤相关抗原表达对胆囊癌早期诊断及其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黏液组化和免疫组化染色对 5 0例胆囊癌、10例胆囊腺瘤、10例慢性胆囊炎的黏液分泌和CEA、CA5 0、E cad及PCNA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胆囊癌与胆囊炎和腺瘤相比 ,分泌硫酸黏液明显减少 ,唾酸黏液显著增多 (P <0 0 5 )。胆囊癌CEA、CA5 0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腺瘤和胆囊炎组 (P <0 0 5 ) ,而E cad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 ,伴有转移者E cad表达更低。胆囊癌PCNALI高于胆囊炎和腺瘤组 (P <0 0 1)。CEA、PCNA过度表达者其 3年生存率显著降低 (P <0 0 1) ,E cad过度表达者其 3年生存率较阴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黏液组化染色和CEA、CA5 0以及PCNA检测可能有助于胆囊腺瘤恶变和胆囊癌的早期诊断 ,且CEA、PCNA和E cad检测可作为胆囊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黏液组织化学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蜡块修与切的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学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58-1059,共2页
HE病理切片是病理诊断的基础,优质的切片是病理诊断医师作出准确诊断的前提。但病理切片制作程序复杂,影响因素繁多,往往一个极小环节的失误就会严重降低病理切片的整体质量。在实际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HE切片,其在显微镜下会出现一些大... HE病理切片是病理诊断的基础,优质的切片是病理诊断医师作出准确诊断的前提。但病理切片制作程序复杂,影响因素繁多,往往一个极小环节的失误就会严重降低病理切片的整体质量。在实际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HE切片,其在显微镜下会出现一些大小不一的斑块状空洞,这些空洞区内观察不到细胞形态。作者经反复研究,发现这些空洞区的出现与制片过程中蜡块修、切的操作不谨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块粗修 细修 细切 斑块状空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