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eAg阳性B、C基因型乙肝患者使用拉米夫定治疗的病毒抑制效应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春明 谭友文 +2 位作者 於学军 史正全 孙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8-422,共5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对B、C基因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治疗作用。方法观察未用、使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时间延长血清病毒标志物HBV DNA水平、HBeAg血清转换率及随拉米夫定疗程延长乙肝病毒聚合酶及转录酶区酪氨酸-蛋氨酸-门冬氨...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对B、C基因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治疗作用。方法观察未用、使用拉米夫定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时间延长血清病毒标志物HBV DNA水平、HBeAg血清转换率及随拉米夫定疗程延长乙肝病毒聚合酶及转录酶区酪氨酸-蛋氨酸-门冬氨酸-门冬氨酸基序(HBV YMDD)耐药变异率等的变化,对比分析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对B、C基因型乙肝患者的病毒抑制效应。结果(1)未用拉米夫定治疗的乙肝患者, B基因型者HBV DNA水平低于C基因型者,而自发HBeAg血清转换率高于C基因型者。(2)使用拉米夫定治疗的乙肝患者,B、C基因型者之间HBV DNA水平、HBeAg血清转换率及YMDD变异率没有明显差异。(3) B、C基因型患者均随拉米夫定疗程延长HBV DNA水平下降,HBeAg血清转换率增加,但YMDD变异率也增加。结论(1)未用拉米夫定治疗的自然状况下C基因型乙肝患者携带的乙肝病毒复制能力强于B基因型患者者且不易清除。(2)使用拉米夫定疗程相同时B、C基因型患者之间拉米夫定的病毒抑制效应及HBV YMDD耐药变异率相似。(3)C基因型HBV感染的乙肝患者及早使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 拉米夫定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血清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参加感染性疾病会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徐璐 周兴蓓 +2 位作者 徐黎明 蒋亚萍 朱孝雷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93-97,共5页
目的分析近年临床药师感染性疾病会诊相关数据和典型案例,为深入开展药学会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2017年临床药师感染性疾病会诊相关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并介绍典型案例。结果临床药师感染... 目的分析近年临床药师感染性疾病会诊相关数据和典型案例,为深入开展药学会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2017年临床药师感染性疾病会诊相关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并介绍典型案例。结果临床药师感染性会诊数量逐年递增,会诊意见总采纳率92%,治疗有效率85%,会诊科室、感染部位、会诊意见采纳情况对治疗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采纳临床药师会诊意见可明显提高抗感染治疗效果,OR=8.72,95%CI(2.346,22.172),P=0.009。结论临床药师在感染性疾病会诊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感染性疾病 药学会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