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粗唇人工繁育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友明 蔡永祥 +3 位作者 陈校辉 潘莹 王明华 秦钦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8,共2页
粗唇鮠(Leiocassis crassilabris Gu nther)属鲶形目、鲿科、鮠属,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珠江、闽江等水系,在江河、湖泊中营底栖生活,属杂食性小型经济鱼类。它与大型经济鱼类长吻鮠同属,两者除具有相似的生物学习性之外,还具有... 粗唇鮠(Leiocassis crassilabris Gu nther)属鲶形目、鲿科、鮠属,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珠江、闽江等水系,在江河、湖泊中营底栖生活,属杂食性小型经济鱼类。它与大型经济鱼类长吻鮠同属,两者除具有相似的生物学习性之外,还具有肉质细嫩、无鳞少刺、味道鲜美和营养全面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繁育技术 粗唇鮠 经济鱼类 生物学习性 鲶形目 杂食性 长吻鮠 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乐藻对黄颡鱼池塘养殖水体净化效果的试验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明华 沈全华 +2 位作者 唐晟凯 秦钦 蔡永祥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51,共4页
研究了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池塘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种植伊乐藻)与对照组相比,水体中总氮、总磷、化学耗氧量、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水体透明度增加,黄颡鱼单产、成活率和成鱼... 研究了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池塘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种植伊乐藻)与对照组相比,水体中总氮、总磷、化学耗氧量、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水体透明度增加,黄颡鱼单产、成活率和成鱼规格分别提高17.21%、5.38%、14.27%。可见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伊乐藻对黄颡鱼池塘养殖水体的净化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乐藻 黄颡鱼 池塘 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下游4属6种鲿科鱼类线粒体16S rDNA部分序列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秦钦 蔡永祥 +4 位作者 许志强 葛家春 陈校辉 霍光明 边文冀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73-376,共4页
采用PCR扩增获得了长江下游鲿科(Bagridae)4个属6个种类的线粒体16S rDNA序列片段。序列长度介于920 bp与933 bp之间,A+T含量明显高于C+G含量。共有939个比对位点,其中190个为变异位点;52个为简约信息位点。以大鳞脂鲤(Chalceus macrole... 采用PCR扩增获得了长江下游鲿科(Bagridae)4个属6个种类的线粒体16S rDNA序列片段。序列长度介于920 bp与933 bp之间,A+T含量明显高于C+G含量。共有939个比对位点,其中190个为变异位点;52个为简约信息位点。以大鳞脂鲤(Chalceus macrolepidotus)为外群,采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分析鲿科4属6种鱼类的系统发生关系。结果表明,16S rDNA序列可以作为鲿科属间系统发育分析的有效分子标记。聚类结果显示,鲿科鱼类构成一个单系类群,其中鳠属(Mystus)较特化,黄颡鱼属(Pelteobagrus)次之,而拟鲿属(Pseud-obagrus)与鮠属(Leiocassis)的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鲿科 16S RDNA 分子系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