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5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结核病流行现状与防控策略
1
作者 安家兴 孔文君 +3 位作者 徐正中 郑成坤 陈祥 焦新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6-350,共5页
羊是结核分枝杆菌的重要宿主之一。近年来,羊结核病的病例报道数量逐渐增多,羊结核病病原体会在多种动物间相互传播,甚至传染给人类,这进一步加剧了结核病防控的难度,严重威胁人畜健康。本文总结了世界范围内羊结核病的流行情况,并对我... 羊是结核分枝杆菌的重要宿主之一。近年来,羊结核病的病例报道数量逐渐增多,羊结核病病原体会在多种动物间相互传播,甚至传染给人类,这进一步加剧了结核病防控的难度,严重威胁人畜健康。本文总结了世界范围内羊结核病的流行情况,并对我国羊结核病流行情况作出具体分析。列举了羊结核病的常用检测方法并简要介绍了各种检测方法的不足之处。同时根据世界各国羊结核病的监测、处理与防控的常见方法,对我国羊结核病的防控提出建议,以期为羊结核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山羊 结核病 流行病学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2
作者 赵振鹏 杨振 +2 位作者 林伟东 秦爱建 金文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9期125-127,130,共4页
[目的]分析江苏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流行和变异情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从江苏省9个不同地区采集的174份病料进行病原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来自不同地区9株病毒的部分M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分... [目的]分析江苏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流行和变异情况。[方法]采用RT-PCR方法对2013年3月至2014年12月从江苏省9个不同地区采集的174份病料进行病原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来自不同地区9株病毒的部分M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分析。[结果]江苏省PEDV的个体阳性率为17.92%,猪场阳性率为61.54%;与经典病毒株CV777相比,9株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都有突变。同源性分析表明,江苏省内PEDV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7.8%~100.0%,但与欧洲毒株的同源性较低;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江苏省PEDV流行株和参考株可分为Ⅰ、Ⅱ、Ⅲ3个群,7株江苏省毒株和一些其他国内毒株、泰国毒株、韩国毒株以及美国毒株属于Ⅰ群,而另外2株江苏株与2株泰国株构成了Ⅲ群,而现用疫苗株CV777则属于Ⅱ群。[结论]江苏省内PEDV有一定程度的进化和变异,并且需要选择更有效的疫苗株来控制PEDV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江苏省 流行病学调查 M基因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候选疫苗分子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代国栋 闫鸿斌 +2 位作者 李立 付宝权 贾万忠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77-2187,共11页
人兽共患寄生虫种类多、宿主广泛且危害严重。血吸虫病、棘球蚴病、囊尾蚴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等是常见的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类和家畜饱受寄生虫病的危害,这对公共卫生和畜牧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 人兽共患寄生虫种类多、宿主广泛且危害严重。血吸虫病、棘球蚴病、囊尾蚴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等是常见的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类和家畜饱受寄生虫病的危害,这对公共卫生和畜牧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群是控制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流行的综合防控措施。在综合防控策略中,疫苗的使用是切断循环链、控制乃至消灭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理想和有效途径之一。选用高效的抗原筛选方法挖掘潜在的疫苗候选分子是开发疫苗的前提和关键。抗原筛选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得研究者发掘出了更多新抗原和保护性多肽。现有的抗原筛选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粗抗原筛选法、cDNA文库筛选法、蛋白质组学筛选法、生物信息学及多组学技术联合筛选法。很多抗原筛选的方法是伴随寄生虫疫苗研究的发展应运而生的,粗抗原筛选法是基于抗原抗体相互反应的免疫学原理而设计的,此方法筛选的天然抗原可引起机体较强的免疫反应;cDNA文库筛选抗原的优势在于筛选更有针对性,所以候选产物的成分更单一、明确;蛋白质组学筛选法是基于质谱而兴起的一种筛选技术,它既可对未知蛋白组分进行鉴定,还可对鉴定结果进行差异比较,在未知分子的发现和功能特殊的靶分子筛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后基因时代的到来,生物信息学及多组学联合筛选技术使得抗原筛选逐步进入了多维、立体的筛选模式,也使得候选抗原及其表位的功能研究更加深入,这为基因工程疫苗和多肽疫苗候选分子的筛选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 疫苗 抗原筛选 CDNA文库 蛋白质组学 生物信息学 多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病毒多基因及猪α干扰素共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免疫豚鼠效果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郑华斌 张中旺 +2 位作者 吕建亮 潘丽 张永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52-1461,共10页
为探讨口蹄疫病毒多基因及猪α干扰素(IFN-α)基因共表达真核质粒进入临床试验的可行性,本试验用PCR方法扩增了口蹄疫病毒P12A3C及部分2B基因(P12X3C)和猪IFN-α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BudCE4.1中,经双酶切鉴定后,将重组质粒pBudCE4.1... 为探讨口蹄疫病毒多基因及猪α干扰素(IFN-α)基因共表达真核质粒进入临床试验的可行性,本试验用PCR方法扩增了口蹄疫病毒P12A3C及部分2B基因(P12X3C)和猪IFN-α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BudCE4.1中,经双酶切鉴定后,将重组质粒pBudCE4.1-P12X3C-IFN-α转染BHK-21细胞中,观察目的基因的表达,并将重组质粒免疫豚鼠,检测豚鼠的血清抗体水平、中和抗体滴度及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显示,经酶切鉴定及DNA序列分析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BudCE4.1-P12X3C-IFN-α,转染BHK-21细胞后,通过Western blotting、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证实重组质粒能有效表达。ELISA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BudCE4.1-P12X3C-IFN-α比重组质粒pBudCE4.1-P12X3C能诱导机体产生更高水平的抗口蹄疫病毒的血清抗体,且中和抗体滴度也高于重组质粒pBudCE4.1-P12X3C组。MTT法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BudCE4.1-P12X3C-IFN-α组淋巴细胞增殖可达15%,而重组质粒pBudCE4.1-P12X3C组则为11%。攻毒后重组质粒pBudCE4.1-P12X3C-IFN-α组和灭活疫苗组保护率达100%,高于重组质粒pBudCE4.1-P12X3C组的80%。本试验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BudCE4.1-P12X3CIFN-α,猪IFN-α作为佐剂可有效辅助口蹄疫DNA疫苗提高动物体内的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IFN-α 口蹄疫病毒 真核表达载体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结核病的流行与防控
5
作者 翟伟 刘栋辉 +3 位作者 徐正中 郑成坤 焦新安 陈祥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77-1083,共7页
非人灵长类(non-human primates,NHPs)是结核病的易感宿主,感染后,结核不仅会在种群中相互传播,也会传播给人类。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NHPs结核。虽然目前的防控方案已经较为成熟,减少了圈养NHPs结核病的发病率,但疫情仍有发生。本文... 非人灵长类(non-human primates,NHPs)是结核病的易感宿主,感染后,结核不仅会在种群中相互传播,也会传播给人类。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预防NHPs结核。虽然目前的防控方案已经较为成熟,减少了圈养NHPs结核病的发病率,但疫情仍有发生。本文总结了世界范围圈养和野生环境下猴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状况,对当前常用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总结当前NHPs的防控检测最常见做法。表明结核病对NHPs构成极大威胁,以提高NHPs饲养工作者、管理者对结核病的认知,为完善当前管理程序提供依据,以期为我国猴结核病的诊断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流行病学 预防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对公鸭睾丸的损伤作用
6
作者 顾雅怡 夏苏干 +6 位作者 刘鹏利 邹辉 顾建红 袁燕 刘学忠 刘宗平 卞建春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25-933,共9页
旨在揭示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s)的雄性生殖毒性,本试验以雄性绍兴鸭为研究对象,探究了PS-NPs对鸭睾丸组织的影响。试验将32只绍兴公鸭随机分为空白Control组、L-NPs组、M-NPs组和H-NPs组共4组(每组8只),分别饲喂饲料浓度为0、1、10、... 旨在揭示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s)的雄性生殖毒性,本试验以雄性绍兴鸭为研究对象,探究了PS-NPs对鸭睾丸组织的影响。试验将32只绍兴公鸭随机分为空白Control组、L-NPs组、M-NPs组和H-NPs组共4组(每组8只),分别饲喂饲料浓度为0、1、10、100 mg·kg^(-1)的PS-NPs。45 d称重后致死,采集鸭的睾丸,计算睾丸系数,HE染色观察各组睾丸组织病理变化;试剂盒检测睾丸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Western blot检测氧化损伤相关蛋白Nrf2、NQO1和HO-1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炎症相关基因TNF-α和IL-6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随着PS-NPs处理浓度升高,H-NPs组睾丸系数显著降低(P<0.05);病理学结果显示,曲精小管间的间隙不断变大,间质细胞数量逐渐减少,曲精小管管壁结构模糊;M-NPs组和H-NPs组睾丸组织MDA含量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升高,GSH、SOD和CAT活性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下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M-NPs组和H-NPs组Nrf2、NQO1、HO-1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下降;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M-NPs组和H-NPs组TNF-α、IL-6基因mRNA转录水平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升高。结果表明,PS-NPs能引起绍兴鸭睾丸组织形态结构改变、炎症和氧化应激,并且其损伤程度与PS-NPs暴露剂量呈正相关;PS-NPs引起的炎症反应与Nrf2/HO-1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 睾丸 氧化应激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纳米塑料致雄性小鼠睾丸睾酮合成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
7
作者 缪心媛 许晴雨 +7 位作者 夏苏干 林天金 蔡国栋 邹辉 顾建红 袁燕 刘宗平 卞建春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88-1498,共11页
【目的】探究聚苯乙烯纳米颗粒(NPs)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造成的损伤和影响睾酮合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清洁级雄性C56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及低(0.1 mg/L)、中(1 mg/L)、高(10 mg/L)剂量聚苯乙烯NPs组,每组6只,饮水暴露,... 【目的】探究聚苯乙烯纳米颗粒(NPs)对雄性小鼠生殖系统造成的损伤和影响睾酮合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清洁级雄性C56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及低(0.1 mg/L)、中(1 mg/L)、高(10 mg/L)剂量聚苯乙烯NPs组,每组6只,饮水暴露,试验期90 d。试验结束后,小鼠眼球采血,脱颈处死后剥离附睾及睾丸,采集精子。睾丸称重,统计睾丸指数,利用HE染色观察睾丸组织病理变化,使用综合精液分析系统分析精子总活率及精子总活力;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睾丸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血清睾酮含量;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氧化应激、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睾酮合成相关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聚苯乙烯NPs组小鼠睾丸指数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小鼠精子总活力及总活率、血清睾酮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聚苯乙烯NPs处理组小鼠睾丸组织中MDA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T-SOD、CAT和GSH-Px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聚苯乙烯NPs组小鼠睾丸组织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蛋白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3β-羟类固醇脱氢酶(HSD-3β)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各聚苯乙烯NPs处理组小鼠睾丸组织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聚苯乙烯NPs组小鼠睾丸组织中天冬氨酸半胱氨酸特异性蛋白酶9(Caspase9)、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胆固醇侧链裂解酶(CYP11A)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聚苯乙烯NPs处理组小鼠睾丸组织中HSD-17β、细胞色素P450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 scc)、类固醇激素急性调节蛋白(StAR)基因表达量均极显著下降(P<0.05;P<0.01);中、高剂量聚苯乙烯NPs组小鼠睾丸组织中HSD-3β、P450c17基因表达量均极显著或显著下降(P<0.01;P<0.05)。【结论】聚苯乙烯NPs能诱导小鼠睾丸组织氧化应激进而引发细胞发生,最终导致睾丸损伤和睾酮合成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纳米塑料(NPs) 氧化应激 凋亡 睾酮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亚类禽H1N1亚型猪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的免疫保护效力评价
8
作者 陈荣琳 邢燕茹 +13 位作者 王娟 李健楠 高硕磊 刘清艳 祝宇翔 周艳君 单同领 童武 郑浩 刘长龙 姜一峰 孔宁 童光志 于海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2,共8页
本研究以Madin-Darby犬肾(MDCK)细胞作为培养基质扩增猪流感病毒,并选择甲醛和β-丙内酯(BPL)两种化学灭活剂对病毒灭活。这两种灭活试剂最佳灭活条件为0.1%甲醛终浓度及37℃灭活24 h,以及0.02%BPL终浓度及4℃灭活18 h,灭活后抗原血凝... 本研究以Madin-Darby犬肾(MDCK)细胞作为培养基质扩增猪流感病毒,并选择甲醛和β-丙内酯(BPL)两种化学灭活剂对病毒灭活。这两种灭活试剂最佳灭活条件为0.1%甲醛终浓度及37℃灭活24 h,以及0.02%BPL终浓度及4℃灭活18 h,灭活后抗原血凝效价比原始病毒低1个滴度左右。在不同灭活剂基础上分别配伍油佐剂ISA 201 VG和水佐剂HA 208乳化,在BALB/c小鼠上对灭活疫苗进行免疫评估及攻毒保护评价,攻毒使用剂量为1×10~6 TCID50/只。甲醛灭活苗相比BPL灭活苗更能刺激小鼠产生高水平的HI抗体,佐剂选用油佐剂ISA 201 VG相比水佐剂HA 208所产生的HI抗体效价更高。攻毒后疫苗免疫组的存活率均达到100%,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组肺脏样品中病毒含量明显减少。据以上试验结果,初步认为甲醛+ISA 201 VG佐剂灭活苗对BALB/c小鼠所产生的免疫效果最佳并能较好地抵抗欧亚类禽猪流感病毒的攻击。以上研究结果为后续猪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的设计以及病毒灭活生产工艺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类禽H1N1 甲醛 BPL 全病毒灭活疫苗 免疫效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山东部分地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旭 乔培壮 +3 位作者 张学斌 高清清 王小波 高崧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76,共3页
禽大肠杆菌病是造成家禽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疾病,该病是由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感染引起的细菌性疾病。通过对2015~2016年分离自江苏和山东部分地区的173株禽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致病性、耐药... 禽大肠杆菌病是造成家禽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疾病,该病是由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感染引起的细菌性疾病。通过对2015~2016年分离自江苏和山东部分地区的173株禽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致病性、耐药性等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定型菌株135株,未定型菌株38株,定型率为78.03%;优势血清型有O78(21%)、O24(12%)、O1(10%),其余定型菌株涉及31种血清型;55个进行1日龄易感鸡致病性试验的分离株中,高致病性菌株39个,中度致病性菌株5个,低致病性菌株11个,其中80%分离株具有高中致病力;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APEC普遍存在耐药性,所有分离株对10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调查结果为该地区禽大肠杆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血清型 药敏试验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焦亡及其在角膜炎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志浩 郭龙 +2 位作者 王培莉 李建基 王亨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9-1099,共11页
角膜炎是由于角膜防御能力降低,外界病原体或自身疾病等因素侵袭角膜组织所引发的炎症反应。细胞焦亡是一种与炎症相关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在细胞膜上形成的孔道,可允许多种炎性介质的外排,介导炎症反应。有研究显示,角膜炎与焦亡... 角膜炎是由于角膜防御能力降低,外界病原体或自身疾病等因素侵袭角膜组织所引发的炎症反应。细胞焦亡是一种与炎症相关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其在细胞膜上形成的孔道,可允许多种炎性介质的外排,介导炎症反应。有研究显示,角膜炎与焦亡的发生相关,抑制焦亡的发生可改善角膜炎的症状,是临床治疗的新方向。本文从细胞焦亡的定义及形态学变化、焦亡的发生机制、焦亡在角膜炎中的作用、常见焦亡抑制剂在眼科疾病中应用四个方面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推动焦亡在角膜炎疾病防控中的研究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焦亡 角膜炎 防控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临床病例教学法探索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邹辉 宋瑞龙 +4 位作者 袁燕 顾建红 刘学忠 卞建春 刘宗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3期231-232,共2页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以加强学生兽医临床诊断的实践能力,培养优秀兽医人才为出发点,结合目前实验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对实验教学进行创新。通过临床病例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以加强学生兽医临床诊断的实践能力,培养优秀兽医人才为出发点,结合目前实验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对实验教学进行创新。通过临床病例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临床诊断学 实验教学 病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动物园动物产气荚膜梭菌携带状况调查
12
作者 徐昀眺 郑九蓁 +5 位作者 李自盼 卞泓凯 潘新语 丁香 王海燕 刘文博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9-144,共6页
为了解不同野生动物群中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的携带情况、生物学特性及耐药情况,收集了江苏省某野生动物园内57种不同动物粪便样本进行厌氧培养、纯化和染色镜检进行初步鉴定、传代纯化,生化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 为了解不同野生动物群中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的携带情况、生物学特性及耐药情况,收集了江苏省某野生动物园内57种不同动物粪便样本进行厌氧培养、纯化和染色镜检进行初步鉴定、传代纯化,生化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鉴定菌株;对分离的产气荚膜梭菌进行毒素型检测及耐药性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23株产气荚膜梭菌,均为A型。95.7%菌株对氨苄青霉素钠、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利奈唑胺敏感,其中由德保矮马(Debao pony)粪便中分离得到的产气荚膜梭菌对所试的8种抗菌药物均耐药。研究结果为今后野生动物中该病防控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产气荚膜梭菌 毒素基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模式在兽医影像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骨折影像学诊断”教学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亨 刘宗平 +4 位作者 王志强 孟霞 熊桂林 朱家桥 李建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0期10804-10805,共2页
以扬州大学兽医学院2009和2010级选修兽医影像学课程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在该课程"骨折影像学诊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基于讲义的教学模式(LBL)相比,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PBL),可显著提高学... 以扬州大学兽医学院2009和2010级选修兽医影像学课程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在该课程"骨折影像学诊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与基于讲义的教学模式(LBL)相比,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PBL),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卷面考试成绩、读片考试成绩和病历书写成绩,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引导式教学 兽医影像学 兽医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导图在实验动物解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4
作者 杨盛 马志禹 +3 位作者 刘琪 张金龙 王志强 陈风雷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9-103,共5页
实验动物解剖学是实验动物学、动物医学及其他生命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将思维导图引入实验动物解剖学的教学过程,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优化,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能动性。本文探讨了思维导图工具在实验动物解剖... 实验动物解剖学是实验动物学、动物医学及其他生命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将思维导图引入实验动物解剖学的教学过程,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优化,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能动性。本文探讨了思维导图工具在实验动物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可行性、优势与挑战,分析了教师和学生视角下思维导图的不同应用场景,旨在为提高实验动物解剖学的教学效果提供可行的教学工具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教学模式 实验动物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L模式在《兽医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孟霞 王建业 +2 位作者 朱礼倩 王亨 朱国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64-65,共2页
基于病例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模式是以病例为载体,问题引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通过病例介绍,采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总结。在教师主导下,通过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达到学习知识和应用知... 基于病例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模式是以病例为载体,问题引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通过病例介绍,采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总结。在教师主导下,通过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达到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目的。在兽医微生物教学中,应用该教学方法,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病例的学习模式 兽医微生物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活禽交易的干预效果看我国禽流感的流行与防控 被引量:12
16
作者 贾伟新 廖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3,共3页
我国当前的禽流感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除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威胁外,还需要警惕能感染人的重组病毒。其中活禽交易市场在禽流感病毒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它是禽流感病毒重要的集散地和疫病传播环节,但禽流感的防控不能仅限于干预活禽交易市场... 我国当前的禽流感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除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威胁外,还需要警惕能感染人的重组病毒。其中活禽交易市场在禽流感病毒传播中扮演重要角色,它是禽流感病毒重要的集散地和疫病传播环节,但禽流感的防控不能仅限于干预活禽交易市场,还有赖于行政部门和养禽企业多方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禽交易 禽流感病毒 流行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纠错教学法在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孟霞 王建业 +3 位作者 夏芃芃 羊扬 王亨 朱国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3期268-270,共3页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是兽医学、动物科学及其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为了提高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效果,将案例教学法与纠错教学法相结合并引入该课程教学中,探索了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是兽医学、动物科学及其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为了提高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效果,将案例教学法与纠错教学法相结合并引入该课程教学中,探索了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结合纠错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学习效果来看,无论是理论知识考试还是实验操作,该模式下的学生成绩均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模式。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案例纠错教学试验组学生对该教学方式的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纠错教学法 兽医微生物学实验课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奶牛疫病预警监测技术发展现状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丰 张波 +2 位作者 周明旭 马芳 卢宇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0年第10期80-86,共7页
为了解国内外奶牛疫病预警技术及其应用现状,归纳了奶牛疾病的预警要求,分析了国内外8种疫病预警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奶牛养殖中存在的局限性。一是兽医巡检预警技术:该技术较为成熟,但不能满足大规模养殖牛场迅速、高效预警的需求。... 为了解国内外奶牛疫病预警技术及其应用现状,归纳了奶牛疾病的预警要求,分析了国内外8种疫病预警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奶牛养殖中存在的局限性。一是兽医巡检预警技术:该技术较为成熟,但不能满足大规模养殖牛场迅速、高效预警的需求。二是奶样体细胞数测定技术:可初步诊断隐性乳腺炎,但需要额外细菌培养和检测确诊。三是奶牛群体改良测定技术:以监测生产性能为主,仅可预警奶牛乳腺炎及酮病。四是计步器及发情、反刍项圈预警技术:同时具备发情与反刍监测功能,但仅适用于牛群的发情与反刍监测。五是大数据挖掘技术:在数据库基础上,利用各种模型或算法预测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但预警效率受限。六是智能化体温连续远程监测及预警技术:可预警口蹄疫等重大传染病,但无法完全替代临床诊断,不能监测病原微生物。七是基于AI和群体热成像的奶牛行为分析技术:可以监视记录奶牛行为与温度特征,锁定病畜,但对发病初期无异常行为的牛只无效。八是生物气溶胶激光光谱测量技术:通过检测病原微生物种类和浓度,达到预警疫病的目的,目前主要用于军方监测人类重大疫病。未来的奶牛疫病预警技术需要进一步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进行奶牛重大疫病预警诊断。本文为预警监测技术的本地化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养殖 动物疫病 预警监测 疫病防控 实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C1302对O型口蹄疫病毒细菌样颗粒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侯立婷 陈瑾 +4 位作者 于晓明 乔绪稳 张元鹏 郑其升 侯继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6-400,共5页
为探究免疫增强剂CVC1302对O型口蹄疫(FMD)细菌样颗粒(BLP)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将革兰氏阳性增强基质(GEM)处理的口蹄疫病毒(FMDV)VP1结构蛋白表位的重组蛋白B(T1BT2)4B与CVC1302混合,与白油佐剂乳化制成疫苗,免疫4周龄ICR小鼠及4... 为探究免疫增强剂CVC1302对O型口蹄疫(FMD)细菌样颗粒(BLP)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将革兰氏阳性增强基质(GEM)处理的口蹄疫病毒(FMDV)VP1结构蛋白表位的重组蛋白B(T1BT2)4B与CVC1302混合,与白油佐剂乳化制成疫苗,免疫4周龄ICR小鼠及45日龄FMDV抗体阴性仔猪。免疫后利用FMDV VP1结构蛋白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的特异性ELISA抗体水平;利用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检测免疫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免疫小鼠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以及利用液相阻断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免疫仔猪血清中的液相阻断抗体滴度。结果显示,免疫增强剂CVC1302可以显著提高GEM-B(T1BT2)4B免疫后小鼠血清中的抗体水平(p<0.05);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率及细胞因子IL-4、IFN-γ的转录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仔猪血清中的液相阻断抗体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免疫增强剂CVC1302可以提高O型FMD BLP疫苗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对FMD BLP疫苗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作用。本研究为提高FMD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增强剂 口蹄疫病毒 细菌样颗粒疫苗 免疫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K/PD模型对甲砜霉素粉在鸡口服给药方案药效再评价
20
作者 谷日飞 张思微 +5 位作者 赵志杰 宋伟硕 张峻铭 马晓茹 高嫣珺 卜仕金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07-4017,共11页
通过开展甲砜霉素粉在鸡口服给药的体内药动学试验获得有关药动学参数,结合蒙特卡洛模拟(MCS),评估甲砜霉素粉在鸡临床推荐给药方案的合理性。设静脉注射组(10 mg·kg^(-1),按体重计算)和口服低、高剂量组(10、20 mg·kg^(-1),... 通过开展甲砜霉素粉在鸡口服给药的体内药动学试验获得有关药动学参数,结合蒙特卡洛模拟(MCS),评估甲砜霉素粉在鸡临床推荐给药方案的合理性。设静脉注射组(10 mg·kg^(-1),按体重计算)和口服低、高剂量组(10、20 mg·kg^(-1),按体重计算)3组,预定时间采集血样,采用经验证的鸡血浆中甲砜霉素含量HPLC测定方法检测鸡血浆中甲砜霉素的浓度。拟合甲砜霉素在鸡体内药动学参数,建立甲砜霉素对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的流行病学临界值(ECOFF),结合甲砜霉素对多杀性巴氏杆菌抑菌、杀菌和清除对应的PK/PD临界值,经MCS获得当前给药方案对多杀性巴氏杆菌不同MIC分布下的达标率(target attainment rate,TAR),进一步优化临床给药方案。结果显示,甲砜霉素10 mg·kg^(-1)(按体重计算)单剂量静注给药后,AUC_(inf)为(14.21±5.69)μg·h·mL^(-1),T_(1/2Z)为(1.85±1.20)h,CL为(803.11±297.78)mL·(kg·h)^(-1),V_(C)为(403.63±93.74)mL·kg^(-1);甲砜霉素粉按10、20 mg·kg^(-1)(按体重计算)单剂量经口灌服给药后,C_(max)分别为(1.70±0.27)μg·mL^(-1)和(3.36±0.98)μg·mL^(-1),T_(max)分别为(1.30±0.48)h和(1.50±0.53)h,AUC_(inf)分别为(5.01±0.80)μg·h·mL^(-1)和(12.38±3.21)μg·h·mL^(-1),T 1/2Z分别为(2.25±1.03)h和(2.31±1.00)h,口服生物利用度分别为33.84%和43.08%。甲砜霉素粉低、高剂量(10、20 mg·kg^(-1),按体重计算)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在ECOFF(2μg·mL^(-1))处抑菌、杀菌和清除的达标率分别为26.96%和86.03%、10.77%和58.89%、9.40%和49.62%,均小于90%。计算获得抑菌、杀菌和清除的达标率所需24 h给药量分别为43.1、66.4和78.1 mg·kg^(-1)(按体重计算)。结果表明,甲砜霉素粉当前在鸡的临床推荐给药方案无法实现对多杀性巴氏杆菌全身感染的细菌学治愈,建议有效的24 h给药推荐量为45 mg·kg^(-1)(按体重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砜霉素粉 PK/PD 多杀性巴氏杆菌 药效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