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水分的跨膜运输I”的探究式教学 被引量:6
1
作者 陈维 汪忠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31,共4页
本文从教学内容的处理、目标确定、设计思路以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探讨了“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水分的跨膜运输I”这部分内容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过程和方法。通过改进、补充演示装置,配合问题的层层引导,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突破了探究... 本文从教学内容的处理、目标确定、设计思路以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探讨了“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水分的跨膜运输I”这部分内容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过程和方法。通过改进、补充演示装置,配合问题的层层引导,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突破了探究性实验设计的教学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教学过程 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验:抒情语体教学的价值追求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长松 李震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25,共6页
课堂回放《声声慢》教学实录师: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奇女子,她凭一份清高一份脱俗,独步词坛,光耀千秋。她半世孤苦却心系故国,她一生坎坷却坚毅执著。她用七十余年的生命抒写了万世流传的妩媚和凄婉,她就是李清照。这堂课,我们共同... 课堂回放《声声慢》教学实录师: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奇女子,她凭一份清高一份脱俗,独步词坛,光耀千秋。她半世孤苦却心系故国,她一生坎坷却坚毅执著。她用七十余年的生命抒写了万世流传的妩媚和凄婉,她就是李清照。这堂课,我们共同来"读"她的千古名篇——《声声慢》。(板书:读)一、初读:初味词情(生朗读)师:我们请一位同学来点评一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体教学 《声声慢》 价值 抒情 中国历史 教学实录 李清照 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光合作用发现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维 汪忠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14,共4页
本文结合光合作用发现史的教学实践,从创设持续的问题情境、体验探究过程与方法、研究知识的深入发展、尝试部分探究和全程探究几个方面探讨了利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模式,即“创设情境—体验过程—模拟探究—... 本文结合光合作用发现史的教学实践,从创设持续的问题情境、体验探究过程与方法、研究知识的深入发展、尝试部分探究和全程探究几个方面探讨了利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模式,即“创设情境—体验过程—模拟探究—部分探究—全程探究”。通过教学实验研究,从探究活动主要步骤的完成人数和Chi-SquareTest的统计结果可知,依照该模式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探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科学史 探究能力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十种常见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的差异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维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59-61,共3页
本文用“碘量法”测定了青菜等10种经常食用的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表明:各种果蔬中维生素C含量有着很大的差异,最低值为1.8mg/100g(梨),最高值为186.2mg/100g(青椒)。
关键词 维生素C 果蔬 维生素C含量 碘量法 最低值 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课堂:享受语言文字的生命阳光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震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14,共3页
语文教学活动是学生的一种现实生活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在和学生共同经历中凸显生活的意义和生命价值。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就是提升了生活意义和生命质量。
关键词 生命价值 语文课堂 语言文字 阳光 享受 现实生活 生活意义 教学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种半透膜材料“渗透现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维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3-74,共2页
本文研究了4种生物材料与3种非生物材料的半透膜特性,对四个时间段液柱上升均值的比较发现,卵膜和玻璃纸的渗透效果最明显,鱼鳔和蜡纸效果不是很明显。卵膜和玻璃纸渗透效果上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渗透现象 半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探究性地理课程资源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小华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57,共3页
探究性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学生成长的新通道,更是照亮未来资源教育新图景。但是当前地理探究性课程资源建设常常是"重方法、重形式",缺少"接地气"的探究要素的开发。本文结合典型案例,从问题意识、证据... 探究性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学生成长的新通道,更是照亮未来资源教育新图景。但是当前地理探究性课程资源建设常常是"重方法、重形式",缺少"接地气"的探究要素的开发。本文结合典型案例,从问题意识、证据见识、实证胆识、展示常识四个方面提出了探究性地理课程资源要素开发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性 地理课程资源 开发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增加“病毒学”方面内容标准的建议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维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3-75,共3页
本文首先从“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完善初高中内容的衔接,形成新知识的同化点;促进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三个方面论述了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建议增加“病毒学”方面内容标准的理由... 本文首先从“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完善初高中内容的衔接,形成新知识的同化点;促进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三个方面论述了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建议增加“病毒学”方面内容标准的理由。在师生阐开展相关调查与教学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初高中的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拟定了相关的内容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课程标准 病毒学 内容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渗透作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9
作者 陈维 汪忠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3-36,共4页
本文结合渗透作用演示实验,从创设问题情境、体验探究过程、理解设计原则、解决实际问题四个方面,探讨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用具体的探究性问题从多个侧面评价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结果表明,根据教学目的对演示实验加... 本文结合渗透作用演示实验,从创设问题情境、体验探究过程、理解设计原则、解决实际问题四个方面,探讨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用具体的探究性问题从多个侧面评价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结果表明,根据教学目的对演示实验加以合理的改进,并结合相关问题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探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示实验 探究能力 渗透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者语
10
作者 李震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9-30,共2页
马红老师参加江苏省青年语文教师会课活动,选了《一双手》。当时我是评委。马老师上完课和我交流时,希望我能点评一下。不久就把课堂实录发给了我。对于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我听了不少课,有全国赛事,有省市赛事,我一直... 马红老师参加江苏省青年语文教师会课活动,选了《一双手》。当时我是评委。马老师上完课和我交流时,希望我能点评一下。不久就把课堂实录发给了我。对于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我听了不少课,有全国赛事,有省市赛事,我一直都在思考着关于“预设”和“生成”这个问题。什么是“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者 青年语文教师 语文课堂教学 “生成” 课堂实录 “预设” 江苏省 新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讨论的“五字经”
11
作者 张长松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20,共3页
课堂讨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有效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所有有效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的学习。从认识角度看,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尝试独立思考、尝试意义建构,并努力让个体经验系统扩散,这正是实现自主学习的行动过程。所以... 课堂讨论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有效学习理论告诉我们.所有有效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的学习。从认识角度看,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尝试独立思考、尝试意义建构,并努力让个体经验系统扩散,这正是实现自主学习的行动过程。所以抓好课堂讨论的各个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讨论 “五字经” 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理论 认识角度 意义建构 个体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验的“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教学
12
作者 杨小华 《地理教学》 2015年第5期36-38,共3页
传统地理教学有一个缺陷,就是难以将不可逆的情境"真实"再现,数字化探究学习能够很好地克服这一缺陷。探究学习是指基于问题表达等科学探究要素、重在体验过程,围绕探究主题、探究水平,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地理探究技能的掌握... 传统地理教学有一个缺陷,就是难以将不可逆的情境"真实"再现,数字化探究学习能够很好地克服这一缺陷。探究学习是指基于问题表达等科学探究要素、重在体验过程,围绕探究主题、探究水平,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地理探究技能的掌握以及探究水平提升的各种学习活动。但当前的探究学习大多关注探究活动内容和探究形式,很少关注探究科学要素、探究技能水平等隐性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学习过程 教学效果 资源视角 体验过程 探究性实验 学习活动 实验演示 知识的理解 虚拟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葡萄果实渗透作用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陈维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6-38,共3页
本文探究了葡萄果实在三种不同溶液中发生渗透作用后的重量及所处位置的变化。得出的结论有:葡萄果实在清水中会吸水变重,在饱和的蔗糖溶液中会失水变轻,在葡萄原汁中它的重量在12~18小时这一时段基本恒定。并且,吸水与失水对原有... 本文探究了葡萄果实在三种不同溶液中发生渗透作用后的重量及所处位置的变化。得出的结论有:葡萄果实在清水中会吸水变重,在饱和的蔗糖溶液中会失水变轻,在葡萄原汁中它的重量在12~18小时这一时段基本恒定。并且,吸水与失水对原有溶液及葡萄果实本身的密度和体积影响不大,有一段时间其在葡萄原汁中也基本处于悬浮态。此外,对原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作用 重量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鱼鳔的渗透现象
14
作者 陈维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4-34,F0003,共2页
本文论述了用鱼鳔做为半透膜,配合蔗糖溶液所做的渗透现象实验。研究发现,随着时间的变化,鳔膜内液面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3.5h达46mm。
关键词 鱼鳔 半透膜 渗透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在言语的感性世界里行走
15
作者 马红 李震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29,共5页
《一双手》教学实录师:同学们,在文学的海洋中遨游,我们已欣赏到了无数双含义深刻的手:那伤痕累累的水手的手是叔叔于勒的手:那记忆中红活圆实的手是“我”儿时好伙伴闰土的手;那搭在髀间的手则是圆规似的杨二嫂的手……今天就让... 《一双手》教学实录师:同学们,在文学的海洋中遨游,我们已欣赏到了无数双含义深刻的手:那伤痕累累的水手的手是叔叔于勒的手:那记忆中红活圆实的手是“我”儿时好伙伴闰土的手;那搭在髀间的手则是圆规似的杨二嫂的手……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作家姜孟之去欣赏那双被作者称之为天下第一奇手的“一双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世界 言语 教学实录 当代作家 “我” 杨二嫂 欣赏 同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学习迁移 构建地理新知
16
作者 程玉霞 《地理教学》 2008年第3期10-13,共4页
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指出:“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由此及彼”等,实际上说的就是学习迁移问题。高中地理新课标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尝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构建新知。... 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指出:“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由此及彼”等,实际上说的就是学习迁移问题。高中地理新课标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尝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构建新知。评价学生地理知识应用状况的标准,主要是衡量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的评价主要看学生能否激活所储存的已学知识,能否将相关知识迁移到具体情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知识 学习迁移 运用能力 心理学角度 高中地理 知识迁移 教育家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