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遥感影像解译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果——以连云港市赣榆区泊船山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例
1
作者 王崇任 高菲 高之栋 《江苏水利》 2025年第4期7-10,共4页
依据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编制的《综合治理项目管理示范实施方案》,应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泊船山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前土地利用现状及竣工后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解译、验证,并对泊船山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果遥感解译... 依据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编制的《综合治理项目管理示范实施方案》,应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泊船山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前土地利用现状及竣工后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解译、验证,并对泊船山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果遥感解译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综合治理 遥感解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市赣榆区山北小流域综合治理效果监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珍珍 王崇任 +2 位作者 李安侠 仲海波 高之栋 《江苏水利》 2023年第8期37-40,共4页
采用地面观测和现场调查法,对山北小流域综合工程区的防治责任范围内施工对地表的扰动、水土保持防治工程措施、植被措施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监测,了解山北小流域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状况和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等,并对监测数... 采用地面观测和现场调查法,对山北小流域综合工程区的防治责任范围内施工对地表的扰动、水土保持防治工程措施、植被措施等情况进行实地调查监测,了解山北小流域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状况和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等,并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归类,计算分析,通过计算分析、数据处理,得出山北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治理成果 地面观测 现场调查 山北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市丘陵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浅析——以赣榆区龟山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仲军 徐天文 +1 位作者 王斌 高之栋 《中国水利》 2018年第6期43-44,共2页
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金山镇以丘陵山区的龟山小流域生态治理为单元,通过建立流域"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生态治理三道防线,开展丘陵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探索。结合对小流域水土流失变化情况及其效益的监测,结... 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金山镇以丘陵山区的龟山小流域生态治理为单元,通过建立流域"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生态治理三道防线,开展丘陵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模式探索。结合对小流域水土流失变化情况及其效益的监测,结果表明:龟山小流域实施生态治综合治理技术后,流域内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该小流域的生态清洁治理模式为丘陵山区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生态清洁小流域 三道防线 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模式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徐坚 钟秀娟 +2 位作者 王崇任 丁杨 高之栋 《中国水利》 2019年第20期48-50,共3页
为加强地区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工作,根据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要求和实际业务工作需要,结合相关技术规定要求,提出了一套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信息采集与管理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软件工程的方法设计了对应的... 为加强地区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化工作,根据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要求和实际业务工作需要,结合相关技术规定要求,提出了一套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信息采集与管理解决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软件工程的方法设计了对应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系统和配套的“外业辅助移动端”软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系统主要是利用遥感影像对新增地表动土开展遥感动态监测,快速、准确地获取全市逐季度新增地表动土的空间分布情况;移动巡察系统是以定位导航、地面观测、遥感监测为基础,填补当前水土保持监管业务信息化建设中唯一缺口,实现了监管业务在应用系统中的闭合。该方案可有效提高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现场核查信息采集工作效率,满足内外业实时数据互动、数据共享、历史数据统一管理等需求,实现监测和筛查疑似违建生产建设项目,辅助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提高监管效能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天地一体化 监管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水土保持设施图斑解译标志建立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坚 赵霞 +1 位作者 陈庆玉 高之栋 《江苏水利》 2017年第7期63-67,共5页
应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资料,通过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解译图斑的建立,探讨小流域综合治理各种水土保持设施解译图斑建立的工作流程,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泊船山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为例,建立了小... 应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信息资料,通过对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解译图斑的建立,探讨小流域综合治理各种水土保持设施解译图斑建立的工作流程,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泊船山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为例,建立了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中各种水土保持设施解译图斑标志,分析了各种水土保持设施解译图斑标志影像显示特征及分布,建立以泊船山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遥感影像图斑解译标志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遥感影像 图斑 解译标志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2省道苏鲁交界至赣榆青口段改扩建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配置
6
作者 高鹏 高之栋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7年第2期35-37,共3页
242省道苏鲁交界至赣榆青口段改扩建工程跨越江苏省划定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江苏省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水土流失易发区,根据不同区域的地貌和土壤类型,在分析该工程不同区域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对各防治分区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 242省道苏鲁交界至赣榆青口段改扩建工程跨越江苏省划定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江苏省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水土流失易发区,根据不同区域的地貌和土壤类型,在分析该工程不同区域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对各防治分区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工程和植被防护措施。在不同防治分区选择相应的树草种进行配置,达到了防治水土流失、美化道路环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2省道 改扩建工程 水土保持 防治措施 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影像的泊船山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果图斑解译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坚 陈庆玉 +1 位作者 高鹏 高之栋 《中国水利》 2017年第12期59-61,共3页
面向对象的遥感解译已得到普遍应用,图斑解译是其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中,各种水土保持设施的图斑解译标志建立及解译仍未取得系统化应用。结合国家重点工程泊船山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中各种水土保持设施图斑标志建立... 面向对象的遥感解译已得到普遍应用,图斑解译是其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中,各种水土保持设施的图斑解译标志建立及解译仍未取得系统化应用。结合国家重点工程泊船山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中各种水土保持设施图斑标志建立及解译,设计建立了泊船山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中各种水土保持设施解译图斑标志及工作流程,并进行了解译成果分析,尝试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图斑化、精细化管理示范,探索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治理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工程 泊船山小流域 综合治理 图斑 解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榆丘陵山区植被退化机制生态修复技术
8
作者 仲秀娟 高鹏 +3 位作者 孙忠晓 王晓斌 徐坚 高之栋 《江苏水利》 2021年第6期8-13,共6页
以连云港市赣榆丘陵山区植被退化的太平山为依托,开展植被退化机制生态修复技术研究,采取封禁修复措施,构建黑松—元宝枫群落、黑松—榉树群落、黑松—黄栌群落、黑松单一群落4种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封禁修复前3年,阳坡一些地带性多年... 以连云港市赣榆丘陵山区植被退化的太平山为依托,开展植被退化机制生态修复技术研究,采取封禁修复措施,构建黑松—元宝枫群落、黑松—榉树群落、黑松—黄栌群落、黑松单一群落4种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封禁修复前3年,阳坡一些地带性多年生植物种逐渐增加,并占据优势,封禁修复第4年,乔、灌、草发生了新的变化,乔灌木及藤本品种随着人工补植树种的成林反而也减少了,乔木树种减少到5科6种,灌木减少到6科9种,藤本减少到3种,无论从数量还是生长量都呈减少的趋势,植被覆盖率由93.5%下降到92.4%。取得了采用营养钵育苗,在主汛期7月份造林,平均成活率达到96.2%,保存率达85.2%的技术经验;项目区的林草植被平均覆盖率为93.1%,群落结构呈正向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植被退化 机制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