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在高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朱军丽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快速康复外科(FTS)方案在高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1月期间47例高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FTS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FTS组患者围手术期... 目的研究分析快速康复外科(FTS)方案在高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1月期间47例高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FTS组(22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FTS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护理治疗,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出院后随访1年的复发率等各项指标。结果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证实,FTS组患者较对照组在患者术后排气排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等方面存在着优势,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S在高龄结肠癌并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节省医疗费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合并肠梗阻 高龄患者 围手术期 FTS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经口进食路径对提高食管癌术后舒适度的探讨 被引量:8
2
作者 周玉玲 王学梅 +2 位作者 吴金防 孙照美 孙芹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24期2271-2274,共4页
目的探讨优化经口进食路径,提高食管癌患者术后舒适度。方法选取食管癌术后经口进食7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进食护理,实验组采用优化经口进食路径,比较两组经口进食舒适度、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分... 目的探讨优化经口进食路径,提高食管癌患者术后舒适度。方法选取食管癌术后经口进食7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进食护理,实验组采用优化经口进食路径,比较两组经口进食舒适度、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分别于术后经口进食第1天、出院前1天、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口进食1周、1个月舒适度比较(χ2=4.107,5.086;P=0.043,0.024);出院前1天、出院后1个月血清白蛋白(t=2.934,4.294;P=0.004,0.000);实验组经口进食1周与1个月并发症比较:(χ2=4.145,P=0.0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出院3个月舒适度(χ2=2.964,P=0.085)。经口进食第1天、出院3个月血清白蛋白(t=-0.096,0.978;P=0.92,0.331)。经口进食第1d、出院前1d及出院1个月、3个月体重(t=0.015,-0.557,0.861,1.273;P=0.99,0.579,0.392,0.207)。经口进食一周、1个月、3个月并发症(χ2=0.158,3.787,0.962;P=0.691,0.052,0.327)。对照组经口进食一周与一月并发症比较:(χ2=0.082,P=0.7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优化经口进食路径,能有效减少患者进食后的不适,增加患者舒适度,改善手术后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优化经口进食路径 舒适度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SC)与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黄继超 姜德清 +4 位作者 王宗山 温江涛 孙咏梅 柯群刚 郝占伟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3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SC)、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及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肝良性占位患者、45例肝硬化患者和6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研究,抽取每位研究对象4 mL空腹静脉血... 目的探讨血浆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SC)、甲胎蛋白(AFP)对原发性肝癌(PHC)的诊断价值及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肝良性占位患者、45例肝硬化患者和6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研究,抽取每位研究对象4 mL空腹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甲胎蛋白(AFP)浓度,采用自行包被的ELISA检测板和OD值半定量法检测血浆PIg R/SC。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后1周重复检测AFP和PIgR/SC水平。结果肝癌、肝良性占位、肝硬化和志愿者4组患者PIgR/SC和AF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分析,肝癌患者PIg R/SC高于肝良性占位患者、肝硬化患者和志愿者(P<0.05)。PIgR/SC诊断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敏感度为76%高于AFP的66%,特异性为68.9%,低于AFP的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PIgR/SC、AFP可提高肝癌患者的诊断率。PIgR/SC与AFP串联检测诊断肝癌的特异度为95.6%,2项指标并联检测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为92.0%,明显高于单用PIgR/SC或AFP(P<0.05);结论联合检测PIgR/SC、AFP可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免疫球蛋白受体 甲胎蛋白 原发性肝癌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普贴预防生长抑素所致静脉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慧 于秀娟 +1 位作者 沈跃兰 张玲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3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安普贴用于预防生长抑素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80例应用生长抑素药物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上肢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留置针有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安普... 目的探讨安普贴用于预防生长抑素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80例应用生长抑素药物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上肢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留置针有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安普贴在穿刺点上方沿静脉方向贴敷,按需更换安普贴。观察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情况及患者对疼痛的主诉。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4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普贴可有效预防生长抑素所致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普贴 生长抑素 静脉炎 水胶体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CHEⅡ评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谵妄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孙建兰 周洪兰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5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伴谵妄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伴谵妄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结合APACHEⅡ评分实施ICU小组护理干预。比...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伴谵妄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伴谵妄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结合APACHEⅡ评分实施ICU小组护理干预。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病死率、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96%(P<0.01)。结论依据APACHEⅡ评分分析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伴谵妄患者护理风险并给予对应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并发症风险,提高危重症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ACHEⅡ评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谵妄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阻断肝门肝切除术在肝癌治疗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黄继超 夏华平 +3 位作者 姜德清 柯群刚 樊继泷 郝占伟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8期165-167,224,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采用不阻断肝门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6年6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1例,随机分为肝门阻断组(阻断组)21例和不阻断肝门组(不阻断组)20例,阻断组术中采用全肝... 目的探讨肝癌采用不阻断肝门切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6年6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1例,随机分为肝门阻断组(阻断组)21例和不阻断肝门组(不阻断组)20例,阻断组术中采用全肝入肝血流阻断,不阻断组术中不阻断入肝血流,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住院时间不阻断组明显少于阻断组(P〈0.05)。两组术前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及谷丙转氨酶(ALT)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d及7d阻断组TBIL、ALT均显著高于不阻断组,ALB显著低于不阻断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阻断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1%,而不阻断组为5%,明显低于阻断组(P〈0.05)。结论采用不阻断肝门肝切除治疗肝癌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减少了对肝功能的影响,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安全可靠,可操作性强,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阻断 肝切除 肝癌 肝功能及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路径对老年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及精神异常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建兰 周洪兰 丁玉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3期259-260,共2页
目的探析护理路径对老年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及精神异常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 95例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及精神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责任制护理,观察组施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简易... 目的探析护理路径对老年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及精神异常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 95例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及精神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责任制护理,观察组施行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干预4、8、12、16、20、24、48周后,观察组MMSE评分分别为(13.2±1.5)、(13.2±2.5)、(13.4±1.8)、(13.5±1.6)、(13.6±1.8)、(13.6±1.7)、(13.7±1.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2.3±1.7)、(12.5±1.8)、(12.6±1.6)、(12.6±2.1)、(12.7±1.7)、(12.8±1.5)、(13.0±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8、12、16、20、24、48周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路径对老年颅脑损伤后智力缺损及精神异常患者中的应用为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流程化更强,利于患者认知行为的改善与康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路径 颅脑损伤 智力缺损 精神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8
作者 贾树旺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21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120例胃十二指肠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以及实际病情把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60例患...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120例胃十二指肠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以及实际病情把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6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35.21±6.57)h,住院时间为(7.01±1.41)d,治疗费用为(3547.23±156.85)元;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49.64±7.81)h,住院时间(12.89±2.81)d,治疗费用为(4304.24±142.21)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观察组并发症为7%,对照组为1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实施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可促进患者及时康复,术后并发症状较少,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大部切除术 治疗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套管负压引流微创治疗乳腺脓肿27例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大柱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0期173-173,180,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乳腺脓肿的新方法。方法在B超引导及局麻下于乳腺脓肿最低处小切口切开脓肿置入自制双套管持续药物灌洗、负压引流。结果患者1~2d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乳腺脓肿引流液开始转清,3~8dB超显示脓腔消失,5~12d拔管,平均(8.23... 目的探讨治疗乳腺脓肿的新方法。方法在B超引导及局麻下于乳腺脓肿最低处小切口切开脓肿置入自制双套管持续药物灌洗、负压引流。结果患者1~2d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乳腺脓肿引流液开始转清,3~8dB超显示脓腔消失,5~12d拔管,平均(8.23±3.12)d。结论此方法治疗乳腺脓肿创伤小、痛苦小、简便易行、恢复快且有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脓肿 双套管 负压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结直肠癌腹腔灌注雷替曲塞化疗近期安全性和疗效评估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鑫 王莉 +1 位作者 李瑞 严媛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4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在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近期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收集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8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98例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8),术中分别给予雷... 目的探讨术中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在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近期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收集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8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98例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8),术中分别给予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和等量生理盐水冲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和术后第3天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指标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9.17%,观察组为2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和术后第3天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以及肿瘤指标癌胚抗原(CEA)和CA199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灌注雷替曲塞局部化疗,操作简单且患者耐受,疗效相当,安全性较好,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雷替曲塞 腹腔灌注化疗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5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韦有佩 康健 +2 位作者 李胜龙 刘宝文 杨金坤 《淮海医药》 2001年第4期282-283,共2页
目的 探讨亚低温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 (GCS≤ 8分 )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其中治疗组 35例采用亚低温疗法 ,对照组 2 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 治疗组死亡率为 2 5 .7% ,对照组死亡率... 目的 探讨亚低温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 (GCS≤ 8分 )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其中治疗组 35例采用亚低温疗法 ,对照组 2 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 治疗组死亡率为 2 5 .7% ,对照组死亡率为 6 0 .0 % (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亚低温疗法 神经细胞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脑损伤非手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洪兰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4期123-124,127,共3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脑损伤非手术患者头疼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脑损伤非手术头疼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脑损伤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头痛程度及头痛持续时间。结果护理干预后...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脑损伤非手术患者头疼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脑损伤非手术头疼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脑损伤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头痛程度及头痛持续时间。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头痛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显著缩短脑损伤患者头痛持续时间,减轻头痛程度,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脑损伤 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尿激酶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全脑室铸型14例分析
13
作者 韦有佩 康健 +1 位作者 杨金坤 李胜龙 《淮海医药》 CAS 2006年第5期369-370,共2页
目的分析大剂量尿激酶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全脑室铸型的疗效。方法对14例自发性脑出血全脑室铸型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及脑室内大剂量尿激酶(10万u)灌注。结果治疗14例,存活10例,死亡4例。10例存活者6个月随访,恢复良好6例,轻... 目的分析大剂量尿激酶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全脑室铸型的疗效。方法对14例自发性脑出血全脑室铸型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及脑室内大剂量尿激酶(10万u)灌注。结果治疗14例,存活10例,死亡4例。10例存活者6个月随访,恢复良好6例,轻瘫2例,重瘫2例。结论该治疗方法操作简单有效,对全脑室铸型出血的患者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 脑出血 尿激酶 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腹部手术后肠麻痹94例体会
14
作者 赵华北 《淮海医药》 1998年第4期25-25,共1页
1989年1月~1995年10月,笔者对腹部手术后出现肠麻痹的94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均取得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中药 治疗 腹部手术 术后并发症 肠麻痹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半结肠癌梗阻一期切除治疗体会
15
作者 姜德清 《淮海医药》 1999年第1期33-34,共2页
我院从l985年3月~1997年12月共收治急性结肠癌梗阻病人26例,其中左半结肠癌14例,有7例左半结肠癌梗阻应用回盲部插管造口癌肿一期切除吻合,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左半结肠癌 结肠梗阻 一期切除术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在创伤大出血伴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输血指导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茜 吴新明 +2 位作者 樊继泷 张林海 霍霓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1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大出血伴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栓弹力图指导输血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107例创伤大出血伴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54例,常规凝血功能检测)... 目的探讨创伤大出血伴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血栓弹力图指导输血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107例创伤大出血伴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54例,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和研究组(53例,血栓弹力图检测)。统计输血前后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统计输血过程中血小板、血浆、红悬液、冷沉淀的用量。统计住院时间与ICU治疗时间和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输血后,两组APTT、PT、TT短于输血前,且研究组短于常规组;两组FIB高于输血前,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小板、血浆、红悬液、冷沉淀的用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CU入住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检查在指导创伤大出血伴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输血中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大出血 凝血功能障碍 血栓弹力图 输血 指导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护理联合营养管理对老年食管癌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吕修竹 李素珍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2期10-12,16,共4页
目的探讨膳食护理联合营养管理系统干预对老年食管癌术后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本院行食管癌切除术的围术期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6个月时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目的探讨膳食护理联合营养管理系统干预对老年食管癌术后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本院行食管癌切除术的围术期老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6个月时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体质量指数(BMI)测定,并在入院时、术前1 d、术后第8天和术后6个月随访时进行血清蛋白监测。对照组围术期实施肠外营养下的常规膳食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实施肠内营养结合肠外营养的常规膳食护理联合系统营养管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营养状况及身体质量指数。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时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时、术前1 d,2组患者血清蛋白监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术后第8天、出院6个月后,2组血清蛋白监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食管癌患者围术期实施膳食护理联合系统营养管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食管癌 膳食护理 营养管理 临床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穿孔56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5
18
作者 卞长青 贾树旺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0期68-68,共1页
目的探讨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54例阑尾坏疽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诊断要点、手术中处理阑尾的技巧、并发症的预防。结果患者均治愈出院。无肠瘘及阑尾残端瘘的发生,有2例切口局限炎症,换药愈合。结论细致的问诊... 目的探讨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54例阑尾坏疽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诊断要点、手术中处理阑尾的技巧、并发症的预防。结果患者均治愈出院。无肠瘘及阑尾残端瘘的发生,有2例切口局限炎症,换药愈合。结论细致的问诊、认真的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对于诊断是必要的,及时手术与术中的处理技巧同等重要,能有效减少、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疽穿孔性阑尾炎 诊断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高雪氏病3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敏华 蒋巧生 +3 位作者 周锡阳 胡瑛 张建平 郭叶青 《罕少疾病杂志》 2000年第3期16-17,共2页
目的 提高对小儿高雪氏病的认识,减少误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提高疗效。 方法 对 3例小儿高雪氏病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本组 1例术前确诊, 2例误诊。均行巨脾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随访 1~ 6年, 1例... 目的 提高对小儿高雪氏病的认识,减少误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提高疗效。 方法 对 3例小儿高雪氏病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本组 1例术前确诊, 2例误诊。均行巨脾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随访 1~ 6年, 1例部分症状再发, 2例无症状生活 1年及 6年。结论 高雪氏病罕见,以往诊断及治疗困难、预后差,现诊断方法趋多,患者经适当治疗,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雪氏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