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剂量长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史家欣 李家树 +5 位作者 李小美 郭祥君 张峰 杨俊发 张嫚 霍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092-3095,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长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在呼吸科进行治疗的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取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抗生素、对症及支持治疗,糖皮质激素组25例... 目的探讨低剂量长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在呼吸科进行治疗的A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取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抗生素、对症及支持治疗,糖皮质激素组2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低剂量长疗程糖皮质激素。结果糖皮质激素组60 d内病死率(32%)低于对照组(60%)(P<0.05)。糖皮质激素组28 d内无机械通气时间、28 d内无心、肝、肾功能衰竭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皮质激素组第14、28天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血清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第7天空腹血糖、28 d内消化道出血人次、28 d内院感人次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长疗程糖皮质激素能显著降低ARDS患者血清IL-8水平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低剂量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换药时机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蔡志梅 陈泽 +4 位作者 王莹 吴小谢 薛连国 魏计峰 赵利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814-2817,2822,共5页
目的观察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3个月时断裂点簇集区/艾贝尔逊白血病病毒(BCR/ABL)IS及BCR/ABL拷贝数下降率的变化,进行早期预后评估,探寻最佳换药时机。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目的观察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者3个月时断裂点簇集区/艾贝尔逊白血病病毒(BCR/ABL)IS及BCR/ABL拷贝数下降率的变化,进行早期预后评估,探寻最佳换药时机。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初诊CML-CP患者35例,予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400 mg/d治疗,观察治疗3个月时BCR/ABL_(IS)及BCR/ABL拷贝数下降率对治疗12个月时分子学反应的影响。结果治疗3个月时BCR/ABL_(IS)≤10%的患者29例,随访至治疗12个月时10例达到完全分子学反应(CMR),14例达到主要分子学反应(MMR),余5例未达到分子学缓解;BCR/ABL_(IS)>10%的患者6例,仅1例达到MMR,余5例未达到分子学缓解。治疗3个月时BCR/ABL_(IS)≤10%者较BCR/ABL_(IS)>10%者治疗12个月时分子学反应程度更高(u=-2.456,P=0.014)。治疗3个月时BCR/ABL拷贝数下降率≥90%的患者19例,随访至治疗12个月时均取得分子学缓解,其中10例达到CMR,9例达到MMR;BCR/ABL拷贝数下降率<90%的患者16例,5例达到MMR,余11例未获得分子学缓解。治疗3个月时BCR/ABL拷贝数下降率≥90%者较下降率<90%者治疗12个月时分子学反应程度更高(u=-2.803,P=0.005)。治疗3个月时BCR/ABL_(IS)≤10%、BCR/ABL拷贝数下降率≥90%的患者19例,治疗12个月时10例达到CMR,9例达到MMR,均取得分子学缓解;BCR/ABL_(IS)≤10%、BCR/ABL拷贝数下降率<90%的患者10例,治疗12个月时5例取得MMR、5例未获得分子学缓解;BCR/ABL_(IS)>10%、BCR/ABL拷贝数下降率<90%的患者6例,治疗12个月时均未获得MMR;无患者同时符合BCR/ABL_(IS)>10%及BCR/ABL拷贝数下降率≥90%。治疗3个月时不同BCR/ABL_(IS)及BCR/ABL拷贝数下降率患者治疗12个月时分子学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2.977,P=0.002)。结论治疗3个月时BCR/ABL_(IS)、BCR/ABL拷贝数下降率对治疗12个月时分子学反应均有预测作用,联合观察两项指标可能更有意义。对于BCR/ABL_(IS)≤10%但BCR/ABL拷贝数下降率<90%的患者,在条件允许下可考虑换药;对于BCR/ABL_(IS)>10%及BCR/ABL拷贝数下降率<90%的患者,早期更换第二代TKI可能会取得更好的分子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粒-单核细胞 慢性 伊马替尼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