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咽鼓管及鼻咽部表面活性物质检测 被引量:14
1
作者 董春光 李利 +2 位作者 刘忠伦 于常州 肖祥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3-94,共2页
目的检测并分析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患儿咽鼓管和鼻咽部表面活性物质。探讨表面活性物质与SOM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收集2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SOM组)和32例非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非SOM组)咽鼓管及鼻咽部灌洗液,Maso... 目的检测并分析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患儿咽鼓管和鼻咽部表面活性物质。探讨表面活性物质与SOM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收集2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SOM组)和32例非分泌性中耳炎患儿(非SOM组)咽鼓管及鼻咽部灌洗液,Mason法检测饱和磷脂酰胆碱、Pyrogallol法检测总蛋白,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SOM组鼻咽部及咽鼓管中饱和磷脂酰胆碱含量为5.500 4±2.798mg/L,总蛋白含量为3.542±0.764 5mg/L,非SOM组饱和磷脂酰胆碱含量为13.081±1.409 3mg/L,总蛋白含量为9.043 6±3.078 7mg/L,SOM组表面活性物质含量显著低于非SOM组(均为P<0.01)。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咽鼓管及鼻咽部表面活性物质含量降低,表面活性物质含量降低可能参与了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表面活性物质 饱和磷脂酰胆碱 总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