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的命题要领——以连云港市和江苏省中、高考英语试题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赵莉蓉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5-60,共6页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测试评价领域的改革力度也越来越大。每年中、高考考试结束后,教师、家长、学生甚至媒体普遍热议的话题之一就是英语试卷的难度系数、结构形式和书面表达的立意等。有的说试卷形...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测试评价领域的改革力度也越来越大。每年中、高考考试结束后,教师、家长、学生甚至媒体普遍热议的话题之一就是英语试卷的难度系数、结构形式和书面表达的立意等。有的说试卷形式活泼,内容贴近生活,做卷的过程如同在与自己说悄悄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英语试题 书面表达题 连云港市 江苏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命题 英语试卷 改革力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标理念下“QA2I”中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中学英语课程改革6年拾萃 被引量:3
2
作者 孟庆忠 赵莉蓉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8年第8期24-33,共10页
我市于2001年秋季从初一年级开始全面进行课程改革,目前已走过了六年的历程。在这六年的初、高中大轮回英语课程改革中,我们始终以英语课程标准为指针,“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 我市于2001年秋季从初一年级开始全面进行课程改革,目前已走过了六年的历程。在这六年的初、高中大轮回英语课程改革中,我们始终以英语课程标准为指针,“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课程改革 教学活动设计 中学英语 课标理念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 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教学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知识处理策略 被引量:6
3
作者 徐建星 相丽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4-56,共3页
课程改革以来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情境化、活动化、探究化等得到人们的认同与实施,为数学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与动力。然而课堂教学形式多样与丰富的背后却出现了知识与技能未能有效完成,过程与方法未能有效落实,情感、态度、... 课程改革以来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情境化、活动化、探究化等得到人们的认同与实施,为数学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与动力。然而课堂教学形式多样与丰富的背后却出现了知识与技能未能有效完成,过程与方法未能有效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未能有效提升的教学低效现象,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的热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有效性 知识处理 数学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形式 生活化 情境化 活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改视角下教师课堂评价素养的调研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周志红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8-40,共3页
教师往往“学会如何上课”,而忽视“学会如何评价”,因此,教师课堂评价素养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钟启泉(2004)等认为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相: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教师评价素养内涵的定性分析,从心理、主观角度研究还比... 教师往往“学会如何上课”,而忽视“学会如何评价”,因此,教师课堂评价素养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钟启泉(2004)等认为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相: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教师评价素养内涵的定性分析,从心理、主观角度研究还比较少;崔允口(2004)等还认为师应先学会评价再学习上课。本文主要从教师角度参照钟启泉等建立课堂评价素养体系。该指标体系是为课:素养的优化调控服务的,调查的目的可分三个层面:一是把握现状,二是找出改进的方向,三是辅助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评价 教师评价 素养 调研分析 课改 指标体系 教学过程 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语文问题的命题寻踪——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现代文阅读题述评 被引量:4
5
作者 马晓燕 张悦群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9-62,共4页
在考试研究强调“必备知识”是形成能力与素养的基础的形势下,中考语文考什么?怎么考?本文通过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的述评回答了这类问题。述评从“静态认知”“动态解析”“动静结合”“多重综合”“审美应用”“写作... 在考试研究强调“必备知识”是形成能力与素养的基础的形势下,中考语文考什么?怎么考?本文通过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的述评回答了这类问题。述评从“静态认知”“动态解析”“动静结合”“多重综合”“审美应用”“写作迁移”等方面,揭示了运用语言知识解决语文问题的命题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知识 语文问题 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命题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鉴赏”走向“排演”:体悟良知与悲悯--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下)第二单元教学建议 被引量:4
6
作者 宋凯 高军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15,共4页
统编教材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应以戏剧的“体性”特点为线索,开展教学。通过理清脉络关系,紧抓戏剧冲突,聚焦悲剧视角,鉴赏品悟人物独白与对话,求索生命价值。尊重戏剧的文学性和舞台性,通过“排演”,进一步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 统编教材下册第二单元教学应以戏剧的“体性”特点为线索,开展教学。通过理清脉络关系,紧抓戏剧冲突,聚焦悲剧视角,鉴赏品悟人物独白与对话,求索生命价值。尊重戏剧的文学性和舞台性,通过“排演”,进一步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具身感知“良知和悲悯”的人文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教学 鉴赏 排演 体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问有圭臬 暗示有讲究——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两个问题设计的编者商榷
7
作者 宋凯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8-61,共4页
语文课堂问题设计是艺术,也是科学.课堂现状的满堂问,处处问,胡问乱问,严重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设计必须要遵循客观真实的原则,即需要遵循从时代背景上追根溯源了解真实情景,从作者主体视角上审视作者创作意图,以及从文本的... 语文课堂问题设计是艺术,也是科学.课堂现状的满堂问,处处问,胡问乱问,严重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设计必须要遵循客观真实的原则,即需要遵循从时代背景上追根溯源了解真实情景,从作者主体视角上审视作者创作意图,以及从文本的主体特征等角度来进行问题设计,从而实现问题设计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设计 暗示 追根溯源 作者主体视角 文本主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至塞上》春秋之辨
8
作者 宋凯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8-51,共4页
《使至塞上》是唐代王维的一首边塞诗歌,是千古名篇。然而其创作的具体时间存在着春、夏、秋的三种争议。对每一种说法的理由进行追根溯源,详加辨析,可知该诗写于秋天。
关键词 时代背景 创作季节 真实时间 秋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激发——语文教学的生命源
9
作者 鲁齐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7Z期23-23,共1页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要使一堂课感情丰沛应该在备课时努力挖掘文本深处的感情,课堂导入时就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课堂高潮处能让学生深入领悟情感,然后通过自己的理解用文字表达情感,这样的课堂才是激情无限的,充满吸引力的。
关键词 “挖”情 “入”情 “悟”情 “表”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的萌发”说课设计
10
作者 丁玉凤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中学 生物教学 “种子的萌发”课 说课设计 教材 教学方法 教学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实验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长静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实验探究 体表面 蚯蚓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子植物中的特殊成员
12
作者 张萌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76,共2页
本文结合被子植物的特征,对几种无根、无茎、无叶的特殊被子植物的结构特点、用途、分布和生活习性进行概述。
关键词 被子植物 特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长与教师谈话的技巧
13
作者 巩欣荣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2年第2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教师工作 校长 谈话 生态体系 整体环境 教师队伍 精神层面 心理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锈漆的原理及制备
14
作者 袁君强 邵世环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44-45,共2页
带锈漆的原理及制备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中学(222003)袁君强,邵世环金属设备涂漆,事先要进行除锈,除锈的工作量约占整个涂漆工作量的60~70%.带锈漆可在有一定残余锈的金属表面施工,这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 带锈漆的原理及制备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中学(222003)袁君强,邵世环金属设备涂漆,事先要进行除锈,除锈的工作量约占整个涂漆工作量的60~70%.带锈漆可在有一定残余锈的金属表面施工,这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同时也改善了劳动环境.带锈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焦油 带锈 转化液 氰化钾 防锈颜料 江苏省连云港市 酚醛树脂液 原理 酒石 磷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多方面引导学生解题之后再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君强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解题之后 引导学生 混合气体 物质的量浓度 思维方法 电子得失守恒 极端分析法 思维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 创造性思维能力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