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配电开闭所环境及安全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6
1
作者 周曦 何振宇 +2 位作者 单鸣雷 朱昌平 韩庆邦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609-2613,2618,共6页
为防止未及时发现故障或安全隐患而对无人值守的开闭所造成更大的损失,根据开闭所环境监控系统物理模型,分析了系统功能和需求,采用Visual C#设计了输配电开闭所环境及安全综合监控系统软件。在结构上划分为系统配置管理、实时监控、数... 为防止未及时发现故障或安全隐患而对无人值守的开闭所造成更大的损失,根据开闭所环境监控系统物理模型,分析了系统功能和需求,采用Visual C#设计了输配电开闭所环境及安全综合监控系统软件。在结构上划分为系统配置管理、实时监控、数据查询3个主模块。实现了对多种类环境传感器及安全传感器参数信息的实时采集,并将数据通过网络上传到调度中心,从而使调度中心人员可实时查看在地域上分散的多个开闭所的环境安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配电开闭所 监控系统 VISUAL C#语言 MODBUS协议 WEB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配电网无功优化 被引量:9
2
作者 蔡昌春 程增茂 +2 位作者 张关应 李源佳 储云迪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3-382,共10页
传统无功电压控制由于分布式电源、储能以及柔性负荷的接入面临计算速度和精度上的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配电网无功电压优化方法,通过跟踪实际系统的运行参数,实现无功电压的主动控制。在极限学习机中引入自动编码器构建... 传统无功电压控制由于分布式电源、储能以及柔性负荷的接入面临计算速度和精度上的挑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配电网无功电压优化方法,通过跟踪实际系统的运行参数,实现无功电压的主动控制。在极限学习机中引入自动编码器构建深度学习机制,利用自动编码器建立极限学习机输入-输出的直接耦合关系,实现无监督学习和有监督学习有机结合,缩短训练模型的迭代过程;利用蒙特卡洛法基于分布式电源、负荷预测信息构建配电网运行场景,利用深度极限学习机挖掘运行场景优化运行与无功调压设备状态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电网运行场景与系统无功调压策略的映射关系。该文提出的基于数据驱动的无功优化方法不依赖实际系统潮流计算,能够实现配电网运行状态的跟踪和无功调节设备的优化调度,为配电网无功电压的主动控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无功优化 深度极限学习机 自动编码器 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启发式RRT的AUV路径规划 被引量:1
3
作者 齐本胜 李岩 +2 位作者 苗红霞 陈家林 李成林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5-256,共12页
针对复杂水下环境中水下自主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启发式快速随机扩展树(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s,RRT)的路径规划算法。针对路径点采样过程中缺乏目标导向性的问题,采用目标点... 针对复杂水下环境中水下自主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启发式快速随机扩展树(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s,RRT)的路径规划算法。针对路径点采样过程中缺乏目标导向性的问题,采用目标点概率偏置采样策略与目标偏向扩展策略,可使目标节点在随机采样时成为采样点。在路径点扩展过程中,使非目标采样点的扩展结点位置偏向于目标点的方向,从而增强算法在随机采样与扩展过程中的目标搜索能力。为解决水下路径规划过程中存在过多无效搜索空间的问题,在随机采样过程中引入启发式采样策略,构建包含所有初始路径的采样空间子集,减小采样空间范围,从而提高算法的空间搜索效率。针对AUV在水下环境中抗洋流扰动能力不足的问题,采用速度矢量合成法,使AUV速度矢量与洋流速度矢量合成后指向期望路径的方向,从而抵消水流的影响。在山峰地形中叠加多个Lamb涡流模拟水下流场环境,进行多次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启发式RRT算法解决了采样过程中随机性问题,显著缩小了搜索空间,兼顾了路径的安全性与平滑性,并使AUV具有良好的抗洋流扰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自主航行器 路径规划 偏向扩展 启发式RRT 速度矢量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绿证-碳交易与需求响应的含氢IES低碳优化调度
4
作者 蔡昌春 何瑶瑶 +2 位作者 石庆伦 侯世玺 王斌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2,共10页
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以其高度灵活、环境友好的特点,在实现低碳经济和提高能源效率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现有的IES建模方法难以挖掘氢能多设备的协同耦合性、且调度策略缺少市场机制的支持。因此,文中提出一... 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以其高度灵活、环境友好的特点,在实现低碳经济和提高能源效率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现有的IES建模方法难以挖掘氢能多设备的协同耦合性、且调度策略缺少市场机制的支持。因此,文中提出一种综合考虑绿色证书交易、阶梯型碳交易和需求响应的含氢IES优化调度策略。首先,建立基于电转气(power-to-gas,P2G)两阶段运行的氢能多元利用模型,推动新能源的使用;然后,建立绿证-碳联合交易机制,通过市场激励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最后,考虑综合需求响应优化用户侧用能行为,建立以经济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的IES优化调度模型,并通过CPLEX求解器进行求解。算例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模型能够实现IES多能耦合,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减少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IES) 氢能多元利用 绿色证书交易 碳交易 碳排放 需求响应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ft-DDPG算法驱动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5
作者 韩光洁 邹昕莹 +1 位作者 张帆 徐政伟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58-2265,共8页
近年来,综合能源系统作为一种以多种能源形态和设备相互交互的能源系统方案得到了广泛应用和研究.然而,在面对动态复杂的多能源系统时,传统的优化调度方法往往无法满足其实时性和精准度需求.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软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So... 近年来,综合能源系统作为一种以多种能源形态和设备相互交互的能源系统方案得到了广泛应用和研究.然而,在面对动态复杂的多能源系统时,传统的优化调度方法往往无法满足其实时性和精准度需求.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软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Soft Deep Deterministic Policy Gradient,Soft-DDPG)算法驱动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以最小化调度周期内系统总运行成本为目标,建立设备运行综合能效评估模型,再采用Soft-DDPG算法对每个能源设备的能效调度动作进行优化控制.Soft-DDPG算法将softmax算子引入到动作值函数的计算中,有效降低了Q值高估问题.与此同时,该算法在动作选择策略中加入了随机噪声,提高了算法的学习效率.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解决了综合能源系统能效调度实时性差、精准度低的瓶颈问题,实现了系统的高效灵活调度,降低了系统的总运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优化调度 综合能源系统 Soft DDP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Fi与嵌入式设备的融合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皎 吴明春 +2 位作者 陆晓春 刘修峰 丁彦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44-245,248,共3页
为了使嵌入式设备可以方便地接入Internet,鉴于无线保真(Wi-Fi)技术组网方式简单、无需布线的特点,将该技术用于嵌入式设备之间的通信以及与Internet的互连,提出一种Wi-Fi与嵌入式设备的融合方法及无线Wi-Fi监控系统的组建模式,以实现... 为了使嵌入式设备可以方便地接入Internet,鉴于无线保真(Wi-Fi)技术组网方式简单、无需布线的特点,将该技术用于嵌入式设备之间的通信以及与Internet的互连,提出一种Wi-Fi与嵌入式设备的融合方法及无线Wi-Fi监控系统的组建模式,以实现嵌入式设备的远程数据传输和无线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保真 嵌入式设备 融合 无线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技术的电池追踪与回收系统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4
7
作者 朱昌平 邓靖璇 +2 位作者 顾慧 王智 单鸣雷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1-65,共5页
在对发达国家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基于RFID技术的对电池的追踪与回收系统,系统通过互联网建立一个电池资源数据库,将电池基本信息统一收集与管理,采用RFID技术及时追踪高性能电池(如电动车电池)的信... 在对发达国家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基于RFID技术的对电池的追踪与回收系统,系统通过互联网建立一个电池资源数据库,将电池基本信息统一收集与管理,采用RFID技术及时追踪高性能电池(如电动车电池)的信息。RFID读写器设计为便携式的,既可以与电脑联机实现对数据的读写操作,也可以独立地实现数据的读取与显示,能支持多个RFID协议,满足对不同协议的射频卡/标签进行读写操作,从而实现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管理,达到防止废旧电池污染环境和对其中有用成分的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识别 电池追踪系统 节能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和多场景技术的微电网并网等效建模 被引量:10
8
作者 蔡昌春 息梦蕊 +2 位作者 刘昊林 陈洁 赵东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4-69,共6页
微电网并网等效建模是含大规模微电网并网电力系统仿真分析的基础,但分布式电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导致微电网并网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和结构的多样性。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和多场景技术的微电网并网等效建模方法,利用马尔可夫链建立基于... 微电网并网等效建模是含大规模微电网并网电力系统仿真分析的基础,但分布式电源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导致微电网并网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和结构的多样性。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和多场景技术的微电网并网等效建模方法,利用马尔可夫链建立基于分布式电源随机概率特性的微电网运行场景,明晰微电网场景间的时间关联性。在传统k-means聚类算法的基础上增加马尔可夫影响因子,加速微电网运行场景向聚类中心聚集以及场景消减,从而获得微电网典型运行场景。针对每个典型运行场景建立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微电网并网等效模型,利用LSTM神经网络的时序逻辑特性和内部非线性映射特性描述微电网并网点整体动态运行特性。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等效建模 多场景技术 K-MEANS聚类算法 LSTM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0kHz超声协同臭氧蔬果药残降解仪的设计与乙酰甲胺磷降解实验 被引量:1
9
作者 龚润航 朱昌平 +7 位作者 王斌 韩秋铖 徐斐 何贞兵 陈秉岩 高莹 单鸣雷 韩庆邦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80-487,共8页
针对现有超声协同臭氧降解农药的研究多集中在20 kHz至50 kHz的频段内,而效果一直不够理想,以及目前民用的超声协同臭氧蔬果药残降解装置较少的问题,设计了一种160 kHz超声协同臭氧蔬果药残降解仪。超声波发生器采用SG3525芯片驱动半桥... 针对现有超声协同臭氧降解农药的研究多集中在20 kHz至50 kHz的频段内,而效果一直不够理想,以及目前民用的超声协同臭氧蔬果药残降解装置较少的问题,设计了一种160 kHz超声协同臭氧蔬果药残降解仪。超声波发生器采用SG3525芯片驱动半桥式功率放大电路,并运用小范围扫频技术。臭氧发生器使用市场上量产的小型臭氧机。本文利用该降解仪进行了乙酰甲胺磷农药降解实验,对160 kHz超声波协同臭氧的农药降解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仪器对降解乙酰甲胺磷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0 KHZ 扫频 超声协同臭氧 乙酰甲胺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PA‑MBLSTM模型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 被引量:7
10
作者 蔡昌春 范靖浩 +1 位作者 李源佳 何瑶瑶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6,共10页
风速变化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给风功率的精准预测带来极大挑战,充分挖掘风电功率与风速等关键因素的内在规律是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的有效途径。提出一种结合时间模式注意力(time pattern attention,TPA)机制的多层堆叠双向长短期记忆网... 风速变化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给风功率的精准预测带来极大挑战,充分挖掘风电功率与风速等关键因素的内在规律是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的有效途径。提出一种结合时间模式注意力(time pattern attention,TPA)机制的多层堆叠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基于密度的含噪声空间聚类方法(den⁃sity 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with noise,DBSCAN)和线性回归算法进行风功率数据集的异常值检测,利用k最邻近(k⁃nearest neighbor,KNN)插值法重构异常点数据;其次,综合考虑风电功率与各气象特征的内在关联性,在MBLSTM网络中引入TPA机制合理分配时间步长权重,捕捉风电功率时间序列潜在逻辑规律;最后,利用实验仿真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能够充分挖掘风功率与风速影响因素的关系,从而提高其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时间模式注意力机制 多层堆叠双向长短记忆网络 异常数据检测 基于密度的含噪声空间聚类方法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可重构智能表面和人工噪声辅助的物理层安全通信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志祥 戴陈庆 张志威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55-3164,共10页
针对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RIS)辅助的物理层安全通信,该文设计了基于混合有源-无源RIS和人工噪声(Artificial Noise,AN)辅助的安全传输方案。考虑基站和RIS的功率约束以及RIS无源反射元件的... 针对可重构智能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RIS)辅助的物理层安全通信,该文设计了基于混合有源-无源RIS和人工噪声(Artificial Noise,AN)辅助的安全传输方案。考虑基站和RIS的功率约束以及RIS无源反射元件的反射系数恒模约束,以最大化系统安全传输速率为目标,构建基站发射波束成形、AN波束向量、RIS反射系数矩阵联合优化问题。使用交替优化(Alternating Optimization,AO)、权值最小均方误差(Weighted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WMMSE)和半定松弛(Semi-definite Relaxation,SDR)算法,求解所构建的变量高度耦合的非凸优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混合RIS辅助安全传输方案,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速率,与无源RIS相比,能够有效克服“双衰落”效应导致的安全速率降低,与有源RIS相比,具有更高的能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表面 混合有源-无源RIS 物理层安全 人工噪声 交替优化 半定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风电机组叶片多类型损伤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石腾 许波峰 +2 位作者 陈鹏 张金波 刘加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7-494,共8页
为更好地推动风电机组叶片运维技术智能化发展,基于机器视觉检测技术,提出一种风电机组叶片多类型损伤检测方法。首先对智能巡检无人机平台采集到的风电机组叶片图像进行图像灰度化、滤波增强、分割以及形态学处理,实现叶片损伤区域的识... 为更好地推动风电机组叶片运维技术智能化发展,基于机器视觉检测技术,提出一种风电机组叶片多类型损伤检测方法。首先对智能巡检无人机平台采集到的风电机组叶片图像进行图像灰度化、滤波增强、分割以及形态学处理,实现叶片损伤区域的识别;然后基于连通域分析原理来获取叶片损伤区域的几何特征和灰度特征等参数信息,并依此设计出风电机组叶片损伤类型识别分类器;最后将检测算法和分类器融合于所设计的风电机组叶片损伤可视化检测系统。试验表明,该系统对于表皮脱落、涂层破损、砂眼、油污及裂纹等典型叶片损伤的平均检测准确率为9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叶片 机器视觉 损伤检测 多类型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风电机组叶片裂纹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石腾 许波峰 +1 位作者 李振 陈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6-94,共9页
为实现风电机组叶片损伤检测的高效化、智能化、便捷化,研究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风电机组叶片裂纹损伤识别以及裂纹类型判断和特征参数提取的方法。以无人机采集的风电机组叶片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灰度化、滤波、阈值分割等... 为实现风电机组叶片损伤检测的高效化、智能化、便捷化,研究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风电机组叶片裂纹损伤识别以及裂纹类型判断和特征参数提取的方法。以无人机采集的风电机组叶片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灰度化、滤波、阈值分割等图像处理步骤的多种算法,对形态学处理方法进行改进,首先选用平均值法对叶片图像进行灰度处理,其次使用中值滤波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再次使用Otsu阈值分割以实现裂纹区域的分割,然后基于改进的形态学方法提取出完善的叶片裂纹损伤区域,最后基于连通域原理完成裂纹区域的框取。基于上述算法设计风电机组叶片裂纹损伤识别系统以实现叶片裂纹图像检测的可视化处理、裂纹类型判断及裂纹特征参数提取等功能。结果表明,该系统对于风电机组叶片裂纹损伤检测具有可靠的识别精度,识别准确率为85%,实现了风电机组叶片裂纹损伤的自动识别与特征参数提取,提高了叶片裂纹损伤的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叶片损伤 数字图像处理 裂纹损伤识别 特征提取 识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风电叶片损伤识别定位系统
14
作者 石腾 许波峰 +3 位作者 汪亚洲 张金波 赵振宙 蔡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65-571,共7页
设计一套基于图像处理的风电叶片损伤识别定位系统。首先,耦合图像滤波、分割和形态学处理等图像处理算法实现损伤区域的检测识别;然后,基于多边形拟合结果,结合质心定位算法和外接矩形的位置坐标实现叶片损伤的精确定位;最后,依据提取... 设计一套基于图像处理的风电叶片损伤识别定位系统。首先,耦合图像滤波、分割和形态学处理等图像处理算法实现损伤区域的检测识别;然后,基于多边形拟合结果,结合质心定位算法和外接矩形的位置坐标实现叶片损伤的精确定位;最后,依据提取到的基础几何特征、形状因子和长短径之比等图像特征实现叶片损伤类型的准确判断;通过对比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叶片损伤检测效果,验证了本系统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试验表明,本系统的平均检测准确率为90%,具备一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叶片 图像处理 损伤检测 识别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风电和电动汽车等不确定性负荷的电力系统节能减排调度 被引量:38
15
作者 张晓花 谢俊 +3 位作者 赵晋泉 朱陈松 朱昌平 戎海龙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408-2414,共7页
可入网电动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PHEVs)和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经济运行带来了新挑战。为此,综合考虑了负荷和风电的不确定性、可入网电动汽车的智能充放电控制以及PHEVs与风电的协调互... 可入网电动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PHEVs)和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为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经济运行带来了新挑战。为此,综合考虑了负荷和风电的不确定性、可入网电动汽车的智能充放电控制以及PHEVs与风电的协调互补和系统的节能减排,构建了计及碳排放的调度模型。先采用多场景模拟技术将风电和负荷不确定性的随机过程分解为若干典型的离散概率场景;再采用多代理技术将24 h对应为24个工作代理,工作代理负责火电、风电和PHEVs之间的静态调度;协同代理负责工作代理之间的动态协调。最后对含10机火电机组、PHEVs和风电的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多场景模拟能减少调度求解难度;含风电和PHEVs的系统能有效协调风电和PHEVs,减少其运行成本和碳排放量;通过调节节能与减排需求对应的权重,可以实现节能和减排之间的有效折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节能 减排 可入网电动汽车 多场景模拟 多代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电感对SiC MOSFET开关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秦海鸿 朱梓悦 +3 位作者 戴卫力 徐克峰 付大丰 王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1-539,共9页
随着开关频率的增大,寄生电感对碳化硅(SiC)器件动态开关过程的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大,无法充分发挥其高速开关下低开关损耗的性能优势。本文采用理论定性分析与实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虑相关寄生电感,对SiC MOSFET基本开关电路建立... 随着开关频率的增大,寄生电感对碳化硅(SiC)器件动态开关过程的影响程度也越来越大,无法充分发挥其高速开关下低开关损耗的性能优势。本文采用理论定性分析与实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虑相关寄生电感,对SiC MOSFET基本开关电路建立数学模型,确立影响开关特性的主要因素,然后通过SiC器件高速电路双脉冲测试平台,对各部分寄生电感对SiC器件开关性能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揭示寄生电感对SiC MOSFET开关特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之上,根据SiC高速开关电路实际布局的限制,在布局紧凑程度或回路走线总长度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对各部分寄生电感的匹配关系进行研究,归纳出SiC器件开关过程受寄生参数影响的特性规律,从而指导SiC基高速开关电路的优化布局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碳化硅 寄生电感 匹配关系 布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迹分段LDA主题模型的视频异常行为检测方法 被引量:9
17
作者 郑併斌 范新南 +1 位作者 李敏 张继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5-518,565,共5页
基于目标轨迹的异常行为检测算法忽略了轨迹内部信息,容易导致异常检测虚警率偏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轨迹分段主题模型的视频异常行为检测方法。首先将目标原始轨迹根据轨迹转角分段,然后采用分段量化的方式提取轨迹片段中包... 基于目标轨迹的异常行为检测算法忽略了轨迹内部信息,容易导致异常检测虚警率偏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轨迹分段主题模型的视频异常行为检测方法。首先将目标原始轨迹根据轨迹转角分段,然后采用分段量化的方式提取轨迹片段中包含的行为特征信息,接着通过潜在狄利克雷分配(LDA)主题模型建模发掘目标轨迹之间的时空关系,最后通过学习所构建的模型并结合贝叶斯理论进行行为模式分析和异常行为检测。分别对两个视频场景进行了目标行为模式分析和异常行为检测的仿真实验,检测出了场景内多种异常行为模式。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结合轨迹分段与LDA主题模型,该算法能够充分挖掘目标轨迹内部的行为特征信息,识别多种异常行为模式,并且能提高对异常行为检测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分析 行为模式分析 异常检测 潜在狄利克雷分配 主题模型 轨迹分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源分布和超声频率对清洗声场均匀性的优化 被引量:12
18
作者 单鸣雷 杨云楼 +4 位作者 朱益鹏 姚澄 朱昌平 向衍 盛金保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5-480,共6页
驻波和换能器指向性等影响声场均匀性,造成清洗死角,影响清洗效果。该文采用COMSOL仿真软件建立了单个换能器位于底部的三维模型,通过染色法实验结果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声场的特点。研究了换能器同时位于底部和侧面、多排换能器位... 驻波和换能器指向性等影响声场均匀性,造成清洗死角,影响清洗效果。该文采用COMSOL仿真软件建立了单个换能器位于底部的三维模型,通过染色法实验结果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声场的特点。研究了换能器同时位于底部和侧面、多排换能器位于底部时的声场,用声压幅值相对标准差来量化均匀性,发现该两种换能器分布方式能够有效优化声场均匀性。通过调节频率研究频率对声场的影响,进一步优化声场均匀性。对声源分布的确定、频率的选择以满足声场均匀化需求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清洗 声场分布 均匀性优化 声源分布 三维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claurin展开的时间绝对误差积分次优时滞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启文 阳外玲 +1 位作者 薛云灿 杨远慧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31-1836,共6页
根据经典时间绝对误差积分(ITAE)最优系统标准型,给出了ITAE最优时滞系统的期望模型;利用Maclaurin展开技术,讨论了ITAE次优时滞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就ITAE次优和最优的三阶系统进行了频域和时域比较.论文最后给出了基于ITAE次优时滞系统... 根据经典时间绝对误差积分(ITAE)最优系统标准型,给出了ITAE最优时滞系统的期望模型;利用Maclaurin展开技术,讨论了ITAE次优时滞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就ITAE次优和最优的三阶系统进行了频域和时域比较.论文最后给出了基于ITAE次优时滞系统的PID和超前滞后补偿器设计实例.阶跃响应、负载扰动以及参数鲁棒性方面的比较研究表明,本文方法能够获得十分满意的性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AE最优控制 标准型 时滞系统 Maclaurin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离散粒子群算法的炼钢连铸最优炉次计划 被引量:12
20
作者 薛云灿 郑东亮 杨启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09-1517,共9页
提出了炉次数未知的炼钢连铸一体化生产的组炉模型。对该模型直接求解存在大量不可行解的困难进行分析,提出将该模型转化为伪旅行商问题的方法,并提出采用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该问题。针对离散粒子群优化收敛速度和精度低的缺点,提... 提出了炉次数未知的炼钢连铸一体化生产的组炉模型。对该模型直接求解存在大量不可行解的困难进行分析,提出将该模型转化为伪旅行商问题的方法,并提出采用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该问题。针对离散粒子群优化收敛速度和精度低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列倒置的改进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引入学习选择概率来选择学习粒子,利用运行代数阈值常数确定当前粒子何时向全局最优粒子学习,并通过局部最优子粒子群比决定局部最优子群的规模。讨论了这些参数的选择原则,并给出了相应参考选择范围。实验研究表明,所提模型是合适的,所提改进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次计划 离散粒子群优化 序列倒置算子 旅行商问题 钢铁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