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土归流与华夏主导性建构景观在贵阳的拓展
1
作者 刘卫斌 张振华 王鲁民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110,共11页
明清时期,改土归流的实施使得华夏主导性建构景观要素以更成体系的方式在边疆地区实现拓展,导致了当地聚落景观的大规模变迁。这次拓展不仅是古代城市建设史的特殊篇章,并且是理解特定条件下华夏主导性建构景观核心价值关注的重要窗口... 明清时期,改土归流的实施使得华夏主导性建构景观要素以更成体系的方式在边疆地区实现拓展,导致了当地聚落景观的大规模变迁。这次拓展不仅是古代城市建设史的特殊篇章,并且是理解特定条件下华夏主导性建构景观核心价值关注的重要窗口。针对明代中央在西南率先推行改土归流的省会级治所贵阳,本文分析了从“土司主导”到“流官主导”时期的城池、祭祀祠庙、行政衙署、儒学设施、教化设施等系统要素的营建历程,并结合改土归流的进程,对华夏主导性建构景观在拓展中呈现出的关切递进性、手法综合性和要素系统性特征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夏主导性建构景观 拓展 改土归流 贵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街区街巷活力与商业业态的相关性探究及启示——以老门东历史街区为例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思利 李鹏鹏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63,共8页
近年来,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的背景下,相当一部分历史街区采用居民完全迁出后再开发的简单粗暴的商业化开发模式,历史街区的主导功能由居住转化为商业娱乐,由此导致历史街区文化特色消失甚至空间同质化严重。文章以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为例... 近年来,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的背景下,相当一部分历史街区采用居民完全迁出后再开发的简单粗暴的商业化开发模式,历史街区的主导功能由居住转化为商业娱乐,由此导致历史街区文化特色消失甚至空间同质化严重。文章以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为例,以城市人口热力数据、高德兴趣点数据(POI)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建立街区街巷活力与业态测度体系。综合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街区街巷活力与商业业态的相关性现状,进而提出了业态数量、密度、运营方面的几点策略。以期加强历史街区的商业发展与历史文化真实性展现的结合,增强历史文化体验感,实现街区的多元永续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门东 历史街区 街巷活力 商业业态 Pearson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