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血因子Ⅷ基因内二核苷酸重复序列在云南省傣、彝和汉族人群中的多态性研究
1
作者 台虹 甸自金 +3 位作者 欧阳红梅 李震宇 万海英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研究云南省傣、彝和汉族人凝血因子Ⅷ基因内含子 2 2 (CA)n二核苷酸重复序列的多态性 ,获取高多态信息量的分子遗传标志。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DNA序列分析技术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对该位点的基因频率及多态信息量进行调查... 研究云南省傣、彝和汉族人凝血因子Ⅷ基因内含子 2 2 (CA)n二核苷酸重复序列的多态性 ,获取高多态信息量的分子遗传标志。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DNA序列分析技术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对该位点的基因频率及多态信息量进行调查。结果发现 ,傣族和彝族中至少有 (CA)n拷贝数为 2 4 ,2 5和 2 6的 3种等位基因片段 ,两民族中的频率分布分别为 1 2 % -5 7 5 %和 16 .4 3% - 6 3 0 0 % ;汉族人群中至少有 5种等位基因片段 ,(CA)n拷贝数分别为 2 4 ,2 5 ,2 6 ,2 7和 2 8,频率分布在 8 97% - 32 0 0 %。在上述三种民族人群中均未发现FⅧ基因内含子 2 2二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杂合子。本研究的结果提示 ,目前至少可认为该位点不宜作为云南省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因子Ⅷ基因 血友病A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联前列腺素E_2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何杨 王兆钺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10-112,共3页
前列腺素E<sub>2</sub>(prjostaglandin E<sub>2</sub>,PGE<sub>2</sub>)是机体花生四烯酸代谢的主要活性产物之一。白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某些组织与器官均可生成PGE<sub>2</... 前列腺素E<sub>2</sub>(prjostaglandin E<sub>2</sub>,PGE<sub>2</sub>)是机体花生四烯酸代谢的主要活性产物之一。白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某些组织与器官均可生成PGE<sub>2</sub>。PGE<sub>2</sub>在调节血流、细胞增殖、组织保护与修复,以及在调节消化、呼吸与泌尿生殖系统的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最近我们成功地建立了PGE<sub>2</sub>酶联免疫分析法,并在临床上观察了胃癌、感染与脑血管意外患者血浆PGE<sub>2</sub>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2 酶联免疫 抗体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与移植免疫耐受 被引量:6
3
作者 曾慧 何广胜 吴德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849-852,共4页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在机体外周与中枢免疫耐受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以多种机制参与自身免疫耐受的形成,且具有极强可塑性,因此成为近年来移植免疫耐受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概述了DC的分型及作用、DC诱导免疫的间接通路、F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在机体外周与中枢免疫耐受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以多种机制参与自身免疫耐受的形成,且具有极强可塑性,因此成为近年来移植免疫耐受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概述了DC的分型及作用、DC诱导免疫的间接通路、F1t3L和凋亡细胞的作用、基因工作修饰DC及免疫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移植免疫 移植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L1-ETO融合蛋白对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庄文越 李正祎 +3 位作者 赵昀 岑建农 庄文卓 陈子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94-1398,共5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AML1-ETO在白血病细胞中对于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白血病发生中的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WT、U937-Mock和经AML1-ETO基因转染的U937-A/E1-4的细胞凋亡率;使用免疫印迹法检... 本研究旨在观察AML1-ETO在白血病细胞中对于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白血病发生中的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U937-WT、U937-Mock和经AML1-ETO基因转染的U937-A/E1-4的细胞凋亡率;使用免疫印迹法检测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转染细胞和对照组细胞以及AML-M2患者白血病细胞BCL-2 mRNA的表达;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研究转染细胞中AML1-ETO与BCL-2基因启动子之间直接的相互作用情况。结果表明:AML1-ETO转染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增加,且检测到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转染了AML1-ETO的U937细胞系和具有AML1-ETO融合基因的AML-M2患者中,BCL-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转染细胞沉淀富集的AML1-ETO直接结合的DNA中含有BCL-2基因的启动子序列。结论:BCL-2是AML1-ETO的直接靶基因,AML1-ETO能下调BCL-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L1-ETO融合蛋白 BCL-2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膜的粘附蛋白 被引量:2
5
作者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5-18,共4页
血管内皮细胞与血细胞的相互作用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例如:在炎症反应中,白细胞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穿越血管壁,向血管外浸润的过程;外周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与毛细血管后小静脉内皮细胞选择性地结合,然后穿出血管壁,进入... 血管内皮细胞与血细胞的相互作用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例如:在炎症反应中,白细胞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穿越血管壁,向血管外浸润的过程;外周血液中的淋巴细胞与毛细血管后小静脉内皮细胞选择性地结合,然后穿出血管壁,进入淋巴管、淋巴结和胸导管,进行再循环的过程;以及血小板在受损血管壁上的粘附、伸展和聚集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膜 粘附蛋白 受损血管 SELECTIN 胸导管 炎症反应 白细胞粘附 外周血液 阴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L1-ETO融合蛋白对p14^(ARF)基因转录调控的影响
6
作者 庄文越 李正祎 +2 位作者 陈奕桦 刘燕 陈子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70-974,共5页
目的:探讨异常转录因子AML1-ETO融合蛋白对p14^(ARF)的转录调控机制。方法: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转染细胞和对照组细胞以及AML-M2患者白血病细胞p14^(ARF)mRNA的表达;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对其p14^(ARF)启动子... 目的:探讨异常转录因子AML1-ETO融合蛋白对p14^(ARF)的转录调控机制。方法: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转染细胞和对照组细胞以及AML-M2患者白血病细胞p14^(ARF)mRNA的表达;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对其p14^(ARF)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进行分析;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 IP)研究转染细胞中AML1-ETO与p14^(ARF)启动子之间直接的相互作用情况;应用qRT-PCR检测5-氮杂胞苷(5-Aza)处理后细胞内p14^(ARF) mRNA表达水平。结果:转染了AML1-ETO的U937细胞系和具有AML1-ETO融合基因的AM L-M2患者中,p14^(ARF)的mRNA表达水平下调;p14^(ARF)启动子在对照组细胞株和无AML1-ETO融合基因的AML-M2患者中处于非甲基化状态,在转染细胞株和具有AML1-ETO融合基因的AML-M2患者中处于高甲基化状态;转染细胞沉淀富集的DNA中含有p14^(ARF)的启动子序列;5-Aza能上调p14^(ARF)mRNA的表达。结论:p14^(ARF)是AML1-ETO融合蛋白可能的靶基因,p14^(ARF)启动子高甲基化所致的基因沉默可能是M2b型白血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L1-ETO P14ARF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对AML1-ETO转染细胞中CEBPA基因表达及表观遗传修饰的影响
7
作者 庄文越 李正祎 +2 位作者 刘燕 夏薇 陈子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98-1602,共5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对AML1-ETO转染细胞中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A)基因表达的影响及诱导沉默基因重新表达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VPA处理AML1-ETO转染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U937后,CCK-8法和台盼蓝染色活细胞计数检测细胞增殖能...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对AML1-ETO转染细胞中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A)基因表达的影响及诱导沉默基因重新表达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VPA处理AML1-ETO转染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U937后,CCK-8法和台盼蓝染色活细胞计数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RT-qPCR检测CEBPA mRNA的表达,ChIP-qPCR检测组蛋白H3和H4的乙酰化状态。结果:VPA对U937及AML1-ETO转染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VPA诱导U937及AML1-ETO转染细胞CD11b和CD14表达升高,VPA明显上调CEBPA mRNA的表达水平,VPA处理组CEBPA基因启动子区核染色质的组蛋白H3和H4乙酰化水平升高(P<0.05)。结论:VPA对U937及其AML1-ETO转染细胞均有生长抑制和促分化的作用。VPA可能通过特异性调节CEBPA基因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改变其表观遗传修饰特征,从而诱导CEBPA基因重新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AML1-ETO融合蛋白 CEBPA基因 表观遗传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A活化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江梦枭 刘俊 +5 位作者 周康熙 叶红磊 胡仁萍 闫荣 阮长耿 戴克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99-903,共5页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对体外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健康成年人外周血并获取洗涤血小板;采用PKA活化剂Forskolin体外处理洗涤血小板;利用瑞斯托霉素(Ristocetin),凝血酶(Thrombin),胶原(Collagen),二磷酸...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对体外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健康成年人外周血并获取洗涤血小板;采用PKA活化剂Forskolin体外处理洗涤血小板;利用瑞斯托霉素(Ristocetin),凝血酶(Thrombin),胶原(Collagen),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利用血小板聚集仪检测血小板聚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5μmol/L的Forskolin可显著抑制ADP和Collagen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01);对Thrombin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也具有一定抑制作用(P<0.05)。而2.5-10μmol/L的Forskolin对Ristocetin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对ADP和Collagen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也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01)。结论:蛋白激酶A活化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 蛋白激酶A 诱导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重组造血生长因子对小鼠巨核细胞集落的影响
9
作者 万海英 阮长耿 韩朝忠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63-267,共5页
小鼠体外巨核系祖细胞培养表明,重组鼠白细胞介素-3(IL-3),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IL-6)及红细胞生成素(EPO)均有不同程度刺激巨核系祖细胞生长的活性。其最适浓度分别为100U/ml,5ng/ml,20ng/ml与1U/ml... 小鼠体外巨核系祖细胞培养表明,重组鼠白细胞介素-3(IL-3),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IL-6)及红细胞生成素(EPO)均有不同程度刺激巨核系祖细胞生长的活性。其最适浓度分别为100U/ml,5ng/ml,20ng/ml与1U/ml。对巨核细胞集落刺激作用最强的是IL-3,IL-6与GM-CSF次之,EPO最弱。在种植2×10~5骨髓单个核细胞中分别获得45±3,25±2,20±3及10±2个巨核细胞集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核细胞 造血生长因子 造血细胞培养 区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T3-ITD插入长度对32D细胞增殖、凋亡及靶向抑制剂敏感性的影响
10
作者 刘松柏 董豪杰 +3 位作者 王隽 邱桥成 薛胜利 李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34-1038,共5页
目的:研究FLT3-ITD突变体ITD插入长度对细胞增殖能力、凋亡及靶向抑制剂敏感性的影响,为临床分级治疗FLT3-ITD突变型急性髓系白血病提供数据参考。方法:从先前解析出的ITD序列中挑选3个位置相同或相邻的不同大小的ITD序列,构建FLT3-ITD... 目的:研究FLT3-ITD突变体ITD插入长度对细胞增殖能力、凋亡及靶向抑制剂敏感性的影响,为临床分级治疗FLT3-ITD突变型急性髓系白血病提供数据参考。方法:从先前解析出的ITD序列中挑选3个位置相同或相邻的不同大小的ITD序列,构建FLT3-ITD真核表达质粒;利用慢病毒包被系统建立FLT3-ITD稳定表达32D细胞株;检测FLT3-ITD细胞株细胞增殖情况,经靶向抑制剂AC220处理后的其增殖抑制及凋亡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ITD1、ITD2和ITD3三株FLT3-ITD稳定表达32D细胞株;ITD1、ITD2和ITD3细胞株在无IL3因子培养基生长条件下48 h后的增殖倍数分别是2.3、3.7和4.3倍;在FLT3小分子抑制剂AC220加药条件下,ITD1、ITD2和ITD3细胞株增殖抑制IC50值分别是0.183、0.446和0.836 nmol/L,凋亡率分别是88.6%、34.2%和16.1%。结论:插入ITD长度长的FLT3-ITD突变体表达细胞在增殖能力和耐受靶向抑制剂AC220的能力方面均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T3-ITD 急性髓系白血病 插入长度 细胞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PKA抑制剂对血小板凋亡的诱导作用及机制
11
作者 张素勤 赵丽丽 +1 位作者 成斌 戴克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94-169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PKA抑制剂H89对血小板凋亡的诱导作用和机制。方法:取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分离血小板,选择不同浓度梯度的PKA抑制剂H89与经洗涤的血小板共同孵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流式细胞术等检测不同浓度PKA抑制剂H89对血小...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PKA抑制剂H89对血小板凋亡的诱导作用和机制。方法:取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分离血小板,选择不同浓度梯度的PKA抑制剂H89与经洗涤的血小板共同孵育,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流式细胞术等检测不同浓度PKA抑制剂H89对血小板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Δψm)、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PKA抑制剂H89均能诱导血小板发生Δψm去极化和PS暴露,但高浓度(100μmol/L)PKA抑制剂H89可诱导血小板产生ROS,而中低浓度则不会诱导血小板内ROS的产生,并且多种ROS抑制剂均可抑制高浓度H89诱导的凋亡。结论:高浓度的PKA抑制剂H89能诱导血小板凋亡,但是作用机制不同于中低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凋亡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