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足“做中学”的地理主题情境深度学习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琴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4期67-69,共3页
知识根植于情境,实践乃素养之母。以“做中学”为指导理念,从学生需求出发,探讨初中地理主题情境下的深度学习,提出有主题情境的“学”,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有主题研究的“做”,指向探究活动的深度学习;有主题线索的“行”,指向地... 知识根植于情境,实践乃素养之母。以“做中学”为指导理念,从学生需求出发,探讨初中地理主题情境下的深度学习,提出有主题情境的“学”,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有主题研究的“做”,指向探究活动的深度学习;有主题线索的“行”,指向地理实践力的深度学习;有主题温度的“悟”,指向生活地理的深度学习。通过地理主题情境的深度学习,帮助学生发现地理学科的意义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地理 主题情境 主题探究 做中学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宿舍管理中的“破窗理论”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黑铁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3-33,共1页
如果一栋楼的某一扇窗户被人打坏,而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更多窗户也会在这种暗示性的纵容中陆续被人打坏。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杂乱无章、混乱无序的感觉,逐渐形成麻木不仁的氛围,最终会滋生更大的违纪、犯罪。
关键词 “破窗理论” 宿舍管理 中学 窗户 暗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琴 《教学与管理》 2021年第34期72-74,共3页
地理实验,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为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立足学生立场、真实情境、实验生成,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地理实验教学设计,通... 地理实验,可以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为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立足学生立场、真实情境、实验生成,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地理实验教学设计,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提升地理实践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地理 地理实验 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实践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学具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许琰琪 《生物学教学》 2023年第2期38-40,共3页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制作与使用学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可以增加学生对于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与实践经验,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认知,提高核心素养。
关键词 学具应用 课堂实践 初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姥姥进大观园》中的“不写之写”
5
作者 陈婷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54,共4页
“不写之写”是《红楼梦》运用的重要艺术手法之一。《刘姥姥进大观园》作为《红楼梦》经典篇章之一,其中的“不写之写”也值得关注。《刘姥姥进大观园》中众人笑态的“不写之写”表现了人物性格,“不写之写”背后的生活得失与人生观照... “不写之写”是《红楼梦》运用的重要艺术手法之一。《刘姥姥进大观园》作为《红楼梦》经典篇章之一,其中的“不写之写”也值得关注。《刘姥姥进大观园》中众人笑态的“不写之写”表现了人物性格,“不写之写”背后的生活得失与人生观照直指悲悯要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写之写 人物性格 悲悯情怀 《刘姥姥进大观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表征到生成:“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知识观具身进阶 被引量:4
6
作者 苗新坤 肖培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33-37,共5页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价值功能实现,关键是知识观的问题。要由旧的表征知识观向生成知识观具身进阶,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把常涉及的修辞、写作手法、文体、背景、语法和结构等知识激活,使之创造意义。此外,在知识观转变的基...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价值功能实现,关键是知识观的问题。要由旧的表征知识观向生成知识观具身进阶,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把常涉及的修辞、写作手法、文体、背景、语法和结构等知识激活,使之创造意义。此外,在知识观转变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转变课堂教学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 生成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知识观 具身进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情境视域下地理跨学科教学融合的三个着力点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琴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25期41-44,共4页
初中地理跨学科教学以地理课程内容为主干,立足学科核心概念,聚焦生活情境与问题,设计跨学科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通过综合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学科大概念,形成高阶思维能力,实现学科知识的整合构建,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初中地理 生活情境 跨学科融合 教学设计 跨学科主题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疑中见“德馨”——《陋室铭》新解 被引量:1
8
作者 马焌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7-50,共4页
《陋室铭》一文有三处疑点。其一,“南阳诸葛庐”在前,“西蜀子云亭”在后,是否悖于用典的常法?其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是否是作者“违心”之辞?其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否矛盾?其实... 《陋室铭》一文有三处疑点。其一,“南阳诸葛庐”在前,“西蜀子云亭”在后,是否悖于用典的常法?其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是否是作者“违心”之辞?其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否矛盾?其实,这些皆是刻意而为,表现了刘禹锡对“德”的看重、对“德”的抉择、对“德”的固守。理解三处疑点,即理解了“德馨”蕴含的深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馨 用典 违心 矛盾 《陋室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山西村》:“游”有尽而意无穷 被引量:1
9
作者 马焌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5-47,共3页
《游山西村》不同于一般记游诗。陆游之“游”,是一种随意、随性之游,也是一种探寻精神栖息地之游。同时,陆游又不同于一般士大夫,他虽处江湖之远,却始终不忘庙堂之忧,以“游”言志,彰显格局。
关键词 游意 游景 游情 游志《游山西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文章类语篇写作:可见的语文学习力培育 被引量:1
10
作者 苗新坤 肖培东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3-27,共5页
我们习惯地认为写作的结果就是作文。但是,写作的结果未必是文章,还包括大量的非文章类语篇。非文章类语篇的写作作为学习的方式,是可见的语文学习力培育之策,有助于写作观的重塑与学习观的新建,有助于阅读力的纵深发展与学习力的建构,... 我们习惯地认为写作的结果就是作文。但是,写作的结果未必是文章,还包括大量的非文章类语篇。非文章类语篇的写作作为学习的方式,是可见的语文学习力培育之策,有助于写作观的重塑与学习观的新建,有助于阅读力的纵深发展与学习力的建构,有助于知识观的突围与“生本”观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文章类语篇写作 语文学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学习科学探究”一课谈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学课程中的渗透
11
作者 黄晨虹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3-44,共2页
初中生物学科中的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现象、感知生命的特征,体验生命的历程,感悟生命的意义,反思生命的价值,从而达到珍爱生命、欣赏生命、保护生命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在苏科版初中《生物》第一单元“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 初中生物学科中的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现象、感知生命的特征,体验生命的历程,感悟生命的意义,反思生命的价值,从而达到珍爱生命、欣赏生命、保护生命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在苏科版初中《生物》第一单元“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一课中,我尝试用生命教育的理念整合到具体的教学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教育 科学探究 生物学课程 初中 学习 渗透 生命现象 生物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的起源”一节的教学
12
作者 黄晨虹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生命起源 教学 《生物》 科学家 想象力 地球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教学设计
13
作者 张垲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3-44,共2页
本文重点对“观察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这一课堂的实验进行了优化,改善了教材实验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四个层层递进的实验,使本节课内容兼具直观性、趣味性、层次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 溶液浓度 植物吸水 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