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苏州市晚稻茬小麦产量350kg/667m^2栽培技术规程
1
作者
周培南
陈昱
《上海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65-66,共2页
苏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麦区和小麦产销过渡地带,种植制度主要为"稻麦"两熟制,晚(稻)茬小麦近年来在生产上占有较高比例。通过试验示范研究,探明了苏州市晚稻茬小麦产量350k g/667 m2的栽培技术要点,制定了相应的栽培技术规程,...
苏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麦区和小麦产销过渡地带,种植制度主要为"稻麦"两熟制,晚(稻)茬小麦近年来在生产上占有较高比例。通过试验示范研究,探明了苏州市晚稻茬小麦产量350k g/667 m2的栽培技术要点,制定了相应的栽培技术规程,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晚稻茬
栽培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优质水稻新品种南粳46示范表现与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
6
2
作者
郁寅良
邱枫
+2 位作者
吴正贵
黄洁
周培南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65,共2页
南粳46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良食味中熟晚粳稻新品种。本文重点介绍该品种在苏州市的示范试种表现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优质水稻
南粳46
示范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湖稻区水稻机械直播技术规程
被引量:
7
3
作者
周培南
郁寅良
宋秧泉
《中国稻米》
2006年第4期42-43,共2页
机械直播水稻主要采用精量播种和宽行条播技术,实现水稻精细播种和个体有序生长。本文介绍了太湖稻区水稻机械直播技术规程。
关键词
太湖稻区
水稻
机械直播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规格无纺布覆盖育秧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
9
4
作者
姚月明
王海候
+1 位作者
陆长婴
郁寅良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32-34,37,共4页
围绕水稻机插秧苗的培育,采用双膜育秧方式,选择4种不同厚度规格的无纺布,以普通薄膜覆盖与不覆盖为对照,研究对秧苗素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对秧苗形态指标主要影响叶龄、苗高及叶片的伸长,差异显著,而对单株叶面积、茎...
围绕水稻机插秧苗的培育,采用双膜育秧方式,选择4种不同厚度规格的无纺布,以普通薄膜覆盖与不覆盖为对照,研究对秧苗素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对秧苗形态指标主要影响叶龄、苗高及叶片的伸长,差异显著,而对单株叶面积、茎基粗影响较小,无显著差异。以无纺布覆盖处理的秧苗生长适中,其叶龄、苗高等形态生长指标符合机插秧苗的标准要求。4种规格无纺布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秧苗根系生长则以无纺布Ⅰ、Ⅱ两处理的根系生长较好,其发根较多,根系较长,根冠比较高。(3)对秧苗生理指标的影响,叶绿素含量(N-1功能叶)处理间差异显著,无纺布随厚度规格增加呈降低趋势。干物重各覆盖处理均显著低于CK2,但秧苗叶、鞘、根三种功能器官的物质分配,仍呈30—35:45~55:15~20的比例分配。(4)对秧苗成苗影响显著,以Ⅰ、Ⅱ、Ⅲ处理的成苗率好,成苗密度高。试验结果表明,选择20g/m^2规格的无纺布用作覆盖育秧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纺布
不同规格
机插秧苗
秧苗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粳稻常优1号高产群体特征及栽培策略
被引量:
3
5
作者
邱枫
陆增根
+2 位作者
张强
周培南
郁寅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2-643,共2页
通过对杂交粳稻常优1号不同产量水平典型田块的调查,分析了高产田块产量构成因素、穗部性状、功能叶指标等特征,明确了在适宜穗数前提下,主攻总颖花量、提高结实率、稳定千粒重的高产途径,并提出了相应配套栽培措施。
关键词
水稻
杂交粳稻
常优1号
高产群体特征
栽培蓑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机插水稻工厂化标准化多层育秧实践
被引量:
7
6
作者
吴正贵
吴建国
杨云娣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3-125,共3页
通过对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机插水稻工厂化标准化多层育秧进行总结,系统介绍了工厂化标准化多层育秧的特点、育秧设施要求以及育秧管理措施等,为推动机插水稻商品化标准化集中育(供)秧,从而带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机插稻
多层育秧
特点
设施要求
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高小麦单穗重的增产效应及其对策
被引量:
1
7
作者
蔡玉生
陆增根
+1 位作者
秦建国
陈建松
《上海农业科技》
1999年第2期46-48,共3页
小麦是苏州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受生态条件限制,历来产量不高不稳。九十年代以来,小麦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单产连续突破250kg、275kg和300kg。根据江苏省在本世纪末粮油单产增一成的规划要求,我市的小麦单产要求在“九五”期间稳定...
小麦是苏州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受生态条件限制,历来产量不高不稳。九十年代以来,小麦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单产连续突破250kg、275kg和300kg。根据江苏省在本世纪末粮油单产增一成的规划要求,我市的小麦单产要求在“九五”期间稳定300kg以上,高产年景突破350kg。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进一步明确增产途径,改革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单穗重
产量
增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不同播栽方式产量与效益比较分析
8
作者
邱枫
吴正贵
+1 位作者
顾福男
郁寅良
《上海农业科技》
2007年第2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水稻生产
效益比较
播栽
产量
种植面积
苏州地区
生产成本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稳定和提高三麦粒重的途径与对策
9
作者
秦建国
陆增根
《上海农业科技》
1994年第2期22-24,共3页
问题的提出 为何要对三麦的粒重进行一番讨论?原因有三:第一,千粒重对产量和品质都有重大的影响。对近10年的三麦产量结构进行分析后可看出,千粒重在产量构成要素中所占份额大,波动频率高,增减幅度大,是一个最活跃、最不稳定、对产量左...
问题的提出 为何要对三麦的粒重进行一番讨论?原因有三:第一,千粒重对产量和品质都有重大的影响。对近10年的三麦产量结构进行分析后可看出,千粒重在产量构成要素中所占份额大,波动频率高,增减幅度大,是一个最活跃、最不稳定、对产量左右最大的因子。1980~1989年的10年中,三麦单产中千粒重的份额占36.6%,分别比每亩穗数和每穗粒数多3.4%和6.4%。10年中千粒重与产量均是5增5减,即逢双增逢单减,增减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重
影响因素
措施
小麦
大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州市晚稻茬小麦产量350kg/667m^2栽培技术规程
1
作者
周培南
陈昱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粮食作物技术指导站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65-66,共2页
基金
苏州市农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SN201019)
文摘
苏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麦区和小麦产销过渡地带,种植制度主要为"稻麦"两熟制,晚(稻)茬小麦近年来在生产上占有较高比例。通过试验示范研究,探明了苏州市晚稻茬小麦产量350k g/667 m2的栽培技术要点,制定了相应的栽培技术规程,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
晚稻茬
栽培技术规程
分类号
S663.104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优质水稻新品种南粳46示范表现与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
6
2
作者
郁寅良
邱枫
吴正贵
黄洁
周培南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粮食作物技术指导站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65,共2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06BAD01A01-5)
江苏省重大科技支撑计划(编号:BE2008354)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09)634]
文摘
南粳46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良食味中熟晚粳稻新品种。本文重点介绍该品种在苏州市的示范试种表现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优质水稻
南粳46
示范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1.22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湖稻区水稻机械直播技术规程
被引量:
7
3
作者
周培南
郁寅良
宋秧泉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粮食作物技术指导站
江苏省
昆山市农技推广中心
出处
《中国稻米》
2006年第4期42-43,共2页
文摘
机械直播水稻主要采用精量播种和宽行条播技术,实现水稻精细播种和个体有序生长。本文介绍了太湖稻区水稻机械直播技术规程。
关键词
太湖稻区
水稻
机械直播
技术规程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规格无纺布覆盖育秧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被引量:
9
4
作者
姚月明
王海候
陆长婴
郁寅良
机构
江苏
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部
苏州
水稻土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江苏省苏州市粮食作物技术指导站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32-34,37,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2007BAD89B12)
苏州市农业重大招标项目(ZN0504)共同资助
文摘
围绕水稻机插秧苗的培育,采用双膜育秧方式,选择4种不同厚度规格的无纺布,以普通薄膜覆盖与不覆盖为对照,研究对秧苗素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对秧苗形态指标主要影响叶龄、苗高及叶片的伸长,差异显著,而对单株叶面积、茎基粗影响较小,无显著差异。以无纺布覆盖处理的秧苗生长适中,其叶龄、苗高等形态生长指标符合机插秧苗的标准要求。4种规格无纺布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秧苗根系生长则以无纺布Ⅰ、Ⅱ两处理的根系生长较好,其发根较多,根系较长,根冠比较高。(3)对秧苗生理指标的影响,叶绿素含量(N-1功能叶)处理间差异显著,无纺布随厚度规格增加呈降低趋势。干物重各覆盖处理均显著低于CK2,但秧苗叶、鞘、根三种功能器官的物质分配,仍呈30—35:45~55:15~20的比例分配。(4)对秧苗成苗影响显著,以Ⅰ、Ⅱ、Ⅲ处理的成苗率好,成苗密度高。试验结果表明,选择20g/m^2规格的无纺布用作覆盖育秧较为适宜。
关键词
无纺布
不同规格
机插秧苗
秧苗素质
Keywords
Non- woven fabric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Mechanically- transplanted rice seedling
Quality
Covering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粳稻常优1号高产群体特征及栽培策略
被引量:
3
5
作者
邱枫
陆增根
张强
周培南
郁寅良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粮食作物技术指导站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2-643,共2页
文摘
通过对杂交粳稻常优1号不同产量水平典型田块的调查,分析了高产田块产量构成因素、穗部性状、功能叶指标等特征,明确了在适宜穗数前提下,主攻总颖花量、提高结实率、稳定千粒重的高产途径,并提出了相应配套栽培措施。
关键词
水稻
杂交粳稻
常优1号
高产群体特征
栽培蓑略
分类号
S511.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机插水稻工厂化标准化多层育秧实践
被引量:
7
6
作者
吴正贵
吴建国
杨云娣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粮食作物技术指导站
江苏省
太仓市
作物
栽培
指导站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3-125,共3页
文摘
通过对江苏省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机插水稻工厂化标准化多层育秧进行总结,系统介绍了工厂化标准化多层育秧的特点、育秧设施要求以及育秧管理措施等,为推动机插水稻商品化标准化集中育(供)秧,从而带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机插稻
多层育秧
特点
设施要求
管理措施
分类号
S511.04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高小麦单穗重的增产效应及其对策
被引量:
1
7
作者
蔡玉生
陆增根
秦建国
陈建松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粮食作物技术指导站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1999年第2期46-48,共3页
文摘
小麦是苏州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受生态条件限制,历来产量不高不稳。九十年代以来,小麦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单产连续突破250kg、275kg和300kg。根据江苏省在本世纪末粮油单产增一成的规划要求,我市的小麦单产要求在“九五”期间稳定300kg以上,高产年景突破350kg。如何实现上述目标,必须进一步明确增产途径,改革栽培技术。
关键词
小麦
单穗重
产量
增产效应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不同播栽方式产量与效益比较分析
8
作者
邱枫
吴正贵
顾福男
郁寅良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粮食作物技术指导站
江苏省
苏州
工业园区唯亭镇农业服务中心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07年第2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水稻生产
效益比较
播栽
产量
种植面积
苏州地区
生产成本
现代化
分类号
S51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稳定和提高三麦粒重的途径与对策
9
作者
秦建国
陆增根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粮食作物技术指导站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1994年第2期22-24,共3页
文摘
问题的提出 为何要对三麦的粒重进行一番讨论?原因有三:第一,千粒重对产量和品质都有重大的影响。对近10年的三麦产量结构进行分析后可看出,千粒重在产量构成要素中所占份额大,波动频率高,增减幅度大,是一个最活跃、最不稳定、对产量左右最大的因子。1980~1989年的10年中,三麦单产中千粒重的份额占36.6%,分别比每亩穗数和每穗粒数多3.4%和6.4%。10年中千粒重与产量均是5增5减,即逢双增逢单减,增减同步。
关键词
粒重
影响因素
措施
小麦
大麦
分类号
S5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苏州市晚稻茬小麦产量350kg/667m^2栽培技术规程
周培南
陈昱
《上海农业科技》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优质水稻新品种南粳46示范表现与配套栽培技术
郁寅良
邱枫
吴正贵
黄洁
周培南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太湖稻区水稻机械直播技术规程
周培南
郁寅良
宋秧泉
《中国稻米》
200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规格无纺布覆盖育秧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姚月明
王海候
陆长婴
郁寅良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杂交粳稻常优1号高产群体特征及栽培策略
邱枫
陆增根
张强
周培南
郁寅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机插水稻工厂化标准化多层育秧实践
吴正贵
吴建国
杨云娣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提高小麦单穗重的增产效应及其对策
蔡玉生
陆增根
秦建国
陈建松
《上海农业科技》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水稻不同播栽方式产量与效益比较分析
邱枫
吴正贵
顾福男
郁寅良
《上海农业科技》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浅谈稳定和提高三麦粒重的途径与对策
秦建国
陆增根
《上海农业科技》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