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钼靶下细针穿刺定位在微小乳腺癌诊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胡大章 陈华芳 周雪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2期760-762,共3页
乳腺癌的发病是一个多阶段发展模式:正常乳腺细胞向恶性转化需经历一个从良性增生、到不典型增生、癌前期病变逐渐发展为乳腺恶性肿瘤的过程。
关键词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 穿刺定位 微小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屏气三维导航技术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晓兵 史晓唏 +5 位作者 秦明明 张继斌 吴永华 罗健君 翁晓琳 刘仁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20-1222,共3页
目的评价非屏气三维导航技术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非屏气三维导航技术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方法,对20名受检者分别进行左、右冠状动脉成像,经后处理获得左、右冠状动脉血管图像。应用信噪比评价冠状动脉图像,并测量冠状... 目的评价非屏气三维导航技术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非屏气三维导航技术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方法,对20名受检者分别进行左、右冠状动脉成像,经后处理获得左、右冠状动脉血管图像。应用信噪比评价冠状动脉图像,并测量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的显示长度。结果所有受检者均显像成功,冠状动脉图像的信号强度为129.3±20.63,信噪比为37.35±6.32,冠周组织的信号强度为33.4±13.11,信噪比为9.65±4.0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左主干及左前降支、右冠及左回旋支冠状动脉的平均显示长度分别为(8.38±1.87)cm、(8.59±2.87)cm、(4.48±0.88)cm。结论非屏气三维导航技术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有较高的信号强度和信噪比,应用于临床尚需进一步的对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