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腔内连续与单次给药的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黄晓晨 费海涛 +1 位作者 胡丹 顾成永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31-1132,共2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目前广泛用于终末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因术后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中重度的疼痛[1],严重影响患者早期功能活动,完善的镇痛有利于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对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2...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目前广泛用于终末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因术后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出现中重度的疼痛[1],严重影响患者早期功能活动,完善的镇痛有利于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对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观察术后关节腔内连续与单次给予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以及对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镇痛效果 单次给药 后关节 腔内 膝骨性关节炎 机体炎性反应 膝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结合闭合复位有限内固定微创治疗桡骨远端AO C3型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司卫兵 陆国海 秦卫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与单纯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AO 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2005年6月~2010年10月36例桡骨远端AO C3型骨折,其中18例予以单纯石膏固定(石膏组),18例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闭合复位有限内固定...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与单纯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AO 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2005年6月~2010年10月36例桡骨远端AO C3型骨折,其中18例予以单纯石膏固定(石膏组),18例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闭合复位有限内固定(支架组)。随访至术后24周,比较两组患侧临床功能(改良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及X线表现(改良Lidstrom-Radiographic评分系统)。结果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无明显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后24周,临床疗效(改良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支架组腕关节屈(45.06±3.04)°,伸(52.83±2.94)°,桡偏(22.83±2.33)°,尺偏(36.33±5.29)°,旋前(51.67±4.16)°,旋后(44.89±4.13)°;石膏组屈(41.56±3.01)°,伸(49.56±3.58)°,桡偏(20.61±2.17)°,尺偏(31.22±5.35)°,旋前(46.33±4.12)°,旋后(41.33±2.93)°。X线表现(改良Lidstrom-Radiographic评分系统):支架组桡骨高度(9.11±1.23)mm,掌倾角(16.00±2.40)°,尺偏角(16.39±1.79)°,关节面台阶(1.11±0.76)mm;石膏组桡骨高度(7.61±1.65)mm,掌倾角(13.44±2.48)°,尺偏角(12.67±3.83)°,关节面台阶(2.22±0.94)mm。各项指标支架组均显著优于石膏组(P<0.01)。结论对于桡骨远端AO C3型粉碎性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闭合复位有限内固定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但需要注意桡神经浅支损伤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支架 有限内固定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21
3
作者 司卫兵 焦健 秦卫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常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单纯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10月20例单节段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均无神经受压情况,分别行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实验组,n=10...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常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单纯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10月20例单节段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均无神经受压情况,分别行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实验组,n=10)和常规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常规组,n=10)。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术后1周和3个月骨折复位情况(Cobb角),以及3个月后骨折复位再丢失情况。结果 2组均未出现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实验组术中出血量(58.0±19.3)ml显著少于常规组(80.0±14.1)ml(t=-2.911,P=0.009),手术时间(58.0±7.1)min显著短于常规组(65.0±6.2)min(t=-2.348,P=0.030),术后VAS评分(5.6±1.0)分显著少于常规组(7.1±0.7)分(t=-3.886,P=0.001)。实验组术后1周、3个月Cobb角以及丢失Cobb角分别为(13.5±5.8)°、(15.8±5.6)°、0°(0°~10°),常规组相应指标分别为(12.5±7.2)°、(15.0±3.3)°、0°(0°~10°),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单纯单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常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临床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骨折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妇腹主动脉瘤破裂1例
4
作者 单海燕 李娅 +2 位作者 陶冶 陆秀芳 张明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55-555,共1页
1 病例报告 患者,33岁,G2P1,因孕37+3周,发现羊水偏少2天于2012年8月26日入院。末次月经:2011年12月5日,预产期:2012年9月12日,孕期产前检查6次,无明显异常。8月25日产前检查发现羊水指数5.3cm,以羊水偏少收入院。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破裂 产妇 羊水偏少 产前检查 病例报告 末次月经 羊水指数 预产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属感染及药物敏感度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美芬 胡汝南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年第6期358-359,共2页
目的了解女性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沙眼衣原体(CT)、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采集342例女性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CT抗原检测、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CT和支原体感染共249例(72.8%),其中解脲脲原体(Uu)129例(37.7%)... 目的了解女性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沙眼衣原体(CT)、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方法采集342例女性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CT抗原检测、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CT和支原体感染共249例(72.8%),其中解脲脲原体(Uu)129例(37.7%),显著高于人型支原体(Mh)15例(4.4%)。Uu+Mh混合感染60例(17.5%)及Uu+Mh+CT混合感染45例(13.2%)(P<0.005)。246株支原体对环丙沙星、红霉素、氧氟沙星、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四环素、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和多西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6.5%、45.9%、43.5%、35.3%、29.4%、10.6%、3.5%、2.4%和2.4%。结论CT和支原体是引起非淋菌性宫颈炎主要病原体,支原体的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淋菌性宫颈炎 沙眼衣原体 支原体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