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鼓膜边缘缺失患者的鼓膜成形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4
- 1
-
-
作者
丁群辉
蔡勋华
潘辰飞
陈文文
-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耳鼻喉科
-
出处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0-592,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鼓膜边缘缺失的鼓膜成型方法和注意点。方法 39例(48耳,19例男性),均年龄50.92岁(范围26-83岁),病程均12.5年(范围10-20年)。鼓环部分或大部分缺失。术前平均气骨导差(ABG)30.16±8.76d B(范围13-55d B),气导(AC)43.64±11.03d BHL(范围22-72d BHL),骨导(BC)13.68±9.47d BHL(范围1-39d BHL)。2006-2013年间手术。一些如保护残余鼓膜前下方关键点被覆上皮和移植的骨膜顶嵌入等确保愈合方法。以及减少电钻噪声刺激、减少听骨位移等预防感音功能受损技术方法。结果 48耳随访12月以上。穿孔全部愈合。无面瘫、眩晕、耳鸣等并发症。术后AC27.56±12.19d BHL,GAP12.39±8.54d B与术前相比,U值分别为6.77和10.06,都>u0.01=2.57,p<0.01,差异都有极显著性意义。术后BC13.9±9.95d BHL,与术前相比,U值=0.11<u0.05=1.96,p>0.05,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术后GAP缩小到10d B以内23耳(48%),11-20d B者16耳内(33%)。AC除5耳(10%)外都在40d B以内。结论如果操作技术得当。
-
关键词
鼓膜穿孔
中耳炎
鼓室成形术
-
Keywords
Drum perforation Ootitis media Tympanoplasty
-
分类号
R764.21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